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適合兒童讀嗎?

2020-12-15 國學雜談

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有一個同學,非常喜歡看書,看起書來,可以說是廢寢忘食,才四年級,眼睛就已經近視了。那天和他聊天,發現他確實是飽覽群書,其中四大名著都已經看完了,很是讓人吃驚。回想自己上小學的時候,也就只看過一本刪減過的《諸葛亮》而已,到上高中時都還沒有讀完四大名著,真是慚愧。

回家後我就一直在想,小學生讀四大名著,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他們適合讀這些小說嗎?

這個問題,確實不能一概而論。你要說不應該讀吧,讀了確實也有好處;你要說應該讀吧,對孩子確實也有不好的影響。所以,今天我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相信大家自有決斷。

一,讀四大名著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成千上萬的古代小說中,四大名著之所以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幾乎包含了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兒童讀了這些書,對於提高寫作能力和了解傳統文化,肯定是會有一些好處的,這個毋庸置疑。

二,四大名著雖然是公認的經典,但其中很多內容,並不適合兒童。比如《三國演義》中,很多講的都是陰謀詭計;《紅樓夢》中很多地方講的都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水滸》講的則多是暴力對抗,打打殺;《西遊記》描寫更多的則是妖魔鬼怪,太過虛幻,有點類似現在的遊戲。

四大名著這些小說,論文學素養、文字功底、藝術價值、內容情節等等,確實無與倫比,但對孩子來說,並不適合。兒童還沒有什麼是非觀念,不懂得取捨,也沒有辨別好壞的能力,很容易被書中某些負面的東西所吸引,造成不良影響。就拿我個人來說,在讀《紅樓夢》之前,都不知道什麼是「雲雨之事」,也就是在這之後,一看到這些詞彙,就開始想入非非,浮想聯翩。

三,兒童時期的優勢是記憶力強,劣勢是理解力差,這個時候最應該讀的是經典。人在十五六歲之前,記憶力是非常強的,所以這個時候,最適合孩子讀誦的是經典。經典是萬古不變的真理,字字珠璣,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用得著的,是做人的道理。雖然這個時候理解不了,但他能背下來,現在不懂,將來一定會懂,老祖宗說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隨著年齡的長大,人生閱歷的豐富,這些經典的道理,慢慢就體會到了。

而小說,主要還是娛樂性質的,即使是四大名著,也是以故事情節為主,捎帶腳有一些傳統文化,跟經典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如果小時候讀小說,長大後再發現經典的好處,再後悔,就已經晚了,來不及了,因為記憶力不行了。

四,與其讀四大名著,不如讀唐宋詩詞。這些小說,兒童即使喜歡讀,也讀不懂其中的深意,背下來就更不可能,如果僅僅為了對寫作有所幫助而讀,那就有點得不償失,太浪費時間。還不如讀讀唐詩宋詞,一來這些比較短,朗朗上口,容易讀誦;二來,這些詩詞都是正能量,沒有那麼多的故事情節,文學素養也很高,也有利於兒童寫作;三,孔子有句名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詞可以培養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修養。

我們看古代教學,老師不教兒童不讀小說,文章詩詞照樣寫的很好。他們怎麼教的?上午讀誦經典,下午就不讀了,開始玩,玩什麼?琴棋書畫,這是寓教於樂,這是修心養性,你心靜下不來,這四種哪樣也玩不好。

最後,末學的觀點,基本已經說明白了,不主張讓兒童去讀四大名著,別的小說,就更不必說了,最應該讀的,還是古聖先賢的經典。但人各有志,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如果非要讀這些名著,那就儘量選些刪節版的,避免讓孩子接觸那些兒童不宜的內容。

