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悼念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外語教育家桂詩春教授

2021-03-0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7年4月5日凌晨,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外語教育家,我校退休教授、原廣州外國語學院院長桂詩春教授與世長辭,享年88歲。

桂詩春教授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第三、四屆委員,全國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外語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委員會‍會長,廣東外語學會會長。他是我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始人,被譽為引進並開創我國心理語言學研究的第一人。尤其上世紀80年代我國高考英語改革,他引進國外語言測試理論和統計技術,在廣東率先開展標準化考試試驗,為我國考試研究科學化作出歷史性貢獻。‍著名語言學家許國璋曾表示‍,「先知道有桂詩春,後知道有廣外。」

今天,官方微信特轉載中國社會科學報《「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記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語言學教授桂詩春》一文,弘揚桂詩春教授為人治學的品格精神。

 

為我國應用語言學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最初,桂詩春並非專攻語言學,而是從事英語和英國文學教學。

1973年,在一次訪英文化交流活動中,桂詩春發現學好語言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文化。於是,他便帶回一堆英國各學校應用語言學專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潛心開設英語語言課程。憑著這些資料,桂詩春與其他同仁籌建起廣州外國語學院的應用語言學專業。談起往事,桂詩春依然記憶猶新,「最初我只能開設一門非常籠統的課,淺淺涉及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等方面的內容」。不過,在此基礎上,他逐步分化,相繼推出應用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的教科書。

作為中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倡導者和主要創始人,桂詩春為我國應用語言學發展立下汗馬功勞。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考英語改革,桂詩春與李筱菊等一道引進國外語言測試理論和統計技術,在廣東率先開展標準化考試試驗,為我國考試研究科學化作出歷史性貢獻。

1988年,桂詩春再次到英國幾所大學訪問。「每到一所大學,我首先鑽到圖書館裡,有目的地尋找關於語言學方法論的書籍。」令他意外的是,英國關於這方面的書不是很多。回國後,桂詩春認為要讓語言學在我國紮根,必須講究其研究方法,於是他便專注於普及方法論,和寧春巖教授一起完成了《語言學方法論》一書。

為提高我國英語教學水平,桂詩春開展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內在過程的研究,並於20世紀90年代初完成了《實驗心理語言學綱要》、《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等著作,為研究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進行了初期的探索。

做學問既「專注」又「廣博」

「專注的精神就是『發燒友』的精神,」桂詩春說,「專注就是對自己所選擇的目標培養濃厚的興趣,充分認識『路漫漫其修遠兮』,堅持『上下而求索』。」社會中存在著種種發燒友,如音樂發燒友、電腦發燒友等,「他們目標不一,但精神卻一樣:為了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可以不問個人的得失、金錢和時間」。桂詩春認為,這也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釘子」精神,包含「青山不改」(執著)、「綠水長流」(永恆)的意思。

在桂詩春看來,廣博就是「雜學」。「我從小就養成了愛看雜書的習慣,詩詞歌賦、地理歷史等都喜歡看。」曾做過業餘口譯的他深感知識面的寬窄與翻譯水平的高下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所以他儘量多看專業以外的「閒書」。

在學科研究領S域,桂詩春認為廣博的覆蓋面更為廣泛,它首先包括一個學科的子域,如語言學中的歷史語言學、語音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其次是一些支撐學科,如歷史語言學有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語音學有發音學、聲學、實驗方法等;心理語言學有認知科學、心理學、交際理論等。

桂詩春說,廣博與專攻是互補的,要在廣博的基礎上專攻。廣博和專攻的關係也可以理解為打外圍戰和攻堅戰的關係,兩者都不可少,但是它們的戰術卻不同。「廣博要雜而不亂、粗中有細。」他介紹自己的具體做法是以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作為專攻的目標,而把那些支撐科學如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作為外圍,每個學科都選讀一些有關的基本讀物,每個學科都看幾本,有的只看目錄,有的從頭到尾大致翻閱,基本做到凡談到某學科便知曉有哪些書可以參閱。「專攻則要讀透其內容,挖地三尺,直至『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必要時要能夠做到用漢語轉述其內容。」他表示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革新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常愛引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話『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來作為我的座右銘。」桂詩春說道,意思就是要自強不息,走革故鼎新的道路。「這是因為我們處在信息數量和流量不斷增加的信息革命時代,人類知識的老化率也隨之增加。」

怎樣才能革新?桂詩春首先強調革新源於歷史發展,新和舊其實是一種繼承的關係,要通過揚棄舊的來發展新的。

但是「革新不是漫無目標地標新立異,找一些『噱頭』」,他說道,「有的研究者也很想在研究中提出一些新意,但是他們往往抄襲別人的思想,換一個名目或說法,其實只是換了一頂『新』帽子,就說自己有創新了;還有的研究更是只根據一點點局部實驗和觀察,就著意於提出一個全局性的新模型,甚至說什麼多模態(multi-modal)模型。」桂詩春強調,「我認為創新不是拍腦袋的遐思,也不是沒有真實內容的『皇帝的新衣』,更不是沒有經過歷史檢驗的痴人說夢。革新需要實踐、觀察和深入思考,不可能一蹴而就。」

桂詩春還認為,創新要有敏銳的判斷力。「新鮮事物處在萌芽狀態時是不容易發現的,但是新鮮事物是否真的永遠『新鮮』?還是僅曇花一現?這需要審慎的判斷能力。革新應該深入研究者的骨髓,成為指導研究者終身實踐的一盞指路明燈,這便是『以不息為體』的真諦。」

