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學院黨委書記於元濤、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於麗做客演播室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臧旭傑 史宇 見習記者 梁鵬 煙臺報導7月15日,《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書記訪談》在大眾網煙臺演播室進行錄製,本次訪談邀請到了學院黨委書記於元濤、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於麗做客演播室,兩位領導就學院辦學定位、辦學特色及發展目標做了詳細講解。2020年3月22日,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在煙臺工貿技師學院基礎上設立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魯政字〔2020〕48號);5月11日,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備案(教發廳函〔2020〕22號),正式開始高職專業招生。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是「十三五」時期全國唯一一所在技師學院基礎上建立的職業高等學校,也是落實教育部山東省共建職教創新發展高地的重要成果。學院的建立,將致力於培養高素質複合型的文旅人才,助推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文化旅遊類學校主要分布在濟南和青島,而煙臺、威海沒有專門的文化旅遊類高等職業院校,人才數量和質量無法滿足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的迫切需求。建立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有利於全省文化旅遊院校的科學布局,打造現代化、國際化文化旅遊人才培養高地,推動山東省實現從文化旅遊資源大省向文化旅遊強省的轉變。」學院黨委書記於元濤表示。構建「1+2+4」特色專業群 提升辦學實力「2020年學院首批開設烹調工藝與營養、廣播影視節目製作、酒店管理、空中乘務、電子商務、國際郵輪乘務管理6個高職專業,招生計劃共計1500人,主要面向全省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人員。」訪談中,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於麗表示,專業建設是引領學院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的內生動力,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圍繞區域發展戰略定位,不斷優化和調整專業結構,利用三年時間,構建「1+2+4」特色專業群協同發展人才培養體系,即優先打造餐飲管理1個引領專業群,重點建設智慧旅遊、文化創意2個特色專業群,著力培育現代商務、智能製造、空港服務、智能控制等4個專業群。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為保障首批高職高專學生教育教學工作,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採取了三項有力措施。一是建立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將「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職業精神、企業文化、創新創業、文明禮儀」等內容融入教學全過程。二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師資隊伍,在全國範圍內選聘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制定高等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培訓計劃,到省內同類先進職業院校參觀學習,組建「大師工作室」和「名師工作室」,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專兼結合、充滿活力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三是完善學院綜合管理體系,深化院系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高職高專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後勤保障等制度體系,加快建設智慧校園、生態校園、人文校園和文明校園,為教書育人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煙臺文化旅遊學院深入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項目引領,重點建設智慧旅遊、餐飲服務、智能製造等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產教學創研」立體化實踐平臺。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於麗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專業對接產業、行業的力度,逐步形成『一個專業一個實體』的市場化經營模式,依託『山東省魯菜文化與產業研究院』、『文化旅遊部旅遊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範基地』、『煙臺市禮儀協會』、『煙臺市導遊大師工作室』、『顏永年教授工作站』、『葛昌純院士工作平臺』等產學研平臺,推進產業學院建設步伐。」學院還利用產學研平臺開展「航空服務、影視製作、跨境電商、3D列印+模具、3D列印+數控技術、3D列印+口腔義齒製造」等高端技能培訓。轉型升級為煙臺城市建設提供人才保障2020年是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建設發展的開局之年,也是學院實現從中職技工教育到高等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面對三年後,省教育廳將對新設置的高等學校進行辦學質量評估,學院黨委書記於元濤表示,「我院將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始終堅持融合發展、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辦學之路,致力把學校建設成適應新時代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與品質提升的新文旅人才搖籃;和以『新技術+』、『文化+』、『旅遊+』助力煙臺市文化旅遊產業集群發展,支持國際知名文化旅遊名城和『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品牌建設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為煙臺建設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據悉,在2019年度煙臺市校地融合發展項目申報中,煙臺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成功立項智能增材製造技術專業建設、智能時代煙臺職業院校社會培訓模式轉型與對策研究、煙臺市影視創意產業PMBV人才培養基地三個項目,爭取專項資金190萬元。山東航空、濟南鐵路局、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渤海輪渡、希爾頓酒店、中國石化、中國移動、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300多家優質企事業單位把學院作為人才培訓和儲備基地,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