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享受孤獨

2020-12-13 子墨書坊

陳子墨/文

我記得曾經有人跟我說過:「大抵成功的人都是孤獨的。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會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他們的境界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所以他們時常感到孤獨,但同時他們也喜歡孤獨、享受孤獨。孤獨帶給他們更多的思考,也帶給他們更多的力量。如果你覺得孤獨,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有點遺憾的是,最近我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獨立的個體,總是跟一些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真正能走進你的心裡,你們可以彼此相依,無話不談的人真的少之又少,知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讀初中的時候,一心想著要考上好的高中大學,我特別努力, 我捨不得浪費一丁點的時間。我走路帶風,上廁所小跑,體育課背英語單詞,我從不在課間跟同學聊天。三年的初中生涯過得像苦行僧,我一點都不快樂,我也覺得很孤獨,我卻沒有享受這份孤獨。同學都覺得我很高冷,很內向,很難相處。但其實我特好說話。

高中的時候,我選了我並不擅長的理科, 因為理科班男生多,我就不用跟他們過多的交流,我可以一如既往的孤獨假裝高冷。但事實上,這幫男生並沒有給我這樣的機會,他們總是找我麻煩,找各種機會欺負我,讓我疲於應付。他們會在我的課本上畫畫,寫滿他們自己的名字,會拿著放大鏡利用太陽光把我的校服點燃.。冬天會拿走我的帽子圍巾在教室裡扔來扔去……

我再也不能不聲不響地坐在角落,我只能站出來跟他們鬥智鬥勇,結果我的性格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我變得很外向,也特別善於交流,特別喜歡給他們講道理。後來我當了副班長,我需要坐在講臺上管理自習課,那些總喜歡跟我作對的人統統被我寫進本子裡交給老師,我成了那個愛打小報告的班幹部。但情況並沒有好轉,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欺負我。

於是我改變策略,跟他們站在統一戰線,我跟他們一起打籃球、打桌球、打羽毛球、跑步……那些無傷大雅的小打小鬧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結果後來他們對我特別友好,甚至會拿一些小零食「賄賂」我。同桌說我是雙面伊人,靜得嚇人,動如脫兔,看不出來你偽裝得這麼好,這麼快就打入「敵後內部了」。

現在回想,高中三年,是無比快樂的三年。雖然我不再感到孤獨,跟誰都是朋友,周圍總是特別熱鬧。我一直以為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我。我原來這麼不喜歡孤獨,我終於可以告別初中裡那個「默默無聞、性格孤僻」的自己了。

三年後,當我們各自去不同的地方上大學,我們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我們開始各自擁有新的朋友,新的圈子,我是那麼的不習慣。等我大學畢業回來參加工作後,我甚至隔三岔五地組團約高中同學一起吃飯,一起打羽毛球,基本上兩周一次活動。連我自己都覺得累得慌,我們中的好多都是做外貿銷售的,客戶的飯局已經夠多了。事實上,我們早已不再一個圈子,但我總喜歡把他們強行拉攏,這樣真的對大家好嗎?

再後來,很多同學都結婚生子, 我們之間的聚會戛然而止。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我們不能把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別人,當然,我們也不必去羨慕別人的生活色彩斑斕。其實每個人都一樣,該有的煩惱老天一個都不會少。

現在的我結婚七年了,兒子七歲了,平日裡除了工作寫作,所有的時間都是滿滿當當的,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想今天去哪裡消遣一下,也不大喜歡去參加同學很多的聚會。我的存在感變得很低,我開始喜歡孤獨,享受孤獨。周末我會帶著孩子去圖書館借書,下午坐在陽臺上,泡上一杯咖啡,啃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偶爾也會帶著孩子去徒步、慢跑……當生活慢下來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很美好。

不要害怕孤獨,要享受孤獨。趁年輕,趁有時間,去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去做正確的事情。多看書,多學習,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一本書都凝聚了作者無數的心血和百態人生,我們總能從裡面學到一些什麼!

