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爸爸媽媽特別焦慮孩子的英語啟蒙,每天都有很多父母來提各種關於孩子學英語的問題。而這中間最常見的開場白方式有兩種:
1. 我英語不好,所以……
2.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讓孩子開始學英語……
我很理解爸爸媽媽們的困惑,對於自己不擅長卻又希望孩子做好的領域,我們的顧慮總是會很多,怕起步晚了耽誤孩子,怕操作不當誤導孩子……
然而,我們做不好的事,並不必然導致孩子做不好,我們不知道何時該開始的事,只要邁步向前去嘗試,自然會找到合適的時機。所以,一切的關鍵都在於,即刻動手!
看看從這些問答中,是否能給還在彷徨中的你一些啟示。
Q :孩子多大開始學英語合適?
A :英語啟蒙從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開始。
0-3 歲階段主要以磨耳朵為主,內容上可以選擇Mother Goose(《鵝媽媽童謠》)、Wee Sing(《歐美經典兒歌》)等兒歌和童謠。
2歲以前主要建議給孩子多聽,2歲後,就可以慢慢加入動畫片和閱讀,因為太早用眼睛,媽媽爸爸們都會擔心對孩子視力有影響。而且太小的孩子,專注力有限,視覺的內容,加入太早效果也不大。
3歲往上,可以開始加入分級閱讀系列和難度適中的繪本。
Q :孩子完全不懂英語,磨耳朵或是看動畫片會不會聽不懂?
A: 從零開始,當然是聽不懂也看不懂,所以要選擇有趣又簡單的內容。
磨耳朵階段,培養對這種語言的一個基本認知比較重要,讓孩子熟悉母語以外的另一種語言,至於意思,不必太追究理解程度。進入閱讀和看動畫片階段,有畫面的配合就好多了,孩子看畫和情節,也基本能明白講了些什麼。
Q :要選擇哪種口音?到底是英音好還是美音好?
A: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英音美音各有其擁躉。除非做家長的對英音和美音有清晰的認知和辨識能力,並有明確的喜好來幫助孩子選擇,否則,你方便找哪種資源,就選擇哪種,哪種都好。
Q :英音、美音混雜著給孩子聽好嗎?
A: 聽兒歌和童謠階段無所謂,進入動畫片和閱讀階段時,我不建議英音美音混聽。啟蒙初期混合聽,容易混淆。
不過,如果形成相對穩定的口音習慣,再添加其他口音,問題就不大。
Q :請分別推薦一下啟蒙階段的英音和美音資源吧。
A: 以前我嘗試過給很多選擇,發現到頭來大家反而更不知道選哪個好,這次我就簡單直接,給最少但是普遍比較受歡迎的選擇。
英音:
1. 動畫片:Big Muzzy (《大塊頭瑪澤的故事》)、Maisy (《小鼠波波》)、
Peppa Pig(《小豬佩奇》)
2. 分級讀物: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閱讀樹》)
美音:
1. 動畫片:Leap Frog(《跳跳蛙》)、Caliou(《卡由》)、Little Bear(《天
才熊寶貝》)
2. 分級讀物:Heinemann(《海尼曼》)
其實可選的啟蒙素材很多,根據孩子的興趣搜索就能找到很多。
Q :啟蒙時閱讀方面,到底是繪本好還是分級讀物好?
A: 對於不太善於挑選繪本的家長,我更建議使用分級讀物,因為繪本難度很參差。分級讀物難易適中,難度遞增平穩合理,而且每個系列有很多本,只要堅持,就能用上挺長一段時間。
Q :有些動畫片是雙語版,繪本也是,先看中文再看英文會不會更好?
A: 千萬不要。看中文版並不會加深孩子對片子的理解,反而只會讓他更排斥聽不懂的英文版。學中文可以另選其他沒有交叉的素材。
Q :孩子是自己在家啟蒙好還是送出去上課比較好?是上培訓班好,還是上一對一的外教課程好?
A :對孩子的英語啟蒙,絕不是選定素材把孩子扔給音頻和動畫片就行了,相反,你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制訂進度計劃,了解孩子的進展,並及時進行調整。
所以如果家長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就選一家比較正規,有完善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的教學機構,送孩子去學吧。若是自己有持久的堅持力和陪孩子一起學習的決心,那麼在家啟蒙,是絕對能做到的事情。
至於培訓班還是外教,我的想法是,培訓班適應性更廣泛,因為有科學的教材和教學進度。在零基礎或者非常初級階段,根本談不上因材施教,沒有基本的詞彙積累,方法再好也很難取得進展。
而一對一的課程,更適合有一定積累,在口語或語言能力上有進一步要求的孩子。此外一對一課程其實對家長要求比較高,有些外教是需要家長選擇教材的,而且因為是針對你孩子一個人的,進度也是外教決定,很靈活,其實未必利於對孩子進度的了解。
因此我建議如果要把孩子交給別人幫你啟蒙,那麼不妨先報個培訓班,到了一定程度,再請個外教,或者上現在很流行的網絡外教課。
Q :我孩子不愛學英語,不愛聽原版音頻,不愛看英文動畫片和繪本,不愛跟讀,不愛……我該怎麼引導孩子?白大人幫忙想想辦法,或者分析分析原因唄。
A: 這類問題被問得最多,難度係數也最低。
舉個例子:孩子挑食不愛吃飯,有幾個媽媽是餓著孩子直到孩子餓死了的?為什麼會對吃飯這麼上心?因為這是最重要最關心的事。
那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其實所有的學習都一樣,如果你足夠重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遇到的難題,讓它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任何學習,入門前都是枯燥和艱澀的,真正通過快樂學習而獲得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在沒有入門前,因為孩子產生抗拒情緒家長就輕易放棄,是非常可惜的。
而且英語學習這件事,在目前的國情下,是你沒辦法繞開的。它不像課外特長,大不了這個不喜歡換那個。
沒有普世的英語啟蒙方法,英語學習也沒有捷徑。別人家的孩子,隨時都可能成為你家孩子,只要身為父母的我們做到三件事:
1. 選定你的方向;
2. 堅持不懈;
3. 不篤信任何所謂的專家(包括我)。
別再四處觀望,到處諮詢,把孩子交給別人的經驗。行動起來吧,就從今天開始。邁開腳步,行動起來,才能看到沿途的風景。
這一路收穫的,除了孩子的進步,還會有父母自身的成長、親子關係的增進,以及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錢兒媽從育兒九大方面入手,展現80後、90後父母幾乎每天都會碰到的育兒困惑,分享自己的解決之道。
-作者-
本文摘自錢兒媽(白雁飛)《讓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小十點經中信出版社授權發布。
你有什麼英語學習的妙招嗎?
快來和點媽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