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日本人氣男星福山雅治宣布與女演員吹石一惠的婚訊時,官房長官菅義偉藉機發表「生孩子貢獻國家」的言論,遭到日本女性的強烈反擊。「全日本大媽黨」代理主席谷口真由美氣憤地說,「感覺國家在操控女性的身體」。「全日本大媽黨」是個什麼組織?日本還有哪些有趣的黨派呢?
在日本的政黨中,除了耳熟能詳的「自由民主黨」「民主黨」「公明黨」以外,還有「生活黨與山本太郎和夥伴們」「次世代黨」「幸福實現黨」「第二院俱樂部」「『開星論』UFO黨」「微笑黨」「理所當然黨」「安樂死黨」「沒有支持政黨」等眾多黨派。
古怪的名字並不能阻礙這些政黨的合法性。「生活黨與山本太郎和夥伴們」的代表是日本大名鼎鼎的政客小澤一郎和「演而優則仕」的前藝人山本太郎,在眾議院享有2個席位,在參議院享有3個席位。「次世代黨」聽起來有些無釐頭,卻在參議院中坐擁5個席位。2014年,石原慎太郎的支持派脫離日本維新會,組建該黨。「次世代」在日語裡有「下一代」的意思,之所以選擇這個名字,是希望給由於貧富差距導致人生選擇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帶來對未來的期待。
「安樂死黨」和「沒有支持政黨」的成立都離不開日本政治活動家佐野秀光。2009年,面對日本日益嚴重的自殺現象,佐野秀光提出「一定要自殺的話請捐獻器官」,隨即組建政治團體「新黨本質」。2012年11月,因主張「設立安樂死制度,減少國民對將來的不安」將該團體改名為「安樂死黨」。後又於2013年成立「沒有支持政黨」,主張「通過直接民主制,使國政反映民意」。
日本前眾議院議員、政治問題律師早川忠孝介紹稱,根據現行日本憲法規定的結社自由,誰都可以組建政黨和政治團體,但需要制定綱領和章程,選定代表和財務負責人,明確所在地,並向所屬地區的選舉管理委員會申報。
日語裡「黨」「派」的使用範圍比中文廣,喜歡吃甜食的人被稱為「甘黨」,愛狗人士被稱為「犬派」,因此日本帶「黨」的組織不一定都是政治團體。前文提到的「全日本大媽黨」是一個市民團體,鼓勵婦女把政治當成與自身息息相關的事情。曾有日本媒體評論稱,過多的「黨」和過於簡單的手續也是造成日本政治團體混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