相關焦點

  • 「兒童不適合讀四大名著」 是不是危言聳聽?
    原標題:「兒童不適合讀四大名著」 是不是危言聳聽?日期:[2016-09-27] 版次:[A02] 版名:[評論] 字體:【大中小】 人人都應當閱讀經典,一直以來,人們也希望孩子能夠讀一些經典,特別是四大名著,更被認為是經典的優選讀本。
  • 告訴你什麼年齡段適合讀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那我們到底什麼年齡段讀才最適合呢?我們都知道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你會給你讀小學的孩子讀四大名著嗎?給家長列一些不建議讀的書單
    >的請投票: 你讀完四大名著了嗎作為有一定經驗的閱讀推廣人,很多家長都會找我推薦書,但有一些書我是不會建議家長去買來給孩子看的,對於這類書我可能還帶著警惕的目光,我一直反對在孩子還沒懂事之前過早地接觸這些書,雖然可能是學校老師推薦的暢銷書,也可能是經典名著,但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是不適合的,如果硬要塞給ta,那無異於囫圇吞棗,揠苗助長。(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多讀幾遍就懂了。
  • 讀經典,怎麼讓孩子愛上四大名著?建議這樣開始
    你的孩子讀過四大名著嗎?有一位朋友,從小酷愛讀書,也非常有才,為了自己的愛好,從行政部門負責人的崗位,主動要求調到媒體去做記者,在當地頗有名氣,有一次和同事談到這位記者朋友,同事說,聽說他的孩子從小就讀了四大名著。語氣裡滿是敬佩和羨慕。
  • 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讀?讀文學作品重在看懂深意
    不可否認這些孩童讀物能夠有益於孩子的身心發育,但是並非所有的書籍都是適合孩子的。就用四大名著來說,這四本以小說的形式寫作出來的經典著作就被指出「不適合孩子閱讀」,這就讓很多家長疑惑了,被文學界一致推崇的作品為什麼就不能讓孩子看呢?
  • 北大學者:四大名著不適合孩子看,某些國外經典也不適合
    計謀計謀,說白了不就是騙人嗎?對於6歲的孩子來說,是不應該過早接觸這些內容。妻子說完就完,我的職業病卻發作了。自從痴迷於教育以來,任何事情我都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教育問題。倘若「蔣幹中計」不適合孩子聽,那麼三國裡的其他故事呢?再往深裡想,書店裡形形色色各種版本的「四大名著」琳琅滿目,家長一摞一摞搬回家讓孩子讀,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 為什麼不讓孩子讀原版「四大名著」,看完你就明白了
    「孩子幾歲開始聽四大名著好呢?」「我家孩子才4歲,現在聽四大名著能聽懂嗎?」提到四大名著,好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疑問。不給孩子接觸吧,它是中小學新課標指定讀物,語文考試經常神出鬼沒的來那麼一兩道題目。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讀\聽名著?說實話,讓孩子從小接觸四大名著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四大名著」影響著孩子語文成績。現在每年語文的大小考試都會有四大名著的考點,中考、高考把四大名著作為考試的必考考點,甚至連小升初都會出相關的考題。
  • 四大名著到底有多重要?
    很多家長也想讓孩子早些接觸四大名著,但會遇到很多問題:名著太厚太長,讀不下去,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孩子看不懂,沒興趣……作業太多,沒時間閱讀...…孩子覺得太深奧,太枯燥,不想讀,四大名著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代表中國文化傳統與精神的著作,孩子閱讀和考試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怎麼辦?
  • 我為什麼不讓孩子讀四大名著和中國的兒童文學
    這些年我給自己孩子和朋友也推薦了不少書,但有兩類書我不僅不推薦,相反是帶著警惕的甚至敵視的眼光,看待走進我未成年孩子生活的這兩類書。這兩類書,一類是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一類是國產兒童文學。很多朋友奇怪,我幾乎從來不跟孩子推薦閱讀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
  • 拒絕一知半解,專家建議孩子這麼讀「四大名著」
    有經驗的家長們都知道,無論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四大名著」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座大山。小學時還可以背一些課外班總結的「知識點」,應付各種點招考試,但上了初中後,很多題是必須要讀原著,才能答上來的。但很多初中生並不愛讀「四大名著」這樣動輒上千頁的大部頭書,常常翻個開頭就放下,要麼是因為不認識的字太多,要麼是不適應明清小說半文言文的寫作風格,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地讀,浪費了時間,也辜負了中國文學史上四部巔峰之作,甚為可惜。有沒有辦法可以破呢?有!選擇合適孩子讀的版本。
