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世新大學新聞教育一瞥

2020-12-13 人民網傳媒

2014年8月,筆者去臺灣世新大學研修。世新大學是臺灣著名的以新聞傳播學為主要方向的大學。它由著名報人成舍我先生於1956年創辦。上世紀20年代起,成舍我先生先後創辦了《世界晚報》 (北京)、《民生報》(南京)、《立報》(上海)、《香港立報》等,1945年在重慶創辦《世界日報》。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臺灣,由於當局沒有開放報禁,他便投身新聞教育。據說,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讓我辦報紙,我就辦新聞學校,讓我的學生當記者編輯。他說:「實施民主政治須先健全新聞事業;健全新聞事業需有足夠傳播專才。」

臺灣新聞教育的翹楚

1945年臺灣光復後,傅斯年接掌臺灣大學,他認為新聞無學,臺灣大學不設新聞系,這給世新大學發展新聞傳播教育留出了空間,成為臺灣新聞教學的翹楚。1956年10月,成舍我在臺北木柵溝子創辦了世界新聞職業學校,當時僅有初級、高級各一班共63人。四年後,世界新聞職業學校改制為新聞專科學校,分三年、五年兩個學制;1991年8月改制為世界新聞傳播學院。由於辦學成績卓著,深獲海內外好評,1997年獲準升格為世新大學。目前,世新大學設有新聞傳播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和法學院,共23個系所,其中包含3個博士班(新聞傳播學、行政管理學和私立高校唯一的中國文學博士班)、22個碩士班及15個碩士在職專修班。

世新大學秉持「學校為學生而辦,學生為讀書而來」的辦學原則,學校的校訓是:「德智兼修(知識養成、品德教育)、手腦並用(實踐操作、學術理論)。」突顯了新聞教育的實踐性、學生的動手能力。世新大學還強調學生不做「第二次新鮮人」,也就是「畢業能就業,上班即上手」,不需要用人單位再培訓就能工作。所以,他們設置專業、開設課程都緊跟實際需要。世新大學的學生不是一流的,他們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改為「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彰顯世新大學的胸懷!

世新大學的新聞傳播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口語傳播學系、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資訊傳播學系、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傳播管理學系。新聞傳播學院一年級的學生,不論什麼專業的都得必修一門《傳播技能》課,4個學分。這門課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對新聞傳播學院下的所有學系的核心技能取得基本的認識與簡單操作之能力」。也就是一年級新生都要學寫新聞稿、攝影、攝像、口播、網頁製作等等,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動手能力,期末考試不是坐在教室裡答考卷,而是學生的作品比賽和展示,像一場嘉年華。全院一年級學生還有一門必修課是《資訊素養》,學習如何收集資料、分析和呈現(腳本寫作、企劃書撰寫、論文寫作)。

新聞學系的課程中,突出的是「動手」的實踐課。一年級有《排版概論》《基礎新聞攝影》《基礎採訪寫作》《基礎新聞編輯》,選修課中有《運動新聞學》《新聞漫畫》《新聞播音》;二年級的課程中有《社區與傳播》《電視新聞製作概論》《電視新聞攝影與剪輯》《平面排版實務》《多媒體新聞與實作》,選修課程中有《報刊圖文設計》《進階新聞寫作》(高級新聞寫作)《兩岸新聞報導》《生態保育報導》《網絡新聞》《廣播新聞實作》《媒體典範與媒體經典》。三年級的課程中更多的是實務,包括《政治新聞》《國際新聞專題》《報紙新聞專題採寫》《新聞網站規劃、建置與管理》《新聞英文》等等。

傳播系一年級除了全校都要上的《傳播技能》和《資訊素養》外,還有《媒體識讀》《影像數位化處理》《電腦與資訊科技》《網頁設計》。二年級有《網路內容設計》《程式設計》《分類學》《資訊源》《互動程式設計》《標示語言》《數位內容策展》《電腦動畫》《資訊收集策略》《訊息設計》《影音數位化處理》。三年級的課程有《知識組織》《資料庫系統》《資訊應用服務》《知識管理應用》《專案企劃》《基礎資料分析》《數位行銷》《數位產品技術加值》《網站規劃與設計》等等。

