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談判首日:近百種藥品經歷激烈比價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國家醫保談判首日:近百種藥品經歷激烈比價,高值罕見病藥物或無緣進醫保?

圖為國家醫保談判首日,藥企人員聚集在門口等消息 崔笑天/攝

本報記者崔笑天 北京報導

12月14日,在最低溫達到零下13度的北京,一群醫藥人與媒體記者苦守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門口。這是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的首日,近百種藥品將經歷殘酷的競爭,以此換取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門票」。

每家藥企的「談判團」由三人組成,多為老闆加研發人員的組合。據《華夏時報》記者在現場了解,今年醫保談判的規則幾乎與去年一致:國家醫保局先確定醫保支付預期價,由企業「盲報」價格兩次,兩次報價均超過預期價15%的藥品將會出局。

「要是這次能談下來,大家就能好好過個年了。」一位在現場等候的藥企人員如此感嘆。大部分藥企是在今年8月收到通知並開始籌備,經歷了準備階段、申報階段、專家評審階段,終於熬到了本輪談判和競價階段。

雖然無法看到場內情況,但一位談判結束後的藥企代表坦言「降價幅度非常高」。多家藥企代表均步履匆匆,面色平靜看不出悲喜,向現場迅速聚攏尋求採訪的媒體記者拋下一句「保密」「醫保局不讓說」便迅速離場。

這次談判,公眾關注的焦點聚集在PD-1以及罕見病藥物領域。根據去年的經驗,醫保目錄談判的成功率為64.7%,150個參與談判的藥品,有97個談判成功,其中,抗癌藥(22個)、慢性病用藥(14個)及罕見病用藥(7個)佔了大頭。

不過,如今醫保談判結果未出,罕見病行業內悲觀情緒已現。「對於高值罕見病藥品進國家醫保,今年整體比較悲觀,估計很難談下來。」一位業內人士無奈地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高值罕見病藥物或無緣談判

12月14日,已有罕見病藥企開始談判。據財新報導,一名罕見病藥企代表稱,所涉及的談判藥品已在浙江、山東等多地準入地方醫保,此次亦是作為地方醫保品種參與談判,今年各方態度都比較務實,自己準備的第一輪報價即是先前提交談判材料時的意願支付價,兩輪結束後看最終能否談成。

在9月18日,國家醫保局公示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包括708個產品。據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整理,該名單覆蓋了SMA(脊髓性肌萎縮症)、多發性硬化、戈謝病、黏多糖貯積症、法布雷病、龐貝病、血友病等13種罕見病的18種藥物,其中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注射用阿加糖酶β、艾美賽珠單抗注射液年費用均在百萬以上。

不過,這708個產品僅是申報名單,究竟有多少通過了形式審查,國家醫保局並未公布,其中又有多少高值罕見病藥物得以進入今天的國家醫保談判,仍未可知。但就自媒體「八點健聞」報導,一位接近醫保局的專家表示,年費用自費超過30萬的罕見病藥物可能沒有資格進入談判。

對此,行業人士已有預期。業內的一種看法是,高值罕見病藥物或很難進入今年醫保談判。所謂「高值」,指的是年花費在50萬以上的藥物,比如這次出現在申報名單裡,8月份引起廣泛討論的「70萬一針」的SMA天價救命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在醫保局層面,近日亦有風向透露。12月10日,國家醫保局回復了全國人大代表班宇俠提出的「關於創新醫保支付機制和罕見病醫保多方支付機制的建議」。國家醫保局稱,據統計,目前已在我國上市且有適應症的50餘種藥品中,已有40餘種納入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而「對於部分價格特別昂貴的特殊罕見病用藥,由於遠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等原因,無法被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了箇中原因:「醫保是『保基本』,是普惠性的,納入目錄內的藥物基本都是使用量特別大,疾病人群特別大的。而罕見病單病種患者群體小,所以短期內高值罕見病藥品基本不會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史立臣進一步指出,一方面,由於醫保蛋糕的盤子有限,罕見病藥物又相對昂貴,所以決策者一定會非常謹慎,考慮到各地的醫保使用情況,最後做出決定。另一方面,帶量採購也好,國家醫保目錄談判也好,基本上納入的品種都存在競品,而罕見病藥物又稱孤兒藥,幾乎沒有競品,也就不能比價,降價空間有限。

地方醫保可以進行更多探索

不過,就罕見病藥物「高值」的問題,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秘書長王奕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或許是一種誤解。一是相比於部分腫瘤新藥,罕見病藥物的價格並沒有很高。二是這些藥物適用的患者群體也極少,整個群體的總花費不會很高。「現在總在提高值,讓大家都覺得罕見病用藥好像都很貴,我覺得不能這麼算。從價格上來講,從使用的人數上來講,總的花費並不高。」

同時,王奕鷗也認為罕見病藥物進醫保,與醫保「保基本」的理念並不矛盾。「這些藥物,都是患者唯一的救命藥,他們就指著這一兩種藥物,來維持基本生命,這和醫保的理念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罕見病患者有望在5年左右看到高值藥進醫保的希望,在這背後,是由帶量採購推動的醫保支付比例的調整加速。

