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考生們正在忙著填報高考志願,針對大家關心的志願填報熱點問題,我們整理了我省高考文史、理工類本科批志願填報十問十答,希望對大家科學合理填報志願有所幫助。
1.在志願填報前考生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在填報志願前要認真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詳細了解招生錄取政策。認真閱讀省招委會、省教育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詳細了解我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政策和規定。上述文件可訪問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站查閱。
(2)認真閱讀填報志願權威資料。要認真閱讀省教育考試院編印的《福建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福建省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以及公布的2020年福建省高考考生成績分布統計表,了解各高校在閩招生計劃、近年錄取情況等相關參考資料。
(3)準確了解平行志願投檔模式。為幫助廣大考生更加全面、準確地理解平行志願政策,促進考生更加科學、合理地選擇填報高考志願,省教育考試院製作發布了《高考平行志願政策解讀》動漫視頻,以文史、理工類本科批為例,詳細解讀按院校志願平行投檔政策的要點。考生可以通過掃描《福建省2020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前言中「高考平行志願政策解讀動漫視頻二維碼」,或訪問省教育考試院網站(http://www.eeafj.cn/)觀看。平行志願投檔模式在我省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已實行多年,但每年仍有不少考生因理解不透徹,未能錄取到自己心儀的院校,甚至失去本科批次錄取機會。建議考生多看看《高考平行志願政策解讀》動漫視頻,務必把平行志願投檔錄取規則準確理解到位。
2.我省文史、理工類本科錄取批次和志願設置有何變化?
答: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最大的變化是將文史、理工類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併為本科批。批次合併後,本科批次設常規志願和兩次徵求志願,其中,常規志願設16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兩次徵求志願均設9個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每個院校志願均設6個專業志願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欄目;常規志願和徵求志願全部實行院校志願平行投檔;投檔比例原則上按招生計劃數的100%執行。
3.什麼是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
答:省招委會根據高校在我省的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統考成績,分類(文史類、理工類、文科藝術類、理科藝術類、文科體育類、理科體育類)確定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同時確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作為「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綜合評價試點、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等部分特殊類型招生錄取依據。
4.強基計劃招生錄取安排在什麼時間?
答: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教育部從2020年起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也稱「強基計劃」)。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強基計劃」的報名工作前期已經完成,錄取工作安排在本科提前批錄取開始前完成(即其他所有院校開始錄取前完成), 被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後續各批次高考志願錄取。由於「強基計劃」錄取結果要待8月初才能確定,所以入圍「強基計劃」學校考核的考生仍需填報其他批次院校志願,增加被優質高校錄取的機會。
5.如何篩選意向院校和專業?
答:本一、本二批次合併後,與往年相比,拓展了考生院校選擇空間,考生可選擇的院校範圍更廣、填報的志願數量更多。考生可通過以下「兩步驟」篩選意向院校和專業。
第一步:通過成績位次進行初步篩選。高考成績位次是判斷志願填報準確性的標尺。在填報志願時,不能簡單用分數與往年做加減進行比較。考生要根據本人成績在全省文史或理工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和近年高考考生成績分布統計表,找出近年這個位次對應的分數,再查看相應年份該錄取分數附近的院校與專業,從而初步篩選出意向院校與專業。批次合併後,考生應更多關注「位次」這一因素,找準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績位次的合理區間範圍內選擇院校和專業,避免「高分低錄」的遺憾,也要防止「低分高報」而失去投檔機會。
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和專業。對初步篩選出來的院校進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錄取規定和辦學情況等。具體內容詳見各高校公布的2020年招生章程,可訪問「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http://gaokao.chsi.com.cn/xxgk/)或各高校的官方網站查閱招生章程。要認真閱讀院校錄取規則,如專業安排辦法、單科成績、身體條件、外語語種等具體要求。對於不明確之處,可直接向高校招生辦諮詢。通過全面了解後研判是否作為最終填報的院校和專業。
6.如何科學合理地確定院校志願之間的順序和梯度?
答:平行志願是平行且有順序排列的志願,考生填報志願時要將志願合理排序,同時志願之間務必拉開一定梯度,避免因填報的院校層次相近,而造成整體滑檔。一般情況,考生可按以下方法來合理安排院校志願之間的梯度。
首先,考生可以選擇若干所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作為第一梯度院校。這個梯度的院校錄取概率低,且填報的前提是考生對這些院校在閩招生的所有專業均可接受並願意服從專業調劑。
其次,重點選擇若干所與本人成績和位次相匹配的、錄取把握較大的院校作為中間梯度院校。這個梯度的志願是考生最有可能錄取的院校,一定要周密思考,認真對待。
最後,至少選擇2-3所往年錄取分數和位次較大幅度低於本人分數和位次、保險係數高的院校作為保底,儘可能避免「滑檔」。
7.平行志願是怎麼投檔的?
