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是在原北京輕工業學院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化妝品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8年我國建立了第一所輕工業高等學校——北京輕工業學院,同年成立化工系,後更名為化學系,1970年北京輕工業學院外遷,直至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1979年恢復招生後設立了日化研究方向,後逐步發展為如今的化妝品系;1991年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併入,與當時的塑料系合併成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系。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北京輕工業學院和北京商學院合併,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組建北京工商大學,後經歷院系調整於2020年組建了現在的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學院主要面向輕工行業培養化學、材料和化妝品專業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由於學院的發展歷程與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密不可分,這使得學院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與產業、行業緊密結合,同時又將行業中獲得的實踐經驗與教學和科研相結合,摸索出了一條「產、學、研」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在2009年獲得了「產學研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學術科研人才和工程技術人才。
學院共有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妝品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門類,設有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化妝品系3個教學系,共有化學(輕化產品質量分析)、化妝品技術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功能材料4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學科,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是教育部「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的試點單位,2008年獲批北京市特色專業。2019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標誌著學院本科人才培養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23人、副教授35人。其中包括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百千萬工程人才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8人。
學院科研實驗條件優越,專業儀器設備齊全,儀器設備總值1.5億餘元,擁有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工程實驗室、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同時是國家輕工業蘆薈製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中國化妝品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塑料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全國塑料加工工業信息中心、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依託單位,是《中國塑料》雜誌社的承辦單位。學院現已經成為北京市及全國相關行業科技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基地之一。
化學系
化學系的前身是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基礎化學教研室,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擁有化學專業學士學位授予權,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並在2002年獲評北京市重點學科。化學系現有1個本科專業——化學(輕化產品質量分析)、2個碩士專業——化學、化學工藝。化學系以本科人才培養為中心,堅持「以本為本」的教育理念。多年來,全系教師積極投身本科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對各門課程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探索和研究,保障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將基本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的緊密銜接,不斷把科研成果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科技前沿,注重實踐教學,在基本實驗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豐富綜合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化學系教學團隊編寫的《基礎化學實驗》教材被評為校級優秀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課程被評為校級示範課程,《物理化學多媒體課件》獲北京市高校多媒體課件比賽優秀獎。近年來,化學系教師承擔了北京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項,獲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北京工商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多年來,化學係為我國化學、化工行業的興旺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已成為新世紀高素質化工人才的培養基地。
師資力量
化學系現有專職教師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7人,留學歸國人員8人。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北京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人,北京市教委高等學校青年拔尖創新人才3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計劃1人。
化學(輕化產品質量分析)專業
化學(輕化產品質量分析)專業以質量分析為專業方向,學生通過系統學習化學基本理論與實驗技法,全面掌握輕化產品成分分析、理化性質檢測、質量評價所涉及的化學專業知識,具備輕化產品研發、質量評價、分析研究的綜合實驗技能。專業秉承「夯實基礎、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突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落實個性化指導,致力於培養理論與實踐並舉的輕化產品質量分析專業人才。
專業以化學為依託,以質量分析為方向,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優秀的科研平臺為支撐,形成了輕化產品工藝技術、輕化產品質量安全、輕化產品理化性能評價等特色專業課程模塊,學生掌握紮實的化學基礎理論,培養學生的綜合研發技能,了解國內外先進的質量分析技術,能從容地選擇深造與就業方向。
畢業前景
