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的戀愛模式裡,似乎總是男生在經濟上要承擔得多一些,比如情侶之間一起吃飯,一般都是男人買單,像情人節之類的贈送禮物,也往往是男生給女生買的多一些。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這其實不是性別偏見,而是補償原則。因為無論從情感上還是心理上,又或者是時間成本上來看,一段親密關係裡,往往是女生要比男生付出的更多。如果這段關係不能持續到最後,相應的女生受到的傷害也要比男生大。如果在經濟上再讓女生付出的也比男生多,那就必然會造成雙方關係的失衡,這是不利於感情發展的,也是不容易被人們接受的。
當然,現在有很多女孩子比較獨立,自尊心也強,她們往往不願意在戀愛期間讓男朋友為自己花錢,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因為這是進步的體現。但是,任何事情都會過猶不及。有些女孩子在戀愛的時候,不僅不讓男朋友為自己花錢,自己還喜歡為男朋友花錢,這就有些不明智了。
倩倩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她跟男朋友戀愛了將近兩年了,除了最初幾個星期的花銷AA制之外,後面就一直是她負責兩個人的各種開銷。
他們兩個其實收入都不高,男朋友藉口家裡條件不好,父母需要錢,每個月的工資只給自己留一千,剩下的就都寄給了父母。而留下的這一千,他也不是用來維持生活的,往往都是花在了跟朋友應酬、自己抽菸喝酒這方面了。
而在生活中,他們的房租一個月要一千多,吃飯儘管兩個人都很節省,但平均一天下來怎麼著也得五六十塊錢,這些錢,都是由倩倩出的。這還不算兩個人偶爾出去吃飯、看電影的花銷,因為每次出去的花費,也是倩倩負責。
再深的感情,如果有一方太過自私,從不付出,另一方也是會失望並且覺醒的。
倩倩將近兩年都承擔著男朋友的生活開銷,她心裡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而且這兩年裡,男朋友很少送他禮物,記憶中只有一次吵架,男朋友給她買了個發卡,除此之外,就連情人節和她生日,她也從沒收到過他的禮物。
倩倩就在這日復一日的戀愛模式裡,逐漸感覺到失望和不甘。有那麼一天,她突然提出來讓男朋友給她發個520塊的紅包。男朋友先是一愣,隨即打趣道:「別鬧了,今天又不是情人節,也不是520,我給你發什麼紅包啊。」
當他看到倩倩的堅持,並不像是跟他瞎鬧的時候,他立馬就變了一副嘴臉,很氣憤地對倩倩說:「你怎麼這麼物質,隨口就跟我要幾百塊的紅包,我賺的是辛苦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到了這一刻,倩倩才徹底清醒。原來愛情中,不是你不談物質,對方就覺得你不物質;也不是你心甘情願付出,對方就會懂得珍惜。在自私自利的人眼裡,哪怕你付出再多,只要你想讓他為你做點兒什麼,他依然會覺得你的要求是過分的。
倩倩問男友:「你這將近兩年的吃住都是我承擔的,你沒算過有多少錢?我就跟你要個520塊的紅包,你就說我物質。你的錢不是大風颳來的,我的就是刮來的嗎?」
這段感情,毫無懸念地,只會以分手告終。
但在這裡,我依然想對女孩子們說一些話:
你們一定要學會獨立,不要想著花男生的錢,但是,也一定不要跟一個戀愛時候就花女朋友錢的男生交往。那樣的男生,不會對你是真正的愛情的,他的心裡物質重於一切。
別因為男生的任何藉口去承擔他的生活開銷,什麼他家境不好,他把錢都給了父母等等,他的孝順不需要你來買單,至少在你跟他結婚之前是不需要的。一個連自己的生活都承擔不了的男人,他拿什麼去愛你、愛家人?
別不好意思跟男朋友談錢。當你覺得你付出的比他多,對你不公平的時候,你要說出來。如果因此就覺得你物質的男生,根本不適合你,早離開早止損。
在愛情裡,女孩往往是容易心軟、也比較含蓄的。但有些事情,一定要堅持原則。不是自己的,我們不惦記;但如果對方想算計你,你也要果斷地讓他有多遠走多遠。
記住,唯有平衡對等的付出,才是愛情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