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誕生的疫情小程序:7天從0到1000萬人在用

2020-12-22 騰訊網

(本文同步首發騰訊科技)

疫情發生後,一系列與疫情相關的小程序紛紛成為「爆款」,人們通過小程序獲取資訊、預定口罩、上報個人情況…許多小程序背後多多少少都會有政府或醫療機構的參與,而完全來自民間力量的純公益「野生」小程序也有不少,「疫況」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春節,洪俊瑤同時遇上了人生的兩場大考。

一場大考來自出生不久的小女兒,新生命的到來總是讓人滿心歡喜;另一場大考則來自同樣因他而生的「疫況」,一款可以查看身邊哪些地方出現過感染者的小程序。

「疫況」讓很多人對疫情有了理性認知和緊迫感,老麥就是其中一位。

老麥是原創內容平臺少數派的創始人,在「疫況」的用戶增長超越俊瑤作為獨立開發者所能承擔的工作量後,他帶領少數派團隊加入到小程序的維護與迭代中,並且在網絡上徵集到百餘名志願者。

「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吧。」老麥這樣想著。

1

我在月子中心寫出了「疫況」小程序

俊瑤:

我是洪俊瑤,今年剛好31歲,大學的時候學習動畫設計,後來憑著興趣轉做了產品與開發。現在是一名創業者,兼顧著幾個開發團隊。之前也曾經做過小程序,對於整個小程序的開發、審核等流程規則還是很熟悉的。

年前恰逢我女兒出生,我陪愛人小孩在月子中心裡坐月子。隨後就聽說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了,月子中心也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這下哪裡都去不了了。我只好和大多數人一樣,宅著刷刷手機關心疫情動態,看看外面的世界又發生了什麼。

數字一天天在漲,但是我對這一切的感知有點模糊,總覺得仿佛是很遙遠的事情。直到1月31日晚23點左右,深圳衛健委的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推文,裡面記錄著深圳出現過確診患者的小區。

看著那些熟悉的小區名稱,有些甚至我還去過,我的感覺一下子真實起來了。疫情原來就真真切切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與此同時,我也注意到,推文中的文字版小區信息並不是很直觀,而且隨著日期的推移和疫情信息的增多,想要查看過往內容很麻煩。

於是,我就有了統一收集、可視化疫情小區數據的想法,我把想法說出來,老婆也表示很贊同。

說幹就幹,正好我也有過地圖類小程序的開發經驗,我連夜將代碼進行了改編。凌晨3點鐘,距離深圳衛健委的發文過去四個小時,我在月子中心裡提交了第一版「疫況」,並使用了加急審核。

一開始,名字用的是「疫情動態」,後來系統提示這是通用語,我才最終選擇了「疫況」這個名字。

令洪俊瑤沒有想到的是,「疫況」這個名字在隨後的10來天中,隨著疫情的發展,被上千萬的人所看到。

上線第一天,「疫況」只展示了深圳市出現疫情的小區數據。抱著預警周圍人從而讓大家重視疫情的心態,俊瑤把小程序轉發到了小區群和朋友圈。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這一天小程序的訪問量就達到了130萬。

很快,「疫況」也被同樣在深圳的老麥看到了。

2

那一刻真的有種後怕的感覺

老麥是原創內容平臺少數派的創始人,是一個在深圳待了20多年的東北漢子。因為創業,一年到頭他都陪不了家人幾天,「這是創業黨的無奈」。

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老麥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或者說,希望能夠與家人愉快度過假期的心情超過了對疫情的關注。雖然已經在新聞中反覆聽說了,但是他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在大年初一開車帶全家人一起出遊了。

老麥:

我們原定一路自駕遊到韶關那邊,但是到了從化那邊就很難再往前了,不斷有酒店和景區在關閉,於是只好回家了,回家的時候是初三,那天起我們全家就一直在家裡待著。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湖北及周邊的幾個地方比較嚴重,剛回家時還說出去買點東西,剛好有個同事分享了一個小程序在群裡,我點開一看,才知道周圍兩三個小區都有疫情曝出來。

那一刻真的有種後怕的感覺,因為我要去買東西的路線剛好會經過其中一個小區,而那個小區和我家的距離近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我站在我家窗口向下看,就能看到那個小區房子的屋頂。

