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欽點,重慶!成都!成渝收穫史上最強利好

2020-12-09 槓桿遊戲

摘要:押寶成渝,不僅拉大了我國的戰略縱深,更延展了我國的經濟厚度(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道一&編輯|欣欣然

重要會議!重大利好!重磅消息!

1月3日晚,「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的通稿公布。會議重點研究了兩個問題: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高層直接點名這兩大區域,新聞聯播頭條用了多達4分半鐘的時間播放。

雖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此次並未明確納入國家戰略。但毫無疑問的是,在中國經濟「第四極」的爭奪戰中,成渝再一次搶佔了先機,基本板上釘釘。

重慶成都這組CP,已經被談論得太久太久,槓桿地產也藉此聊聊這這一出「雙城記」。

01

相愛相殺還是相互成就?

雙城記概念最早見於狄更斯的小說《雙城記》,故事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聯繫了起來。

後來,人們發現全世界很多優秀的城市,是成雙成對出現:國外的倫敦與巴黎,紐約與洛杉磯,東京與大阪。國內的北京與上海,廣州與深圳,南京與杭州。

人們漸漸把這個概念演繹成一種城市之間的CP概念,特指那種勢均力敵、聯繫緊密又暗自較勁、互為瑜亮的對手城市。

但「唱好『雙城記』」被寫進高級別會議的通稿,還是非常新鮮的。

成渝雙城記被國家提及,不是沒有理由。

上面槓桿地產說了,當下雙城記更強調CP感,不一定在乎距離近。但像成渝這種既是鄰居,又能CP的。著實罕見。

有人肯定會問槓桿地產,寧杭、廣深也是鄰居+CP。

但大家不要忽略了,寧杭、廣深彼此雖然近,但城市文化和地域方言都截然不同。

唯有成都和重慶,距離相近、經濟發展程度相同、文化和方言也類似。

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成都和重慶的存在,西南地區主流方言標準音才得以標定,其飲食和文化才能快速走向全國。

當然,雙城記也不都是好事。

成渝網民間的爭論還是小事,兩座城市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才是最要命的。

反觀中國三大城市群,京津冀是北京說了算,長三角是圍著上海轉,大灣區廣深雖有嫌隙,卻大體是錯位發展的。內耗均不及成渝嚴重。

該問題,在2019年批覆的《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有提及,並嚴肅指出背離發展問題。

這幾年,四川、重慶兩省市主要領導互動頻繁,重慶和成都兩大城市區域發展重心,各自也有了新的相向發展的新戰略。

此次中財委第六次會議也強調: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

未來,川渝兩省、重慶成都兩市,從相愛相殺到相互成就應該會有進步。

02

機會垂青有準備的人:重慶向西,成都向東,兩市早已開幹

梳理一下成渝各自的發展脈絡,會發現這兩座城市本來是可以互補的。

成都的基底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衰落後,成都沉寂一段時間,後來一手搞文化、旅遊,一手當買辦,吸引了國內外大量公司在成都設立「西南分舵」。

再後來,各種產業門類漸漸齊全,加上宣傳營銷策略,成就了成都今日的江湖地位。

重慶因開埠而興,海洋文明帶來了工商業的底色。抗戰時期紅了一把,1949年後又夯實了自己的製造業門類。1997年,再次成為直轄市後,也有不少政策加持。

總的來說重慶比成都更重視「內功」。

後來因為發展和考核壓力,兩座城市才開始公開爭一些東西。雖然兩座城市喊了合作多年,但如果考核指標不變,兩座城市的內耗或將繼續。

對成渝而言,需要超越它們行政級別的頂層設計,來協調兩者。

所以本次高規格會議的定調,可謂正當其時。

既然上面都說了雙城記要唱好,成渝相向而行也成了必然。

具體到城市發展的區域格局上,自然是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對應成都東部新城、重慶新高新區,從經濟到地產必然都能收穫直接利好。