為了讓學生多掌握一種能力,世新大學有一個「學程」的概念,即跨院系、跨專業的課程組合。如「財經學程」,由商學院、管理學院開設課程,新聞專業的學生可以選修,修完「學程」內的幾門課得到相應學分,在畢業證書上會註明。學程與雙學位不同,雙學位須修完第二專業的所有課程,並撰寫畢業論文,一般學生難以在大學四年裡完成第二專業的學習。

在世新大學新聞學院的教學安排中,實踐教學的比重在四個年級中分別為:大一,實踐比重20%~30%;大二40%~50%;大三60%~70%;大四80%~90%;相關的通識類理論課程比重為:大一,70%~80%;大二50%~60%;大三30%~40%;大四10%~20%。

配合實踐課程,學校有很好的教學實踐平臺。學校有一份面向全省發行的報紙《立報》,一份學生報紙《小世界》,還有兩個廣播頻率24小時對臺北地區廣播,同時正在籌辦網絡電視臺。這些教學實踐平臺,讓學生在近似職場的環境中學習,掌握技能。

相關焦點

  • 臺灣世新大學新聞教育:畢業能就業,上班即上手
    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臺灣,由於當局沒有開放報禁,他便投身新聞教育。據說,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讓我辦報紙,我就辦新聞學校,讓我的學生當記者編輯。他說:「實施民主政治須先健全新聞事業;健全新聞事業需有足夠傳播專才。
  • 臺灣世新大學嘉賓參加廈大校慶 力推兩岸新聞事業
    臺灣世新大學嘉賓參加廈大校慶 力推兩岸新聞事業 2014年07月29日 11:25:29  來源:廈門日報   林聰明代表市委宣傳部,對廈門日報社與世新大學的交流合作表示肯定和支持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臺灣世新大學開展
    北京市臺聯向澎湖蔡廷蘭進士第相關人員贈送科舉史料  近日,由北京市臺聯與臺灣世新大學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開幕儀式在世新大學舉行。這是「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臺灣巡展的第十站。臺灣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功勤、圖書資訊長邱孟佑、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主任張雪媃、英語系主任王毓芝、部分世新大學教授、學生共100餘人共同出席見證了展出盛況,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一行8人也專程赴臺參加開幕式,並開展文化參訪與調研。
  • 新聞學院教授代表團赴臺灣世新大學出席首屆「傳播研究與實踐...
    應臺灣世新大學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先生、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倪寧教授、新聞史論教研部陳力丹教授、王潤澤副教授組成的新聞學院教授代表團2月24日出席了在臺北舉行的第一屆「傳播研究與實踐」研討會。 研討的主題包括「新聞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跨學科視角下的傳播發展歷程」、「兩岸傳播教育發展論壇、傳播領域的分立和整合」等。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一行訪問我校
    10月25日上午,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大陸研修生服務中心洪採妮一行訪問我校。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訪問吉林大學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12月13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李功勤一行3人訪問吉林大學。吉林大學副校長蔡立東會見了代表團一行,港澳臺辦公室、圖書館、文學院相關負責人陪同參加會見。 他表示,兩校自建立合作以來,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交流活動互派師生數百人次,合作舉辦的「行攝臺灣」「行攝東北」等社會調研項目日益發展成為品牌活動,取得可喜成效。蔡立東指出,吉林大學高度重視與臺灣世新大學的合作,希望通過此次來訪,進一步推動兩校新聞傳播、行政管理等領域的師生交流與合作,為兩岸實現互利共贏。李功勤對吉林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
  • 臺灣世新大學代表團訪問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11月10日,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熊杰、管理學院院長徐仁輝、學術交流中心林韋婷一行3人訪問了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分校校長韓聖浩教授在山東大學威海國際學術中心貴賓室會見了來訪客人。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團委書記楊玉、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徐希鋒等參加了會見。
  • 【教育研究】臺灣高校影視教育現狀管窺 ——以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等為例
    臺灣藝術大學和世新大學屬於成立較早,電影教育較為成熟完備的藝術類和傳媒類高校,臺灣影視界三分之二的從業者是這兩所高校的畢業生,故而可以基本代表臺灣高校影視教育的整體水平和現狀。這兩所高校的電影教育又有些許不同:臺灣藝術大學偏向於藝術類的專業院校電影教育,而世新大學則是傳媒類的綜合大學電影教育。
  • 看看臺灣世新大學怎麼說!
