都說孩子的想像力是與生俱來的,呵護孩子的想像力是家長任重道遠的責任。其實我以前是懷疑的,當我遵循兒童美術的啟蒙的正確方式,引導孩子畫畫時,才驚訝地發現,作為家長的我們,錯過了多少上天賦予兒童的能力,是屬於孩子獨有的天真、美好、單純、樂觀和想像力、觀察力等等交織在一起的超感。
別不信,看看我整理的4歲孩子的畫作及畫作故事:
稚嫩的畫作裡,簡單美好純粹得就像一首首童詩,只是我們經常會錯過。
奇思妙想之旅
為什麼會錯過呢?在陪孩子讀繪本時,我發現錯過,其實都來源家長的不理解、不認同,來源於家長高高在上地嫌棄幼稚的偏見裡。你是不是常常會說,「哎呀,這本繪本太簡單了,你自己來看吧」,「這本繪本你怎麼還在看呀,好幼稚呀」……我們常常以成人的眼光來衡量一切,即使面對孩子喜歡的東西,都無法蹲下來和孩子一起去體驗。在我和孩子一起讀童趣妙想系列的繪本時,才覺「童心」飛揚的奇妙,原來在孩子的眼中,無論是色彩還是聲音,他們都是會說話能做遊戲的「朋友」。
拿到美國繪本作家艾爾萊·安德森(Airlie Anderson)創作的繪本《七色貓》、《莫莫和斯奈普不是朋友!》時,你一定在猶疑,這樣簡單的繪本孩子會喜歡?沒想到,孩子迫不及待打開書,一邊看一邊笑,然後跟你高呼:媽媽,這兩本書好有趣呀!
當你孩子猶疑有趣在哪?孩子們早已在旁嘰嘰喳喳地跟你分享,「媽媽,你看這隻白色的貓,可以搜集顏色,把自己變成一隻彩虹貓,好美呀!」;「哇,動物之間可以聊天哦,媽媽,你能聽懂小猴子說的話嗎?」;「我們也能像貓咪一樣給自己搜集顏色嗎?」……還沒等你的反應,孩子們早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之旅。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動物會說話,動物會魔法,動物能做朋友……都是「真實」的,都是「存在」的。在孩子聊天前,千萬不要露出你那「自以為是」、「毫無童心」的嘴臉,不然,你將錯過與「童心」的相遇。
用「顏色」和「聲音」做遊戲
當你看到理解繪本裡的「童心」時,你才能看到孩子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理解為什麼能讓媽媽們推崇,更能看到孩子世界裡,聲音和色彩原來可以這樣豐富有趣!
故事真的很簡單。《七色貓》的故事裡,色彩能說話。封面上,昏沉沉的陰雨天,一隻白色的貓咪想找些事情來做,它靈光一閃「還有什麼比收集色彩更好的事情呢」?於是,貓咪從樹葉上採擷一抹綠色,從玫瑰的香氣中吸入一絲紅色,從藍色池水中得到藍色,從蝴蝶閃動著的翅膀中獲得紫色,跟黃昏的夕陽借了一點橘色,從深邃的宇宙獲取一些黑色,最後,她在黃色的月亮下美美睡了一覺。一天結束,白色的貓變成了七色貓。清晨降臨的時候,七隻不同顏色的小貓降生了,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美麗色彩。一個關於得到與給予的故事,卻因為色彩的賦予而更加迷人,在故事結尾孩子明白,原來世界讓貓咪更美麗,而美麗的貓咪也能為世界增色。
而《莫莫和斯奈普不是朋友!》更讓人忍俊不禁,你能想像動物是怎麼交流的嗎?小猴莫莫和鱷魚斯奈普相遇了,他們做鬼臉、比肌肉、比跳水……真相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厲害。可是,三隻飢餓的獅子突然撲奔過來!受到驚嚇的莫莫和斯奈普會做出什麼選擇?在這一系列過程裡,繪本裡基本沒有語言,全是象聲詞,卻能準確地通過童趣畫面來表達,孩子們在「啦啦啦」、「噹噹當」……等等最簡單的象聲詞裡,讓孩子體會擁有朋友的快樂和互相幫助的意義。
不愧是多次獲獎的作者,艾爾萊·安德森的童心有目共睹,她已經在多家知名出版社出版了作品,其中《十隻小鴨子》獲得2011年臺灣最佳兒童英語讀物獎,《奶牛在廚房》獲得2008年實用學前獎。而且奇思妙想系列《七色貓》、《莫莫和斯奈普不是朋友!》也獲得月光童書獎金獎、美國獨立出版人圖書金獎。一起和作者艾爾萊·安德森(Airlie Anderson)用「顏色」和「聲音」和孩子們做遊戲,開啟奇思妙想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