實際上,過去幾年,從成都第二機場的建設,到前2年開始提出東進;重慶重倉自己的家底渝西,到明確提出由21個行政區構成重慶主城區都市圈,再到重組高新區(科學城)。

兩個城市,早已開始了布局。

加上這幾年,兩省市之間高層次互訪和數十項合作協議的籤署,為等待中央政策的加持,大家其實已經準備良久。

回到各自的空間戰略,空間格局直接決定一座城市的運營效率。

成都東部新城陣仗大一些,這是成都城市想要歷史性跨越的必然方向,規劃手筆直接跨過了龍泉山,氣魄非常大開大合。未來,還有天府國際機場的坐鎮,真是想像力無限。

重慶新高新區(科學城)似乎低調一些,這可能也與重慶本身的地形相關,城市規劃和布局需要更多智慧。不過,重慶西部地區,家底較為雄厚,除了重慶高新區,還有璧山高新區、永川高新區、榮昌高新區等數個國家高新區。

另外,重慶轄區內剩下的縣,幾乎都在東邊。除了對接成都,確實也要考慮首先帶動轄區內的問題。

當然,身為直轄市,除了轄區內的輻射,帶動四川東部、貴州北部、湖北西部也是理所應當。

相信隨著重慶的發展,這都不是事。

03

雙城記其實另有深意

不過話說回來,「雙城記」只是高層的形象表達。官方準確定義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某種意義上,經濟圈的概念和雙城一樣重要。

也就是說,上面欽點的以重慶、成都為雙中心的這一個城市群(或經濟帶)。而不是簡單的重慶市轄區+成都市轄區。

現在上面給政策,很少花落某一個具體的點,而更在意由點及面的連片帶動。在這個邏輯上,大家應該不難理解:

為什麼長三角要擴容到安徽全省,而不是地理意義上的長三角概念?

為什麼京津冀光有北京、天津不夠,還要用北方第一新區輻射冀中南?

為什麼成渝往往能領先武漢?拋開國家戰略備份因素不談,說白了就是成渝聯手,輻射的面積和人口更多,帶動作用更強。

考慮到成渝城市群內,除了這二城,其他幾乎是塌陷一片。因此會議才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兩座城市的發展和帶動重任,其實也是任重道遠。

考慮到成渝目前的經濟體量和帶動能力,短期內不會有上海對於長三角,廣深對於大灣區那樣的輻射效果。

所以短期內,利好最多的還是重慶、成都及其周邊地區。隨著時間的發展,成渝間的廣大川中地區,才會慢慢開始享受紅利。

而最終目標,會議明確:

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這也便是,除了於三大城市群外,成渝兩座城市,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城市群),高於其他城市群地位的地方。

04

越是封閉,越要開放

對於本次會議的表述,槓桿地產還注意一個點:「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之前人們最多談到「內部開放高地」,少有「戰略」二字。這或許包含了國家更高級別的考量。押寶成渝,不僅拉大了我國的戰略縱深,更延展了我國的經濟厚度。

於是乎,「開放「和」戰略「一樣重要。

遠離海洋、群山隔阻,大西南曾經給人的感覺是封閉。不過這些感覺即將成為老黃曆。

對成都來說,雙流國際機場已穩坐國內老四寶座好幾年。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落成,各項指標必然進一步碾壓北上廣之外的城市。

