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確診宮頸癌晚期1個月後,父親也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最後,父親決定放棄治療,將錢留給母親治病,還有正在上大學的我。兩個月後,父親走了……」去年夏天,小姜(姜虹)永遠失去了父親。這個年僅22歲的女孩,是四川廣安華鎣市人,是成都文理學院英語專業一名大學生。去年9月,原本上大二的她決定休學,陪伴宮頸癌晚期的母親。她說,希望在母親最後的生命時光裡,自己能每一天陪在母親身邊。休學期間,她帶著母親去動物園、遊樂園、景區……只要是母親想去的地方,她都儘量滿足,就像她小時候被母親陪伴照顧著那樣。7月15日,小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母親病情目前相對比較穩定。她跟母親商量,打算下學期申請復學,帶上母親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小姜說,父親遺憾沒能看到她大學畢業,沒看到她結婚,她很希望母親能等到那一天。
①
父親在朋友圈轉發籌款連結
她才知道母親被確診癌症晚期
坐在成都開往重慶的火車上,小姜內心頗為複雜。此時,罹患宮頸癌晚期的母親,正躺在幾百公裡外位於重慶的醫院病床上接受治療。
這是2019年5月30日的早晨。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小姜在微信朋友圈刷到父親轉發的一條籌款連結。小姜點開連結才發現,籌款的主角竟是母親,她被確診為宮頸癌晚期。
↑小姜父親去年在朋友圈發的籌款連結。
「我媽媽身體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不好,一直在吃藥治療,經常住院,所以媽媽上次說去住院治療,我也沒太擔心,以為還是和往常一樣是老毛病。包括這次住院,我每天給爸媽打電話,他們都只說是小毛病,還讓我在學校裡不要擔心,好好學習。」小姜盯著手機屏幕,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她自責,母親病情如此嚴重,作為女兒的自己竟渾然不知。
↑說到患病的母親,小姜忍不住流淚。
幾分鐘後,小姜撥通了父親的電話。電話裡,父親說了事情的原委,並稱現在自己正陪母親在醫院治療,讓她在學校安心學習。
當時,小姜是成都文理學院英語專業一名大一學生。她原本想馬上去醫院看母親,卻被父親和母親很生氣地拒絕了。在學校熬了幾天後,她再也控制不住了,她跟輔導員請假,坐上前往重慶的火車。那天,她刻意選擇了一趟要坐4個小時左右的普通火車,這可以留給她更多的時間,讓她在到達醫院前將情緒發洩完,因為她「不想在父母面前流淚」。
在醫院,小姜找到母親的主治醫生,被告知母親可能還有1年左右生存時間。聽完醫生的話,小姜獨自一人躲在醫院角落偷偷地哭。
接下來的幾天,她一直留在醫院裡陪母親。小姜回憶,期間,父親因身體不舒服曾回過一趟廣安華鎣老家。當父親回到重慶後,她曾問父親的身體狀況,父親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小毛病,沒事。」
「不知道為什麼,當時就覺得父親在騙我。我跟他確認了五六次,他都是同樣的回答。」小姜回憶,父親回到重慶的那個晚上,一家三口在醫院附近的出租屋裡一起吃飯,父親給她夾她從小就愛吃的海帶菜,「那種一家三口的感覺,真的很幸福,但我心裡總覺得不踏實,總覺得父親對我有所隱瞞。」
幾天後,小姜回到成都的學校繼續上課,因快要期末考試了,父親則留在醫院陪著母親治療。
讓小姜沒想到的是,在整個家庭遇到如此糟糕的境況下,命運還會再次給她重重一擊……
②
父親確診肺癌決定放棄治療
稱將錢留給母親治病和她上大學
去年6月的一個午後,成都文理學院寢室內,小姜午休起床準備去教室上課,一位叔叔突然打來電話,稱小姜的父親和母親現在華鎣,「你爸爸也被查出癌症了,不讓我們告訴你……」
「那一刻,天都塌了!我感覺我的世界一片漆黑,淚水不自覺地往下掉。」小姜至今仍不敢回想,在回到華鎣的那段時間裡,兩個癌症病人在家裡是如何互相扶持與支撐著,「他們有事從來都不主動告訴任何人,怕給別人添麻煩。」
小姜的母親王四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從重慶治療出院回到華鎣後,和丈夫住在華鎣城區的出租屋裡。丈夫因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第一天是騎電瓶車去的,第二天也是,但當天就沒力氣騎電瓶車回來了,隨即在醫院住院,然後電話通知一位親戚去將電瓶車騎回來,「當時他也不說啥子病,還是後來親戚去醫院探望,才曉得是癌症(肺癌)。」
掛斷叔叔的電話後,小姜跟輔導員請假,急匆匆往家裡趕。小姜回憶,回到華鎣的那個晚上,原本在醫院住院治療的父親堅持要回家和家人吃飯,「我們當時住在5樓(出租屋),他(父親)每爬一步樓梯,都大口喘氣。」小姜看著父親爬樓的背影,一陣莫名心痛,她突然意識到,家裡那根堅不可摧的「頂梁柱」倒塌了。
第二天,小姜陪父親去廣安的醫院接受治療。出門那一刻,父親哭了,「他說以後都沒有機會回到這個家了,擔心媽媽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
「我長這麼大,從來沒看到我爸哭過。有天晚上,他在我面前哭了,說現在爸爸媽媽都倒下了,只有靠你了,當時我就和我爸抱在一起哭。」那一刻,小姜發現曾經堅強如山的父親,也有脆弱得不堪一擊的時候。她感覺那晚的場景,像極了電視劇中的情節。
在醫院照顧父親10幾天後,小姜在家人勸導下,趕回學校參加期末考試。考試結束後,她立即趕回老家。接下來的日子,小姜帶著父親輾轉廣安、重慶接受治療。
