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不顧危險、不怕辛勞,堅守崗位、恪盡職守,衝鋒在防控疫情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有力捍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表達對醫務工作者的感謝與敬意,運城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全市所有A級旅遊景區(點)向全國所有醫護工作者推出免費旅遊政策。
自旅遊景區(點)恢復運營之日起
至2020年12月31日
全市23家A級旅遊景區(點)
對全國所有醫護工作者
實行免費參觀遊覽政策
全國醫務工作者
憑身份證和
醫師執業證 醫師資格證 護士/護師資格證
等有效證件
即可免門票遊覽景區
運城免費向醫務工作者開放的
景區名錄
1、關帝廟旅遊區(4A)
2、永樂宮旅遊區(4A)
3、鹽湖景區(4A)(體驗原價238元的康養五絕項目一次)
4、普救寺旅遊區(4A)
5、垣曲歷山景區(4A)
6、李家大院旅遊區(4A)
7、五老峰風景名勝區(4A)
8、鸛雀樓景區(4A)
9、神潭大峽谷景區(4A)
10、聖天湖景區(4A)
11、運城大禹渡黃河景區(4A)
12、萬榮孤峰山景區(3A)
13、印象風陵渡景區(3A)(無門票)
14、夏縣司馬光祠景區(3A)
15、夏縣堆雲洞景區(3A)
16、山西建龍鋼鐵文化創意園(3A)
17、永濟唐鐵牛博物館(2A)
18、運城市九龍山(2A)
19、新絳龍興寺(2A)
20、新絳絳守居園池(2A)
21、絳縣紫雲寺(2A)
22、傅作義故居(2A)(無門票,景區免費)
23、萬榮東嶽廟景區(1A)
1、關帝廟旅遊區(4A)
解州關帝廟在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銀湖(鹽池),面對中條山,景色秀麗。解州東南10公裡常平村是三國蜀將關羽的原籍,故解州關帝廟為武廟之祖。創建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毀於火,經十餘年始修復。解州關帝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式道教建築群和武廟,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關公信俗」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公文化節」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
2、永樂宮旅遊區(4A)
永樂宮,本名大純陽萬壽宮,為紀念呂洞賓而修建。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宮觀,與北京白雲觀、陝西重陽宮並稱為全真道三大祖庭。它以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富麗堂皇的宮廷建築、舉世矚目的搬遷工程、獨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享譽華夏。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傑作和世界文化寶貴遺產,永樂宮因此成為世界上現存古代壁畫藝術寶庫之一,被稱為「東方藝術畫廊」。
3、鹽湖景區(4A)
運城鹽湖,形成於新生紀第四代,由於山出海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運城鹽湖可同聞名於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中的黑泥蘊含七種常量和十六種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體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膚,所以運城鹽湖被譽為——中國死海。除了擁有死海的神奇之外,運城鹽湖還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地方。因為它地處運城盆地最低處,為一典型的閉流內陸湖泊,中阡陌縱橫,銀島萬千,碧波浩淼,湖光閃閃,自古就有「銀湖」之美稱。
4、普救寺旅遊區(4A)
普救寺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東3公裡的峨嵋塬上,是一座千年古剎,我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故事的發生地,由於《西廂記》故事的廣泛流傳,普救寺也隨之名揚天下。因此,劇以寺生,寺因劇而名。《西廂記》的問世,使普救寺名聲大噪,寺內的舍利塔也被更名為「鶯鶯塔」而聞名遐邇。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一直撼動人們的心靈,使它成為蜚聲著譽的遊覽勝地。
5、垣曲歷山景區(4A)