史立臣表示,在美國,20%-25%的保險費用,是用來支付使用量最大的仿製藥物,剩下的75-80%,支付的是專利藥物和罕見病藥物,這個支付結構是比較合理的。而中國恰恰相反。「80%左右的費用都用來支付仿製藥了,沒有錢去支付專利藥物和罕見病藥物。只有(支付結構)扭轉過來,比如30%-40%去支付仿製藥和中藥,餘下的50%-60%的比例去支付專利藥物和罕見病藥物,得達到這個程度,(罕見病藥物)才可能往裡進。」

而在如今帶量採購加速推進、仿製藥價格大大下降的背景下,「也就5年左右的時間,就能看到一些罕見病藥物進入醫保」。史立臣說。

未來可期,而當下,如何保障罕見病群體的用藥?國家層面上的統一政策並不多,而是以各地自行探索為主。其中,一些經濟發達、醫保結餘較多的省份,會走得更遠一些。比如2019年,浙江省建立了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根據當地政策,浙江罕見病患者每年自費上限不超過10萬元。

「雖然進國家醫保目錄有難度,但在地方醫保層面,還是有很大空間的。」王奕鷗表示,她所在的病痛挑戰基金會,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罕見病多方共付機制,也就是由政府、公益機構、商業保險以及企業共同來為「天價」罕見病藥物買單。其中,政府支付的比例需要佔到80%-90%,餘下幾方則起到補充作用。「目前我們的罕見病醫療援助工程在浙江、山西、山東的項目都推的比較好,接下來還會覆蓋河北。」

與此同時,除了支付模式的探索,國內藥企也需要在研發方面持續發力。目前,罕見病特效藥幾乎均由國外藥企研發,價格普遍高昂。

那麼,國內藥企在罕見病新藥研發領域,是否有希望重現如今抗癌藥賽道的熱情?史立臣坦言這還需要國家的引導。「罕見病藥物研發的成本非常高,周期也比較長,風險比較大。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對研發罕見病藥物的企業,政府會進行資金、政策等支持,如果缺少這種引導與支持,罕見病患者人數少,很多企業是不願意投入研發的。」

