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很多企業都會用一些辦公軟體進行辦公,這些軟體用於商務溝通和工作協同,在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效率;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這些軟體的功能也不斷更新;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站在產品使用者的角度對此進行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釘釘是我上班使用的APP,但也因為習慣,在我使用的兩年裡並沒認真研究過釘釘,就這麼一直在工作中用著;最近,我發現經常用到的釘釘翻譯出現在很多入口中,我突然意識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原來我不只在用釘釘考勤、聊天、報銷?釘釘到底有多少功能呢?
作為產品經理,我帶著好奇心徹底翻了一遍釘釘的所有功能體驗了一番;本以為該告一段落,但我發現在最近的工作學習中,我在高頻的使用一些釘釘除了開會、報銷、聊天的功能,比如拍文檔、翻譯、快捷便籤等等。
現在的我才意識到,釘釘也需要一個正確的打開方式。
是的,產品經理要充分利用手頭工具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也要體驗知名產品保持自己對產品的敏銳感知,看看產品同行們都在做哪些努力;我們在成長學習的快樂和體驗功能的感知中,觸摸產品的溫度,算是對彼此的敬意。
現在我就站在產品使用者的角度,理一理我在釘釘中常用的一些功能,才發現釘釘或許是一款人工智慧APP。
一、「你瞅啥」這句話該如何翻譯?
產品經理每天需要應對的各種會議,有很多速記需求。在釘釘的功能中,我最先用的是釘釘文檔,在跟別人開會或者記錄的時候,直接打開文檔速記,不用切換到其他產品。
然後就看到了文檔裡的【翻譯】,出於職業習慣,在我看到翻譯的當時有兩個想法:一是這個翻譯到底好不好用?二是我突然想到了我閱讀英文文獻的痛苦,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將英文在文檔裡翻譯,那釘釘就能成了我的翻譯文獻庫。
如何驗證翻譯的質量到底行不行呢?解題思路有兩點,一是翻譯要有難度,二是要有其他家對比。
於是我找來了有道翻譯、百度翻譯、騰訊翻譯,一起翻譯很經典的一組對話:
你瞅啥?
瞅你咋地!
最終各家的翻譯結果如下:
釘釘翻譯:What are you looking?Look at you!有道翻譯:You see what?Look at you!百度翻譯:What are you looking at?Look at you!騰訊翻譯:what are you looking at?You got a problem!
綜合來看,有道翻譯好像沒理解這句話,you see what 太過直譯。騰訊翻譯的第二句 You got a problem! 是意譯;但別人問你瞅啥,回答你有麻煩了,其中的嘲諷太明顯了;而釘釘和百度的翻譯,我個人很滿意,符合我們這組經典對話的語音語義。
於是我開始用釘釘文檔的翻譯看國外的產品相關文章,釘釘一邊翻譯,一邊還能幫我直接存檔;隨著積累的翻譯文檔越來越多,釘釘文檔已經成為了我的翻譯存檔庫,我還能隨時隨地的在手機和電腦上查看學習。
文獻的翻譯比如這一段:
Do you ever think how do spam emails automatically go straight to the Spam folder? Or how does your Gmail suggest responses when you reply to a mail? How does Google Search system suggest options for queries? How does Google Search Algorithm work?
你有沒有想過垃圾郵件是如何自動直接進入垃圾郵件夾的?或者當你回覆郵件時,你的Gmail如何建議回復?谷歌搜索系統如何為查詢建議選項?谷歌搜索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Google has come a long way from being just a search engine to becoming a Machine-Learning first company. Improved search experience, language translation, image and video searches, predictive word and phrase suggestions, etc.have brought Google Search to the top beating its rivals a big time.
谷歌從僅僅是一個搜尋引擎到成為第一個機器學習公司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改進的搜索體驗、語言翻譯、圖像和視頻搜索、預測單詞和短語建議等,使谷歌搜索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競爭對手。
可以說,自從使用了釘釘文檔 + 翻譯 + 外網文獻的組合,我還真就培養成了翻看外網文章的習慣;釘釘文檔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個文獻翻譯庫,一個學習知識快速成長的地方。
二、自動寫讀書筆記是個什麼體驗?
另一個我常用的功能是釘釘的【拍文檔】;在我用釘釘掃碼登錄的時候,留意到了拍文檔功能。我想了想,拍書是不是也是拍文檔?
