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永遠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原因很現實

2021-01-09 說愛

很多人小時候或許都有穿別人舊衣服的經歷,聽很多70後80後講起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經濟條件也不好,常常都是哥哥姐姐穿的衣服又留給弟弟妹妹穿。

有時候親戚家的小孩穿剩下的衣服也會撿來穿,有的人會因為穿舊衣服而感到不好意思,羞愧難當。

但也是由於家庭形式所迫,而有的人對此倒沒有太多負面情緒,甚至還會有人覺得穿舊衣服並沒有什麼。

當這些人成為父母,他們甚至會重蹈覆轍給自己的孩子穿舊衣服,認為是一種培養勤儉節約優良品質的行為。

但是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經常穿別人舊衣服,實際上會從心理上造成自我的傷害,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卻會為我們的人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很多人關注的只是自我的身體健康成長,往往忽視了心理層面的培養,而是事實心理上的疾病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巨大,心理的不健康很容易造成人對整個人生的消極悲觀狀態。

產生難以磨滅的自卑心理,自我價值感缺失

接受他人穿過的舊衣服,最直接也最明顯會造成的心理問題就是過度自卑,接受他人的舊衣服也就意味著從一開始灌輸給自身的概念就是: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接受他人的施捨。

長期的被"施捨",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產生自卑心理,人自卑心理的產生就在於對自我的輕視,一旦被施捨的感覺形成,就會在腦海中對自我定義"低人一等。"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而自卑對人生產生的影響就是對自我價值的不認可,心理的缺失感過重。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是唯唯諾諾,對自我的能力價值評價過低,在情緒上產生悲觀消極的心態。

穿舊衣服只是一件看似可以忽略的小事,但是在接受他人"施捨"的過程中,對自身時時刻刻過度的關注,自尊心強烈的受損,最終就會產生自卑以及心理的缺陷。

而這種缺陷在後天其實很難完全消除,有人甚至需要一生去尋找自卑的出口。

"不勞而獲"心理而對世界的錯誤認知

自卑心理的產生是過分消極的態度,而有的人也會產生過分"積極"的態度。

穿別人的舊衣服,意味著不用自我花費,有些人還會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

當接受"施捨"成為習慣,就會對世界產生錯誤的認知,在成長的路上甚至會覺得他人對自我的付出就是一種理所應當。

一旦這種心理形成,對我們的成長極為不利,有的人會放棄自我成長努力。

對生活態度隨便,並且容易妥協,容易滿足,因為在潛意識當中,不勞而獲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補償心理過剩,難以培養斷舍離的意識

01)、補償心理在心理學上是指:一個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身心有所缺陷,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彌補它,當時無法達成,也會在以後的日子裡以其他的方式儘可能擺脫這種曾經遭受的「缺陷」,哪怕這個缺陷已經消失。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自我過激心理"的文章中作者就自述自我的經歷:因為小時候太窮,父母總是給自己穿別人的舊衣服,自己一直處於自我的自卑狀態。

為了能夠徹底改變這種心理上的缺陷,她迷上了瘋狂買衣服,屋子裡的衣服堆積成山,而買衣服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喜歡或者自己很需要,而是要穿給別人看。

02)、當補償心理過剩,為了擺脫曾經的遭遇,人們往往忽略了事物本身的需求,而是為了極力地消除他人對自我的看法,以及通過外物說服自己。

而我們常常提到的斷舍離意識就與他們背道而馳,穿舊衣服失去的不僅是心理上的健康,還有對生活全新的追求。

穿舊衣服有時候培養的不是勤儉節約,而是斤斤計較,過分計較得失,過分在意他人的眼光,補償心理給自我的人生負重,最終會被這種疾病心態壓垮。

在《我們為何不安》一書中提出:「人要學會評估自己,你要敢正視自己的需求,然後去解決需求,這是你一生的難題。」

兒時或許我們沒有選擇不穿舊衣服的權利,但成長的路上一定要學會正視自我的需求,正視自我的心理,如果發現自我的心態出現偏激,一定不要聽之任之,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權。