去年7月25日,小姜被父親叫到身邊,父親決定放棄治療。「他說家裡只有那麼一點點錢,母親要治病,我還要上學,他說他不接受治療了。」小姜說,父親當時態度很堅決,並堅持要回老家。
「我將你養這麼大,什麼都沒有給你,卻給你帶來這麼大、這麼多麻煩,把錢就給你們,我心裡會好受點……」小姜轉述父親當時放棄治療的理由。
回到華鎣後,父親開始事無巨細地給小姜交代後事:鄉下的田地、家裡的親戚、存摺……「他心裡曉得,他要比母親先離開這個世界。」小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華鎣本地醫院又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父親堅持出院回鄉下老家,她明白父親的心思:葉落歸根。
回到鄉下老家後,散落在全國各地的親戚朋友聞訊趕回來。去年8月6日早晨,小姜遵從母親吩咐外出辦事,上午10點過,她接到電話稱父親快不行了,她趕緊往家裡跑,剛跑到村口,便聽到家門口響起一陣鞭炮聲。小姜知道,在鞭炮響起的那一刻,她永遠失去了父親。
③
休學陪母親度過最後時光
去動物園、遊樂園、景區……
料理完父親後事後,小姜一直在家陪母親,並遵從父親遺願,陪母親在不同的醫院之間輾轉接受治療。
2019年秋季開學,原本該上大二的小姜做了個決定:休學。
小姜說,父親已經「走了」,母親留給她的時間也不多了,她希望在母親最後的生命時光裡,自己能夠一直陪在母親身邊。她搬離原來的出租屋,因為樓層太高。最後,在華鎣市人民醫院附近一小區找到一套二樓的房子,這樣方便母親上下樓。
↑小姜陪母親上樓。
小姜說,母親的病情有過反覆,醫生曾預計可能只有3個月左右時間了,身邊也有人建議她不要帶母親去花錢過度治療,因為家裡錢不多,沒有任何收入來源,而她大學還未畢業……
「我想試一試,我放棄了父親,這次我不想放棄母親。我想搏一搏,好像是父親的保佑,讓我賭贏了。」小姜說,母親通過放療治療,效果不錯,如今已越過了「3個月」期限。
小姜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現在就是想多陪媽媽,專心專意陪伴她。我現在沒有上班,又休學了,我不要以後後悔,等將來有能力、有工作了,我想起在我二十一二歲的時候,有時間陪媽媽卻沒有陪她,那樣我會後悔一輩子。」
小姜說,每天早上七八點左右,她和母親在家吃早飯,然後在家看一會書,去母親房間陪母親聊天,玩遊戲。「她喜歡在手機上鬥地主、打麻將,我就陪她一起玩。」小姜說,母親喜歡講很多往事,儘管她已聽母親講過無數遍,甚至知道母親下一句會講什麼,但她仍會裝出第一次聽故事的樣子,偶爾還要故作不懂追問一些細節,母親也會很開心地給她一遍又一遍解釋,就像個小孩一樣,故事永遠講不完。
今年1月,小姜陪母親去照相館拍全家福,這是父親生前的遺憾。去相館那天,她特地帶上父親的遺照,之後又給母親穿上潔白的婚紗拍藝術照。母親想去動物園,她就帶母親去動物園餵長頸鹿;想去遊樂場,就去遊樂場;想去散心,就帶母親去附近的景區……
↑小姜帶上父親遺照,和母親去照相館拍全家福。
小姜覺得,母親現在就像個孩子,而自己要照顧好這個「孩子」,就像母親當年照顧小時候的自己一樣。
④
打算帶著母親在身邊完成大學學業
希望母親能看到自己結婚
如果沒有休學,小姜即將是成都文理學院英語專業一名大三學生。
7月15日,小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打算下學期去學校申請復學。因為母親的病情目前比較穩定,她會在學校附近租房子,將母親帶在身邊,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母親身體不好的時候,自己能夠及時趕到她身邊,「我小時候也經常生病,他們(父母)從沒有放棄過我,抱著我到處治病。現在角色轉變了,該我去保護媽媽了。」
小姜的母親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已同意女兒的決定,到時候和女兒一起去成都,陪女兒完成大學學業。
「我爸爸之前說這輩子也沒啥遺憾,就是沒有看到我大學畢業,沒有看到我結婚。」小姜說,她希望母親能等到那一天。
廣安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華鎣市分會會長王顯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小姜是該協會一名義工。他們是去年聽說小姜家庭情況的,接下來會幫助小姜一起渡過難關。
廣安義工藍天助學華鎣市負責人劉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6月,小薑母親病情加重,在重慶西南醫院住院治療了1個月。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小姜沒有放棄,通過打工、賣書等維持媽媽的醫藥費。小姜的孝心打動了他們,華鎣義工組織也為小姜發起了捐款,廣安義工藍天下助學部已經決定為小姜尋求資助,幫助她完成學業。希望這個有愛的女孩在獻愛心的同時,也收穫一份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愛。讓她感受到一個人努力奮鬥的同時社會給予她的關愛,鼓勵她在照顧媽媽的同時順利完成學業,給媽媽一個安慰,也給她自己的人生一個圓滿的結局。
「不管是讀書還是將來工作,只要母親還在一天,我就會好好照顧她一天,就像我小時候她照顧我一樣。」小姜說,她希望大學畢業後能回老家當一名英語老師,並且會一直堅持做公益回報社會。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 攝影報導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