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打造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海南深圳等多地凍庫率先「上鏈」

2020-12-24 大眾生活報

近期,境外疫情通過冷鏈食品輸入的事件頻發。11月以來,天津、湖北、山東等多省市接連通報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社會各界及公眾對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的強烈關注。如何嚴格防控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傳播、從源頭做好冷凍倉庫登記管理工作,成為冷鏈監管的重中之重。

 

針對短期疫情防控需求以及中長期物流倉儲產業規模擴大、食品安全監管及反走私要求,騰訊雲整合騰訊安全領御區塊鏈技術、騰訊優碼、騰訊倉運通產品、騰訊健康碼體系,結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冷鏈防控經驗和深圳市保惠冷鏈物流園近二十年冷鏈運營經驗,打造出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應對當前冷鏈食品在傳播新冠病毒上的高風險,以區塊鏈為數據保障手段,為每批次貨品打造專屬的二維碼「身份證」,同時結合相關人員的防疫健康碼,全面建立人、貨、場關聯,協助市場監管部門建立高效、精確的疫情防控網的同時,助力冷鏈物流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這個平臺目前已在海南省、深圳市等多省市冷鏈物流系統落地應用。

 

(深圳市保惠冷鏈物流園已全面落地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

 

首創貨品碼+人員碼「雙碼齊下」,掃一掃實現「人貨同防」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通報的情況顯示,近30天我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多數病例來自聚集性疫情,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人物同防」成為冷鏈食品行業監管關鍵。

 

早在今年8月,疫情期間冷凍食品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事件發生後不久,深圳市鹽田區政府基於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基礎,迅速牽頭推動深圳市最大的海關監管冷庫保惠冷鏈倉庫與騰訊雲對接部署,創新性地將貨品隨附碼與人員防疫健康碼「雙碼」結合,建立起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

 

藉助騰訊優碼技術為每批次貨品定製專屬的隨附碼,相當於貨品的「身份證」,一旦某箱貨品出現疫情相關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和企業能在第一時間縱向關聯批次貨品所涉及的人、倉庫及運輸車輛,同時也可橫向鎖定同批次、同來源所有問題貨品。而飽經「抗疫」檢驗的騰訊健康碼可追溯貨品流通環節所有接觸人員的健康信息,有效提升疫情追溯效率,也避免因個別食品疫情導致全倉多批次貨物銷毀造成的企業成本提升。

 

(冷庫管理員使用「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小程序確認貨品信息)

 

當冷鏈貨品從海關入境消殺後,平臺就為該批次貨品生成了一批隨附碼,倉庫工人只需用平臺小程序「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掃描箱子上的隨附碼,就能將已填報的疫情安全信息自動關聯,並可查看隨附的各種單據信息,極大地簡化了以往的工作流程中多種單據錄入的繁瑣步驟。

 

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全程留痕

 

在進行冷鏈追溯的過程中,供應鏈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往往受制於多環節、上下遊企業之間的單據流轉和人工核驗等複雜流程。據深圳市保惠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程介紹,以往倉儲物流企業要進行貨物追溯,往往要通過紙質文件和人工去查驗,一批貨品可能涉及十多張單據和上百個經手人員,工作量巨大,還難以保證數據準確;一旦某批次的某一箱貨品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可能整倉貨品都要被銷毀。在配合監管部門落實疫情防控的同時,企業最為關心的還有在整個追溯環節中,如何保障核心商業數據的安全性問題。

 

而基於騰訊安全領御區塊鏈技術,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每日可處理上鏈數據達數億級別,並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全程留痕。通過區塊鏈可信時間戳和主體身份核驗機制,冷鏈貨品流通的每一環節、經手人都將清楚記錄在案,平臺支持把地方市場監管、衛生防疫、溯源產業鏈等核心節點加入溯源聯盟鏈,為防疫相關部門提供安全追溯憑據。通過區塊鏈業務接口,不同地域和不同品類商品的賦碼追溯流程能做到標準化快速接入。

 

同時,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底層架設在騰訊雲上,基於騰訊雲全面規劃的整體安全架構,可保障企業數據安全,防止核心商業數據外洩。而且,區塊鏈上的可信數據還能作為企業自檢數據,提升各環節協作效率,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打造智能化供應鏈管理,助力冷鏈物流產業升級