「我不相信書中有什麼黃金屋和顏如玉,但覺孔老夫子所說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未知老之將至』倒是我一生的寫照。」

 

文字 | 《中國社會科學報》、廣外宣

責編 | 王豪菁 

相關焦點

  • 著名外語教育家桂詩春教授:對英語學習者的四點建議
    作者:丸子君字數:3400字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著名語言學家、外語教育家桂詩春教授的外語學習心得,以及對英語學習者的建議。桂詩春(1930年-2017年4月5日),男,陝西西安人,著名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
  • 國內外學界悼念著名語言學家王德春教授
    人民網北京8月9日電(張意軒) 日前,來自國內外各學術團體的代表和近百名學者在上海隆重集會,悼念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王德春教授。王德春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11年7月30日21時在上海與世長辭,享年78歲。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我國著名骨科專家趙定麟教授
    趙定麟 (1935-2020)我國著名骨科專家、脊柱外科奠基人之一,原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徵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趙定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5日21時21分在上海逝世,享年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王初明教授獲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
    11月15日上午,第三屆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頒獎典禮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舉行。我校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學者、「雲山資深教授」王初明的論文《從「以寫促學」到「以續促學」》獲二等獎。
  • 沉痛悼念鄭張尚芳先生
    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鄭張尚芳先生2018年5月19日仙去,萬分悲痛,深切悼念,先生走好!
  • 郭永福:深切悼念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
    由於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因此,他的講演和文章總能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來回答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既有理論的高度、深度和廣度,又密切聯繫實際,接地氣。他每次講演,都經過認真準備,自己製作PPT。他的文章和講演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善於用一些小故事來闡述深刻的道理,如蘋果原理、根雕原理、木碗原理、釘孔原理、蛙跳原理、過河原理、木桶原理,等等。
  • 美國費城華人悼念著名教育家顧毓琇
    美國費城華人悼念著名教育家顧毓琇 2002年9月17日12:29  東方網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9月15日,一位華僑在美國費城觀看著名教育家顧毓琇先生生前同中國領導人的合影照片
  • 我國英語教育的再思考——實踐篇(桂詩春)
    桂詩春教授關於我國英語教育的再思考一文分理論、實踐兩篇,為使大家一睹為快,我們本次選登了實踐篇與諸位讀者共享。
  • 深切悼念!著名馬克思主義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李龍先生逝世
    著名馬克思主義法學家、法學教育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新中國法理學的重要奠基人、中國法學會「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湖北省「荊楚社科名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李龍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日15時4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蔣洪德院士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教授蔣洪德同志,於2020年1月4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主持開發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輪機全三維氣動熱力設計體系,開發了通流部分關鍵部件並用於工程實踐,推動了我國汽輪機設計理論與方法的更新換代和技術進步。組建了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持了重型燃氣輪機的研發工作,為我國重燃自主研發、人才培養和技術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蔣洪德院士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獎4項及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獎。
  •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沉痛悼念!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南京大學馮端院士逝世 2020-12-16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位著名語言學家、教授分享英語學習心得
    林語堂:現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薄冰:教育家,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教授許國璋:著名語言學家我國古時兒童入私塾讀書,開始讀《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要讀《千家詩》或《唐詩三百首》,也就是要蒙童及早地接觸我國傳統文化的意思。我們讀點英詩,目的與此類似。陳琳:翻譯家、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
  • 音樂學院深切緬懷蔡繼琨教授
    2020年3月21日是著名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蔡繼琨教授逝世16周年紀念日。我院領導師生通過各種紀念活動深切緬懷這位愛國華僑、國際著名音樂家—蔡繼琨教授。蔡繼琨教授1912年出生於福建泉州市,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
  • 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黃天華教授
    訃 告上海財經大學原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天華老師,於2020年8月25日5時3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0歲。黃天華教授告別儀式定於2020年8月29日(星期六)上午10時30分在寶興殯儀館3號樓4樓福園廳舉行。
  •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去世並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網絡配圖著名語言學家李佩去世引關注!李佩,1937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西南聯大學習,曾任西南聯大學生會副主席。1978年,組織創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外語教研室,並擔任教研室主任。
  •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2017-01-12參與互動    原標題: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 「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墨香滿堂悼念先生 文豐筆健青山同泣
    我校師生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11月7日,我校師生及相關單位代表前來校本部實驗樓報告廳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靈堂中央,在「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參加悼念儀式的師生手捧鮮花,依次來到歐陽中石先生遺像前,向這位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作最後的告別。
  • 杏林失巨匠,後輩緬英靈 ——眼科各界深切緬懷張承芬教授
    張承芬教授去世次日,全國各地眼科學術會議為張承芬教授舉行默哀儀式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原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原主委趙家良教授:沉痛悼念眼科學家、眼科教育家張承芬教授。我與張承芬教授相識45年。她的離世是我國眼科界的重大損失!她畢生熱心服務病人,精心培育扶植提攜後輩,桃李芬芳,卻不計較個人名利,我們沉痛悼念張教授!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委瞿佳教授:沉痛悼念張承芬教授。前段時間聽說張承芬教授身體欠佳,沒想到她老人家這麼快就離開了我們。昨晚當我看到陳有信教授發布的關於張教授逝世的消息,感覺無比的悲哀!張教授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眼前浮現,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