  • 「小時候不小心翻開過幾本名著,讀了一陣挺茫然」?名著進階讀法
    中國人都知道:生子當如孫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然而,孩子到底該不該讀四大名著呢?名著絕不是形成人生觀的錯誤根源,故事情節是否符合兒童心理,我覺得首先要在合適的年齡做分階閱讀,從名著中汲取各階段性的營養4-6歲:視覺盛宴+情節橋段八零後、九零後出生的我們,大部分人接觸四大名著,尤其是《西遊記》,則是來自寒暑假必播的86版的電視劇。在這30多年裡,這部《西遊記》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
  • 四大名著有少兒不宜內容,在大語文時代,是否適合中小學生閱讀
    四大名著作為小說中的經典作品,是否適合小學時期的孩子閱讀呢?過早派認為四大名著對小學生來說難度太大了,這時候開始讀這個難度的作品會打擊孩子讀書的興趣。讀書應該循序漸進,小學生還是應該看兒童文學,等積累了足夠的閱讀量和理解能力的時候,再看四大名著不不遲。
  • 寒假背誦:四大名著、弟子規、小學必備「國學」音頻+動畫講解,全了!
    提到中國四大名著,估計沒有家長會覺得自家孩子不用讀,畢竟,它們可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說得更遠點,四大名著也是影響著孩子語文成績好壞的關鍵。國內的中考、高考每次都把四大名著作為考試的必考考點,甚至連小升初都會出相關的考題。
  • 焦作小學生必讀的四大名著,我們只推薦這一套
    看詳情)本套小學生美繪本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從語言表達方式,到章節的摘選和設置,再到版本的設計,都以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是一套專門為小學生打造的中國四大名著讀本。全書近兩百幅彩色手繪圖畫,讓閱讀變得豐富多彩。原著中的經典章節一一呈現,孩子讀完就能了解名著的全貌。
  • 北大教授:讀經典名著 不必給青少年太多限制
    社會上有關四大名著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說法,在我看來,並不是強求四大名著被剔除出青少年閱讀書單,而只是對青少年閱讀的一個「提醒」。其實很多古典名著在作者剛創作出來的時代並未受到社會認可,而是在經歷了歷史長河後的現代社會才被廣泛認可,這本身也說明這些著作具有適應現代價值觀的一面。即便有一些封建落後的思想情節,也不能因此否定經典名著對青少年的價值。
  • 寒假誦讀 | 四大名著、弟子規、日有所誦等小學必備「國學」音頻+動畫講解
    提到中國四大名著,估計沒有家長會覺得自家孩子不用讀,畢竟,它們可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說得更遠點,四大名著也是影響著孩子語文成績好壞的關鍵。國內的中考、高考每次都把四大名著作為考試的必考考點,甚至連小升初都會出相關的考題。
  • 文學名著一本讀
    它雖然達不到分級閱讀那種一對一的效果,但研發理念與其基本一致:都是根據青少年兒童不同時期的心智發展水平、認知理解能力和閱讀特點,在浩如煙海的經典作品中精心遴選。如果有一本書,既符合教育部的閱讀指導,又能讀遍多部經典作品,不就解決了家長們的選書難嗎?你別說,還真有!
  • 高中推薦閱讀書目引爭議 方文山"擠走"四大名著
    近日,武漢一高中校方向學生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沒有四大名著等經典著作,周杰倫「御用搭檔」作詞人方文山的自傳卻在其中,讓人瞠目,引發爭議。本報微博調查高中閱讀推薦書目沒有四大名著你同意嗎?該校有關人士說,推薦書目的選擇標準是學生愛讀,又在傳統文化圈中有一定價值的,以突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底蘊。之所以沒有選擇四大名著,主要是考慮其「塊頭大」、內容相對高中生而言較深,閱讀效果可能不太好。不過,書目中也有一些生動通俗的傳統名著。
  • 比四大名著還厲害的史學名著是哪本書?應該怎麼讀?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但實際上比四大名著更令外國人羨慕的一本史學名著一般讀者知道的還真不多,那就是《史記》。這本書厲害到什麼程度?所以,大家有時間應該讀讀史記,今天就來聊一聊怎麼讀《史記》。怎麼讀《史記》,每個人目的都不太一樣,因此應該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但我相信大多數人只是作為一般的歷史愛好者閱讀《史記》的,所以就重點從這個角度聊聊。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讀四大名著?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讀四大名著?許多專家學者的意見並不統一。要知道,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都讀過四大名著,而且是作為啟蒙讀物。中國學術界「一代宗師」的錢穆老先生,8歲就開始讀四大名著;中國兒童文學奠基人之一的冰心奶奶,7歲就愛讀《紅樓夢》;周總理在接受美國採訪時說到:「我從8歲到10歲就開始讀小說,第一部就是《西遊記》、後來還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