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是連著甄嬛和純元相似之處

2020-12-14 新月娛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是連著甄嬛和純元的相似之處

看甄嬛傳的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皇帝是一個大豬蹄子,同時,大家也有另外一個感覺,那就是得寵的甄嬛為何得寵呢?一是因為甄嬛自己的確是一個有性格的人,和後宮其他的女子還是有自己不一樣的地方,極討皇帝的歡心;二就是甄嬛和純元的關係了,不得不說,這純元在大家的心裡,的確是給甄嬛帶來了優勢,但是甄嬛本人可並不這樣想。

畢竟,甄嬛獨特的性子,就獨特在她一直覺得自己不一樣,並非是他人的代替品,而是自己的驕傲和優秀,畢竟,也算是知書達理樣樣精通,這樣聰明的人,總歸是有自己的傲氣的。可是傲氣歸傲氣,這甄嬛的喜好卻是和純元大有相似,畢竟純元也就是這麼一個喜愛閱讀詩書的女子啊。

這古今中外的書也就那麼多,剛巧了,純元和甄嬛還有一個共同的喜好,那就是梅花這個君子都喜歡的東西。當初甄嬛和皇帝第一次見面,甄嬛對著自己的小像,祈願時候說的那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其實就是甄嬛和純元都喜歡的一句歌頌梅花的詩句,也算是甄嬛和純元的相似之一。

可是這並非是甄嬛想要得到的不是,畢竟,嬛嬛可是因為這件事情,被皇帝傷了好一陣子呢。誰願意自己珍重的愛情,最後卻是自己心愛的男子和旁人的回憶,而自己就只是一個默默的影子,淪為陪襯呢?嬛嬛是一個勇敢的女子,倒是和純元的性子相像許多,倒是幸運的,不像純元一樣有一個為了一個男子害自己的親妹妹。

純元之死是如今的皇后所為,可見這皇后的心狠程度,甄嬛這個讓大多數人都驚訝的和純元皇后相似的女子,進攻之初也是驚到了皇后,可是卻不成想,甄嬛就好像是純元皇后回來找自己的妹妹續緣份了一般,若是這樣子想,倒是可以來一段小說裡面的俗套狗血了。

純元這個當姐姐的,當初十分善良,和自己的妹妹共嫁一夫,也算是姐妹二人日後有個照應,今後也不會分離,奈何,這個親妹妹倒是容不得親姐姐,為了一個所謂情的東西,將自己的姐姐和侄子親手策劃送進了地獄,隨後姐姐雖死,卻是不甘,於是有了甄嬛回歸。

這樣子好像也是說的過去,甄嬛最後雖說是被皇后逼的走投無路,選擇了一條權力的不歸路,在這條道路上何嘗不是圓了純元的債啊。純元的愛詩,讓甄嬛有了開始,倒是結束,甄嬛也給了回禮,二人的緣分倒也算深厚吧。

