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寶王老吉涼茶飲料降火效果較遜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三大涼茶飲料檢測對比報告一:「降火」和其正較佳 加多寶王老吉較遜

  本刊見習記者 陳艾真

  涼茶企業的營銷宣傳戰年年夏季如火如荼地上演,公交、地鐵廣告不在話下,電視節目的天價冠名更是你追我趕,各種官司噱頭也不斷吸引眼球,呦喝聲此起彼伏,引人「上火」。

  誰的嗓門大誰就是中國好聲音?誰的營銷戰做的好誰就是中國涼茶領導者?「怕」上火,究竟要喝哪款涼茶?涼茶正不正宗什麼說了算?

  繼2013年5月測試了9個品牌涼茶飲料之後(詳見本刊《誰是中國好涼茶?——9品牌涼茶飲料檢測報告》),針對涼茶市場從群起攻之轉向寡頭競爭的現狀,2014年7月,《消費者報導》再次送檢了王老吉[微博]、加多寶、和其正3大品牌涼茶至第三方檢測機構,通過測試特徵成分總黃酮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 5.0)一探涼茶成分、功效虛實,以告訴消費者哪款涼茶更可能「降火」。

  檢測結果顯示,和其正涼茶的總黃酮和ORAC 5.0在3品牌涼茶中最高,分別為6.7mg/100mL、 25.00μmole TE/milliliter,而王老吉涼茶與加多寶涼茶兩項指標的數值相差不大。

  解毒功效成分總黃酮和其正最高

  看涼茶產品的外包裝標籤可發現,王老吉、加多寶、和其正3品牌涼茶的配料成分相同,除了水和白砂糖還有7種中草藥。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衛生部新資源食品及保健食品評審專家王智民教授曾提到,同其他飲料相比,涼茶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因為涼茶含有微量的菊花或夏枯草或金銀花等中草藥原料,這些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養生保健、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

  據華南理工大學從事涼茶研究的尤蓉博士介紹,黃酮作為抗氧化成分具有多種功效,多種黃酮成分參與機體內的解毒過程,如甘草中的甘草酸、甘草甜素能與毒物結合,使其轉化為毒性較小或無毒性的物質,金銀花中的綠原酸成分也有解毒功能,總黃酮這個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涼茶的解毒功效。

  目前,包括涼茶在內的國家標準《植物飲料》正處審核階段,其規定歸屬「草本飲料」的涼茶「總黃酮」需大於或等於5mg/100mL。對此,該標準的起草單位中國飲料工業協會表示總黃酮是涼茶的特徵成分。

  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藥理教研室主任聶紅教授也對記者表示,在涼茶的組成成分中,總黃酮成分是清楚的、主要的,同時也是生產中比較好控制的。

  《消費者報導》本次送檢了王老吉、加多寶、和其正3大最熱門品牌涼茶,對總黃酮含量進行測試。檢測結果顯示,和其正涼茶的總黃酮含量最高,為6.7mg/100mL,其次是王老吉涼茶為5.4mg/100mL,加多寶最低為5.0mg/100mL。

  若以處審核階段的國家標準《植物飲料》來看,三大涼茶品牌均達標。同時,廈門大學藥學院副教授陳全成指出,在一定程度上,總黃酮的含量應該是越高越好,它與涼茶的清熱解毒功效關係很大。當然也要有度,太過量的話他認為甚至可能會產生毒害作用,這些成分畢竟是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化學物質。

  針對本刊此次測試結果,至發稿前,和其正、王老吉及加多寶三家企業並未對本刊採訪請求做出回應。

  「下火」功效測試和其正表現最佳

  涼茶飲料紛紛主打的是「降火」功效,事實上,「上火」一詞為民間俗語。那麼用現代醫學如何評價涼茶的功效?

