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幹啥都沒動力,只想看電視玩遊戲。家長總是很困惑:為什麼我家孩子不上進呢,對自己一點要求都沒有。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懶呢?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一下不同角度的三個動力的心理公式:
⭐️ 動力=興趣+勝任力+相關性+理想
⭐️ 動力=興趣+信心+對認可的期望
⭐️ 動力=有目標+感到可以實現
什麼激發了孩子們的動力?
⭐️ 動力始於興趣
孩子對某些事情產生了興趣,興趣推動孩子探索和學習,能力就會得到發展。然後,孩子就會在這件事上有了野心和目標。很多孩子特別討厭寫作文,但是有的孩子把寫作當成愛好,業餘時間堅持寫作,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動力源於勝任力
我們所有人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小孩也是。小孩都希望自己做一件事情,能做很好。
很多家庭都會因為學鋼琴爆發親子戰爭,那郎朗為什麼能通過苦練成為鋼琴家呢?首先,郎朗很小時候就對鋼琴有濃厚的興趣。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小郎朗發現自己鋼琴彈得很好,得到家長的鼓勵,拿了很多獎,然後才把成為鋼琴家當成目標。這都是水到渠成的。
⭐️動力源於榜樣
榜樣也可以維持孩子的動力。如果一個孩子有特別敬佩的人,他會非常從這個人身上學習,變成這個人的樣子,並且贏得這個人的尊敬。大人們經常忽視孩子這方面的需要,但是榜樣是兒童的內在動機和情感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
如果孩子非常敬佩家長,那家長就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動力的源泉。埃隆·馬斯克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說道:「我的母親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多半源於我母親的培養和她特立獨行的風格。」
⭐️ 動力源於相關性
相關性,就是某件事和自己關心的利益相關。如果孩子覺得一件事是自己的事,才會有動力去好好做。如果孩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自己記作業寫作業,自己安排學習任務,成績好不好自己承擔後果,那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如果這些事情都是家長替孩子做了,孩子就覺得學習是家長的事兒,自己學習只是為了家長滿意,學習和自己關係不大。並不是說家長要完全放手不管學習,而是說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讓孩子自己負責任。
⭐️ 動力源於信心
孩子們不懶惰,在不生氣或不灰心的時候,小孩都想表現得很好。但是孩子如果長期經歷挫折,他們就很可能會陷入沮喪、焦慮、憤怒、自我批評、悲觀、缺乏信心。這些不是懶惰,只是士氣低落。
⭐️ 動力源於對認可的期待
孩子們希望對自己和他人都感覺良好。他們想贏得家長和老師的稱讚和認可,希望父母為自己感到自豪。一些進入青春期以後的孩子假裝他們不在乎父母的認可,但他們真的在乎。
如果孩子從家長和老師這裡得不到鼓勵,就會陷入不良情緒中。他們會覺得在學校功課上付出努力「不值得」,假裝自己不在乎學習成績。
⭐️ 動力源於目標
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幫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和明確的目標,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對於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學習目標是領會知識本身,分數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反饋。
放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學習」都應該有具體的目標。比如很多家長見不得孩子閒著,一看孩子有時間就讓孩子讀課文看英語,但是並沒有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任務的具體目標是什麼,孩子當然動力不足。
⭐️ 動力源於感到目標可以實現
3分鐘的努力是一回事兒,持續的努力是另外一回事。人們想要在任何任務上堅持不懈,需要一路上都有成就感和進步感,並對最終成功有信心。
所有建設性的活動都有讓人感覺挫敗和沮喪的時刻。「沒有動力」的孩子就容易屈服於這些感覺,放棄努力。
我們需要幫孩子把挫敗和沮喪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幫孩子在大部分時間內都體驗到成就感和進步感,這就需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目標。
⭐️ 懲罰和獎勵只在短期有效
獎勵和懲罰在短期內,對孩子的動力有影響。人們都有動力獲得獎勵,避免懲罰。但是獎勵和懲罰不能讓孩子產生興趣和目標。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動力?
1. 對他們的興趣感興趣
再「懶惰」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興趣。即使孩子很叛逆,如果你問他感興趣的事情,他們通常也會很喜歡談論。只要我們對孩子的興趣表示尊重而不是不屑一顧,孩子通常很願意和家長溝通並聽家庭的意見。
如果家長對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不屑一顧或非常蔑視,那也沒有機會引領孩子在「正經事」上發展動力了。
2. 找到孩子真正的困難,和困難的根源
很多孩子討厭上學或討厭家庭作業,還是說學習「毫無意義」,沒有用,家長怎麼苦口婆心的講道理也沒有用。同樣,注意力缺陷(ADHD)和學習障礙是兒童和青少年在學習中缺乏努力的最常見原因。父母和老師都必須了解這些困難的影響。
讓孩子知道家長理解他們的感受。特別是對於幼兒而言。讓孩子知道,家長也有自己感到很困難的事情,有時候也會感到很沮喪。
與孩子談論學習多重要,努力多重要,告訴孩子必須加倍努力,只會讓他們感到生氣和被誤解——即使出發點是善意的。
3. 鼓勵,鼓勵,鼓勵
鼓勵的本質是,我們注意到孩子的付出和進步,而不是他的錯誤和不足。
在孩子願意和我們溝通時,提醒他們已經做過並且將能夠做好的事情。沒有人一直成功,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解決失敗的問題,不管是學業還是人際關係。
告訴他們:「我知道你現在感覺很沮喪,但我知道,如果爸爸媽媽和你一起,我們一定有辦法解決的。我們會找到辦法做得更好」
4. 幫孩子專注於自己的優勢。
幫助他們建立好的自我形象和高自尊。即使是學習問題很嚴重的孩子也有一些能力或品格方面的優點。這些閃光點應是孩子內心自豪感的來源,也是他們未來成功的基礎。家長需要幫孩子認識到這些自己的閃光點。
5. 給孩子時間
最後,不要放棄。提升動力需要時間。當孩子士氣低落時,他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學習克服悲觀情緒和自我懷疑,並擺脫憤世嫉俗和叛逆的態度。孩子陷入沮喪的時間越長,悲觀和叛逆的習慣就越深,他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建立新的習慣。
中小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特殊兒童智力開發,課程諮詢請聯繫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