群裡分享的小程序正是「疫況」,當時我以為和其他疫情小程序一樣,這也是政府行為。但是點開小程序的資料後發現是一個公司,這個公司的名字還有點眼熟。

差不多兩年前,我和俊瑤一起參加某個創業比賽,針對他當時在做的產品,還專門約著線下見面聊過一次。看到這個公司名,我想起了他,然後就給他發微信了。

老麥發微信給俊瑤的時候,俊瑤正在為「疫況」頭疼,流量的湧入讓他有點招架不住。一方面訪問量已經超過伺服器承壓的極限,另一方面,靠人工完成的數據統計與更新,完全不是一個人可以消化的工作量。

疫情發生後,老麥一直想做點什麼。很多同行在為湖北解囊相助,創業者老麥掂量了一下自己帳上的流水,又考慮了一下手底下的幾十號員工。在負起更大的責任之前,要先顧好眼前的責任。

在能力範圍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老麥想得很清楚。在了解到俊瑤的困境之後,老麥當即決定帶團隊一起進項目支持。

3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2月2日,老麥和俊瑤對接的時候,「疫況」的訪問量已經達到了270萬,並且仍在以指數級飆升。流量大了,問題就會接踵而至,此時此刻,放在面前的,都是困難。

老麥:

除了我,少數派一共有6個同事全職參與進來,其中還有兩個是小姐姐。從2號開始,我們所有人都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工作,每天搞到半夜十一二點都很正常,個別情況下要熬到兩三點。第二天爬起來照舊。

一開始,我重點參與了宣發和志願者徵集的工作。我們在少數派和雷鋒網的渠道上做了小規模的宣傳,也找了一些數碼圈的大V朋友做了一些微博露出,能用上的資源基本上都用上了,很多朋友也是二話不說地就進行了推廣。

小程序的伺服器一下子就爆掉了,到了2月6號,訪問峰值已經到了千萬量級。

7天增長數據曲線:從0到1000萬

伺服器爆了,這事情得馬上解決。我就立刻拉了我們的後端和合伙人進來,配置伺服器,並且不斷擴容。這期間還找了一些運營服務商,希望能夠得到贊助支持。畢竟這是一個公益的事情,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力量把事情做得更穩。

說實話,這個事情也讓我對小程序有了新的認識,這種爆發增量的確會讓人興奮。小程序的好處就是很方便,你在微信裡一搜索就看得到,而且當有人轉發到群聊,很容易就傳播起來了。

在解決伺服器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也通過微博和公眾號招募了許多志願者。「疫況」小程序直接採用了騰訊地圖的接口,但是其中標記的疫情小區,都是我們通過政府部門公開發布的信息人工整理,並手動轉化為坐標在地圖上標記出來。

老麥在微博上招募志願者

現在「疫況」的服務範圍已經覆蓋了120-130個城市,這些志願者功不可沒。「疫況」到了後期,完全是一個眾人協作的產品。

不斷有志願者自願參與進來,現在微信群裡的志願者有120個,大家通過線上文檔和微信群進行協作,將他們自己所在城市的數據收集並標記進來。他們中有科技從業者,也有來自醫學相關行業的,其中有許多是我微博的粉絲,那天聊起來,甚至還有關注我微博十年以上的老粉。

自願加入的志願者

伺服器基本穩定了,上線服務的城市數量與準確性,也都隨著和更多志願者的加入在提升。我們就開始對「疫況」進行服務升級和UI改版,在小程序中加入一些與疫情防護有關的內容連結,讓用戶能夠掌握更多科學防範的知識,另外也將頁面UI設計的更加人性化,增加了趨勢等新的頁面。

在上線10天後,經歷了爆發期的「疫況」,訪問數據已經穩定在200萬-300萬。在被問到接下來的打算以及是否有商業化的計劃,老麥坦言,目前他們仍然聚焦在一些公益層面的需求上,最近的一個想法是探索接入醫院的數據,這個醫院並不是指具備發熱中心的醫院。

老麥:

我們在後臺其實收到了許多反饋與求助,但是很多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無能為力,也很心酸。

