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出生之前,以拍娃之名,入了自己第一臺相機佳能6D,從此走上了單反窮三代之路。買了相機以後,確實也一直在拍娃,不過拍娃並不是全部,吃吃喝喝、花花草草、走走停停都進入了我的鏡頭。雖然鼓搗相機多年,仍不敢妄稱自己會拍照,但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吃得很透,所以這些年來,技術穩(huan)步(man)提升的同時,裝備也在陸續升級之中。
12月初,帶娃珠海、廣州長隆嗨皮了一圈,閒暇整理照片的過程中,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裝備,分享出來,希望能對大家的拍拍拍之路有點幫助,畢竟攝影是個燒錢的愛好,少踩點坑,省下錢來用在必要的地方才是王道。
拍照用什麼?
器材方面,我現在主要用大法的A7R4搭配24-70mm F2.8 GM大師頭,這個配置基本可以有效滿足我的日常拍攝需求,包括評測拍產品、日常拍娃、出行拍風景。買了SONY A7R4之前,我覺得A7M3應該也夠用了,但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絕對是真理,避免後期需求升級,最終還是入了A7R4。
大法A7R4作為索尼新旗艦,採用了約6100萬有效像素的全畫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傳感器,是目前最高像素的135全畫幅機型。高像素會保留更多細節,令圖片擁有更大的後期空間,後期二次裁剪體驗大幅提升。實際使用中,A7R4另外一個突出優勢就是強大的對焦系統。覆蓋約74%取景範圍的567個相位對焦點,可謂指哪打哪,實現快速精準對焦。眼部對焦實在太好用,拍人、拍動物都能準確識別眼睛並追蹤,提高拍攝成功率,為高水準的抓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A7R4超高像素相伴的,是體積激增的照片文件,一張照片的RAW文件超過100M,如此大的文件對相關配件的容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
為了配合A7R4的大文件和超強連拍性能,我咬牙入手了SONY自家256G的 M系列SD卡,最高讀寫速度分別為277MB/s和150MB/s,性能還算不錯,而且跟自己家相機的兼容性更出色,連拍等待時間明顯縮短。亞馬遜海外購入手的,價格沒國內這麼邪乎。
為了滿足大文件的存取需求,主機硬碟應用了高性能的M.2 NVMe SSD,主硬碟為 1TB的希捷酷玩510,次硬碟為1TB的希捷酷魚510,讀寫速度均達到3000MB/s以上,性能穩定,質量靠譜,有效提升的照片導入、導出操作的速度,進一步降低等待時間,變相提升工作效率。
修圖用什麼?
日常,除了拍拍拍之外,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坐在書桌前鼓搗那些照片了。俗話說 「三分照,七分修」,後期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半知半解的時期,我也遇到過滿心歡喜修完圖,照片衝印回來出現嚴重色差的情況,十分鬱悶。隨著對自己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充分認識到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我也越來越信奉「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業的工作要藉助專業的設備,所以修圖的話,我選了較為專業明基攝影顯示器SW240。
明基SW240之所以能吸引我,其出眾的色彩表現是主要原因。99%的AdobeRGB色域覆蓋及較高的色準,實現精準的色彩還原,為所見即所得提供基本保障,避免返工,提高效率。
外觀上也採用了目前主流的三面窄邊設計,1920*1200的解析度不算優秀,好在24英寸的屏幕也不算大,所以視覺上不會有太過明顯的顆粒感。
原生10bit面板,保證了色彩的自然過渡更平滑、更自然,看起來更舒服。
使用Spyder X 實測其色域表現為100%的sRGB、100%的AdobeRGB以及90%的P3色域覆蓋,色彩精準度方面,sw240最大ΔE為1.99,最小為0.10,平均值0.56,符合官方ΔE≤2的宣傳,整體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不僅於此,SW240還支持14-bit 3D LUT,令混色精度更加精準細膩,全方位保證色彩準確度。
在顯示性能的基礎上,明基SW240還預設了AdobeRGB、sRGB、黑白、DCI-P3、暗房等多種色彩模式,出廠時將AdobeRGB、sRGB、黑白三種模式做了快捷設置,便於日常根據實際需求快速切換。
此外,SW240還支持硬體校準。通過明基軟體Palette Master Element進行校色的話,可以將校準的數據保存在顯示器中(校色過程中會有寫入LUT的步驟),完成後可以直接通過色彩模式進行選擇。這樣筆記本上沒做完的工作回家外接顯示器繼續幹,也無需再次校準,始終如一,簡單高效。