垣曲歷山風景區位於山西省垣曲縣東南部的歷山鎮和古城鎮。是依託華北地區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歷山原始森林、國家九五重點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和帝舜故裡濃厚的華夏古老文明、悠遠的人類遠祖文化而興建的山西省十大風景區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自然生態旅遊基地、省級休閒度假區和省18個核心景區之一,山西省十佳旅遊度假區。由黃河小浪底庫區遊覽區、歷山舜王坪、歷山皇姑幔、歷山獼猴源組成。
6、李家大院旅遊區(4A)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坐落在萬榮縣閆景村,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整體建築為豎井式聚財型山西四合院,同時吸納了徽式建築風格,因李子用曾留學英國,部分院落為「哥德式」建築,是南北融匯、中西合璧、三晉無匹的晉商大院,濃縮著漢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
7、五老峰風景名勝區(4A)
五老峰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市區東南16公裡的中條山脈,地處晉、秦、豫三省交匯之黃河金三角。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為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在《周易》成書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的傳播地和北方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之一,《七鑑道書》稱之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民間有「晉北拜佛五臺山,晉南問道五老峰」「北有五臺觀廟宇,南在五老看風光」及「東華山」之說。
8、鸛雀樓景區(4A)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地處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地帶,是黃河流域一顆璀璨的文化明珠。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四周平疇曠野,阡陌縱橫,山色如黛,風景秀麗。在華夏數千年文明史上,鸛雀樓與我國長江以南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四大歷史文化名樓」。
9、神潭大峽谷(水峪口古村)(4A)
神潭大峽谷(水峪口古村),位於山西永濟市南中條山內,原名水谷,距今已有千年以上歷史。景區是集觀光、休閒、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度假區。神潭大峽谷山勢巍峨,溪流山泉遍布,自然植被獨特,萬畝天然柏林鬱鬱蔥蔥,為中條山區所罕見。奇峰、怪石、翠海、疊瀑等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風光,被譽為「夢幻水鄉」「人間仙境」。水峪口從唐朝貞觀年間興起,商貿流通活躍,古鹽道穿村而過。此後300餘年,一直是黃河金三角地區著名的商貿重鎮。
10、聖天湖景區(4A)
聖天湖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的山西省芮城縣陌南鎮,東臨黃河,北倚中條,被譽為山西河流溼地的典範、中原黃河溼地的明珠,是一處河道變遷遺蹟性的溼地。面積7.6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4平方公裡。聖天湖景區集江南水色與黃土高原風光為一體,景觀異質全國獨有,夏日湖中荷花爭豔,蕩舟湖中,不是洪湖,勝似洪湖;冬季上萬隻白天鵝遷移到此,盡展雍容氣質,把湖面裝扮得生趣盎然。「夏賞荷花,冬觀天鵝」已成為聖天湖的獨特風景。
11、運城大禹渡黃河景區(4A)
大禹渡黃河風景遊覽區位於山西省南大門的芮城縣縣城東南12公裡的黃河岸邊,是一處集精美絕侖的黃河文化、古典古蹟的大禹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文化、現代技術的水利文化為一體的遊覽勝地。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媚人。古老的合林寺,巍峨的禹王大殿,香菸燎繞的觀音廟,高大的水官大禹和聖水觀音神像,反映七十年代中國水利發展時代縮影的宏大的引黃高灌工程,豪華舒適別具享受特色的黃河遊氣墊客船,以及有大禹渡標誌之稱的數千年神柏,景區內各種觀賞遊樂設施,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遊人。
12、萬榮孤峰山景區(3A)
孤峰山景區位於萬榮縣城正南8公裡處,是一處集觀光、休閒娛樂、避署度假、宗教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它既是一座風景名山,也是一座歷史名山。孤峰山景區四季景色變化無常,融融春日,山花爛漫,五彩斑瀾;春夏之交,杏蕊梨花,如錦似霞;三伏夏,松濤蟬鳴,似瑟似琴,濃蔭蔽日,涼爽宜人;仲秋前後,千峰竟秀;三九嚴寒,白雪皚皚,冰花玉枝,銀裝素裹,宛如仙界。