網友求助截圖

對於我們能力範圍內的,我們也希望儘量能用產品的方式來解決。有一個醫生之前找到我們,提到在疫情期間,其實腫瘤病人是很痛苦的,他們需要進行定期開藥和化療,因為疫情一切變得更加困難了。如果能夠將腫瘤相關的醫院也標記出來給病人們作參考,或許能夠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我們現在也找到了一些相關的數據,下一步準備進行版本迭代。

但是針對商業化,我們是比較謹慎的,因為這個小程序本身就公益服務性質的,如果要做商業化,也一定是本身用戶很需要的東西。其實,已經有挺多做洗手液、保險的找過我們,但是我們第一不了解對方的背景,第二這種商業化實在是太生硬了,因此都被我們拒絕了。

我們並不太指望這個小程序帶來收入,就當是捐助疫情了,而且這種捐助方式的價值,可能比給錢要大很多。能夠讓它的社會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揮,對我們來說足夠了,畢竟直接成本對我們來說,還hold得住。

說到這裡,少數派創始人老麥笑了,「困難就不多說了,就是沒日沒夜地做。」

4

希望早日「出月子」

對於老麥和俊瑤這樣的創業者來講,一年到頭能在家裡待上完整一天的時候並不多。這次雖然因為疫情而被「禁足」,但是卻也一點都沒閒著。

老麥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終於有機會近距離地觀摩了一下他的工作日常。

老麥:

其實家裡人對於我日常的忙碌,是很能理解的,畢竟本身就是創業黨。不過,過去我做的事兒會距離他們比較遠,他們可能不是很能理解我做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意義。但是「疫況」這件事,距離他們很近,會有很強的共鳴感。

我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都在用這個小程序,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網上流傳著教育爸媽戴口罩的段子。當時我身邊也會有不了解病情嚴重性的人,口頭勸說不如打開「疫況」小程序,指著地圖說你看隔壁小區已經標紅了,他立刻就能夠了解到事情的嚴重性。

從這個程度來說,「疫況」不僅是一款工具,也能夠給人帶來認知層面的覺醒。

老麥和團隊在一起

其實疫情這件事情本身就距離我們很近。我們的同事中,有一個在深圳,但是他的室友是從湖北回來的,於是他連帶被隔離。另外一個同事的鄰居出現一個疑似病例,於是也被隔離。這個「中獎率」也是蠻高的了。

情人節前夕,俊瑤和妻子帶著小女兒結束了月子中心的生活,回到家裡。對他來說,這是一個難忘的春節,一邊體驗初為人父的甜,一邊體驗著作為創業者的忙。

俊瑤:

其實在月子中心的日子很簡單,因為集中供餐,所以不需要考慮吃的問題。生活就只剩陪寶寶、陪老婆和小程序。

每天寶寶入睡後,我就會處理小程序裡的問題。寶寶差不多三小時會醒一次,醒來我就陪伴老婆給寶寶餵奶,陪著寶寶洗澡。

後來非深圳地區的數據需要加入,更多是少數派團隊和志願者們在做,我協助修復一些bug。真的十分感謝他們的努力與支持。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月子中心裡,俊瑤和女兒、妻子及小程序在一起

現在我和家人已經從月子中心離開回到了家,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疫情一定會過去,大家也能夠早點「出月子」。

