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19-03-2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會」經濟峰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遠洋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以普惠多贏的理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題論壇中表示,作為企業應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以「義」字主導企業的價值觀,不義則不為。儘管財務投資是企業投資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一個企業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也越來越成為投資的願望。因為後者更能決定投資的可持續性,決定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中國遠洋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許立榮表示,當前「一帶一路」建設正在走向深入,由最初的取得共識、漸進推進,發展到現在更為全面、系統、高效、也更具挑戰的關鍵時候。未來如何走實、走穩、走深,他認為堅持普惠多贏理念非常關鍵。
第一,堅持普惠多贏理念,一定要突出一個「義」字。作為企業應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以「義」字主導企業的價值觀,不義則不為。儘管財務投資是企業投資追求的一個目標,但是一個企業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也越來越成為投資的願望。因為後者更能決定投資的可持續性,決定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第二,堅持普惠多贏的理念,要突出一個「惠」字,強調的是給他人帶來好處。「義」與「惠」的區別是,「義」強調投資的出發點,「惠」字強調投資的效率和效果。「義」字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惠」字強調企業的社會效益。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講求長期穩定發展,而不能搞短期行為。要真正參與到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當中去,增強東道國的「造血」功能,實現企業與東道國可持續的共贏發展。總而言之,要突出一個「惠」字,在當地惠及社會,惠及人類的「惠」字。
第三,堅持普惠多贏的理念,要突出一個「多」字。普惠多贏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單贏,不是我贏你輸,更不是零和遊戲,所以必須突出一個「多」字,包括投資一方,也包括當地東道國的一方。這個「多」字就是「多贏」不是一個「點」贏,而是一條「鏈」贏,更是一個「面」贏,這實際是一個系統化的概念。在「多贏」的理念推動下,對「一帶一路」沿線資源要講究協同效應,避免分散、孤立的業務布局,為求連點成線,排線成面。
許立榮表示,確立普惠多贏的理念是中遠海運一直堅持的原則。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中遠海運在海外投資超過了22個港口和碼頭,以及相當一部分的物流和工業園區,其中有18個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投資總的來講是非常成功,也得到了當地社會普遍的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遠海運並不是一味索取,而是更多地給予。
比如,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上,中遠海運突出「義」、「惠」、「多」這三個字:
在突出「義」字上,始終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堅持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周邊7個社區加強溝通,捐助希臘特奧會,捐助希臘當地的小學教育,提供當地失業人所需要的食品援助,加強港口周邊地區的環境綠化,等等。由於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贏得了希臘社會港口周邊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塑造了中遠海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促進了投資效益的不斷提升。截至到2018年底,比雷埃夫斯港碼頭吞吐量從中遠海運接管的時候68萬標準箱上升到500多萬標準箱,利潤從接管時候的虧損到超過七千萬歐元。
在突出「惠」字上,中遠海運不是追求簡單的財務回報,而是通過投資惠及希臘當地的整體發展。比雷埃夫斯港此前是地中海的一個小港,2009年中遠海運接手以後,比雷埃夫斯港一躍成為大港,為當地創造了八千多個就業崗位。到2025年,比雷埃夫斯港項目將為希臘財政增收4.747億歐元,創造3.1萬個就業崗位,提高希臘GDP0.8個百分點,希臘的物流產值有望從2015年的4億歐元增加到2025年的25億歐元。在整個希臘,比雷埃夫斯市城市的失業率是最低的。中遠海運投資之初,政黨有不同意見,百姓有不理解,到今天無論執政黨、在野黨、社會精英還是民眾都是非常歡迎的。比雷埃夫斯港投資,中遠海運沒帶走一塊磚,一塊瓦,但是留下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投資惠及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在強調「多」字上,中遠海運堅持以港口投資為點,以船舶運輸為紐帶,以綜合物流為面,積極打造航運文化和物流組合應用的供應鏈。目前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貨櫃航線167條,投資的運力172萬TEU運力,佔集團總運力的58%。2018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櫃吞吐量超過了1215萬箱,同比增長了9%。同時,加大亞歐海鐵聯運,亞歐國際班列業務投入,先後開通了班列18列,2018年,箱量從無到有並迅猛增長,在構建「一帶一路」的「點、線、面」布局上,以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為樞紐,積極打造中歐陸海快線,將這條快線與中遠海運的亞歐班列進行連接,輻射到包括北非、地中海、南歐以及東歐等經濟快速增長的區域,形成海上「一路」與陸上「一帶」的對接。2018年,中歐快線爆發式增長,客戶數量由2016年的3家增長到目前635家,覆蓋面擴大到中歐和東歐九個國家,1500多個網點,3000萬人口,越來越多的貨物通過這條快線往返於亞歐,成為通往歐洲的第三條貿易大通道。
在現場提問環節,當問及「當我們遇到外部挑戰的時候,我們作為中資企業是如何應對的?」時,許立榮回應稱,中遠海運現在在沿線「一帶一路」做的港口項目比較多,總的體會,一是要非常充分地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二是投資和建立的項目必須要和改善民生緊緊綁在一起。三是要融入當地的文化社會融入。「我想這些問題在我們投資的一些港口和一些項目當中,都有比較深刻的體會。特別是在投資過程中,不是簡單追求一個財務的回報,更多的是是否把一個產業鏈一起帶給這個地區,共同發展,共同能夠獲得經濟效益和價值。我想我們現在所秉承的就是把握好這些基本原則,當然,首先是我們本身要依法合規,這是整個大的前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