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隨著創業板註冊制的來臨,創業板的漲跌幅限制調整至20%。這樣一來原本無人問津的創業板低價股成為了大家爭相搶購的「香餑餑」。創業板接連放出歷史天量,低價股掀起「20CM」漲停潮。其中就以天山生物、豫金剛石、長方集團為代表。
今天的主角豫金剛石自8月24日拉出第一個「20CM」漲停後,短短14個交易日漲幅便已達到驚人的186%。雖然在監管層加大監管力度,「三大妖股」同時被要求停牌之後,豫金剛石股價回調,但在9月30日,豫金剛石又搭上了「第三代半導體」的快車,接連上漲,並在10月21日創出歷史新高。
但好景不長,11月2日深夜,豫金剛石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3日開市起停牌1天,將於2020年11月4日開市起復牌。公司股票自2020年11月4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豫金剛石」變更為「ST金剛」;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不變,仍為20%;股票代碼不變,仍為300064。
根據公告,該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告的原因如下:存在向控股股東或者其關聯人提供資金的情形, 存在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
同時發布的還有豫金剛石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對訴訟事項進行梳理與分析,對印章使用情況及涉及非經營借款、擔保案件審批情況進行核實:經核實,公司與牛銀萍糾紛案件材料顯示,資金流向控股股東;公司與張志軍糾紛案件材料顯示,公司為實際控制人借款擔保。兩起案件法院已扣劃公司土地補償款4400.00萬元。
同時因訴訟事項,公司存在部分訴訟事項相關的借款、擔保案件未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及相關決策程序審議批准的情形,根據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公司需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訴訟案件8單,涉及金額合計約7.77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44.76%;
截至目前,公司對上述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項預計在一個月內不能解決。鑑於公司當前情況,公司股票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此文一出,多達6萬戶股東莫名其妙的手中的「豫金剛石」就成了「ST金剛」。自此,ST金剛就一路向下俯衝,完全沒有剎車的意思。截至今日收盤,股價3.22元,叫最高點腰斬。
有趣的是今日深交所披露,ST金剛在11月4日至11月16日跌幅嚴重異常期間,獲自然人買入33.6億元,佔比97.45%;其中,中小投資者累計買入26.41億元,佔比76.63%。機構投資者買入佔比2.55%。
在成交量達到34.48億元的情況下,自然人買入佔比近98%實屬罕見,散戶累計買入26.41億元更是聞所未聞。以股市「二八原則」來說,ST金剛石98%的非機構持倉想要獲利幾乎不存在任何可能性。況且在ST金剛多次提示存在資金鍊緊張等風險的情況下,想要等到機構來買入也幾乎不可能。
散戶:我想著機構會抄底,自己能撈到點湯喝,誰知道所有人都是這種想法!賭徒心理,不可取啊!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