2月5日,少數派微信公眾號推了一篇文章,在標題裡他們寫道:我開發了一個疫情地圖,但我希望大家「明天」就不需要它

(感謝所有戰「疫」的小程序開發者,我們將持續推出微信戰「疫」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月子中心小程序功能優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二胎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生二胎,對女人來說生完孩子要坐月子,月子做的好不好事關重要,關係到女人的一輩子,月子烙下得病,尤其嚴重,所以產婦們大都會選擇去月子中心去養身體,因為只有靠專業科學的餵養護理知識,加上合理的營養餐才能養出健康好身體。
  • 關愛生命早期1000天,禧月薈母嬰月子中心啟動公益計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29日訊(記者潘潤華)為響應健康中國2030號召,助力打造健康深圳,11月28日,禧月薈母嬰月子中心在西麗店開業之際,推出「關愛生命早期1000天」公益活動。據悉,生命早期1000天,指的是從孕期開始,到寶寶2周歲期間的1000天,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人體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
  • "月子餐"28天可達2萬元 月子中心:耗時耗人工
    目前,重慶各類月子中心的數量正以平均每年5—10家的速度加速增長。  究竟有多貴?  28天「夥食費」最貴達到2萬元  身為大廚,以前,張師傅是想方設法「做加法」,每天用各種作料烹飪出各種美味。如今,去月子中心當廚師後,每天需要做「減法」。
  • 融資1千萬 他與93位合伙人聯合創立月子中心:半年營收2668萬
    作為一家月子服務機構,馨享月主要提供陪檢——10個月孕期陪伴服務、月子服務——7~42天護理服務、康復服務——產後6個月精準康復醫療。與傳統月子護理機構不同,馨享月會所的一線員工均為醫護科班出身。其基於專業護士資源開展的上門月子服務,突破了月子中心的行業發展瓶頸問題,能夠解決80%的產婦和寶寶的護理問題。
  • 天吶!月子中心營養師曝光月子餐,內幕竟然是這樣的……
    天吶!月子中心營養師曝光月子餐,內幕竟然是這樣的……月子餐真的就應該大補特補?想要母乳餵養就要大碗喝湯?在這種傳統觀念的籠罩下做完月子的寶媽,大多數身材都很難恢復!點擊播放 GIF 0.0M其實現在越來越推崇科學坐月子,對月子餐食進行嚴格把控讓寶媽們得以科學的調理和恢復!
  • 熱搜種草1000+,媽咪達人高分推薦的月子中心究竟長啥樣?
    >到細節關懷每個細節恩菲特都用心服務給媽咪和寶貝最舒心的月子呵護深受星城媽咪的青睞全網熱搜1000+篇種草,都有嚴格的審核程序和專業資質。,還有很多的產康項目,關鍵是月子房內設有全套智能關懷設備,如智能窗簾、智能飲水機、智能按摩椅、智能會陰清洗儀...同樣的價錢所能享受到的服務品質卻高出了很多。
  • 月子中心走俏天水
    月子中心一共有14間月子房,走進這裡,讓人倍感溫馨。「月子中心是去年12月份開業的,今年前五個月受疫情影響入住率不是很高,到六七月份時,月子中心就受到寶媽的青睞,幾乎都能住滿,明年五六月份都有預訂的。」該月子中心護士長由娜告訴記者,一般來講,準媽媽懷孕3個月穩定以後就可以預定月子中心了,早預訂選擇的空間也就越大。
  • 月子中心28天最低收2萬!青島月子中心調查:無行業標準,價格混亂...
    從收費價格看,價位最低2.36萬元(28天),最高16.9888萬元(42天)。服務對象主要是經濟條件相對富裕的家庭,80後、90後居多。觀海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月子中心的房間少在17個,多在50多個,分為標準房、VIP房和VVIP房等。業內人士透露,月子中心的服務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主要是貴在房間上,例如,單間不如套房貴,面積越大,入住費用也就水漲船高。
  • 海口月子中心哪家坐月子好,海南月子中心排行榜
    每個女性懷孕後,都要經歷很多的磨難才能把寶寶健康誕生下來。家務和母嬰護理可以同時處理,而且服務靈活,有按天和計時來收費,價格比較適中。  而經濟能力較好的家庭都會選擇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因為除了月嫂有的服務,月子中心還提供了產後修復與美容護膚、產後瘦身等服務。讓許多準媽媽在坐完月子後依舊可以保持火辣身材。所以月子中心的花費一般都比請月嫂高一點,但能享受到專業的月子服務。同時,在月子中心只需要拎包入住就行,準媽媽不需要再擔心其他問題。
  • 長春月子中心現天價房間 10萬元只夠住26天的