  ORAC(也稱抗氧化能力)是評價降火功效的綜合指標。ORAC高效測試方法的發明者及專利持有者Brunswick Labs(美國博思維科獨立實驗室)告訴本刊記者,大量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內的氧化與抗氧化的過程就像是蹺蹺板,兩者不斷相生相剋達到平衡。如果活性氧自由基一旦過度產生,那麼就會打破人體內環境的平衡狀態,造成免疫系統功能紊亂、應激性炎症等現象,表現出心煩不安、口乾尿黃等「上火」症狀。

  Brunswick Labs告訴本刊記者,ORAC5.0(指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越高,意味著為了達到抗氧化效果,所需服用的量就越少。「服用涼茶後,可以通過調節人體內環境,緩解細胞內的氧化應激狀態從而達到『降火』的功效。」

  基於此,本刊選取了ORAC 5.0法對3品牌涼茶進行綜合抗氧化能力測試。檢測結果顯示,和其正涼茶的ORAC 5.0值在三者中最高,為25.00μmole TE/milliliter,而加多寶涼茶與王老吉涼茶分別為20.87μmole TE/milliliter、18.73μmole TE/milliliter,二者相差不大。

  Brunswick Labs還表示,涼茶配方中包含仙草、金銀花、甘草等多種中草藥組分,每一種中草藥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因此,涼茶中選取的成分種類不同,或是每種成分在其中的比例不同,都會對涼茶的總體抗氧化能力造成影響。

  而本刊記者從3品牌涼茶的外包裝標籤上發現, 3品牌涼茶使用的中草藥成分一模一樣。不過,和其正涼茶的配料成分排列順序與王老吉、加多寶不同。按《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各種配料應按製造中或加工食品中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由此看來,和其正涼茶的成分比例與王老吉、加多寶區別較大。

  綜合涼茶的特徵成分與功效的測試結果可看出,和其正涼茶的總黃酮和ORAC 5.0在3品牌涼茶中最高,表現較佳;而加多寶和王老吉則表現稍遜。消費者可根據自身對涼茶功效的需求而有選擇性地選購。

(責任編輯:劉朋)