13、印象風陵渡景區(3A)
印象風陵渡景區由八大板塊組成,即西侯度遺址景區、黃河風情小鎮、風陵渡溫泉度假山莊、頤和·尚景國際大酒店、康復養老中心、陽光農業、中小學生拓展基地、黃河文化研學基地等。以黃河文化風情為核心,集康復養老、溫泉養生、休閒窯洞、黃河流域特色小吃、黃河文化風情展示、兒童遊樂場、生態大棚休閒採摘、水上遊樂園、明清一條街、百畝薰衣草園等於一體,將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融合,精心打造的大型綜合性旅遊休閒商業區。
14、夏縣司馬光祠景區(3A)
司馬光祠景區位於夏縣小晁村北峨嵋嶺上,墓前峰嶺迴環;祠後涑水縈繞、流逝有趣、詩情畫意、風光怡人。墓祠佔地百餘畝,平方曠達,規模宏麗,分墓地、祠堂、餘慶禪院三大部分,墓地佔面積50畝,司馬光本人及先祖均歸葬於此,古冢壘壘、樹木森森、氣象肅穆雄渾。祠堂創建於宋,迎面是五間「杏花碑」亭,陳列司馬光生平故事,餘慶禪院內供奉彩塑金妝大佛三尊,並配有書院、菩薩等,景區內的碑樓及眾多石碑、石碑均被歷代金石家視為珍品。
15、夏縣堆雲洞景區(3A)
堆雲洞位於夏縣城西25公裡稷王山上牛村土崗上,兩側溝壑深近百米。蛇虎、石健二澗環繞,澗水東流入涑水河。因雨後崗上積雲繚繞,霧靄長存,洞門雲封,故稱"堆雲洞",又因為其外觀似西藏布達拉宮,堆雲洞又被稱為"小布達拉宮"。1928年中共河東特委在這裡成立,並在此秘密活動長達十年,故此處堪稱晉南革命的搖籃。
16、山西建龍鋼鐵文化創意園(3A)
山西建龍鋼鐵文化創意園位於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包括山西建龍生產區、生活區、湖鑫島、外湖及周邊區域。該文化創意園規劃區南北長 4.6 公裡,東西寬 1.8 公裡,規劃面積 5.8 平方公裡。該園區有壯觀的冶煉流程,生態性的環保系統,厚重的冶煉歷史, 深邃的企業文化,秀麗的生態景觀和博大的地域文化。
17、永濟唐鐵牛博物館(2A)
永濟唐鐵牛博物館位於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永濟唐鐵牛為唐蒲津橋遺物,保存完整,極富觀賞價值,可領略大唐盛世築橋工程之一斑。鐵牛分南北兩組,兩牛一組,前後擺列,面朝西,四尊鐵牛旁各有一鐵人,如牧策牛。
18、運城市九龍山(2A)
九龍山自然風景區,位於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中條山腹地,鹽湖南畔,原名九黎山,苗、黎族先祖蚩尤故裡而命名。山前有1962年運城縣人委立「磨河村新石器遺址」石碑,記載此地為7000年前人類集居地;被稱為天下第一路的第四批山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虞坂古鹽道」。
19、新絳龍興寺(2A)
龍興寺位於新絳縣城內北街頂端最高處。該寺始建於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初名碧落觀。唐鹹亨元年(670年)改稱龍興寺。寺容雄偉、氣魄非凡,唐塔聳立,風景宜人,是瞻拜佛祖,淨化心靈,避暑遊玩的好地方。
20、新絳絳守居園池(2A)
絳守居園池位於新絳縣城西部高垣,現新絳中學校後面(原州署的後面)。東西長174.9米,南北寬95.45米,總面積為16594.21平方米,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以後歷代均有重修,是我國唯一現存的隋代州府園林。
21、絳縣紫雲寺(2A)
紫雲寺位於山西省絳縣境內「十大景」之一「沸水濂波」的紫雲嶺上,系人文與自然有機結合的古老佛寺。東南與中條山相望, 西北與紫金山相承。南依絳縣、垣曲,北靠曲沃、侯馬,東臨翼城、沁水,西跨聞喜、夏縣,佔地200餘畝。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環境至美,氣候宜人,佛事興盛,綿延不斷,是晉南一帶著名的佛教聖地。
22、傅作義故居(2A)
傅作義故居位於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西部。故居坐北朝南,東西寬6.74米,南北長25.06米,佔地面積168.9平方米。現有西房三間,單簷硬山頂,單面坡,土木結構。房屋大門門額磚雕「福臨」二字,門洞旁有傅作義生平簡介碑,房內有傅作義及其父母和女兒傅冬菊照片。院內存放傅作義祖母及父親墓志銘。並有民國十七年「仁義巷」殘碑一方。傅作義參加革命前曾在此居住。
23、萬榮東嶽廟景區(1A)
萬榮東嶽廟,屬中國道觀建築。創始年代不詳,唐貞觀年間(627~649)已有之,元至元二十八年至大德元年(1291~1297)重建,明清又予以擴建和修補。主要建築有飛雲樓、午門、獻殿、享亭、天齊大帝殿和寢宮。其中的飛雲樓造型秀麗美觀,結構組合巧妙,充分發揮了中國建築技法的特長,是現存古建築中難得的實物資料。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願山河無恙 人間皆安!
來源:市文化和旅遊局
晉陝豫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