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街道湖安村使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在馬鞍街道湖安村,家家戶戶門口乾淨整潔,庭院美麗。3年前,該村就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如今,垃圾分類已經普及到湖安村的每一戶家庭,垃圾分類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湖安村村莊整潔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早在2006年,該村就被評為縣級環境優美村、縣級衛生村等稱號。

每天晚飯後,村民許大媽總會拿著經過分類的垃圾袋到家附近的垃圾分類站投放。與許大媽一樣,周邊的村民也早已習慣將垃圾分類後再投放到站點,實現了垃圾源頭分類。

據介紹,2016年底,湖安村正式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圍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目標,在馬鞍街道各個行政村中率先開始推行。湖安村有900戶人口,為了方便村民投放,村內設立了55個垃圾分類站,差不多每20戶就擁有一個。在垃圾分類站裡,有紅、黑、藍、綠4個垃圾桶,用玻璃棚遮擋,牆面上寫有「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標語,並對4個垃圾桶投放的垃圾進行了說明。

該村採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收運、處置模式,實施農戶源頭「二分法」,即將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分類。目前湖安村易腐垃圾由區級統一收集,已全部納入城區廚餘垃圾處理中心集中處置,易腐垃圾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湖安村在全區率先採用農戶自助投放的方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通過村幹部和黨員、代表網格責任制管理模式,將管理責任直接落實到各片各戶,並通過挨家挨戶入戶培訓等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充分調動了村民垃圾分類的主動性,保證了垃圾分類投放的準確率。」該村村幹部說。

「要改變村民傳統的垃圾投放習慣並不容易,當初,我們也是下了一番苦功。」該村幹部說,村裡專門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黨員大會,成立了6個專門的環境衛生網格,選出7個村民代表,挨家挨戶發放資料、上門講解並指導。在每個垃圾分類站,有黨員和村民代表進行監督,看到村民前來倒垃圾,都要先查看一下垃圾有否分類,如果沒有分類,就對村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科普,手把手教會。經過一兩個月的監督,村民們漸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為了將垃圾分類管理常態化,湖安村特別重視垃圾分類的日常管理,積極開展自查自糾,村內所有垃圾投放點都有相應的責任人,村委不定期抽查垃圾分類投放情況,對責任人進行考核,提升站點分類質量。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寫入村規民約中,以規約的形式對村民進行約束勸導,形成分類氛圍;將村內福利與垃圾分類投放質量掛鈎,由督導員和村幹部進行考核,對於分類質量較好的農戶予以獎勵,分類較差的進行福利縮減,促進村民提升分類質量。

湖安村村幹部告訴記者,村裡將不斷規範、總結垃圾分類,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加大宣傳,不斷探索創新,高質量打好垃圾分類持久戰。