相比較sRGB,AdobeRGB擁有更大的色彩空間,可以更好滿足色彩管理及列印需求,實現不同設備、不同介質呈現一致效果的根本目的。從實際對比效果上看,AdobeRGB模式下呈現的色彩明顯更加鮮豔濃鬱,更加有層次感。不比不知道,原來二者色差如此之大。
作為一臺專業的攝影顯示器,SW240配備的植絨遮光罩也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日常修圖過程中有效減少環境光線對色彩表現的幹擾,事半功倍,保證工作效率。
雖然SW240尺寸不大,但支架的功能絲毫沒有含糊,升降、旋轉、俯仰角度調節都能實現,日常無論是修圖還是上網,都能輕鬆找到比較舒適的位置。
另外,需要高效工作或處理豎版照片時,將屏幕旋轉90°豎直放置無疑是最順手最得勁的,調節還是蠻簡單的。右側工具欄全都呈現在眼前有多爽,誰用誰知道。
接口方面,SW240除了基本的DP、HDMI、DVI等輸入接口之外,在機身左側還設置了兩個USB3.0接口和一個SD卡讀卡器。自帶SD讀卡器的設計也是SW240作為專業攝影顯示器明顯區別於普通顯示器的一點,可以直接把SD卡插入顯示器導入照片。不過個人認為,DVI接口現在基本沒什麼用武之地了,不如升級升一個HDMI或mini DP接口了。
坦白講,明基SW240作為專業的攝影顯示器對普通用戶來說用途偏窄,日常應用的話,相同價格之下可能有更多看起來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像我這種「半吊子」攝影愛好者,或者攝影、設計專業用戶來說,它算得上生產力工具,出眾的素質保證了精準的色彩顯示能力,給色彩管理、圖片處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很好的解決了普通顯示器的偏色問題。後期的圖像處理,可以說是拍攝的一個延續,專業的顯示器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彌補拍照時的遺憾、激發創意,讓照片「講故事」。
存儲用什麼?
這些年拍東拍西,也拍滿了很多SD卡。以前自己也蠻任性的,SD卡拍滿了,就買張新的,用過的卡越來越多,感覺還有點成就感。
但是換了出佳為尼,換上A7R4之後,發現不能這麼玩了,SD卡滿得太快,成本實在太高。
所以現在,SD卡拍滿之後,我會將照片複製到電腦裡,然後同步備份到NAS端。我目前在用的NAS是群暉DS920+。群暉的DSM系統算是NAS產品裡最容易上手的系統之一了,出色的易用性有口皆碑,在照片管理方面擁有Moments和Photo Station兩大套件。
Moments特別適合「懶」人用來備份手機相冊。備份完成後,Moments還會結合照片相關信息對照片進行智能分類,比如識別照片中的人臉劃分出人物主體,識別照片主體來分類照片主題,通過照片位置信息區分照片拍攝地點等等,在大量照片沒有人為分類的情況下,藉助Moments整理照片既高效又有趣。
與Moments不同,Photo Station在上傳照片之前,需要先建立相應的文件夾,這種形式更適合我這種愛拍拍拍的攝影愛好者。藉助Photo Station可以主動地對照片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不但更有針對性,而且也便於後期隨時調閱、欣賞。
群暉還擁有豐富的移動端軟體支持,沒事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地翻閱照片,即便同樣的場景也會有不同的心情。通過Photo Station我們也可以直接將照片分享到各種社交平臺。
列印用什麼?
雖然有了更現代化的照片存儲方式,但對於有些照片,我還是喜歡列印出來,跟看電腦裡的圖片,感覺完全不一樣,分享給家人也更方便、更直觀。
在家列印照片一般不會列印太大尺寸的,6寸為主,所以還在用娃小時候跟紙尿褲一起淘回來的佳能炫飛CP910。雖然已經有些年頭的,但是它打出的照片依然色彩鮮豔,過度平滑、自然,更重要的是,列印過程中會對照片覆膜,有效防止褪色的同時,還令照片具備防水、防塵、防指紋等特性,照片長時間保存也不會褪色。
如果你也愛拍照,那麼在家裡準備一臺印表機還是十分有必要的,把自己特別得意的作品及時打出來,跟家人分享,那個感覺還是挺好的!
而且列印出來的照片擺在桌上,不但是美好的回憶,也是時尚的裝飾,不是蠻香的嗎?
寫在最後
折騰相機這麼久,一直也沒覺得自己會拍照,一直在跟大佬們學習,一方面學習大佬們的技術、技巧、思路,一方面研究大佬們的裝備。在不斷修煉自身,提升技術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與時俱進適當升級裝備,也必要的,注意量力而為就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要不是三分鐘熱度,我的家人還是蠻認同我在愛好上的投資的,畢竟專業的裝備更利於產出優秀成果,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