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面圖秒變立體動畫 第26屆江蘇科普周送上萬項「科技大餐」
中國江蘇網5月17日訊 (記者 王靜)只需用手機輕輕一掃描,平面圖片便可躍然眼前變成立體動畫、 憨態可掬的機器人能輕鬆表演金雞獨立……今天上午第26屆江蘇科普宣傳周開幕,有趣的互動遊戲、新穎奇特的科技產品等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吸引了眾多觀眾。
平面圖經手機掃描秒變立體動畫
今天,位於南京夢都大街50號的江蘇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熱鬧非凡,不少家長趁周末帶著孩子來這裡感受科技魅力。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展臺前,一個憨態可掬的機器人成為全場的焦點。這個高57釐米的機器人擁有可撅握的雙手,能自由變換出多種造型。據研發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可用於家庭娛樂、科學研究等,將程序輸入後即可自主完成各種動作,還可用於研究腦電波對四肢的控制作用等。
蘇州夢想人科技公司展臺前,一塊大型屏幕上,一隻3D的動畫恐龍正在接受一名小朋友「餵食」。這位小朋友手持一塊畫有鮮肉的平面紙板站在屏幕面前,小朋友用圖片對準屏幕裡的恐龍,只見恐龍一扭脖子大嘴一張,一塊立體感十足、栩栩如生的鮮肉就被吞掉了。該公司的負責人戚毓超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的產品是一款增強閱讀平臺。用戶只要使用下載了「夢想點讀書」軟體即可體驗。只要打開軟體對普通圖書進行掃描,用戶立刻就能體驗完全立體式的閱讀體驗——不僅平面圖片變成三維立體圖躍入眼帘,還可享受「點讀」功能。
行進中的自行車在轉彎時很可能因轉得太突然,造成後面機動車避之不及,而引發交通事故。本屆科普周展廳活動中,來自興化市實驗小學的3個「小小發明家」就因解決了這個問題而獲得了「培源獎」殊榮。他們發明了具有聲光雙重效果的「自行車轉向自動提醒器」。
「有一次我們幾個出去玩親眼目睹了,一場事故。事故是因前面電動車忽然轉向,後面的機動車沒反應過來而造成的。」該項目的發明者之一11歲的男生李恆陽介紹道,「後來我們動腦子做了一個逼真的自行車模型,隨後研究設計電路,最終發明出,手動和自動兩種『轉向昂提醒器』。如果每輛電動車都能裝上它,事故就能大大減少了。」該產品的發明者最大只有11歲。
在今天上午的南京主場活動中,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徐南平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卡林伽獎」中國首位獲獎者、中國科技館李象益教授、中國科普作協著名作家葉永烈教授座談,並為2014年江蘇省政府青少年科技創新「培源獎」獲得者頒獎,向首批「江蘇省首席科技傳播專家」頒發聘書。
「科學夢想谷」網絡平臺及江蘇省科協微博、微信也於同日上線。據悉,在本屆科普宣傳周於5月17日-24日舉辦,主題是「科學生活,創萬項新圓夢」。在此期間,各地還將舉辦科普進社區、入學校、到機關、下農村等各類活動上,包括「科普創新圓夢生活」著名科普專家系列報告、中美綠色能源科普連線、「江蘇流動科技館巡展」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