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更美啦!更富啦!工作隊讓一棵樹村大變樣

2020-12-22 身邊24小時

伊州區柳樹溝鄉一棵樹村是伊州區整村推進的搬遷村。自2017年國網哈密供電公司「訪惠聚」工作隊入駐以來,一棵樹村的村容村貌越來越美,村民的思想觀念越來越新,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美化環境 築巢引鳳

「工作隊來了3年多,我們村年年添置新設施,現在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了。」12月12日,村民吐爾遜汗·突乾巴義老人對記者說。

沒有梧桐樹,哪來金鳳凰。駐村伊始,工作隊就決定「築巢引鳳」,讓一棵樹村美起來。

工作隊聯合村「兩委」,制定了遠景規劃,利用各項經費從建設改造基礎設施入手,硬化村級主幹道、安裝太陽能路燈、粉刷民居外牆、配套健身器材、添置垃圾桶、修建籃球場……還修建了汙水處理站,將村民的旱廁改造成新型水衝式廁所,不僅清潔衛生,還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為了進一步美化環境,工作隊和村「兩委」統一採購了樹苗和花種,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帶著村民一起動手,在村民家的房前屋後栽樹種花。大家的汗水沒有白流,一棵樹村被裝扮得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

今年,村民傑恩斯坎·艾買裡坎利用自家庭院開起了農家樂。他說:「我們村現在設施完備、乾淨漂亮,城裡人都喜歡來我們村玩,我在家門口就能掙上錢。」

轉變觀念 一舉多得

「以前我們在山區生活,祖祖輩輩就會拿著鞭子放羊,不會種地,在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幫助下,現在我們都學會了種菜,不但院子漂亮了,生活習慣也變好了。」村民發來·阿不都克爾說。

當初,搬遷來的村民住進安居富民房,還有一畝地的大院子。村「兩委」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可村民只願意搞養殖,很多人家院裡長滿了雜草、堆滿了雜物。工作隊意識到,要想發展,必須要先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

工作隊隊員為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出謀劃策(資料圖片)。

2017年春天,工作隊會同村「兩委」幫村民把居住區、養殖區、種植區分開,科學合理地規劃庭院,請周邊鄉(鎮)的種植專業戶來村裡指導一部分有意願發展庭院經濟的村民種植蔬菜,並在村裡修建了雞舍,建設了「養殖示範基地」「種植示範基地」。當年蔬菜成熟時,舉辦了「一棵樹優質蔬菜評比會」。

看到別人家辣子綠了、番茄紅了、土雞長大了,村民搞庭院經濟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了。2018年春天,工作隊和村「兩委」統一採購杏樹苗及辣子、番茄等蔬菜苗免費發放,並邀請技術員到村裡進行種植技術培訓,手把手教村民種植,使家家戶戶種上了果蔬、養上了土雞。

「多年來我們在山區養成吃肉不吃菜的習慣,不利於健康。現在院子裡種了菜,多吃菜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村民烏木爾古麗·哈力開老人說。

增收致富 地闊天廣

「工作隊關注更多的還是如何拓寬村民的增收渠道,利用各種政策和條件,讓大家富起來才是硬道理。」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韓永濤說。

駐村以來,工作隊通過多種方式向村民宣傳惠民政策和就業政策,組織個體工商戶、致富能手、鄉土人才在村民大會上講「勵志故事」「致富經」。農閒時節,邀請技術人員到村裡傳授刺繡、養殖、機械修理等技術。

看到許多村民菜種得好、雞也養得好,工作隊鼓勵村民利用庭院搞農家樂,對有意願學習烹飪技能的村民,給予全力支持。

哈密電力賓館是工作隊派出單位的下屬企業,工作隊將首批10名村民送到賓館,由專業廚師進行一對一培訓,並統一進行考核。

接受過烹飪培訓的那提古麗·哈不都力如今成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她和丈夫在自家院裡開辦的農家樂生意紅火。「我們村環境好,還有無公害的蔬菜和散養的土雞,開農家樂不愁沒顧客,我家的烤肉很受歡迎。」那提古麗自信地說。

村民哈不都力·消夏義也接受了專業的培訓,如今他在伊州區城區一家餐廳做廚師,月工資6500元。哈不都力開心地說:「我拿了半輩子羊鞭,現在拿起了炒勺,這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

技高人膽大,技多出路廣。通過各種方式的引導和培訓,目前,一棵樹村有200餘名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轉移就業的村民達100餘人,年人均收入達1.44萬元。