對重慶來說,除了緊緊抓住長江這條水運生命線,動作其實更多。

2019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出臺,將重慶推上樞紐地位。

而隨著高鐵時代的進一步升級,重慶將成為不輸鄭州、武漢的鐵路樞紐。

小結

比交通更需要開放的,其實是心態。政策再好,還需要能讓政策落地的執行者。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一些地方,不乏屢屢痛失政策利好的先例。不過考慮到重慶和成都把握機會的能力,相信成渝這個「圈內」的表現,相當可期。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多重利好砸來!重慶成都之外,成渝第三城呼之欲出?
    文丨西部菌重慶、成都之外,誰是成渝城市群的「第三城」,歷來是一個關注度頗高的話題。尤其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誰能夠勝出,關係到未來在國家戰略中的站位,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一座城市的城運。其中,綿陽無疑是呼聲最高的城市之一。作為目前成渝雙圈中的第三大經濟體,綿陽的確是成渝「第三城」的有力競爭者。值得關注的是,綿陽最近收穫了多個好消息。
  • 成渝地區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在成都高新區成立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提供12月4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指導支持下,第四屆兩新黨建主題研討會暨首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高新區黨建聯盟聯席會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匯舉行。此次會議以「黨建引領創新,成渝協同共贏」為主題,全國黨建研究會、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和重慶市相關部門、《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誌社、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等代表和專家,成渝地區12家國家高新區代表,非公企業代表等約200人參加。
  • 成渝高鐵提速至62分鐘 重慶成都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
    中新網重慶12月24日電 (記者 韓璐 嶽依桐)24日9時15分,CR400AF復興號動車組從重慶沙坪垻站出發,駛向成都東站。與此同時,同樣型號的動車組也從成都東站對向駛出。這兩趟運行時間為62分鐘的列車開行,標誌著西部兩座特大城市重慶和成都實現高鐵公交化運營。
  • 「西迎」成都「東聯」重慶 資陽要與成渝「比翼而飛」!
    2016年《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出臺,其中提到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2020年,成渝城市群基本建成國家級城市群。成都「東進」、重慶「西拓」已勢不可擋,而資陽作為唯一直連成渝兩地的區域中心城市也在這個關鍵節點發出重要「信號」——召開資陽市委四屆九次全會,明確了未來30年的發展目標,勢要以成資同城化為引領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與成渝「比翼而飛」。
  • 西部大開發之下的盆地新格局,誰是繼成渝之後的第3城呢?
    盆地競爭新格局暴雨來臨之前總是寧靜的,2019年以前成渝之間的競爭要遠比我們想像的激烈,從文化、產業、交通等多重領域下成渝都展開了交鋒,雖然國家在2011年的成渝經濟區規劃中就未雨綢繆的要成都和重慶相向發展,這也改變了成渝兩地的發展的重心,但雙方的競爭局面依舊沒有停止
  • 重慶向西勢不可擋!成渝經濟圈這個新機遇你抓住了嗎?
    主城格局迎來重大變化的當下,重慶向西發展勢在必行。重慶慶向西按下「快進鍵」近兩年來,從科學城的正式官宣,到高新區擴容升級,再到成渝城市群上升為國家戰略,重慶向西的節奏被按下了「快進鍵」。重慶向西發展的趨勢逐漸明朗,變化也日漸肉眼可見。
  • 成渝雙城志·文化同源丨魏明倫:成都和重慶就是母親的兩個「寧馨兒」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在巴蜀鬼才、當代著名戲劇家魏明倫看來,成都和重慶的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重慶和成都統稱『巴蜀』,如果說四川是母親,那麼成都重慶就她的兩個『寧馨兒』。」「寧馨兒」出自《晉書·王衍傳》,通常讚美誰家的孩子出類拔萃。魏明倫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成渝兩城和四川的關係非常貼切。
  • 四川至重慶將建新高鐵,途經8縣市,沿線將進入成渝1小時經濟圈
    看著日益強大的祖國,我們內心深感驕傲,中國速度的發展也是我們最自豪的,我們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發展中國速度,擁有這麼強大的祖國是我們生活安定的保障。這是連接重慶和成都最方便最直的高鐵線路,可想而知,這兩個地方的人有多迫切,儘快建起來,據悉,這條高鐵即將誕生,沉重的利好消息隨之而來,這條經歷了各種困難的高鐵,預計今年開工建設,對於重慶來說,重慶的第一名在未來會有所提升,重慶和成都將進入一小時通勤圈,這兩個在中國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超級城市之間將加強密切合作。
  • 英國名刊介紹火鍋文化,成都重慶互不相讓,傳至海外的成渝掐架
    「川渝一家親,成渝世代仇」因為川渝在歷史文化上的相似性,兩地在很長的時間裡都被辨認為一個整體,生活在中國的人大多都知道前半句。但當你住在成都或重慶,你便有可能聽過後半句,「成渝世代仇」。「成渝世代仇」是調侃之語,並不是說兩地間真有什麼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但這句調侃之語卻不是空穴來風,它的確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成渝兩地居民之間那種微妙的輕蔑與競爭心。重慶和成都熱衷於相互比較:比經濟的發達程度、比高等學府的數量、比城市文化的積澱深度、比生活質量的高低、比誰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更高。
  • 2020中國成渝城市群大學排名出爐,四川大學第一
