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隱者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是孔子在周易注釋時寫的一句話。樸素的智慧就在那裡,可是真正聽進去的人有幾個呢?#大江大河2#
許多人的不幸,他們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刻都不明白,因為他們失德。
這些不幸的人眼中,永遠是別人欠他們的,社會欠他們的,命運欠他們的。
但我們一旦將放大鏡對準這些人,就會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德行欠缺。
有些觀眾質疑,為什麼程開顏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戲裡面,表現截然相反,從而把這個鍋甩給了編劇。
其實,這只能怪這些觀眾太年輕,對世事經歷得太少,還抱著小清新的心理去理解角色,就像他們正在追求的一樣:愛能超越一切。
愛超越不了一切,尤其是在時間面前,所有的隱藏都會被一層一層撕開,所有的忍耐都會在歲月裡積累成不滿。
程開顏為什麼在第二部裡面像換了一個人?因為已經結婚了,雙方都需要真實的生活,他們不再是為了討對方開心而願意犧牲自己時間、精力、個性的那個戀人了。
所以程開顏,宋運輝的小貓,開始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
婚後的程開顏,尤其是父親退休後,不再是廠長女兒了,現實的壓迫感就更強了。原生家庭的教育、真實的內在,再也無法靠愛情去掩蓋了。
有人問,程開顏怎麼做能避免離婚呢?其實很簡單,給予宋運輝尊重。
尊重宋運輝的個性和原則,就這麼簡單。大巡是個粗人,但是在宋運輝的心理,卻一點沒有嫌棄的意思,為什麼?因為真誠。
在大巡那裡,宋運輝覺得受到尊重。所以即使貴為副廠長了,大巡一個電話,都會開車去接。宋運輝這樣的男人,多麼容易拴住啊!
但是程開顏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程開顏不知道宋運輝想要什麼,而更多地關注自己想要什麼。學日語,考會計,怪宋運輝不過問了,這典型的公主病啊!
程開顏希望的是宋運輝像程家父母一樣,要哄著她,才算愛情。
程開顏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賢妻,因為她是程開顏,是大戶人家的女兒。程開顏能做到不需要宋運輝哄著,已經是做了極大的讓步了。
所以,程開顏才會在某一刻強力爆發了,是那麼的委屈,因為她認為,自己已經是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程家,我們看完了整部作品之後,會發現其實一家子人骨子裡是一樣的,太自私。只是外在的表現有區別罷了。
程家大哥,凡事只考慮自己,說話難聽,辦事不行。但是別忘了,程家大哥是誰家的孩子呢?誰教育出來的呢?所以,程家父母在第二部的最後,也露出了不要臉的本色。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因為多年的歷練,善於偽裝真實的自己,但孩子卻能暴露他們的本性。
宋運輝不是不幫程家,就像程開顏質疑的一樣,為什麼你對什麼楊巡、東寶這些外人,都比對我家人好呢?
楊巡的一句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救急不救窮。
程家大哥就屬於窮,窮在為人,窮在做事,這種人是沒救的。所以宋運輝知道,那是個無底洞,那是無盡的索取。
而宋運輝幫助楊巡,他知道,楊巡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剩下的,楊巡自己就能做得很棒。
不是說富貴人家的孩子婚姻就不幸福,而是這戶人家有沒有德行,這是最重要的東西。
人皆自私。但凡事,如果能體諒別人,換位思考。路才會越走越寬。程家沒有這個心胸,程父只是因為多年的官場生涯,做到了胸有城府,但這和厚德是兩碼事。
所以,婚姻的幸福,性格、出身,很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幸福的密碼是,德行!
別說宋運輝的發展,多數是靠自己的闖蕩和機遇。就算是你程家一手拖起來的,你也不能讓別人無節操的回報吧?
程家自始至終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程家大兒子,就是個純粹的敗家子,給做金山都能揮霍沒了。而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宋運輝就應該盡心竭力地幫助不著調的程家大哥。
很多家庭,類似程家,或因為祖上福蔭,或因為時代紅利,所以看似高貴、富有。可惜沒有了德行,能傳三代就到頭了。
厚德載物。多麼淺顯的道理,可是依然有那麼多不幸的人,自私自利,凡事永遠找別人的不對,從來不知道反省。
大隱者見到過太多這樣的人,窮的也有,富的也有,都不幸福。他們會鬱悶的大哭,為什麼這個世界會這麼對我!但是別人都看的出,是你自己做的太差了。
這就是人各有命吧,如果每個人都懂得反省、改進,哪還有命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