相關焦點

  • 皇后當眾打臉甄嬛,「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竟是純元最愛詩歌
    大賽之日,宮女手持梅枝上場,個個都是身姿婀娜餓美女。皇帝看見宮女手中的梅花,想到了當年甄嬛進宮,自己和甄嬛初見的場景。那個時候,甄嬛在倚梅園中祈願: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來祈禱自己未來在宮中能有安寧的日子。皇上將自己的心思告訴甄嬛,甄嬛聽到皇上由梅花想到自己,非常開心。畢竟,剛進宮的那時候,甄嬛還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只是純元的代替品。因為皇帝對自己的另眼相待,甄嬛在那時也是最幸福的。
  •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崔道融不屬於特出名的詩人,但「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這句卻也膾炙人口,常常被用於形容梅之清韻。《甄嬛傳》中,將朔風改為逆風。這部電視劇是我最喜歡看的宮廷古裝劇,沒有之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的劇情,還有高水準、無懈可擊的臺詞和眾演員高超精湛的演技,都讓觀眾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究竟是誰中了這句話的毒?
    丫環給臉色,太監們又另謀新主,終於,甄嬛再也坐不住了,召集下面的人,給了他們一句痛快話:「只要有我在一日,我絕不讓你們受委屈!」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0期:倚梅園迷局,甄嬛念「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是何意?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有一個字是錯的?原文才更高明
    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甄嬛傳》中的雍正心中升起無限柔情,冒名頂替的餘鶯兒,立刻就成了他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後來,雍正知道那天晚上念這句詩的人原來是甄嬛,立刻就對餘鶯兒心生厭倦,對甄嬛倍加寵愛。這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因為《甄嬛傳》,而被廣大觀眾熟悉。
  • 《甄嬛傳》中的詩詞回憶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你懂了嗎
    這兩天看李東學出演的《奮進的旋律》,特別想念看《甄嬛傳》的日子,特別喜歡劇中宮廷裡奢侈的場景,還有每一個女子各種各樣的旗裝,這一晃十年過去了,現在回憶起來,好多情節歷歷在目,當然最打動我的還是其中的詩詞。
  • 甄嬛到死都不知道,逆風如解意除了代表純元,還有這層含義?
    要說甄嬛傳,整個劇中成長最多就是甄嬛了,本來這本書在我看來就應該叫做「一群女人的成長史」或者「甄嬛的成長史」當然其中主角既然成長,那逼經歷做多,想我們也都是從她那個年紀過來的二十多歲,甚至不到二十歲為何許多人看著少年老成,而還有許多人看著本來該老成的人看著幼稚,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揭秘《甄嬛傳》,皇上為何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滿宮找人?答案在62集
    甄嬛在倚梅園弄溼鞋襪,巧遇皇上,冒充是倚梅園的宮女後得以逃走。次日,皇上命蘇培盛滿宮找人,僅憑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之後的事大家都再清楚不過,餘鶯兒冒認,悲慘插曲。為何當時皇上聽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就「看上」了一位素未謀面的宮女?其實後來皇后告訴了我們答案,在62集。不得不說《甄嬛傳》無懈可擊,縱然隔了多集,還是把坑給填滿了。
  • 《甄嬛傳》不但「甄嬛」名字讀音錯了,連「逆風如解意」也寫錯了
    甄嬛的「嬛」字出自蔡伸的七言絕句《一剪梅·堆枕烏雲墮翠翹》,其實「嬛」字在這裡並不讀huan,而讀xuan,詞如下。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Xuan)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
  • 甄嬛傳:難怪皇上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寵幸餘鶯兒,原因扎心了
    在《甄嬛傳》中,甄嬛就是因為被皇上當做是純元的替身,所以對皇上徹底死了心,其實在古代這種事並不少見,只是因為甄嬛性情太烈,要知道自古無情帝王家,成為皇上的妃子就要接受皇上的花心,可惜甄嬛偏偏是個例外,才會導致自己受盡了冷漠和苦楚!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為了留住那些短暫的芳華,於是賞花人舉起相機頻繁地拍照,只是圖片裡的美總覺得欠缺那一抹的靈性和生動,餘下不禁感嘆大自然這精美絕倫的傑作。講真,萬花叢中我的確欣賞那些絕世的美豔,特別是春季,萬物復甦、百花爭豔鬥春時。可最令我心動的還是冬季裡的那一縷縷淡然的沁香。