答: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人只投一次」。
一是「位次優先」。即:考生與考生之間比位次,同分也要按照排序規則排出順序,位次高的考生要先投檔,哪怕僅僅高一位次。所以,位次低的考生須等位次高的考生填報的所有志願都檢索投檔結束後,才輪到投檔。
二是「遵循志願」。即:考生自己的志願與志願之間比順序,當輪到某一考生投檔時,計算機會自動嚴格依據考生所填報志願的順序,從A到B再到C,依次檢索投檔。所以,平行志願也是有先後順序的,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意願,把最想讀的學校志願放在前面。投出檔案都被視為第一志願,由高校擇優錄取。
三是「一人只投一次」。平行志願不是「平行投檔」,不管是常規志願,還是徵求志願,投檔時考生都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也就是說,不管考生填報幾個院校志願,只要電腦按順序檢索後投檔到某個院校了,該生的本輪次檢索投檔就結束了。即使投檔後學校按規定將其退檔,該生也不能再投檔到自己本輪次填報在後面的志願,而只能參加本輪次徵求志願或下一批次志願的投檔。
8.平行志願投檔後有退檔風險嗎?
答:平行志願投檔模式雖然增加了考生投檔的機會,但仍然存在考生投檔後被退檔的風險。從往年錄取情況看,退檔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檔。各高校在專業錄取時,有不同的專業錄取原則,考生檔案被投到所填報的院校後,如果所填報的專業志願不合理,按學校錄取規則都不能錄取,又沒有填報專業服從,學校無法進行專業調劑,則該考生就會被退檔。從近幾年我省平行志願投檔模式的實施情況看,因專業不服從而退檔的考生佔了退檔考生的大多數。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特別慎重考慮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問題。建議考生在綜合考慮分數、興趣、愛好等因素前提下,儘可能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
(2)因體檢不合格或報考專業受限而退檔。《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對一些疾病患者,規定院校或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有些考生會因體檢不合格或報考專業受限而退檔。因此,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前仔細閱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有關專業在身體條件、單科成績、外語語種等方面的招生要求。
9.填報志願時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填報高考志願,考生要結合國家、社會需要和自身實際,遵循「以成績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發展為目標」的原則。需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1)成績高低。這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層次和專業。包括總分或單科成績、位次等。
(2)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願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裡去學習、學些什麼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要看清學校的辦學性質、辦學層次、辦學類型、辦學地點及收費標準等信息。特別是個別院校的名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如果對院校沒有足夠的了解,僅僅看名稱,可能分辨不出院校的性質層次,所以一定要對意向院校加強了解,特別是辦學歷史、辦學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情況等,提高甄別能力。
(3)專業和就業。專業是考生志願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係到大學學習的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注意選擇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時很熱門,但到了就業時卻成了冷門,需要理性判斷。
(4)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試成績等方面提出規定;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和中外合作專業收費較高,其志願選報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10.填報志願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認真閱讀《福建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中的填報志願步驟與注意事項,特別強調以下幾點:
一是提前了解政策規定、搜集信息。根據高考成績、成績排序位次和有關高校的情況,確定擬報考院校範圍。
二是預填志願樣表。可以從省教育考試院網站下載今年的志願樣表,進行預填和修改。正式上網填報志願時再按照志願樣表內容進行錄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填報志願失誤。
三是必須保管好個人帳號和密碼。考生個人信息(含成績、志願、錄取等信息)只能憑考生本人的帳號和密碼進行查詢。由於個人原因,發生帳號和密碼被盜,造成信息洩露、志願被冒充填報或修改,責任由考生自己負責。考生如果忘記登錄密碼,應到報名點所在的縣(市、區)招生考試機構申請進行密碼重置。
四是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網填報。每一輪次填報志願截止時間均為截止日當天18時,時間一到填報志願系統將自動關閉。如果考生錯過了規定的填報志願時間,不能補填。
五是必須適當提早上網填報。建議不要集中在最後一 天填報,更不要在志願填報截止時間之前幾小時集中填報志願或修改志願,以免出現網絡訪問量大、網速緩慢等情況,影響自己順利填報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