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兒子的學校聽了一節公開課,這個公開課的活動內容就是選取幾個家長,然後去學校聽孩子任課老師的講課過程,而且這個講課的過程還要在專門的錄播教室進行,還要全程錄像。
我們這次一共是6個家長聽公開課,到了學校之後,我們被領到了錄播教室,這個錄播教室有一個比較有趣的設計,家長和學生是隔開的,不像以前家長就直接坐在教室的最後排聽課,家長可以通過玻璃看到學生和老師授課的過程和互動。
開始講課前,給每個家長發了一張公開課意見建議表,需要家長記錄今天講課的內容,還要在聽課結束之後寫出點評意見。講課在正常的時間開始了,老師和孩子開始了正常的教學,然後每個家長都在認真的聽課,做著記錄,最後填寫完表格,我們一起離開了學校,活動結束了。
感想一,整個聽課過程感覺還不錯,老師的授課過程重點突出,內容也很完善,與學生的互動也非常的好。
感想二,感覺孩子們有一點點表演和做作,因為孩子們都知道今天是公開課,而且還提前進行了彩排,所以這樣的結果和效果也是可以預見的。其實這種公開課的初衷是為了讓家長了解老師的日常的授課的狀態,學生的聽課狀態,便於家長提出一些意見建議,更好地促進老師的教學,但是這種彩排過的公開課真的是看不出什麼特別多的問題。
感想三,明顯可以感覺到老師和學生們都有點緊張,有2個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都是在發顫的,我想這可能與老師強調公開課的重要性有關吧。老師的緊張也是明顯地,感覺到老師的動作和說話都不自然,缺少了老師應有的那種氣場。
感想四,有點形式主義,每一位家長都填寫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但是根據以往的經驗是不會有什麼反饋的,既然讓家長來聽課提意見,那麼就應該給家長提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一個反饋才對啊,否則聽課提意見還有什麼意義?
感想五,在聽課的過程當中,老師通過現在比較流行的PPT的形式把課件展現出來,感覺現在的教學設備更先進了,教學條件也更好了。
感想六,為什麼沒有家長與教師互動的過程,或者下課後應該讓家長與老師互動交流一下聽課的感覺和感受,這樣聽公開課才有效果和意義。
讓家長聽公開課是一件好事,有利於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了解和溝通,也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日常的學習狀態。但是這種彩排過的公開課,就讓人感覺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我認為公開課就應該反映真實的上課的狀態,應該允許有瑕疵,這樣來才能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