對於身心健康要學會自我治療和疏通心理狀態,《失樂園》的作者約翰彌爾頓也說過:「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煩惱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永遠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你知道原因嗎?
    文/夏音很多人小時候或許都有穿別人舊衣服的經歷,聽很多70後80後講起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經濟條件也不好,常常都是哥哥姐姐穿的衣服又留給弟弟妹妹穿。有時候親戚家的小孩穿剩下的衣服也會撿來穿,有的人會因為穿舊衣服而感到不好意思,羞愧難當。但也是由於家庭形式所迫,而有的人對此倒沒有太多負面情緒,甚至還會有人覺得穿舊衣服並沒有什麼。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你知道原因嗎?
    文 | 周小鵬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穿過哥哥姐姐,或者親戚送來的衣服吧。尤其在經濟條件比較差,兄弟姐妹又比較多的家庭中,最為常見。但心理學家提出,經常穿別人的舊衣服,會讓一個人產生心理缺陷,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穿別人的舊衣服會產生哪三方面的心理缺陷呢?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你知道為什麼嗎?
    過去家家戶戶的生活情況都不是很好,所以很多大人就會收下別人家小孩穿不上的衣服給自己家的孩子穿,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裡更是會有弟弟妹妹穿自己哥哥姐姐不合身的衣服。但心理學家表示經常穿別人的舊衣服是會讓人產生心理缺陷的,那麼穿別人的舊衣服會產生哪些心理缺陷呢?
  • 心理學指出:永遠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在經濟欠興隆的時期,那些兄弟姐妹比照多的家庭中,小一些的孩子會撿大孩子的舊衣裳穿。正如俗話所說,新三年,舊三年,縫補綴補再三年。那個年代,許多人小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儘管節約是一種誇姣的質量,但在物質條件充盈的今日,我們通常更情願自個買衣裳,而不是去穿別人的舊衣裳。心理學家也提出主張,條件答應的情況下,永久不要穿別人的舊衣裳。
  • 再窮也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心理專家說出三個原因,句句戳心!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小時候都會穿其他人的舊衣服。雖然節儉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但是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永遠也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但心理學家提出,經常穿別人的舊衣服,會讓一個人產生心理缺陷,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穿別人的舊衣服會產生哪三方面的心理缺陷呢?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這三個原因不能忽視
    所以習慣性去穿別人的舊衣服,甚至覺得這樣既省錢又省心,尤其是家庭條件不太好的父母。哪怕是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老人有這樣的思想,總覺得穿百家衣的孩子更健康。晨晨媽媽工作比較忙,所以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然後由奶奶照顧。去的時候特意給孩子帶了很多新衣服,可是奶奶一件也沒讓穿,反而從鄰居家裡拿回來了很多舊衣服。
  • 心理學家:不要輕易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原因令人深思
    >心理學家表示: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不要經常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父母不要為了省一件衣服的錢,而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雖然把舊衣物留給孩子穿是為了省錢,但是讓孩子因此皮膚受到傷害,甚至患上皮膚病,那可是得不償失。3.影響孩子的審美舊衣服肯定都是之前的衣服,不是當下的流行。總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接觸不到當下的流行,會影響孩子的對衣服的審美,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 如果可以不要穿別人不想要的舊衣服
    大家小時候都穿大哥哥大姐姐或親朋好友送的衣服嗎?現在生活條件好,父母可以給孩子買新衣服,但以前穿舊衣服也是一種常見的習俗。尤其是在那些弟兄姊妹較多,或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裡。舊衣服或許並不比新衣服差多少,質量可能還更好,也可能不是,但如果可以的話,最好不要穿別人不想要的舊衣服。這不是迷信,而是心理分析。經常穿別人的舊衣服會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生活的控制,產生各種心理缺陷。1、自我價值受損孩子願意穿別人的舊衣服嗎?
  • 你贊同「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這句話嗎?看情況
    並且還把鄰居阿姨拿回來的舊衣服全都給放進了小區的二手衣服回收箱了。鄰居阿姨說,現在家裡的孩子少,誰家的孩子都是寶,衣服都不錯,也都基本上沒穿過幾回,雖然說是舊衣服,可也有八九成新。而且小孩子長得快,即使是舊衣服也穿不了幾回,孩子皮膚嬌嫩,也柔和。過去,小孩子都喜歡穿百家衣,也是給孩子集福氣啊。可到她這了,怎麼就不能了呢?
  • 兒童心理學家:別讓孩子穿別人家的舊衣服,背後原因,家長要知道
    我們本以為小姑子是禮尚往來,可是當收到一袋子舊衣服時,我心裡可真不是滋味。以前我們家和小姑子家經濟條件相當時兩家關係挺融洽,可最近這幾年小姑子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兩家的差距越來越大了。可是我自認為是大城市出生的,骨子裡還是有點傲氣的,再窮也不可能讓孩子穿別人家的舊衣服。老公說我太矯情了,「我們小時候不都是穿別人家的舊衣服長大的?」