相關焦點

  • 王老吉加多寶涼茶難降火 功效僅傳統涼茶十分之一
    傳統涼茶「降火」功效是加多寶王老吉10倍涼茶飲料真能降火嗎?  傳統涼茶「降火」相關特徵指標總黃酮、ORAC5.0分別約為含量最高的和其正涼茶飲料的4倍、10倍,即「降火」成分、功效列較涼茶飲料明顯。
  • 王老吉加多寶涼茶難降火:功效僅傳統涼茶1/10
    涼茶對比檢測報告三:   傳統涼茶「降火」功效是加多寶王老吉10倍 涼茶飲料真能降火嗎?  傳統涼茶「降火」相關特徵指標總黃酮、ORAC5.0分別約為含量最高的和其正涼茶飲料的4倍、10倍,即「降火」成分、功效列較涼茶飲料明顯   2014年7月,《消費者報導》針對3個品牌涼茶飲料之間的「降火」功效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顯示,和其正涼茶「降火」綜合評價較佳,王老吉、加多寶涼茶稍遜。
  • 加多寶王老吉廣告語糾紛落定,多年爭鬥涼茶行業卻涼了
    業內人士指出,涼茶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小眾行業,天花板日漸明顯,成了少有的已步入衰退期的飲料細分領域。從兩家頭部企業的動作來看,多元化才是未來的出路。如何研發更加健康的產品、制定符合新消費趨勢的定位,是涼茶行業向前發展必須面對的挑戰。
  • 加多寶14億官司發回重審,8年爭利,市場早已不是涼茶的天下
    同時,網上開始討論可樂等碳酸飲料的危害,以凸顯出王老吉作為一種涼茶飲料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特點。那一年,涼茶的銷量甚至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大陸的銷量。賣得這麼好,這是王老吉藥業沒想到的,也是王老吉眼紅的。平心而論,如果沒有加多寶的經營,大陸王老吉這個牌子並不會達到今天的響亮程度,整個涼茶產業不會達到如此大的規模。但王老吉也有自己的不滿:經過10餘年的發展,王老吉的品牌價值在2010年已經達到1080億元,年銷售額達150億,堪稱中國飲料界的「可口可樂」。
  • 加多寶VS王老吉:一場官司,陪葬整個行業
    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8年10月的研究顯示,2011-2015年,我國涼茶行業市場規模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擴張速度,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速為12.34%;而在2016年以後,市場規模增速下降至個位數。2017年,我國涼茶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78億元,較去年增長了9.1%。
  • 加多寶和王老吉,誰贏都一樣-虎嗅網
    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終審給出了一個「雙贏」的判決結果: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對涉案「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貢獻,雙方可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紅罐王老吉涼茶」包裝裝潢的權益。在紅罐面前,雙方打了平手。現在還未平息的是商標之爭。
  • 涼茶飲料淡季不淡 國際市場成競逐目標
    王老吉研究院院長鄭榮波介紹,涼茶國際標準首次對涼茶進行明確的中英文定義,並以漢語拼音「Liangcha」作為其英文翻譯,「對中國涼茶走向國際舞臺有著裡程碑意義,將極大推動整個涼茶飲料行業發展和國際化進程」。涼茶,是廣東人的至愛。目前,涼茶市場分為以線下實體店為主的涼茶鋪和瓶罐裝的涼茶飲料兩個類別。
  • 涼茶飲料淡季不淡 眾品牌發力海外市場
    作為本次論壇的首席合作夥伴,廣藥集團在會上發布了王老吉《涼茶飲料國際標準》,在這個深秋時節,涼茶產業的發展態勢卻引起了不少熱度的關注。目前,涼茶市場分為以線下實體店為主的涼茶鋪和瓶罐裝的涼茶飲料兩派。據了解,在過去十年的涼茶市場,僅在廣東市場,大大小小涼茶品牌就不下60個,常見有「王老吉涼茶」、「黃振龍涼茶」、「鄧老涼茶」等等。其中,據中國企業品牌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涼茶品牌力指數得分排名第一的是王老吉。
  • 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結果怎麼樣?
    一說到涼茶,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王老吉和加多寶。而前幾年王老吉和加多寶一直是在維權打官司。王老吉和加多寶是怎麼回事?看下文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關係  「王老吉」是個商標,「加多寶」也是個商標,王老吉商標歸廣藥集團所有,加多寶商標歸加多寶集團所有,加多寶最開始為了做涼茶飲料,租用了廣藥集團的「王老吉」商標,因租金問題,雙方於前些時候撕破了臉皮,廣藥集團不讓加多寶集團再使用「王老吉」商標了,加多寶集團沒辦法,就把原來的「王老吉」商標改成了「加多寶」商標,罐子還是那個罐子
  • 涼茶是怎麼出現的,大家常喝的王老吉、加多寶都是如何發展的
    但是,在廣東地區,夏季因為炎熱容易引起中暑、冬天因為寒冷容易出現喉嚨痛等現象,為了針對以上症狀,漸漸地出現一種頗為受歡迎的飲料(涼茶),既方便又可口,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必備飲料。涼茶有著清肝明目、祛溼排毒、清熱下火等多種功效,是含中藥成分的飲料。剛開始涼茶的味道可能不會被所有人接受,但是隨著商家對涼茶的逐漸改良,它的味道除了苦藥味,還會有些許的津甜味,如今讓很多人覺得它就是一款好喝的飲料。