    成渝城市群10所高校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 成渝城市群以重慶、成都為中心,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平臺 在2017年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成渝城市群共有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等10所著名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 獲頒「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 重慶和成都PLAYHOUSE電音劇場2021...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我們很感謝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作為中國有影響的媒體,今天成功主辦了『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暨成渝文旅發展交流活動!感謝給我們成都和重慶PLAYHOUSE電音劇場,分別頒發了『成渝十大文旅產業地標』榮譽稱號!
  • 成渝高鐵成都東站到重慶站高清衛星地圖,上帝視角一鏡到底!
    成渝高速鐵路 ,簡稱成渝高鐵, 又稱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成渝客專,是「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之一的沿江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三條連接成渝城市群的鐵路交通走廊。成渝高速鐵路於2010年3月22日動工建設; 於2015年12月26日竣工運營。截至2019年3月15日,成渝高速鐵路由成都東站至重慶北站,全長308千米,共有11座車站,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列車目前最高運營速度在300千米/小時以內。
  • 探討成渝這個稱呼:成都前重慶後並無問題,但兩地簡稱使用不規範
    對於「成渝」這個叫法,本身也有一些爭議,一個是成都、重慶誰應該在前面, 一個是「成渝」這個簡稱是否合理。本文的觀點是:成都前重慶後並無問題,也符合約定俗成規則,但兩地簡稱使用不規範。下面就是成都和重慶的宣傳圖,這也代表了兩城市的位置。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論壇丨《詩歌月刊》主編李雲:成渝詩人要把...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9日,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在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論壇活動上表示,成渝詩人要把兩地地域性的東西寫好寫透,在詩歌作品中展現特質性最強的部分
  • 成渝雙城志:文化同源|重大校長張宗益:成渝有完整的高校系統 兩地...
    在中國的高校建成史上,很難再找到如成都和重慶兩地高校系統密不可分的「血緣」。「五四」運動洗禮川渝,川軍首領劉湘在大街小巷的滿目瘡痍中意識到,興辦教育培育人才是發展四川的唯一出路。當"國立成都大學"建起來後,川東人民亦呼籲,重慶地區亟須一所高校,讓青年成才。來自國立成都大學的幾位川東籍教授,四處奔走,促使重慶大學建校。
  • 成都高新區借力業界共治 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籤約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0日訊(記者 陳淋)9月10日,2020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分論壇——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重慶舉辦。本次論壇以「融智發展·聯動未來」為主題,旨在匯聚業界智慧,推動成都成渝雙城經濟圈醫藥產業融合發展。
  • 成渝高鐵成都東站到重慶站高清衛星地圖來了丨@所有重慶人,你有...
    成渝高鐵成都東站到重慶站高清衛星地圖,上帝視角一鏡到底!成渝高速鐵路 ,簡稱成渝高鐵, 又稱成渝鐵路客運專線、成渝客專,是「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之一的沿江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三條連接成渝城市群的鐵路交通走廊。
  • 成渝雙城經濟圈踐行落地 重慶樓市改善投資型產品升值潛力巨大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指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利於引領中國西部地區發展,拓展全國經濟增長新空間,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踐行落地,對成渝兩地的樓市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 成渝地區學前教育協同創新發展聯盟在成都成立
    ,就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在全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教育協同發展背景下,以成都師範學院與重慶第二師範學院作為秘書長單位,牽頭攜手成渝兩地各兄弟院校、中職學校、地市州(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幼教集團(幼兒園)及社會公益組織,組建成渝地區學前教育協同創新發展聯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強學前教育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促進政府、地方、高校和幼兒園的「四位一體」的校地合作,開啟成渝兩地學前教育協同創新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 成都,為啥子有那麼多重慶人?
    但GDP總量一旦轉到人均上來,畫風可能就變了,人均GDP的多寡更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2018年重慶、成都GDP對比(億元)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2018年,成都人均GDP9.6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2萬元,購買力領跑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