相關焦點

  • 宣傳垃圾分類 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宣傳垃圾分類 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2020-12-09 11:08:45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 拂曉新聞網--皖北晨刊訊 為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家家知曉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12月5日上午,「垃圾分類宣傳走進社區」活動在宿城上河城小區舉行。
  • 好玩又有用 望江街道垃圾分類主題公園開園
    望江街道垃圾分類自行車宣傳隊整裝待發。    杭州網訊 各種娛樂主題公園網友們一定都去過不少,但是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公園你去過沒有?今天下午,近江九園小公園內鑼鼓喧天,望江街道垃圾分類主題公園開園了。    與公園同時誕生的,還有望江街道垃圾分類自行車宣傳隊。開幕式上,相關領導為垃圾分類志願者頒布了聘書,志願者代表還宣讀了垃圾分類倡議書。
  • 垃圾分類換禮品現金 環保宣傳深入人心
    垃圾分類換禮品現金環保宣傳深入人心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3日訊(通訊員 陳豔華)「一直聽說垃圾分類,但不知道怎麼分,分了以後往哪丟。今天終於知道了,以後我們小區就有這樣的分類垃圾桶了,分了類能給我積分,積分還可以換錢或者物,真好!」家住黃金海岸的李叔叔跟記者說完就拿著家裡收集的一大捆快遞紙盒興高採烈的到垃圾回收點去兌換東西去了。
  • 垃圾分類|巾幗隊伍助力垃圾分類——旺泉街道篇
    近日,旺泉街道婦聯開展了垃圾分類主題志願服務活動,轄區巾幗親情服務隊、「順意姑娘」王波、婦聯幹部、社區巾幗黨員與巾幗志願者們踴躍參與。活動中,西辛社區的女黨員們向前來扔垃圾的居民講解垃圾如何分類和如何正確投放垃圾等相關知識,並為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倡議書。
  • 「分類西遊進社區」南託街道垃圾分類宣教開講啦
    為豐富孩子們的暑假實踐生活,促進街道居民家庭積極踐行垃圾分類,同時為即將正式推行的《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打下基礎。7月30日下午,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特邀「湖南省循環經濟研究會垃圾分類專業委員會」核心會員——淨界傳媒,為社區居民家庭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教培訓,近50組家庭共同參與了此次垃圾分類宣教課堂。
  • 我是「垃圾分類小達人「——長興縣龍山街道中心幼兒園垃圾分類知識競賽
    為積極倡導科學的垃圾分類觀念,進一步提升幼兒愛護環境的意識,龍山街道中心幼兒園定於2020年11月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在集體活動《垃圾分類知多少》中,小班組老師向孩子們科普了什麼是垃圾分類以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 欣園街道桐雨社區垃圾分類宣傳走進幼兒園
    11月17日上午,寬城區欣園街道桐雨社區工作人員走進轄區天使之翼幼兒園,給小朋友們上了一堂垃圾分類課,讓小朋友們從小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培養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活動中,工作人員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和實物結合的教導方式為孩子們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演示,詳細介紹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等五種垃圾不同的處理方式。孩子們聽得都很認真,每當問題提出後,他們紛紛舉手搶答,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積極參與的熱情十分高漲。
  • 鹿城區濱江街道 生活垃圾分類中的「四種力量」
    ,濱江街道新田園社區90後的社區工作者卓曉燕作為全省基層代表發言,介紹了濱江街道基層垃圾分類中的「四種力量」:「紅色管家」引領解疑,志願服務隊樹立榜樣,變廢為寶轉變理念,有獎有罰彰顯分類力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街道又專門增設了居民廢棄口罩分類投放桶,實施專車收運,使垃圾分類的理念逐步內化於心。正是有了這些「紅色管家」的出謀劃策和身體力行,垃圾分類在濱江街道風生水起,社區基層的分類工作充滿了底氣和幹勁。「隊伍」的力量 社區居民有了分類榜樣在垃圾分類「大作戰」中,處處可見志願者的身影。
  • 讓垃圾分類蔚然成風 市北區大港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日下午,大港街道在昌樂路社區開展《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一周年主題宣傳活動,普及深化轄區內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認知,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科學進行垃圾分類,提高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垃圾投放正確率和分類行動的積極性。
  • 順義區石園街道「一二三」工作模式,吹響垃圾分類「綠色」集結令
    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石園街道不斷強化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員帶動群眾街道包居領導每天深入社區指導督導物業企業、居委會垃圾分類各項工作落實情況,聽取對垃圾分類工作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解決問題,不斷改進措施,推動垃圾分類工作二是落實考評督查制度。
  • 湖裡街道自創三字經 創新思維推廣垃圾分類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汪燕妮 通訊員 陳水德 王玲玲)路邊的邊角地帶改造成亮堂的垃圾分類點,垃圾分類督導員下班後繼續「蹲點」教居民垃圾分類,甚至自掏腰包買小禮品獎勵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熱心居民自製掀蓋系統,臺胞從新加坡拍回垃圾分類視頻供社區參考……  這一切就發生在特區發祥地湖裡街道。
  • 長沙縣泉塘街道:環保酵素手工製作,垃圾分類有妙招
    星辰在線6月21日訊(通訊員 誾蕊)「環保酵素,就是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垃圾厭氧發酵後產生的棕色液體,今天就教大家用瓜果蔬皮製作環保酵素」。6月21日,長沙縣泉塘街道星港社區在社區會議室開展「垃圾分一分 環境美十分」宣教活動,轄區居民60餘人參與。
  • 深化分類意識 富陽鹿山街道山水社區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浙江在線9月11日訊(通訊員 孫燕平)為進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類理念,積極鼓勵引導轄區商鋪和小區居民主動參與垃圾分類,切實推進山水社區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取得實效。  9月4日下午,山水社區特邀請鹿山街道婦聯主席孫燕平為轄區江城宸府小區、國際中心、商超、瑞萊克斯大酒店等物業工作人員共25人參加了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 柳影街道組織轄區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鄉人口的快速增長,生活垃圾增長異常迅速,它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日益加劇。保護環境是當今社會最重視的社會問題,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職責。要解決垃圾處理和汙染問題,可以通過減少垃圾的排放,改善生產、生活方式。
  • 長江路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安全與垃圾分類齊頭並進
    新時代新觀念新時尚,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名詞。老人們的觀念也在與時俱進,她們接受新時代新鮮事物的能力同樣也代表了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實踐能力。為不斷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近日,長江路街道紫金山路社區聯合優諾口腔醫院打造義診服務平臺宣傳陣地。
  • 廣西:創新宣傳形式 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製作具有壯鄉特色的宣傳資料,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今年年初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創新宣傳形式,結合本地特色,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活動,讓垃圾分類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我是藍桶藍兜兜,紙塑金屬我回收,再生利用聚資源,布料玻璃別亂投……」在南寧市玉洞小學,孩子們正在用白話唱誦關於垃圾分類知識的童謠。
  • 創城進行時:市北區雙山街道舉辦垃圾分類進社區實踐活動
    炎炎夏日,一股全民學習垃圾分類的熱潮席捲「朋友圈」。當前,全市吹響創城的「衝鋒號」,在創城之時,更要注重「人」的意識。垃圾分類是創城的一部分,垃圾分類的意識要深入人心,除了要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從孩子抓起。通過學習垃圾的正確分類,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為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進校園工作,增強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
  • 宣傳垃圾分類 提高環保意識
    洞庭街道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1月30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蔡玲燕)近日,洞庭街道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倡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爭當垃圾分類的實踐者、踐行者,增強社區居民環保理念。「垃圾怎麼分類,我這裡有份資料上面都講得很清楚,還可以變廢為寶。」「廢電池是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
  • 宣傳垃圾分類 踐行環保理念
    宣傳垃圾分類 踐行環保理念 大字 日期:2020-11-24 來源:南昌新聞網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居民環保意識
  • 市北區水清溝街道垃圾分類工作獲認可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啟動以來,水清溝街道按照市北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推動社會治理創新,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通過實施「紅色物業」工程,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新路徑,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作用,打開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扇門」,以「紅色」帶動「綠色」,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落地落實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