(記者 馬志娟)

【來源:哈密零距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惠民生 聚民心】工作隊加盟互助隊,隊員變身「經紀人」!二堡鎮...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工作隊加盟互助隊,隊員變身「經紀人」!為幫助種植戶把葡萄摘下來、賣出去,二堡鎮各駐村「訪惠聚」工作隊主動作為,當起了葡萄的「採摘員」、銷售的「經紀人」,多措並舉助農增收。
  • 張春賢:「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要蹄疾步穩紮實有效
    原標題:張春賢:「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要蹄疾步穩紮實有效 張春賢也加入了勞動的隊伍,扛起50公斤重的肥料袋子,和村民們一道來到田裡。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農民的兒子娃娃」
    當好知心人讓民心聚起來  楊立新口袋裡長年裝著一個小本子,一家家走訪,一戶戶問苦,小本子裡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村民的困難訴求,同時他還竭盡全力為村民解決一個個困難。  2017年夏天走訪入戶時,楊立新得知二屯村裡5口老井年久失修,已經抽不出水,村裡的莊稼因為缺水已顯得枯黃。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貧困村變成了「幸福村」
    自2017年駐村以來,十二師駐莊子村「訪惠聚」工作隊真心真情為各族群眾排憂解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作為工作總抓手,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地方群眾。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群眾冷暖記心間
    入駐3年以來,六師五家渠市駐奇臺縣西地鎮旱溝村「訪惠聚」工作隊從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把村民當成親人,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家的事辦,持續加大幫扶力度、投入力度,真心實意辦順民心的好事、得民心的實事,各族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強基固本 築牢基層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小山村迸發生機與活力
    眼瞅村裡一家家都相繼建起了蔬菜大棚,村民佐熱古麗·拜戈來西也坐不住了,急匆匆地找到了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分公司駐尼薩村第一書記王勐,訴說想在自家院子裡也建個大棚。在村裡的支持下,不到10天,一座佔地約90平方米的小型大棚就蓋好了。「我有護邊員工資,養的尼雅黑雞下的蛋一枚能賣2元。現在又種起大棚蔬菜,日子更有奔頭了!」佐熱古麗說。
  • 「頭條」「抱歉啊,我駐村了,剛忙完。」
    發條信息過去,也常是半夜才回,配上一句:「抱歉啊,我駐村了,剛忙完。」近年來,旨在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駐村」,已成為奈曼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幹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工作隊的生活是怎樣的?給當地帶來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部分駐村工作隊員,通過他們感受一下駐村工作隊為村裡帶來的變化。
  • 策底鎮關梁村駐村工作隊:用腳步丈量民情 用實績凝聚人心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住在村、服務在村,他們幫在村、扶貧在村。駐村工作隊,是他們光榮的稱號,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今年以來,華亭市35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紮實開展駐村工作,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實績凝聚人心,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戰果。
  • 一個維吾爾族青年眼中的託萬克麥蓋提村之變
    此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老幹部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隊已在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託萬克麥蓋提駐村3個月,工作隊員天天入戶了解困難訴求,和老百姓商量發展大計,茹則古麗和很多村民想法一樣:「說得那麼好,能是真的?」茹則古麗回家8天,工作隊員就登門8次,希望她到村委會工作。茹則古麗將信將疑,決定試試。
  • 【訪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閒置牛棚改造成蘑菇大棚
    六師五家渠市駐軍戶農場九連訪惠聚工作隊隊長董玉霞介紹說。  今年,六師五家渠市駐軍戶農場九連「訪惠聚」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發現,九連有很多牛圈處於閒置狀態。工作隊和九連「兩委」推動連隊「兩委」成員、黨員帶頭先行先試,依託軍戶農場九仙菇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原料支持,以六師農科所的食用菌種植技術為支撐,形成「兩委+合作社+科技特派員+農戶」的模式,大力改造閒置牛棚培植食用菌。