 

實際上,冷鏈追溯作為由短期疫情催生的一項長線工程,只是冷鏈物流產業中的一環。消費升級、食品需求的穩健增長和生鮮電商的高速發展,為我國冷鏈行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國家關於冷鏈物流的推進示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不難看出,冷鏈物流已逐步向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發展。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利用雲計算、大數據技術打造一個能夠深入到供應鏈上下遊的智能化供應鏈產業平臺,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已經成為了冷鏈物流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的重要途徑。

 

對此,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基於底層部署的騰訊全球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倉運通平臺,能有效協助物流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效率、優化冷鏈管理流程,助力各地食品行業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倉運通平臺已應用於全球19個國家,服務超2000個物流中心,管理1800多萬平米的倉儲面積,依託這個平臺的強大資料庫,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不僅能實現境外輸入的冷鏈食品供應鏈信息流通,還能為冷鏈物流企業及冷鏈食品經銷商提供超過13萬個商品的倉儲物流管理辦法,促進整個冷鏈管理體系的優化與升級。

 

目前,騰訊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已為海南省、深圳市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及冷鏈食品、物流企業提供可信追溯服務,協助政府從源頭對冷鏈食品攜帶新冠病毒的潛在風險進行防控。騰訊雲和騰訊安全也將通過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的不斷迭代優化,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數位化工具,持續踐行「科技向善」理念。

