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東資訊通
黃石、鄂州(花湖)、黃岡最有用的信息平臺!
大江奔流,生生不息
春湖岸邊,激情澎湃
梳理新港園區的發展脈絡不難發現
改革創新的理念滲透到園區建設全過程
▶推動黃石新港「落子」棋盤洲,探索「一城一港一主體」發展模式;
▶打破區域壁壘,實行「市縣共管,園鎮合一」的園區管理機制體制;
▶引進深圳鹽田港集團,共同組建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
▶實施黃石老港、新港口岸轉埠;建設全省首家地市級保稅物流中心……
▶實施強區擴權改革,盤活平臺資源,大力發展製造業,再造黃石工業優勢,把新港園區打造成現代港口城市的引領區、改革創新的先行區、產業承載的聚集區。
檢視過往,
是為了迎接嶄新的未來!
1
因港而生、臨江而立
面對港口後方陸域空間不足
管理體制還不盡如人意
投融資渠道不暢等「成長的煩惱」
作為建設現代港口城市的前沿陣地
擴大開放和轉型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新港園區被賦予新的使命
2018年7月12日,中共黃石市委第十三屆六次全會作出決定:把黃石打造成創新活力之城、先進位造之城、現代港口城市、山水宜居之城、歷史文化名城。
「高質量發展是黃石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立足黃石市情實際,牢牢把握事關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性問題,緊扣『五城』目標,堅定不移『五大轉型』,突破制約黃石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障礙,努力實現黃石高質量發展。」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的講話擲地有聲。
2
思想有多遠,決定走多遠
2019年12月12日
黃石發起建設現代港口城市動員令
到2025年,
黃石基本建成港產城深度融合的現代港口城市
市委有序推進新港園區強區擴權改革,在託管陽新縣黃顙口鎮三個村後,再次強區擴權,將金海管理區及太子鎮大洪村、四松村、濟橋村調整委託給新港園區管理。
發展的腳步,總在跨越艱難險阻、尋求改革突破中愈發堅實。「改革創新是園區發展的不竭動力。抓改革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陽新縣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汪國棟深有體會。
由此,新港園區吹響了「二次創業」的行動號角,奮力建設「一大樞紐港」「兩大城市中心商務區」「三大對外開放平臺」「四大產業基地」,把新港園區建成現代港口新區、外向帶動先導區、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城鄉統籌發展示範區。
體制機制創新是建立一流環境的抓手。聚焦便民利企、項目建設、改革落地、作風建設……通過不斷優化園區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積極承接市、縣委託下放權限,再造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激活園區發展新動能。
通過運用市場化手段,深化用地、融資等要素改革,創新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國有資本參與海口湖片區、金海片區基礎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緩解融資難問題。
2016年至今,新港園區累計籌融資100餘億元、徵地近5萬畝、拆遷房屋5000餘棟,實施重點項目108個,計劃總投資1200多億元。
工地當賽場,區域互比拼,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會、促進會、協調會倒逼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開發海口湖新區,服務項目建設,新港園區黨員幹部以「事不過夜」的作風、「馬上就辦」的勁頭徵地拆遷;項目建設以「一月一調度、一評比、一通報」機制推進。
在40萬噸高純陰極銅清潔生產項目現場,項目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李杏講述了「一個拆遷戶」和「項目用氧」的感人故事……正是因為一群可愛可敬的人,才有今天的「新港奇蹟」。
以港促產、以產興城、以城育港,新港園區堅持規劃、建設、管理同步用力,園區、鎮區、美麗鄉村統籌推進,新區開發、老集鎮改造、公共設施完善三措並舉,統籌推進港產城、園鎮村「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建設宜居宜業新港。
近年來,新港園區843套還建房分配入住,1萬餘名群眾喝上放心乾淨水,1700餘名徵地農民有了養老保險,學校、醫院等一大批民生項目在加快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亮點紛呈。「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在韋山春湖公園,面對鏡頭,帶著小孫女遊玩的棋盤村村民劉金全發出由衷感嘆。
數據顯示,2019年,新港園區工業總產值、服務業收入、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09%、93.3%、21%和107.7%,「四大」主要指標均超過預期目標。
因改革而生,以創新為魂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新港園區革新蝶變,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正以昂揚的姿態、奔跑的速度
在推動黃石高質量發展中接續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