  • 【五個100】訪惠聚之星:情到深處民心暖
    農忙時,工作隊帶著志願服務隊助力春耕秋收;當村民院子漏水時,工作隊趟著泥水幫助修好水管;當天氣轉冷時,工作隊為困難群眾及時送去棉鞋棉襪……今年以來,工作隊累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80餘件,解決困難訴求46件,用真心付出,換取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不斷提升。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工作隊用實際行動踐行駐村初心,強班子、帶隊伍、促增收、解難題、聚民心,從點滴入手繪就亞貝希村幸福美好新畫卷。
  • 【五個100】訪惠聚之星:情到深處民心暖(77)
    農忙時,工作隊帶著志願服務隊助力春耕秋收;當村民院子漏水時,工作隊趟著泥水幫助修好水管;當天氣轉冷時,工作隊為困難群眾及時送去棉鞋棉襪……今年以來,工作隊累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80餘件,解決困難訴求46件,用真心付出,換取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不斷提升。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工作隊用實際行動踐行駐村初心,強班子、帶隊伍、促增收、解難題、聚民心,從點滴入手繪就亞貝希村幸福美好新畫卷。
  • 張寨村來了駐村扶貧工作隊 開封市環保局駐杞縣張寨村扶貧工作紀實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查看花生收穫情況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到貧困戶家裡走訪□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文圖村委辦公室漏雨的房頂被修好了;村小學倒塌的圍牆開始重建了2018年1月15日,開封市環保局駐村扶貧工作隊來到張寨村,隊員們撲下身子、紮下根,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把張寨村當故鄉,把村民當親人,拉家常、話疾苦,主動親近群眾,充分了解民情,貧困戶家裡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田間地頭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不僅為貧困戶們制定了精準脫貧政策,帶領全村致富,還大力引進農村連片綜合整治項目,改善村容村貌。
  • 【駐村日記】開家溝村「新食尚」,不懂你就out啦~
    蛋撻、桃酥、奶茶,這些平日裡只能在蛋糕店才能買到的食品,如今都被搬到了開家溝村的烘焙小課堂上,雞蛋、牛奶、麵粉、清油,經過簡單的加工,就可以做出蛋糕店的味道,這讓村裡的婦女們驚嘆不已,而這一鄉村「新食尚」,正是由開家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開啟的
  • 新疆環保廳的「白博士」也要住村了
    白雁斌(左二)在和靜一鐵礦調查環境工程保護情況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廳2015年第二批「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住村幹部中,新疆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綜合業務室主任白雁斌無疑是其中學歷最高的2015年,自治區環保廳抽調精兵強將到阿克蘇地區烏什縣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組織上選中業務能力強的白雁斌到村裡開展一年的住村工作。  「我博士畢業後一直在環保系統科研機構工作,主要在大城市生活,這次有幸到村莊裡去住村一年,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 「我的扶貧故事」再見了,泥濘路|羅甸縣龍坪鎮裡矮村駐村工作隊...
    我叫黎廷川,是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龍坪鎮裡矮村駐村工作隊網格員。裡矮村工作隊長已經在鎮政府門口等我好久了,我們驅車往沫陽鎮方向前進,當車輛進入柏林村後,道路越來越窄,沿著彎彎曲曲河道,兩邊的懸崖越來越陡峭,乍往上一看,怪石嶙峋的巖石正張著大口對視著自己,讓人毛骨悚然,內心非常忐忑。過了柏林電站以後,道路慢慢平緩,河道岸邊有勤勞樸實的群眾正在犁田,一片繁榮的農耕景象。爬過一段陡坡後終於到了裡矮村委會,這就是我的工作站所,我內心已經迫不及待去走村串戶了。
  • 嘎魯圖鎮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真情架起「連心橋」 實幹鋪築「小康...
    農牧民們都說,與幾年前相比,嘎查裡簡直是大變樣,這離不開駐村工作隊的辛勤努力。2018年,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布寨嘎查駐村工作隊嚴格落實駐村「十項制度、十項任務」,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駐村工作,與嘎查「兩委」一起理清工作思路,加強班子建設,改善基礎條件,發展牧區經濟,全身心投入駐村幫扶工作,用真情架起幹部與基層群眾「連心橋」,以實幹鋪築群眾走向美好生活「小康路」,努力寫好精準扶貧大文章,用心打通扶貧「最後一公裡」。
  • 特克斯縣:從「空殼村」到「富裕村」 看喀拉託海鎮的脫貧經驗
    喀拉託海鎮是伊犁特克斯縣一個偏遠鄉鎮,三年時間,喀拉託海鎮從全縣最貧困的鄉鎮,一躍成為全縣最富裕的鄉鎮,為什麼會有這樣「跨越式」的轉變呢?  用黨建築強戰鬥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貧困村「窮根子」久拔不掉,基層黨組織的軟弱渙散是其中一大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