編輯:徐徐

相關焦點

  • 以1000平方米以上凍庫為試點!騰訊海南共建冷鏈食品溯源管控平臺
    在此背景下,騰訊聯合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建立了「海南省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從根源防控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凍食品傳播,實現供應鏈全程可監管可追溯。為此,「海南省進口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藉助騰訊區塊鏈、健康碼技術以及倉運通產品,結合海南省當地冷庫實際情況,為各類進口冷凍食品賦碼,建立人、物關聯,實現對人、貨、場、車等全環節精準管理及產、存、購、銷、運等全流程動態感知,進而實現供應鏈全程可監管追溯,增強新冠疫情多維度排查能力。
  • 全國各地如何做好智慧監管 讓冷鏈食品不「掉鏈」
    為嚴防疫從口入,全國各地多措並舉加強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從產地到消費者全程實現智慧監管,織密安全防護網。強調四個「不得」要求:沒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冷鏈食品溯源碼」的進口冷鏈食品,不得上市銷售。海南:區塊鏈技術賦能可信追溯海南著手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冷鏈食品可信追溯平臺,建立人、物關聯,實現對人、貨、場、車等全環節精準管理及產、存、購、銷、運等全流程動態感知。
  • 大同所開展進口冷鏈食品凍庫監管
    一獎勵摸排與平臺監察「雙推進」。採取專項經費補貼獎勵措施,發揮社區信息員、網格員力量,同時,通過特安監察平臺,查詢冷凝器註冊情況,從中摸排出4家進口冷鏈食品凍庫,有力推進了冷鏈食品凍庫摸排。二是強化主體責任落實。
  • 多地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 專家建議平臺功能擴大化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冷鏈」平臺日流通量達2000噸。同時,全國多地也都已建立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專家建議,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功能可擴大化,納入蔬菜、水果、國產食品等。今年10月底,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北京市商務局發布通告,推廣應用「北京冷鏈」,以實現對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的追溯管理。
  • 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開展凍庫冷鏈食品專項監測行動
    為加強對全市凍庫冷鏈產品監管檢測工作,保障全市冷鏈食品安全和市民生活需求。我局聯合市衛健局開展凍庫冷鏈食品專項監測行動。一、安排部署,細化監管採取「科所聯動、屬地監管」加強監管力度,監管人員下沉一線,壓實監管責任,對全市從事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倉儲運輸等相關單位進行排查,重點排查包括冷鏈食品來源、索證索票、通風消殺、臺帳登記、人員健康管理等內容。
  • 【疫情防控】鄉城縣設立冷鏈食品專用凍庫
    【疫情防控】鄉城縣設立冷鏈食品專用凍庫 2020-12-18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地加強對冷鏈食品消殺監測 進口冷鏈食品可「碼上」追溯
    央視網消息:近日,一些進口冷鏈食品檢出核酸陽性。為嚴防輸入,多地加強對冷鏈食品的消殺和監測,並建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覆蓋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全過程。  青島即墨東方鼎信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是山東省最大的果品市場,車釐子、藍莓等進口水果種類佔到了三分之一。
  • 卡奧斯食安碼接入國家級平臺,助力全球冷鏈「碼」上追溯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貝貝近日,國內因冷鏈進口引發的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加大,冷鏈運輸成為國內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為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隨即建成並上線運行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
  • 深圳高科技追溯冷鏈食品全球供應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防控冷鏈食品可能存在的傳播病毒的風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出臺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位於羅湖區的優合集團是中國進口冷鏈食品最大的企業之一,2019年優合進口凍肉及水產總量佔全國23%,進口總量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首位。作為全國第一家獲得海關AEO高級認證的進口凍品民營企業,優合集團得到了深圳市政府、深圳海關在食品安全監管、高科技應用上的指導和支持。
  • 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線試運行
    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10日上線試運行。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簡稱「安徽冷鏈」。該平臺採取「首站賦碼、進出掃碼、一碼到底、掃碼查詢」的管理模式,對進口冷鏈食品在皖流通開展追溯管理,從而實現「來源可追,去向可查」。
  • 務川都濡分局開展進口冷鏈凍庫專項檢查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凍庫食品的監管,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凍庫渠道傳播,切實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安全。11月17日,務川縣市場監管局都濡分局對轄區內冷凍食品進行全面檢查。一是提醒市場主體防護,切實保障自身安全。
  • 全球端到端,冷鏈跨國追溯!卡奧斯食安碼接入國家級平臺,助力全球...
    近日,國內因冷鏈進口引發的疫情輸入風險不斷加大,冷鏈運輸成為國內新冠病毒傳播新途徑。為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隨即建成並上線運行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在此背景下,卡奧斯食安碼(簡稱「食安碼」)憑藉其「來源可溯、去向可查、數據保真」的優勢,將接入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實現全球端到端跨國追溯。
  • 全國90%以上進口冷鏈食品可追溯 冷鏈食品追溯概念股有哪些?
    市場監管總局正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目前,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接入全國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
  • 進口冷鏈食品入庫前必須「四證」齊全 防控專班每天巡查凍庫
    市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表示,進口冷鏈食品進入冷庫前必須查驗「四證」,也就是通關證、檢驗檢疫證明文件、核酸檢測報告和消殺證明。市市場監管局中堂分局在該市場成立了市場凍庫防控專班,對進口凍品進行無死角防控,並每天巡查凍庫,並對市場和凍品經營戶索證索票、冷庫通、消毒記錄、核酸檢測、從業人員等方面嚴加監管。
  • 阿里在北京、上海啟動社區團購崗位;美團優選在全國範圍內招募地推團隊;滴滴持續加碼社區團購,多位高管支援橙心】
    來源:新華網,物流指聞整理髮布為了防範進口冷鏈食品的疫情風險,近日,山東各市、江蘇南京、山西太原、廣東深圳等多地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制度,集中開展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11月24日,山東省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召開全省視頻會議。
  • 「網連中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安全監管,各地都在咋操作?
    近日,個別地區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進口冷鏈食品成為當前各地重點防控對象。11月2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新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新冠病毒跨境傳播的載體。
  • 大慶全力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上線運行
    東北網12月24日訊 12月23日,大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市179家進口冷鏈食品經營者和各縣區冷鏈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主要內容是讓大家迅速掌握黑龍江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即「黑龍江冷鏈」微信公眾號的註冊、數據錄入和使用方法,進一步推進追溯平臺在大慶市儘快上線運行
  • 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上線運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趙文君)記者2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目前接入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據介紹,該平臺基本實現從海關入關到生產加工、批發零售、餐飲服務的全鏈條信息化追溯,可在線上排查、精準管控、現場處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疫情之下 「冷鏈」如何鑄成「放心鏈」?
    自2020年8月18日起,深圳市在全國率先設立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對從深圳各港口碼頭提櫃離港並在深圳儲存、銷售、加工的進口冷凍肉製品和水產品,在儲存、銷售、加工前須進入集中監管倉進行外包裝消殺和抽樣核酸檢測,進行產品全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