    可以買臺車,可以開個小超市,是一家三口3年的生活費用……如果告訴你,在長春,10萬元也許只夠在月子中心住一個月,你怎麼看?  1問·孕婦為何選擇月子中心?  「普通房間已經預訂到8月份,  要陽面房間還要加1000元」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長春的月子中心在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後,已經有十六七家之多,這其中有四五家是在最近半年之內陸續成立的。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亞泰大街附近的一家月子中心,該中心是獨立的7層建築,共有70多個房間,大廳右側設有接待室,其內的陳設也較豪華。
  • 沒錢仍住月子中心?女星剖腹產後7天開始洗頭,寶寶圓臉大眼睛
    導讀:沒錢仍住月子中心?女星剖腹產後7天開始洗頭,寶寶圓臉大眼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月子中心飯菜蛆蟲:別的月子中心要錢,你家要命
    1近幾年,月子中心越來越被人們所追捧。在月子中心,新媽媽將享受專業人士的月子護理,同時還有專業營養師提供的月子餐,月子中心還會有專門照顧寶寶的服務,並為新媽媽普及餵養知識。看似幸福到爆的優質服務,卻讓二孩媽媽李女士頭痛不已。
  • 廣州優質月子中心2020年7月開始報名評選
    「月子中心太多了,我們也看了很多家,也和很多去過月子中心的媽媽們交流過。經過自己實地走訪再結合媽媽們的經歷,感覺要挑選到一家適合自己的月子中心還是難,因為了解到的月子中心都各有優缺點。」為此事,王女士已經先後走訪了快兩個月。王女士表示,如果市面上有權威的月子中心指引供她參考,她就可以省心多了。
  • 日本全國3天飆升1萬人,疫情完全放飛了……
    日本全國3天飆升1萬人,疫情完全放飛了…… 2020-12-25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月子中心「十二時辰」
    12月倏忽而過成都疫情從捲土重來到恢復平靜從容不迫代替了驚慌失措同樣是安全的守護者這裡沒有寒冬冷夜有的是責任與擔當更重要的是成都月子中心的十二時辰永不落幕!子時23:00-1:00 夜半△ 成都瑪麗亞精品醫養月子中心 金牛區一環路北一段125號現在是凌晨,寶媽和寶寶已經熟睡,而在月子中心大廳,全體員工的核酸檢測正在安靜有序地進行。郫都新增確診本地病例令月子中心的弦再次繃緊,內外都不可以鬆懈。大門口的值班人員仍堅守在崗位上,他需要仔細核對每一位來訪者7天內核酸檢測報告及陪護證。
  • 衢州這家月子中心瘋了—0元坐月子!
    把信任交給我 把放心留在您身邊有醫療安全保障的月子中心來了
  • 7個小秘訣,成功催奶,我從月子中心帶30袋奶回家
    我也是到了第二天中午還是一滴奶都出不來,本來要放棄了。路過的護士很好心,看到我對著針筒發呆,教我正確姿勢一擠,才發現原來我是有奶的!從此開始我母乳追追追的日子。產後第三天,辦理出院手續,暫時在家過渡一晚上,次日一大早,我到月子中心。第四天我每隔四小時擠一次,這時每次約50-75ml。
  • 28天收費4萬到40萬,明星級月子中心的「生意經」
    文 |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靜 田進 8月13日,在經過反覆躊躇後,李逸娜選擇了燕郊的一家月子中心作為自己產後調理的地方。選擇這裡,是因為「價格比較實惠,獨立套房、一對一月嫂,28天只要4萬元」。從高管、明星到上班族再過4個月,李逸娜就要到預產期了。為了能在這個日子前選到合適的月子中心,她和她的老公李偉奔波了近一周的時間,從高端到中小月子中心不下6家。李逸娜發現,價格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月子中心的所在位置和產婦房間的面積。
  • 疫情為什麼沒有對月子中心行業造成影響?
    相信大家在疫情期間,自己身邊都有發生較大的變化,各行各業都在緊衣縮食,民眾們也是減少外出,導致經濟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然而,在疫情期間為何月子中心卻突然火了起來,不僅沒有造成疫情的負面的影響,反而是讓月子中心行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匹黑馬呢?
  • 花3萬元到月子中心坐月子到底值不值
    坐月子對年輕的媽媽們來說,是一件大事。今年是生育高峰,不少夫妻想趕在奧運年生個奧運寶寶。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不久前,一家月子中心在海曙區開業,據悉這是我市第一家專業母嬰護理中心。在這家月子中心住上30天,要耗資3萬元。花3萬元錢去月子中心坐月子到底值不值,引起了網友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