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葉知秋」,但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或許就是——「一癢知秋」了。皮膚,永遠是我們感知外界的先頭部隊。秋風一起,皮膚仿佛就被抽乾水分,立馬變得緊繃、乾燥,甚至瘙癢難耐。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人最多也只是撓兩下(雖然會越撓越癢),又或者抹點潤膚霜就完事了。但對準媽媽來說,皮膚幹癢可能並不只是因為氣候哦!
有些皮膚癢,可能會危害胎兒健康,需要諮詢醫生建議。
如果你正瘙癢難耐,
但又不知道撓不撓。
那麼,這篇文章一定一定要看完!
1單純性的皮膚瘙癢:
這是孕期最常見的一種瘙癢症狀,皮膚通常除了有癢感之外,沒有任何變化。
這主要是由於肚子有較大幅度的隆起,皮膚被撐開而產生癢感(這基本就是妊娠紋出現的信號)。
除此之外,還可能與個人體質及生活環境有關,如環境較溼、較幹、悶熱,以及妊娠紋、皮膚乾燥等引起。
應對Tips:
對於這種瘙癢情況,準媽媽千萬不要使勁撓,越撓越癢。
建議準媽媽可以:
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有利於增加皮膚彈性,因為維生素C是皮膚膠原蛋白合成的必要因子;
堅持適當運動,合理控制增重速度,以免皮膚組織撐裂過度;
平日裡做好皮膚的保溼滋潤,使用適合自己體質、安全天然無刺激的潤膚露。
2妊娠痒疹、溼疹等引起的瘙癢
這類瘙癢屬於病理性,通常有3種類型:
· 早髮型妊娠痒疹,多在孕早期發生,好發於四肢。通常對胎兒沒有直接危害,因此不用太擔心,但就是你比較難熬——夜晚容易感到更加癢,嚴重會影響到準媽媽的休息。
· 妊娠瘙癢性蕁麻疹及斑塊病,好發於妊娠最後四周,主要表現是腹部皮疹和瘙癢劇烈,也可能會蔓延到臀部及四肢,經過治療後數天可得到緩解。
· 溼疹也會引發瘙癢,常見於愛出汗、代謝旺盛的孕婦,或是肥胖的孕婦。
應對Tips:
出現這些病症時,需要去醫院就診確診病因,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止癢。
飲食方面注意少吃辣椒、生薑、生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海鮮的攝入要適量,因為海鮮會加重皮膚瘙癢。
3高亮注意: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症(ICP)引起的「奇癢」
這是一種孕期特有疾病,ICP的發生可能是由於孕期體內的高激素水平影響了體內膽汁的代謝,造成膽汁酸和膽鹽增高,引起皮膚瘙癢。
它的瘙癢特點是多發生在孕30周後,一開始可能只是掌心,但漸漸地會不斷擴散,直至遍布全身,如果抓撓四肢或腹部,會出現一道道抓痕。
發生ICP的孕婦,血液中膽汁酸升高,其毒性作用會對胎兒產生更大危害,有可能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亡。
應對Tips:
一旦出現這種瘙癢症狀,不要以為是一般皮膚問題,自己解決,需及時就醫,由醫生根據症狀和膽汁酸水平來決定是否用藥。
日常皮膚護理注意這3點
1均衡飲食
維生素C和維生素B6是幫助皮膚再生的兩種重要營養素,你平時可以吃一些西紅柿、獼猴桃、橙子等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C。
乾性皮膚的準媽媽可以補充一些含有亞油酸的食物(如蔬菜、魚類)來改善膚質。
但也別為了維生素而忽視其他營養哦,最重要的,還是注意均衡飲食。
2舒適穿著
儘量穿棉質、吸汗、寬鬆透氣的衣服。尤其要避免穿褲襪,以免造成大腿內側、臀部等部位因透氣不佳而長疹子。
3日常細節
· 出汗後要馬上擦乾,減少對肌膚的刺激。
· 即使感覺到很癢,也不要過度去撓,因為一旦抓破了,會使皮膚狀況進一步惡化,容易引發皮炎。如果痕癢難忍,應徵詢醫生建議使用合適的膏藥。
· 洗澡儘量只使用清水,這樣不會對你的皮膚造成刺激;水溫不要太燙;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不要超過20分鐘)。浴後記得塗抹一些保溼乳液滋潤皮膚。
「孕期無小事」,一些看似尋常的不適都應該引起你的注意,我們會繼續為準媽媽們提供實用的知識,幫助你更好地度過孕期,孕育健康機靈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