  • 「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這句話,我當然不會同意:「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反過來說,我覺得說這樣一句話的人,純粹是他們那反常的自尊心在作怪,而且還很無知。實際上,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最好不要穿他們新買的衣服,而要穿別人家孩子穿的舊衣服。請注意,這裡所強調的是人家「穿」的舊衣服,是指別人家的孩子反覆穿,洗後變舊的衣服,而不是不穿,只放久的衣服。
  • 心理學家:家裡再窮,也不要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
    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衣服的使用價值得到利用,就勢必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孩子穿別人的衣服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無能。貝姆提出了自我知覺理論,他認為人們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推斷其內在特徵。
  • 心理專家提醒:別再穿別人的舊衣服了,看完3個原因很後悔
    鬥曲曲 | 情感故事作者:鬥曲曲在以前,窮人家的孩子總是穿別人的舊衣服。當時,人們並不認為這是不恰當的,甚至認為這樣做很節儉。節儉是一件好事,但現在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人都有能力自己買衣服。但是我們今天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無論何種處境下都不應該穿舊衣服。
  • 網傳「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家的舊衣服」,真的是這樣的嗎?
    爺爺奶奶陪伴的孩子「再窮,也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這種說法到底是否正確?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甚至有些時候穿的舊衣服還能引起別的同學的羨慕,因為他們沒有穿過我穿過的好看的,質量又好的衣服。現在想想,小時候穿舊衣服的時光還是很美好的。所以,雖然現在日子好過了。我也會把自己穿不得的衣服給其他親戚朋友的妹妹穿,讓他們自己挑選。現在的孩子都普遍長得很快,我給他們的舊衣服其實很多還是很好的,洗乾淨晾曬穿上就行,她們穿上都很開心,就和我小時候穿別人的衣服一樣。
  • 永遠不要給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這三種傷害,孩子承受不起
    前言:直到現在,依舊有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穿舊衣服。在這些家長心中,他們總覺得孩子長得太快,衣服只要乾淨整潔就夠了,何必非得要去花錢去購置新衣服呢?確實,在家長那個年代,因為物質條件不是太好,所以他們都曾穿過舊衣服,因此就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 人窮的時候,要不要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
    但是現在的社會,很多窮人家的孩子,並不願意穿別人的舊衣服。「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人認為,穿舊衣服,是沒有骨氣的表現,走出去,會被人看不起。我的表妹娟子,遠嫁到貴州的一個小山村,婆家一直都很窮。娟子常常在親戚群裡哭訴自己的遭遇,認為自己被丈夫欺騙了,甚至有了離婚的念頭。
  • 一個人再窮,也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尤其是人到中年
    後來,去了縣城讀書後,買衣服經常和同學一起去買。可自主的選擇的,更多了。「沒有喜歡穿別人的舊衣服,除非生活所迫」其實,誰不想有自己的新衣服穿呢?「可人到了中年,再窮,也不要穿別人的舊衣服」衣服合身很重要,這是一項基本禮儀。但是不是自己買的衣服,終歸穿到自己身上會差那麼一些意思。尤其是人到了中年,從穿著、品味上,一眼便能看出你的家庭與教養。
  • 孩子還在穿別人的舊衣服,對孩子有什麼傷害?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而心理學家卻指出,經常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主要傷害有三:1、想法受限制人的天性就是喜歡美好的事物,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從小就喜歡花花綠綠的衣服,甚至希望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自我「創作」。
  • 為什麼不建議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心理學家的解釋,讓人很服氣
    導語:我們小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止一個孩子,而家裡的衣服都是姐姐和哥哥穿不下的衣服,有些家庭可能只能在過年時給每個孩子扯一套新衣服。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要勤儉節約,所以從小家裡都是小的孩子撿大孩子已經穿不合適的舊衣服來穿。不僅這樣,我們小時候可能也是穿著各式各樣從親戚那邊送過來的堂兄妹們不要的舊衣服。
  • 大家介意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嗎?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記得還小的時候,家裡的條件並不好,親戚經常會送一些他們孩子穿不下了的舊衣服。那時本來就沒幾件衣服,每次收到都能高興很久。但現在不同於往日了,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很好,你還願意讓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嗎?一直穿著別人不要的舊衣服,在別人面前總是感覺到很自卑,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