  • 因宮鬥劇而走紅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如今是多少人之心聲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正如,那一年,那一夜,雪夜中的梅花和倚梅園中尚未走入宮鬥舞臺的甄嬛。甄嬛以梅花自喻,卻不是因為寒梅的凌寒傲雪,而是想到自己「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痴念終要長埋在深宮中,禁不住酸楚難言,就與晚唐的崔道融一般看著寒梅生出同命相憐的「悽悽慘慘切切」的情懷來。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句話我一開始聽到的時候是在《甄嬛傳》裡面聽到的,當年的自己也是十分熱衷追劇的呢。話說嬛嬛剛入宮的那年除夕夜裡,當年的嬛嬛還沒有那份爭鬥之心,只是想著安分守己的在深宮中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在大雪飄飄的除夕夜裡,她與親近之人,走到御花園的梅園之中,看到初開的梅花上點綴著初雪,憐愛之心不由而起,想起了《梅花》中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但電視中改寫成了「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也恰巧被雍正皇帝聽到,這也是電視中兩人的第一次交集。
  • 詠梅詩詞|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當看到這句詩詞的時候,或許在你的腦海中早已浮現——沒錯,這就是在《甄嬛傳》中,甄嬛在梅園裡祈福時默念的那句詩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藉以表達自己的心願,簡單美好,意境深遠。
  • 原創作者:徐銀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文/徐銀秋冬,如約而至。不見雪花飄落,卻見花開四季。冬日暖陽,照射在我的窗臺。暖洋洋的,很是舒服。又想起甄嬛傳的熹妃娘娘。那時,他在倚梅園時,還不是熹妃,也不是那個至高無上的後宮王者。她還是初長成的妙齡少女。倚梅園初見四郎時,他以為是果郡王。可都錯了,就像電視劇的劇終,雍正含恨而終,甄嬛對他說了一句: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從一開始便是錯的……可有用嗎?
  •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談申論文章的文風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談申論文章的文風 2014-08-05 09:37:35|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 馮建蓉
  • 甄嬛傳裡的純元:韶華易逝未必是壞事
    小編說甄嬛,今天第十七期!純元皇后是甄嬛傳原著及電視劇的核心,雖然故事開端她已經去世了,卻始終活在皇帝心中,從而導致甄嬛傳整個故事都是圍繞她而來。她的存在同《蝴蝶夢》裡的呂蓓卡一樣,從未出場卻貫徹了整個故事,但不同於呂蓓卡的放浪形骸,純元仿佛是真的很純善。
  • 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
    導語: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那時的甄嬛坐在鞦韆上吹簫,紅塵尚未縹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那時的皇帝還是假扮果郡王,對甄嬛的簫藝大加讚賞。並說她的簫藝僅次與純元皇后,其實皇帝心裡非常清楚,曲有誤周郎顧,誤的甄嬛的一生。正如當日在倚梅園中,甄嬛說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只不過終是逆風不解意,終究還是摧殘了。
  • 甄嬛傳:皇上封餘氏為官女子後,為何念了一句詩就走了?到底何意
    在《甄嬛傳》第五集,甄嬛因之前的「福子事件」、夏冬春的「一丈紅」以及在碎玉軒裡挖出麝香等一系列事件之後,甄嬛深深明白後宮爭鬥的可怕,於是就找溫實初幫忙裝病避寵。新年將至,合宮夜宴,因甄嬛的身體不適所以就沒能參加。
  • 甄嬛傳:連槿汐都一眼看穿,為何皇帝竟然沒看穿餘鶯兒是個冒牌貨
    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皇帝動心,餘鶯兒趁勢頂包,如此小人得志的派頭,果郡王和崔槿汐都看破了真相,怎奈何皇帝竟然不知?其中緣由請聽小編細細講解看出端倪1.尋找吟詩女子新春家宴,合宮同樂,外面雪景梅花甚是好看,皇上正好去倚梅園轉悠,剛好遇到甄嬛也在倚梅園祈福「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甄嬛傳》雍正、果郡王和甄嬛三人之間的糾葛
    電視劇《甄嬛傳》,曾風靡了全國大江南北,劇中人物的說話一度被尊為甄嬛體,可見這部劇對廣大觀眾來說是非常有深刻印象的。大結局時甄嬛那句「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也許我們一開始就是錯的。」但到了選秀時,因甄嬛相貌與已故純元皇后略有相似而得到了皇帝的喜愛,留了牌子,並賜封甄嬛為常在、封號莞,甄嬛得知中選後還說了句很無奈的話,「想留的沒留下,^_^不想留下的卻偏偏留下了」,天終不隨人願,註定甄嬛一生都不可能真正得到一人心。二、初入宮庭,只想做到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