近年來,化學(輕化產品質量分析)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去向包括:在質監局、藥監局、專利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各大輕化產品企事業單位從事質量檢測、質量數據統計分析、質量控制、質量設計等工作;或成為產品研發、教育教學及技術管理等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或是選擇繼續深造,從事更為深入的科學研究工作。近五年本科畢業生的考研出國率平均為32.5%,在全校理工科各專業的考研出國率上名列前茅。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擁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功能材料兩個本科專業,與塑料衛生與安全質量評價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綠色塑料成型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無滷阻燃劑工程實驗室、國家塑料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CSCD收錄核心期刊《中國塑料》雜誌社、全國塑料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8)等學院機構相互依託,致力於為國家培養先進材料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和科研人才。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足北京面向全國,以新材料產業需求發展為導向,凝練出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阻燃高分子材料、輕量化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先進功能材料等研究方向。堅持學校培養與行業需求相結合的教學方針,通過課堂實驗實踐教學、學生參與學校和院系科研項目、學科競賽、學術交流、學術成果發表、申請專利等途徑,在全面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每年受到專款資助或參與科研立項的學生人數超過50%,通過以上措施學院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學研」協同育人、與行業實踐緊密結合教學培養機制。
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專任教師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具有國外留學、訪學或進修經歷的12人,教師博士比例96.2%。其中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百千萬工程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長城學者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5人,多名教師在行業協會和標準化委員會兼任職務。「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團隊」為北京市科技創新團隊。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在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合成、改性、成型加工及應用等領域從事工藝設計、生產管理、產品研發、技術服務等方面工作,具備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交流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環境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適應高分子材料及相關領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功能材料專業
功能材料主要培養通過光、電、磁、熱、化學、生化等作用後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是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等高技術領域的基礎原料,對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傳統產業升級換代起著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是世界各國高技術發展中戰略競爭的熱點。功能材料專業致力於培養具備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基本知識,掌握功能材料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與技能,能夠在功能材料領域從事相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設計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畢業前景
2019屆本科畢業生共計60人,其中簽訂就業協議7人,佔比11.7%,籤訂勞動合同13人,佔比21.7%,靈活就業13人,佔比21.7%,國內升學22人,佔比36.7%,境外深造5人,佔比8.3%。
化妝品系
北京工商大學化妝品系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是國內最早設立化妝品相關專業的高校之一。1979年原北京輕工業學院在京恢復招生即開設了日化研究方向,經過多年發展,2001年獲批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010年成立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2011年取得了國內唯一的化妝品科學與技術碩士研究生培養權,2012年在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學科基礎上設立了生物技術(化妝品)專業,現已成為學校的特色專業。近年來,為滿足快速發展的化妝品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學科先後成立中國化妝品協同創新中心,組建了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團隊,申請獲批了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成為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首批化妝品監管科學基地。2020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化妝品技術與工程專業,標誌著化妝品專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雄厚的師資與科研實力
目前擁有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9人,海外學習經歷教師10人,企業實踐導師28名。近五年,承擔「973」、「863」、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橫向研發項目70餘項,到位經費超過2500萬元,發表論文近兩百篇,出版專著6部,獲國家發明專利27項;
化妝品技術與工程專業
化妝品技術與工程專業的特色是現代生物技術與化妝品科學的結合,屬於交叉複合型專業。本專業教學、科研力量雄厚,擁有北京市植物資源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與百餘家知名化妝品企業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係,已形成化妝品生物技術、化妝品植物功效原料開發、化妝品工藝技術、化妝品安全評估和功效評價等特色方向,在行業內享有盛譽。依託在化妝品行業的優勢,樹立「夯實基礎,強化實踐,立足實用」的人才培養理念,打造行業創新型和應用型的人才培養路徑,探索「三段實踐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並建立了適合自身特點的導師制度,收到良好效果。
本專業注重實踐教學,將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納入實踐教學的目標中來,突出專業特色,培養特色人才。學生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豐富的實踐訓練,可獲得紮實的化學、化工和生物技術的知識儲備,為今後工作和學校打下良好基礎。通過教育教學活動,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格健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人文修養,得到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掌握化妝品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知識,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可從事化妝品及其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及營銷等方面工作,也可繼續升學深造,在國內外攻讀碩士、碩博連讀學位。
畢業前景
2019屆本科畢業生共計66人,其中簽約19人,佔比28.79%,國內升學12人,佔比18.18%,出國深造6人,佔比9.09%,靈活就業23人,佔比34.85%,國內升學6人,佔比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