    不僅吸引來了「奔跑吧,兄弟」惹火空降;又成功的請到了來自我們寶島臺灣世新大學電算中心主任邱孟佑教授來校講座。怎麼樣沒有辜負各位求真若飢的親們呦!世新大學(ShihHsin University,中文簡稱「世新」、英文簡稱「SHU」)位於臺灣臺北市文山區的一所知名私立大學。
  • 臺灣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訪問山大(威海)
    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威海訊 10月19日,臺灣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資訊管理系主任李坤清、大陸研究生服務中心曾崎泓一行訪問山東大學(威海)。山東大學(威海)副校長陳冠軍在知行樓會見了來訪客人。學生工作處、文化傳播學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等單位負責人陪同會見。
  • 臺灣世新大學舉行瀋陽大學研修生開學典禮
    臺灣世新大學舉行瀋陽大學研修生開學典禮 2017年02月27日 09: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世新大學舉行瀋陽大學研修生開學典禮。(圖片來源:瀋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2月27日訊 2月19日,瀋陽大學29名赴臺研修生在副校長李露萍帶領下抵達臺灣世新大學,並舉行了開學典禮。瀋陽市臺辦副主任蔣新、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梁世武出席典禮。
  • 臺灣世新大學洪國梁教授作客江蘇無錫教育大講堂
    臺灣世新大學洪國梁教授作客江蘇無錫教育大講堂 2014年07月29日 10:45: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交換生項目】2020年秋季臺灣世新大學研修項目
    依據我校與臺灣世新大學籤署了校際交流合作協議,2020年我校繼續選派優秀在校生赴世新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學習交流。
  • 臺灣世新大學與大陸籤「一中承諾書」
    臺灣大學課堂(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世新大學傳出被大陸要求籤署「課程不得涉及政治敏感活動」的承諾書,內容包括「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而且不從事任何有關「一中一臺」、「
  • 臺世新大學校長:歡迎陸生到臺灣「中國傳媒」
    但「陸生三法」對赴臺陸生仍有很多的 「區別對待」,比如學費不得低於臺灣私立大學收費、不能參加臺灣健保、臺當局也不提供獎學金等。  那臺灣的大學將憑什麼優勢來爭取大陸的優秀學生赴臺?昨天,在兩岸大學校長論壇現場,本報駐臺記者專訪了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  導報記者:「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還有很多限制,世新大學未來靠什麼來吸引大陸學生?
  • 臺灣世新大學籤「一中承諾書」 綠營:要引兵入關?
    就在兩岸關係持續冷和、各項交流緊縮的敏感時刻,臺灣世新大學被爆籤署「一中承諾書」,向大陸高校承諾課程內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活動及「兩個中國」等「臺獨」意圖,觸動了綠營的敏感神經。  據臺灣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報導,近期流出一份由世新大學終身教育學院院長邱志淳署名、於去年12月20日發出的研修承諾書。
  • 我在臺灣世新大學赴西北大學宣講會上的演講稿
    尊敬的世新大學邱志淳院長,尊敬的王春泉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我是新聞傳播學院14級的本科生趙穎竹。很高興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與世新大學的美好時光。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是一名大四畢業生。離校在即,心中百感交集。對我而言,大學只有四年,但母校不止一個。
  • 臺灣世新大學餘陽洲先生受聘為西安歐亞學院顧問
    11月7日,來自臺灣世新大學的資深教授餘陽洲先生正式受聘為西安歐亞學院顧問,並擔任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客座教授。按照雙方協議,餘教授將會以新聞傳播教育領域專家的身份,為西安歐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的學科發展和品牌建設提供建議和支持,對分院教師進行學術指導和實踐教學指導,並親自為學生進行短期授課。
  • 2016兩岸教育趨勢論壇12月19日世新大學登場
    東南網12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 通訊員 周義豐)近年兩岸學術、經貿交流頻繁,各校都在搶人才的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各大專院校努力招攬陸生,相對的大陸高校也積極向臺生招手,為此,創立於1988年的《臺灣立報》為讓兩岸學子們獲取最快速的教育訊息,近期出版了《2016兩岸高校專刊
  • 臺灣世新大學董事長周成虎到西華師範大學交流訪問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南充訊 10月18日,臺灣世新大學董事長周成虎一行到西華師範大學交流訪問,民建中央聯絡部副部長汪洋陪同訪問。他說,臺灣世新大學作為臺灣排名第一的傳媒類大學,在傳媒人才培養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鮮明的特色和突出的優勢,取得的各項發展業績令人十分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