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看《歡樂頌》,小編又知道了一個新詞——撈女。
「撈女」什麼鬼?有「撈男」嗎?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神馬是「撈女」!
撈女、撈仔——廣東土著對在廣東謀生的外省人的稱謂。
在這裡,小編說的「此撈女非彼撈女」!
這個「撈女」指的是「所謂拋棄尊嚴,用自己的靈魂來換取金錢的女人」。
在《歡樂頌》這部電視劇裡,樊勝美的輿論壓力是最大的。
她沒有來自家庭的溫暖,有的只是被無止盡的壓榨。她懂得為別人考慮,為人仗義豪爽,她雖然期待更好的生活但從沒有越過底線。她擁有沒有開掛的人生。
但是又是一個愛慕虛榮、趨炎附勢的人。她的人生在曲筱綃的眼中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特別想擠入上層社會、蹭高端活動,希望能吊金龜婿,一味追求衣食無憂。
好糾結!那麼,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聽小編慢慢給你嗦~
首先,我們是怎麼看出來樊勝美是個「撈女」的?
不少人好奇,像樊勝美這樣孝順、為別人著想、為人好爽仗義的女人怎麼就被成了「撈女」?
她這麼寒酸,被說成「撈女」,不覺得很矛盾嗎?
在這裡,小編想要更正一下。對於「撈女」,這個名字好像也沒有特別詳盡以及權威的定義,大概意思就是指那些貪慕虛榮,想要佔盡便宜順手「撈一筆」的女性。
能夠看出她是「撈女」的,就只有曲筱綃了。
二十多集的時候曲筱綃就跟關關和安迪舉例:
1,曲筱綃第一次見小美的時候,聽到小美跟邱瑩瑩介紹說:要削尖腦袋參加一個酒吧的開業典禮,去的是方方面面的人尖兒,她是去掐尖兒的。去酒吧的人非富即貴。
2,曲筱綃查到王柏川車是借的時候,小美告訴曲筱綃,她是騎馬找馬,留著王柏川只是為了排解「無處安放的荷爾蒙」。
3,小美在王柏川面前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他知道王柏川在客戶面前死要面子,當天敲了王柏川一條愛馬仕的圍巾。
4,從劇情推斷,曲筱綃的母親應該是小三上位。她從小見多了這種「撈」的女人。
5,曲筱綃家境富裕,就算父親是當今「柳下惠」,也會有不少「撈女」在身邊繞來繞去。
6,反觀樊勝美。家境不好不說自己還不把重心放在工作上,自己不好好努力整天想著勾搭,並且劇情中期也確實和只有錢而沒有才的繡花枕頭曲公子有一腿。有錢人都是非常討厭這種花蝴蝶的。
其次,樊勝美是不是一個好「撈女」?
20多集的時候,私人山莊事件中,能看得出曲筱綃因為成長背景,對撈女十分痛惡。所以她骨子裡就無法幫樊勝美圓謊。可以理解。
作為撈女,可以把人性拋之腦後,為了金錢可以不管不顧。
但是即使她是撈女,也不能夠磨滅對這個人物的好感度。
因為她孝順,有一個如此窘迫的成長環境,她有一雙貪得無厭的父母,一個厚顏無恥的哥哥。這些她都忍了。
並且,她上進:
從小縣城裡考上上海,並且是班裡唯一一個留在上海工作的姑娘。起碼學習還是不錯的。
她精明:
當她發現王柏川沒有想像中那麼優秀的時候,她當著郎總的面,要求王柏川逛街買愛馬仕絲巾。
這是正常女生都會有的脾氣的表達。
她辛辛苦苦貨比多家找到了合適的寫字樓,並且不遺餘力地幫著砍價,她為王柏川節省的錢不止這條絲巾的價錢。
她節制:
漂亮女人,是有目共睹的。
作為30歲的未婚女人,能夠抵擋得住美食的誘惑(她基本不吃晚飯),堅持護膚,保持身材。
這些漂亮的過程,需要一個有節制的人才能做到。
這些都能夠說明她是一個努力的姑娘,她並不是一個完全的「撈女」。
只是希望能夠通過一些「不走關係」的方式去擺脫她所處環境中的不爽,嚮往更好的生活。
一定要說不足的話,她沒有像曲筱綃優渥的家庭能滿足一切,她只能通過不那麼光彩的手段來擺脫現在的人生。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有句話,「婚姻是合法的賣淫」,這句話用在撈女身上特別合適。
說真的,高顏值+高智商+高情商的「撈女」,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心機婊級撈女」。
科科……
第三,「撈女」在社會中就那麼絕對嗎?
其實不然,撈女在社會中其實很普遍。對於撈女,小編反正是恨不起來。
那為何她的爭議之聲如此大?大概就在於每個人的底線不同吧。只要手段不傷天害理,目的不有違道德倫理。
只要「我看得慣你」,「我不是特別煩你」,那其實就是偽正經的道貌岸然而已,這種現象是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
第四,那我們深刻剖析一下「撈女」。
撈女,本身是一個中性詞,代表著一類人的生活態度。
想想身邊的人,誰不是在「撈」,誰又從來沒有「撈」過呢?
樊勝美這個角色,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這不就是人們在生活中的多少體現嗎?
都是社會壓力下的可憐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撕掉存在的可悲標籤。
撈,其實是一種人性。
不論是「撈男」還是「撈女」,我們都無法阻止自身的進步和努力,窮人亦有,富人亦是。「撈」其實是一種方式的映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人性,也是動物性。
最後,讓我們回歸一下《歡樂頌》本劇,之所以「樊勝美」的輿論壓力最大,不就側面襯託蔣欣演得好嗎?
(齊魯壹點出品 澤西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