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攝氏度的寒冷,也阻擋不了「嫦娥五號」歸家的腳步,17日凌晨,一位離家多日的「天外來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土地上,它攜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滿載而歸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
「嫦娥五號」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它的一舉一動都讓人牽掛。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成功從 月球上帶回珍貴的巖石和土壤樣本,也讓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
要知道,上一次去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事情,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仍然沒有一個國家再次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而這一次「嫦娥五號」做到了,它的成功,也是我國航天實力的最好證明。
說起來,我國「探月工程」已經進行了16年,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每一步都是穩紮穩打、不負眾望,當然,「嫦娥五號」的成功絕對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因為未來還會有「嫦娥六號」、「嫦娥七號」等發射前往月球。
而在2030年前後,我國也將進行載人登月,並且未來還將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基地,可以說,我國「探月」工程、「登月」工程都在如期進行。
「嫦娥五號」有多厲害呢?它完成了我國航天歷史上,甚至是人類航天歷史上的多項「新成就」,比方說它實現了地外天體採樣、起飛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嫦娥五號」的成功,也是人類科學技術不斷提升的展示,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和自豪的。
那麼,既然是這麼遠去月球上採集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珍貴的「土特產」,也一定有它們獨特的研究價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回答,簡單來說就是一句話,因為去月球上挖土,可以讓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月球上巖石和土壤中,隱藏著諸多月球密碼,這些密碼被人類破解後,人類也就真的可以徵服月球。
我們都知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從古至今,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月球就會掛在天空中,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過「舉頭望明月」的時候,那麼,你是否好奇,月球是如何誕生的?月球為何會出現在這裡?月球的上面都有什麼?
這些問題,在「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產中,或許都可以一一解答。為何這麼說呢?首先一點,就是月球土壤樣本裡面有著月球的地質演化史,通過樣本分析對比,可以判斷它和地球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以及月球上是否擁有一些地球沒有的元素物質。
比方說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月球的誕生和地球與一顆名為「忒伊亞」的行星有關,不過,卻因為一直都沒有找到「忒伊亞」的殘存物質而讓這個觀點一直都是假說,而這次如果可以從月球的土壤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找到地球和「忒伊亞」撞擊的證據,那麼,月球的誕生之謎,也就徹底可以揭曉了。
同時,月球是完全真空的環境,它無時無刻不受到太陽風等太空輻射,這些輻射信息也都隱藏在月球的土壤之中,通過研究它們,可以去解答太陽輻射、太陽活動等諸多情況,也可以更好地去進行月球輻射值評估。
上文中我明天提到過,月球對於人類來說,如今已經不再是夜空中出現在地球上的那一輪明月,而是未來人類移民太空的第一站,也將是未來人類太空中的新家園之一。
再過10年,如果一切順利,或許月球改造和基地建設就會逐一開始了,而在這之前,人類要做的,就是徹底了解月球,比方說月球上有哪些可供我們利用的資源,未來人類適合在月球哪個地方安家等等。
這次「嫦娥五號」著陸的地方,也是過去人類探測器從未抵達過的地方,這裡也是月球最古老的地方之一,所以,「嫦娥五號」或許可以為我們揭曉更多的謎團,期待伴隨著後續科學研究的展開,可以不斷有好消息傳來,真是值得期待,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