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有時父母必須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和育兒原則,以免遇到麻煩時不知所措,能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周圍經常有一些老人會說:天黑後別帶孩子出去玩。許多年輕家長會認為這是封建迷信,屬於無稽之談,但實際上,這背後可能蘊含一定的科學道理。
不久前,小區裡發生了一件事,引起了鄰居之間的討論。那天,小區裡舉行了彩燈猜謎的活動,許多孩子跑下來參加。小李也帶著剛上幼兒園的兒子一起下來湊熱鬧。當時奶奶說天太黑了,不要帶孩子出去,但是小李不在乎。
在猜謎的過程中,兒子跑來跑去。後來,他害怕得跑回來找爸爸,說要回家了。回到家後,本來到晚上8:30要上床睡覺是,兒子卻一直情緒激動無法入睡。小李很奇怪,禁不住奶奶地抱怨,他拿著手電筒到小區下面去看看,究竟剛才兒子看到了什麼嚇人的東西。
一下樓,他就看見花園裡有一雙閃亮的眼睛盯著他。他還沒看清,那對眼睛就很快就離開了,原來那是只野貓!到了晚上,貓的眼睛亮亮的,而且行動敏捷,或許就是這個嚇到了孩子。
那麼,為什麼說天黑以後不要帶孩子到外面呢?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主要有這幾個因素。
1、心理方面因素。
黑暗中的人會感到更加緊張,對一些普通的事情也容易變得神經兮兮。例如,一些普通的樹木在黑暗中看起來會很恐怖。孩子年幼,更容易被嚇到。因此,稍有一些風吹草動,就容易嚇到孩子。
2、夜行動物活動因素。
在大城市中,白天可能沒有很多野生動植物的蹤跡。但是到了晚上,花園裡的草叢中可能會有一些昆蟲老鼠或野生動物。如果孩子在晚上出來,他們可能會在草地上看到這些動物,並且很容易受到驚嚇。
3、晝夜溫差導致生病因素。
孩子還小,身體抵抗力較弱。尤其是在冬天,房子裡可能有暖氣,並且不會感到冷,但是一旦來到室外,冷空氣突然滲透到孩子的皮膚表面,會讓他們因為溫差過大而感冒著涼。
因此,天黑後,父母應儘量不要帶孩子外出,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別想當然覺得沒問題,萬一當孩子受到傷害時才後悔就晚了。
你贊同天黑之後孩子不要到外面出的說法麼?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