相信孤獨是一種力量,孤獨是一種歷練,孤獨是一種氣質,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你的人生會變得與眾不同。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享受孤獨。

陳子墨:曾做過外貿、會計、半路出家的媒體人。左手文字,右手工作,喜歡記錄溫暖的人和事。

相關焦點

  • 孤獨是生活常態,從孤獨到熱鬧,從熱鬧到孤獨
    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或是畢業季,或是開學季,亦或是離開長期居住的城市,都會感到孤獨。當然在孤獨中收穫了力量,然後走向新的開始。孤獨是生活常態,從孤獨到熱鬧,再由熱鬧到孤獨。《百年孤獨》的作者曾寫道:「孤獨原本是人生的常態,生命中曾有過的絢爛,都將用寂寞賠償。」
  • 孤獨,其實是一種享受
    孤獨是一個人內心本真的歸位,真正甘願承受孤獨的人,才會衝破自己思想禁錮的牢籠,騰飛出人生不同凡響的精彩,真正愛上孤獨的人,才是最懂生活的人,他們懂在熱鬧和安靜之間調節自我。在煙雨濛濛的日子裡,聽小雨敲窗,捧一本閒適的書,把所有的煩惱都拋開,獨享,一個人的時光靜好,歲月溫柔。
  • 早安勵志心語:成為優秀的人,都要學會享受孤獨
    一位哲學家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孤獨是一種最本質最昂貴的自由。因為擁有孤獨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成長就是先學會與孤獨相處。
  • 心理老師告訴你,人生而孤獨,但最好遠離孤獨
    有人說孤獨是最高級的浪漫,是人們最能夠正視自己內心的時刻,我們終究在這個世界上的某些階段只能夠一個人走,我們終要適應孤獨,我們終要學會與孤獨為伴。你想成為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人嗎?你想成為一個天才嗎?梵谷就是一個孤獨的人,也正是他的孤獨,讓他眼中的世界與其他的人不同,才讓他畫出了流傳萬世的作品。 那相比於梵谷,你還是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呢?一個享受生活的平常人呢?
  • 新歌速遞丨聽權振東是如何詮釋孤獨 孤獨是一種常態
    獨立音樂創作人權振東發行全新單曲《常態》,用細膩而深厚的嗓音唱出生活感悟,用誠摯情感唱出對人生議題的獨到見解。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這句話就把《常態》的中心思想全部概括了。權振東此次新歌不同以往的溫情,直接把黑暗攤給你看,將現實暴露無遺,爵士風格像極了灰色幽默,調侃你抱怨無用,別像個逃兵。現代人恨不得頭頂一個喪,充斥著孤獨感和自我危機意識,故作老成幻想長大,殊不知這一切只是種常態,所謂的成敗全都是生命之中不可缺失的面。
  • 因為孤獨本是生活的常態,所以陪伴才顯得格外珍貴
    人生是一個從懵懂無知變得知之甚多的過程,生命的本身意義就是歷練,讓人從一張白紙慢慢添墨,直到不剩一點空隙,從鮮衣怒馬烈焰繁華到銀碗裡盛雪,從青蔥年華到耳鬢斑白,一步一步的的走向更好,走向未來,修煉自己。
  • 享受孤獨 學會與自己獨處 是人生最珍貴的禮物
    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我們不斷地尋找,不斷地失去,最終要學會與孤獨相處我一直覺得生命的個體從被父母孕育那一刻起就是孤獨的。大多一個人在母親的子宮裡,原理上是與父母在一起,能夠透過一點光亮,能夠聽到一點聲音。但是只是一個人孤獨地吸收營養,遊來遊去,不斷成長,直到呱呱墜地。成長的過程中,孤獨伴隨著。開始不會說話,與大人無法正常溝通,僅通過哭笑表達悲喜。
  • 《百年孤獨》25句經典語錄,句句都是人生,讓你學會享受孤獨
    3.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4.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 讀了這些,才明白孤獨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行,每一個人,都是匆匆的過客,有人獨身一人,有人結伴而行,但終究好多人還是走著走著就散了,最後,剩你一人,即便是孤獨的,也要走完剩下的路,也許你一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發現街道上人們總是三五成群,有說有笑,你不用感覺寂寞,因為也不乏有個別孤獨的身影,但他們享受孤獨,一個人的時間久了,便慢慢的習慣享受孤獨帶給我們的一切,我們的生活裡或許平淡無奇或波瀾壯闊
  • 每個孤獨的人都值得被等待丨人生有很多孤獨時刻要自己捱過
    ——阿紫我們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刻,也許終其一生都是感覺自己是座孤獨的島嶼,不一定會有遇到讀懂自己的那個人的機會,然而即便如此,我們的孤獨也值得被理解,就像在暗夜裡前行的人,頭頂著自己的光,尋找或吸引發出同樣光芒的人。
  • 【心理指導】孤獨成為常態,你就不得不去享受它,最後對獨居上癮
    ,你就不得不去享受它,最後對獨居「上癮」獨居、孤獨、享受、上癮。說到孤獨,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想到這句話:「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孤獨。當孤獨成為常態,人的行為也會在這種常態化的生存狀況中發生顯而易見的改變,進而影響到自身的心理狀態。
