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中華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張雲翔和北京海峽兩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黃婉秋共同主持2020京臺社區發展研討會。
2020京臺社區發展交流系列活動由2020京臺社區發展研討會及2020中秋文化大舞臺兩部分組成。京臺社區發展研討會突出兩岸基層社區交流主基調,以「京臺社區同心 兩岸抗疫同行」為主題,邀請兩岸社區治理、規劃設計領域專家學者、基層實踐者和廣大民眾,共同分享兩岸基層防疫與社區營造的典型經驗和感人故事,展現京臺基層一線社區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和動人風採。
本次活動採取網絡視頻聯線方式舉行,分別在北京西城和臺灣高雄設立兩個主會場和兩個分會場,北京主會場位於融合了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的北京坊勸業場文化藝術中心,分會場位於德勝街道六鋪炕南小街社區服務站;高雄主會場則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果貿裡活動中心,分會場位於高雄市左營區合群裡活動中心。四個會場交相呼應,交流互動。
開幕式上,京臺基層社區的老朋友們藉助網絡視頻連線互致問候,並通過兩地社區在地表演展現彼此風光,傳遞真摯祝福。由兩岸影視媒體團隊聯合策劃、拍攝、出品的西城區主題宣傳片在開幕式上進行了首播,京臺兩地與會嘉賓跟隨鏡頭,共同領略了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魅力西城,透過西城抗疫的點點滴滴和社區治理的方方面面,發現北京的城市之光和社區之美,致敬兩岸基層社區最可愛的人。
明月千裡寄相思——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兩岸歌舞同樂在主題演講環節,兩岸6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臺灣社區營造與防疫實務、臺灣社區安全促進與防疫、臺灣社區規劃師及「駐地輔導計劃」、參與式社區治理的「西城模式」、社區自組織培育與社區防疫參與的大柵欄實驗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規劃等進行了分享。兩岸社區議事廳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藉助社區議事會這一兩岸基層民主協商的重要形式,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兩岸社區治理」這一議題,京臺兩地10位實務專家和基層工作者同場互動、同題共答。
京臺兩地社區營造10位實務專家和基層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在「兩岸社區議事廳」上同場互動、同題共答。27日晚上,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活動在北京西城和臺灣高雄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步舉辦。京臺兩地社區民眾共度中秋佳節,共敘兩岸親情。
活動以「明月千裡寄相思」為主題,邀請兩岸社區居民互動表演,互致問候。這是西城區德勝街道、大柵欄街道與高雄市左營區、三民區因疫情中斷交流以來,社區居民首次通過視頻進行聯誼。明月千裡寄相思——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圓滿收官
大舞臺上,中央音樂學院臺灣籍學生特意從學校趕來,參加互動演出,並通過視頻向臺灣高雄的鄉親們問好。透過大屏幕,他們看到了熟悉的家鄉,聽到了熟知的鄉音。同學們的器樂合奏《臺灣組曲》引起了臺灣會場的共鳴,臺灣同胞跟隨哼唱,陶醉其中。富有北京特色的單弦表演一出場,就贏得了臺灣觀眾的叫好聲。平均年齡70多歲的幾位阿姨聲音婉轉洪亮,身姿挺拔,唱出了老北京的生活和新北京的面貌。京劇《鎖麟囊》的表演者魯威曾隨社區參訪團到左營社區發展協會交流,高雄市左營區社區聯合發展協會總幹事一眼認出他,一聲「威威」道出久別重逢的喜悅,兩個人通過視頻連線親切敘舊。大舞臺上,《琵琶獻月》《月圓花好》《又見炊煙》等經典歌舞引發陣陣高潮,活動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京臺社區發展交流活動已連續六年在北京、高雄兩地成功舉辦,不僅成為兩岸民間基層交流最具廣度和深度的盛會,更成為京臺兩地社區交流合作、密切情感的重要平臺。2020京臺社區發展交流系列活動是新冠疫情之後,兩岸基層社區舉辦的第一場較大規模的交流分享活動,雖然北京與高雄相隔千裡,但透過視頻連線實現在雲端相會相交。此次活動,主題多元、參與廣泛、設計精心、準備充分,京臺兩地村裡社區和主協辦單位克服各種困難、共襄盛舉,促成活動的順利舉辦。京臺兩地與會者在交流分享中收穫了血脈親情,也收穫了信心決心。
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健康社區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北京海峽兩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劉俊華做會議總結。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健康社區工作委員會執行主任,北京海峽兩岸社區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劉俊華在活動最後做了三點總結。常態抗疫,健康引領。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了災難,也給我們帶來了四股潮流——口罩成為日常習慣,在線成為工作常態,數據成為重要資源,健康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我們對其重視的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防疫,責任養成。兩岸社區抗疫的共同經驗體現在「人防+技防」「協商+創新」「自覺+自律」「責任+秩序」,其核心在於,社區動員、大眾參與是關鍵,科學精神和法治意識是保障。一如既往,攜手同行。本次研討會主題是「京臺社區同心 兩岸抗疫同行」,同心幹什麼?同心築夢;同行幹什麼?共促發展。兩岸同胞相互扶持、攜手同行,同心築夢,共促發展,這也是京臺社區發展論壇的一貫追求和永恆主題。疫情終將過去,美好生活還將繼續,科技防疫需要軟硬兼施,團結抗疫需要共同發力,全民戰疫需要廣泛參與,堅持不懈,方得始終。
聲明:本文系兩岸社區通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