  • 加多寶和王老吉爭了九年,丟了市場,結果都沒有贏家?
    通俗講,王老吉商標是廣藥的,而配方以及把它從籍籍無名的廣東涼茶變成風靡全國暢銷飲料的則是鴻道集團。後來,陳鴻道用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火遍大江南北。從2000年到2010年,十年間王老吉涼茶就取得了重大成就,單獨商標價值就超過了千億。
  • 王老吉加多寶到底什麼關係?10張圖告訴你
    「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曾經傳遍大江南北,但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後來這句廣告語似乎有了變化「怕上火喝正宗涼茶」、「怕上火喝加多寶」,人們也會從網絡的很多廣告語上看到「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以前市面上見到的綠色紙盒的王老吉是廣藥集團出的,紅色鐵罐王老吉是加多寶公司出的。
  • 加多寶王老吉9年「大戰」落幕,14億賠償縮水至100萬?
    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兩個涼茶品牌之間,糾纏了9年之久的「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迎來了最終判決。對於加多寶和王老吉的這場「曠世之戰」,您怎麼看,歡迎文末留言。再審判決書顯示,廣東加多寶公司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廣告語並不產生引人誤解的效果,並未損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 商標:加多寶與王老吉14.4億元之爭,最新官方回應來了!
    進入7月,備受關注的國內兩大涼茶巨頭加多寶和王老吉再次燃起戰火!7月1日加多寶官方發布「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就『王老吉』商標侵權糾紛案裁定」的公告之後,王老吉官方在7月2日做出最新回應,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
  • 中國涼茶大王加多寶落寞:從年賺千億到負債百億,創始人跑路14年
    ──吉姆羅傑斯 嶺南地區氣候較為溼熱容易上火,而涼茶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熱氣,因此在當地十分受歡迎,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涼茶鋪,而真正把涼茶這種獨特的飲料推向全國,甚至一度超過可口可樂成為內地飲料銷售龍頭的非加多寶莫屬。
  • 第一飲料,加多寶急需營銷戰略重塑!
    從2011年開始,中國涼茶行業經歷了商標戰、渠道戰、廣告戰、配方戰,但涼茶「兩強」還是在一片「硝煙」和疑惑聲中高歌猛進。看看數據:加多寶從120億元迅速攀升到約200億元;王老吉(紅罐加綠盒)也有約40億元的銷售額,此時,加多寶和王老吉都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是最正宗的涼茶,而且表示要做大、做強涼茶品牌,廣藥表示要超越「兩樂」……資料顯示,加多寶2013年的廣告及宣傳預算是30億元,而廣藥王老吉宣稱自己的廣告及宣傳預算是
  • 王老吉商標案一審判決:加多寶要賠14.4億將提起上訴 白雲山稱對...
    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加多寶)、浙江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武漢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六家加多寶公司)被判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和合理維權費用共計近14.41億元,1469萬元的案件受理費由原告和被告各負擔一半。
  • 加多寶投靠中糧後,王老吉的麻煩來了
    投稿來源:曾高飛銳思想王老吉和加多寶,這對生死冤家,十多年纏鬥下來,勝利的天平逐漸向王老吉傾斜。在經歷短暫輝煌後,加多寶開始走向沒落,似乎敗局已定。加多寶翻盤的機會來了?在廣藥集團推廣王老吉也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這句廣告語之後,加多寶上訴稱這句廣告語是加多寶想出來的,廣藥集團不得繼續使用。但加多寶起訴被駁回,結果是兩家共享「怕上火」廣告語。王老吉商標會不會迎來類似遭遇?目前,王老吉商標價值1000多億元,是市場利器。
  • 王老吉就「銷量」廣告語訴加多寶下周開聽證會
    原標題:王老吉就「銷量」廣告語訴加多寶下周開聽證會  就涼茶「銷量」廣告語 王老吉起訴加多寶  本報訊 日前加多寶稱接到廣州市中院的通知,將於本月6日就廣藥起訴加多寶「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語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進行「訴中禁令」聽證會。
  • 「對不起」和「沒關係」 王老吉加多寶微博對戰
    日前,加多寶官方微博連發四條主題為「對不起」的自嘲系列文案,並配以幼兒哭泣的圖片;而在同一天的傍晚,微博上馬上出現了王老吉版的「沒關係」文案,配以幼兒微笑的圖片,回應加多寶的「對不起」。  兩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短短數小時內,轉發量便已達到10多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