  • 海子逝世30周年:人生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享受孤獨
    尼採說,孤獨是一個人的天性。 孤獨,常常讓人變的更優秀,變得更能看清自己。 海子用他的生活態度,用他的詩歌,甚至用他自己的一生告訴我們,人生最高級的活法,是學會享受孤獨。
  • 一條發出52赫茲的鯨魚,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Alice
    沃特金斯博士是發現並跟蹤Alice長達12年的海洋學家,當他逝世以後,他的同事陸續收到了關於他們發表的論文的信;這些信件與過去的學術信件截然不同,都是來自普通人:有悲傷的人、心碎的人、孤獨的人,他們在52Hz的歌裡聽見了自己的聲音,Alice發出了人們共同的孤獨頻率,我們每個人都是Alice。
  • 人生,孤獨是常態,但我們從不孤單。一定有人懂你所有的欲言又止
    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但人一定不是一生就孤獨的。孤獨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但人一定不是生來就孤獨的。從我們呱呱落地甚至還沒有落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與身邊的人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可是,在人生的這段旅途中。他們都會陪我們走過某一段時光。即使在那段時光裡,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真正的感同身受我們所有的好與不好。但是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想要能夠了解最真實的我們。希望能夠在我們失意難過時給予我們足夠的溫暖。
  • 享受孤獨,也是一種成長
    人生很長也很短,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能有所得,有所成長。有的人一輩子按部就班,但是渾渾噩噩,到了生命的盡頭卻悵然發現自己竟然一無所有。本無一物可歸於自身,埋於地下,化為青煙;也有的人,一輩子汲汲營營,卻無所適從,直到暮年夕陽西下,才恍然自己孑然一身,無所歸一。
  • 成長,是學會享受孤獨的過程
    感謝你我的相遇,如果你願意的話,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寶藏鐸」讓我陪伴你度過每一個孤獨的時刻。以前班裡的同學都是三兩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體。無論是就近交友原則,還是因為臭味相投相互吸引,基本上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大家的活動都會以這個小群體為基礎。
  •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背了幾十年《江雪》居然是首藏頭詩,柳宗元:孤獨才是人生常態就有一首詩,完全合乎了我的心情: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藉此表達了貶謫後孤獨絕望的心境。很多網友是不是覺得詩詞原來還有這麼多道道,詩詞作為中國的經典文化,我們確實應該好好讓它繼續傳承下去。看完柳宗元的 《江雪》,讓我想到 了百年孤獨裡的那句——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 每個人註定都是孤獨的-《百年孤獨》
    其實無論是書籍還是電影,但凡能夠反映一個時代縮影,且角度獨特,手法新穎就都有可能。《百年孤獨》則是「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書寫了100多年的歷史中一個家族7代人的歷程與興衰。甚至每一代人,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拿出來單獨書寫都可以成為一個精彩的小說。
  • 內心強大的人,一定習慣了孤獨!
    我們學習了太多如何與人相處的教條,不斷完善自己所謂「為人處世」的智慧。但似乎忘了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獨處的時光也很長。其實在我們的一生之中,最需要處理的關係就是,如何與自己相處。一個不會與自己相處的人,也一定不會與他人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無窮的欲望以及不同的矛盾體。充斥著各種此起彼伏糾纏不休的小情緒,在這些沒完沒了的念頭中,我們就像波濤上搖曳的孤舟,時而被衝這裡,時而被甩到那裡,片刻不得安寧。都說,內心強大的人是足以撐起所有難熬的時光。
  • 李尚龍《我們總是孤獨成長》:願我們都可以學會愛與被愛
    有的人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中的層層壓力;有的人看似玩世不恭、心底卻隱藏著執著的深情和不可言說的傷痛;有人為了愛情全盤託出粉身碎骨後依舊沒有得到圓滿的幸福;有人在他人的世界裡活得通透像個智者、卻在自己的生活裡活成了一個困獸……一部書寫年輕一代愛與孤獨的成長之書,讀完這本書,會明白:當我們學會擁抱孤獨,也終會在孤獨中學會成長,學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