相關焦點

  • 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正式啟動 藥企代表「低調」「嘴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現場丨 藥企「低調」「嘴很嚴」 談完火速抽身離開 恆瑞PD1呼聲最高 還沒進醫保股價超漲7. 5%12月14日,醫藥行業的年度大考——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正式啟動。12月15日,從現場情況看,一些化藥獨家品種企業參與了國家醫保談判。一位企業代表向21新健康記者表示,他們是一家跨國藥企,談判的是眼藥水,此次結果不太滿意。與此同時,包括上海綠谷製藥的阿爾茲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代號GV-971)、再鼎醫藥的卵巢癌新藥尼拉帕利(商品名:則樂)等藥品參加了國家醫保談判。
  • 「雙盲式」國家醫保談判如何操作?專家揭秘:聚光燈下全程錄音錄像...
    「我每天習慣性佩戴手環,其中11月11日,也就是談判的第一天,監測數據全天壓力紅標,整個白天超過11個小時持續處於高壓狀態。」11月28日,劉宏亮在國家醫保局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準入藥品名單新聞發布會作出上述表述。今年是談判藥品品種數量最多的一年,有150個藥品納入談判範圍,要在較短時間內全部完成,對劉宏亮這樣的現場談判專家來說,的確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 新一輪醫保談判:有藥品降價30%,企業稱不進醫保生存率為零
    《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顯示,2020年目錄調整分為準備、企業申報、專家評審、談判準入、公布結果5個階段,預期將於年底前完成全部工作。此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於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進行,談判藥品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科、兒科等藥品品種。
  • 97種國家醫保談判藥品今起落地武漢
    我國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醫保藥品談判近日收官,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宣布,從2020年1月1日起,此次97種國家「談判藥」全部納入我市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範圍。
  • 決勝2020|近百種國家談判藥可享醫保報銷,自付比例有硬槓槓
    波生坦能納入醫保報銷,是她一直以來最大的期盼,如今終於願望成真。2019年,我國進行了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醫保藥品談判,在此次談判中,新增的70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60.7%;續約的27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26.4%。使得患者個人負擔減少80%以上,個別藥品負擔下降95%以上。
  • 119種「談判藥」進新國家醫保目錄 近四成來自江蘇
    本次共有119種成功進入新版國家目錄的「談判藥」,平均降幅超過50%,其中47種藥品來自江蘇,也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據了解,新版國家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為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目錄內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119種成功進入新版國家目錄的「談判藥」,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多個門類,其中有近四成是在江蘇研發、引進、生產的。
  • 兩次報價超國家預期15%即出局?醫保談判現場藥企直呼緊張
    此次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於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進行,談判藥品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科、兒科等藥品品種。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公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逾700個目錄內外的西藥、中成藥通過形式審查,其中還包括12款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的藥品。
  • 近百種國家談判藥可享醫保報銷 個人首先自付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
    波生坦能納入醫保報銷,是她一直以來最大的期盼,如今終於願望成真。2019年,我國進行了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醫保藥品談判,在此次談判中,新增的70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60.7%;續約的27個藥品,價格平均下降26.4%。使得患者個人負擔減少80%以上,個別藥品負擔下降95%以上。
  • 兩部門發文要求做好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工作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做好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工作。通知稱,各省級醫保部門要優化流程、加快進度,組織企業及時提交相關資料,按照《國家醫保局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將2019年談判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醫保發〔2019〕65號)規定的時限將97個談判藥品在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上直接掛網。及時組織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產企業籤訂協議,醫療機構根據協議規範採購。
  • 44種藥品進入醫保談判範圍
    專家表示,降價幅度將成為最終能否進入醫保目錄的重要考量因素。進入醫保目錄後,能否以降價「換」市場,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競品進入醫保目錄的情況。  1個品种放棄醫保藥品談判  2017年2月,人社部網站公布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新增45個擬談判藥品。
  • 醫保談判第一天 中成藥溫和降價 年費用30萬以上罕見病藥或無緣談判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談判的品種變多了。  去年有150個藥品參與談判,97個成功,包括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用藥和4個兒童用藥。  9月18日,醫保局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後,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其中目錄外728個,目錄內23個。
  • 新一輪醫保目錄砍價進行時
    以下為文章要點:11月11日~13日,為期三天的醫保價格談判戰開啟。共涉及150個品種,而非此前外界所說的128種。競標性談判與比價談判相結合。競標性不定最低價,讓企業各自報價,最低價的品種入選。大部分品種採取比價:國家醫保局先確定最低價,企業報兩次,兩次報價均超過最低價的15%將會出局。
  • 2020醫保談判在京啟動 抗癌明星藥「火拼」
    12月14日,2020年新一輪醫保談判在北京啟動。此次談判為期三天,共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根據此前醫保局發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共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業內預計,近半藥品有望納入新增調入名單。值得關注的是,自2019年首款PD-1抗癌藥被納入醫保目錄後,國內獲批上市擁有PD-1單抗的藥企已增至6家。
  • 新版醫保目錄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97種...
    新版醫保目錄實施時間 新版醫保目錄即將於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很多藥品價格大幅下降,這要得益於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帶來的實惠。 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共有25名專家參加,組成5個專家組,他們用三天時間對150種藥品進行了集中談判,最終97種藥品通過談判方式進入醫保目錄,其中新增加的70種藥品,平均降幅達到60.7%。
  • 復盤最強醫保談判 這場談判為何「圈粉無數」?
    「報價有兩次,如果兩次達不到我們的心理價位,那就自己出局」,視頻裡,參與談判的專家一開始就開誠布公、明確了「遊戲規則」:雙方採用比價磋商的方式,國家醫保局先確定醫保支付預期價,由企業報價兩次,兩次報價均超過預期價15%的藥品將會出局。
  • 還原國家醫保談判組是如何使新藥平均降價60%的?
    有可能是今年醫藥圈的最後一個重磅消息,業界期盼已久的2019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名單昨天正式公布。健聞君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參與此次談判的150個藥品中,共有97個談判成功。其中,119個新增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包括52個西藥和18個中成藥。
  • 易覽天下 | 2020醫保談判揭曉|漸凍人症|罕見病|醫保|談判|藥物|...
    這些獨家品種的共性是,年支出醫保基金超過10億元的品種。而這樣的品種有14個。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醫保藥品常規目錄內的品種非常多,這些品種恰恰從沒有經歷過藥品談判時代,此前多年,在藥品準入時並未大幅降價,至今也是如此,所以藥價一直高居不下,出現了比談判目錄內的部分創新藥醫保支付價還高的現象。
  • 北京新版醫保藥品目錄4月1日起實施 藥品增至近3000種
    北京新版醫保藥品目錄4月1日起實施 藥品增至近3000種 2018據悉,新版藥品目錄將於今年4月1日起實施,預計年均為參保人員減輕醫藥費負擔超5億元。  新版藥品目錄增至2986種藥品  據介紹,新版醫保藥品目錄納入了國家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內收載的藥品和國家組織談判的36種藥品。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14種獨家藥均降近半倍
    今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出爐救命藥談成了多少?  老百姓得到多大實惠?  你關心的都在這裡  今天(12月28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將於明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錄內藥品總數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
  • 112種國家談判藥品落地 武漢市民用上了質優價廉的中選藥品
    記者了解到,去年底,97個國家談判藥品進入最新版國家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其中,三種治療C肝的創新藥首次進入,覆蓋到所有基因型C肝。三種藥中,針對1b型C肝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原價由4萬降到了6000元;治療所有C肝基因型的丙通沙,原價由7萬降到了1.3萬元。不僅降價,還納入醫保報銷。經過簡單測算,按目前的治療方式,一個療程三個月的藥品費用,我市C肝患者個人負擔最少的降至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