將紙質書的段落轉換為文字是我的痛點,我平常有大量的閱讀需要做讀書筆記,但如何解決筆記的效率問題,我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
現在用釘釘拍書轉換成文字做筆記,成了我最常用的場景;看到精彩的段落,直接拍文檔 + 複製 + 發送給自己,整個過程行雲流水,記筆記效率大大增加。
比如看到這段精彩的文字,拍文檔就拿到了紙質書的文字版: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邏輯思考力不但能夠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我們一般常說的先見之明、直覺也是從邏輯思考中產生的;但是由於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所以就缺少了能夠解決問題的思路。
釘釘的拍文檔還改變了我的閱讀習慣,拍文檔支持最多9張圖片的文字識別,這足夠我看完一本書的一個章節;我現在的習慣是在閱讀的時候順手一拍精華部分,然後繼續閱讀;然後在我閱讀完成整個章節後,再通過拍文件拿到文字版寫讀書筆記。
於是我的閱讀習慣從邊看邊記變為了章節複習,我還能在章節中停頓下來,做一個章節回顧和反思,效率和質量都高的出奇。
另外,驗證碼算不算文檔 ?也算的吧,那釘釘能識別驗證碼嗎?出於好奇,我還試了釘釘拍文檔的能力,試驗了一番,發現識別的質量還可以。
工具是一個賦能邏輯,核心在於我們使用者;只要我們善用工具,合理的應用到工作和學習的場景中,往往能起到超預期的效果。
三、其他好用功能
隨著我對釘釘的接受度越來越大,我在工作中開始全面使用釘釘的功能,比如語音速記、快速便籤和私人盤;我對工作的預期是,在一個平臺就解決所有問題。
語音速記是我的開會利器,產品經理開會有時候既要主導會議,也得做會議整理,會上錄音、會後整理的形式太過浪費時間;但現在我開會都是打開釘釘文檔的語音速記,實時將開會語音轉換成文字,我只需要在會後讀一遍語音速記的轉換文案,就可以輕鬆的做出會議整理;產品經理終於能夠在會上能全身心的投入跟老闆聊方案、跟開發對線、最終掌控會議。
快捷便籤也是一個我常用的功能。除了將工作聊天的待辦事項一鍵生成便籤之外,我還在用便籤整理自己的想法和創意。
有時候,我們的解題思路就是一瞬間的靈感,需要快速提筆記下後續加工處理。產品工作中的一些總結,我也是先記錄到快捷便籤裡;而且釘釘的便籤還支持顏色篩選,我習慣性的把我的產品總結設置為藍色便籤,緊急重要的事情設置為橙色便籤,正常推進的普通的白色便籤;這樣我就能根據顏色快速篩選出需要的標籤,方便快捷。
私人盤是我保存資料的地方。我們經常會拿到各種大佬的分享報告或乾貨PPT,那麼就得解決存放、查找的效率問題。
我把釘釘私人盤當做了我保存PPT和PDF的神器,一來是可以實現雲端存儲,在公司、家裡都能快速查看;二是跟工作場景打通,在工作間隙也能找一份乾貨滿滿學習,不用管理電腦的本地文件夾,真正結合了工作和學習。
四、總結
我們習以為常的產品,可能並不熟悉,其實他們很強大。
釘釘,不僅僅是一個職場聊天、審批的工具,反而更像是一個智能人工APP,AI在釘釘變成現實。。
產品在更新,我們不能對產品抱有一貫的看法。我們要保持關注、保持體驗,這樣才能在產品工作中不斷進步、參照學習;技術在迭代,程式設計師們也在不斷努力,想來釘釘的這些功能,背後都離不開阿里達摩院程式設計師們的辛苦鑽研。
但實際上,大部分時候很多高科技,如量子計算、晶片以及AI,似乎離我們很遠,在多數人看來更像是一個概念,不會對自身帶來太多改變;然而這次深入挖了挖釘釘,才發現原來這些AI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以一個個小功能、小工具的方式,在聊天、文檔、記錄等等場景中提高效率。
所以才說,釘釘是一個人工智慧APP,將看起來很遠的AI技術變成現實。
文中引用的文獻地址:
https://medium.com/@shravani_38239/how-is-google-search-implement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65f450891d3b
#專欄作家#
王海,公眾號:產品經理大百科,微信:wanghai638,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際網路產品老兵,對產品增長和商業模式有深入研究,目前創業中。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