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維吾爾博士揭露「東突厥斯坦」名稱背後陰謀:被惡意強加的謬稱,我們絕不接受!

2021-02-13 共青團中央

準確稱謂是最基本的交往常識和對別人的尊重,否則難免產生誤會和麻煩。還記得,在讀大學時,班裡只有我和一個女生兩名維吾爾族學生。有一次老師點名,無意中直接叫了她的父名,全班同學頓時哄堂大笑,老師顯得有點尷尬。此後,每次有人叫錯名字,我都會立即婉言予以糾正。久而久之,同學們都記住了我的名字,關係也越來越融洽。可見,名稱對一個人如此重要,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呢?更何況這背後還藏著深深的惡意呢?

對於新疆而言,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總有一些人將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將維吾爾族說成「突厥民族」,這其中有的人可能是缺乏基本歷史常識,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但也有的人是深藏險惡用心,故意混淆視聽、圖謀不軌,需要我們及時反駁和澄清。


1.歷史上從不存在所謂「東突厥斯坦」的地區和地名。

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新疆設立西域都護府實行統一管理,新疆成為偉大祖國的組成部分。自此直到清末,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被統稱為西域,意為祖國西部的疆域。歷代中央政權始終把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新疆地區的管轄權。驅逐阿古柏匪幫後,為了紀念收復失地,中央政府統一使用新疆之名,意為「故土新歸」。新中國成立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為祖國這片疆域唯一合法的名稱。這是對歷史傳統和少數民族政治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我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把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西域和新疆是中央政府規定認可的政治地理和行政區劃名稱。反觀「東突厥斯坦」這荒唐的偽概念,純粹是列強及其幫手炮製出來的。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隨著西方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各種語言的劃分,俄國和歐洲一些學者和作家頻繁使用「突厥斯坦」指代天山以南到阿富汗北部,大體包括新疆南部到中亞的地域,並且習慣以帕米爾高原為界,將這一地理區域分為「西突厥斯坦」和「東突厥斯坦」。19世紀後半期,俄國人將被其吞併的中亞地區命名為「俄屬突厥斯坦」或「突厥斯坦」。19世紀末20世紀初,「泛突厥主義」、「泛伊斯蘭主義」錯誤思潮傳入以後,境內外分裂勢力將這個地理名詞政治化,並將其內涵擴大化,使其成為肢解中國、謀求新疆「獨立」的政治工具和行動綱領。

我們腳下的這塊熱土從來不是也不叫「東突厥斯坦」,將新疆稱「東突厥斯坦」,與歷史和現實格格不入。「名從主人」是最簡單的道理,祖國的這片領土只能稱之為新疆。


2.所謂「東突厥斯坦」是「三股勢力」實施分裂破壞活動的工具。

20世紀初期起,境內外「三股勢力」從歷史的垃圾堆裡重新撿起「東突厥斯坦」概念,以「雙泛」思想為基礎,歪曲事實和杜撰歷史,編造一套所謂的「東突厥斯坦」論調,鼓譟所有使用突厥語族語言和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聯合起來,組成政教合一的「東突厥斯坦國」,公然宣傳民族歧視、分裂主義和暴力恐怖。稍有歷史常識的人就應該明白,所謂「東突厥斯坦」論調是他們用來掩蓋罪行、招兵買馬的工具,實施暴力恐怖是主要手段,破壞民族團結和分裂祖國是最終目的。

在上學期間,我所在的學校有很多來自土耳其和中亞國家的留學生,2015年我有機會參加了全國青聯組織的土庫曼斯坦青年代表團迎接活動,與這些土耳其和中亞國家的青年交流相處中我發現,無論在飲食習慣,還是語言文化,維吾爾族和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他們對維吾爾族的認識也很有限,更沒有感到「三股勢力」臆造的所謂「突厥民族的兄弟情義」。可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和「突厥民族」只不過是「三股勢力」用來蠱惑人心的說辭而已。

3.「東突厥斯坦」是對全疆各族人民歷史貢獻的否定。

歷史上,維吾爾族先民回紇早期受突厥統治,並在唐朝軍隊的支持下,起兵反抗擺脫奴役,兩者是被奴役和奴役的關係。現在的土耳其人也是西遷的部分突厥語族部落融入當地諸族後形成的。維吾爾人不是突厥人的後裔,更與土耳其沒有關係。將維吾爾族稱為「突厥人」、將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隱藏的是「三股勢力」妄圖讓維吾爾族「認敵為親」、「認賊作父」,走向不歸之路的險惡用心。新疆地區既是新疆各民族的家園,更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組成部分。從古至今,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多種文化並存的地方。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在這裡共處,交往交流交融,共同開發我們的家園。「東突厥斯坦」這個謬稱完全否定了各族群眾對新疆發展作出的歷史貢獻和基本生存權利。如果這不是對全疆各族人民和歷史的背叛和侮辱,那又是什麼呢?

「三股勢力」臆造的「東突厥斯坦」謬論確實蠱惑了一些人,誤導一些青年走入歧途,給親人、社會和國家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和痛苦,成為人類的公敵。我想,其背後既有群眾認知和文化水平較低,「三股勢力」使用隱蔽和殘忍的手段進行思想灌輸和滲透的原因,也有潛藏在各行各業尤其是意識形態和教育領域的「兩面人」,利用群眾淳樸的民族感情,站在三尺講臺和輿論陣地,手握問題教材和反動書籍進行長期洗腦等原因。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人缺乏對祖國和新疆歷史的認同和學習,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做人做事的準則。因此,作為生於此、長於此的青年,樹立正確的認識顯得尤為重要。

電影「戰狼2」裡有一個鏡頭對我印象很深。當男主角高舉五星紅旗經過交戰區時,交戰雙方不約而同的停火,讓他們順利通過。這雖然是虛構的情節,但卻反映了真切的現實。無論在何時何地,強大的祖國始終守護著我們,是我們安全和尊嚴的堅強後盾。還記得,上大學時有很多從發展中國家來的同學,大部分都享受著我國發放的獎學金。他們常說,就因為有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他們才有機會來中國學習,並表達留在中國工作生活的願望,眼裡時常閃爍著羨慕的目光。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個人和國家的命運聯繫的如此緊密。他們日夜嚮往的地方就是我們生長的祖國,相比而言,我們是多幸運啊!而這種種幸運就是繁榮昌盛的偉大祖國帶給我們的。就拿我來說,從中專生到清華博士生,我也一直享受著國家的獎助學金,這才順利完成學業。不僅是我,各族青年其實都是如此,都是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受惠者,我們理應對祖國時刻懷有一顆感恩心和高度責任心,珍惜她,呵護她。在關鍵時刻、重要關頭更要勇敢的站出來,反駁「三股勢力」的種種歪理,堅定的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尊嚴。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新疆始終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家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什麼都阻擋不了泱泱中華統一的進程。凡是搞分裂、反對國家統一的逆流,與我國大一統的歷史規律相悖,終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歷代中央政府和統治者將維護祖國統一始終作為自己的最高準則,誰都不願意更承擔不起分裂祖國和喪失國土的千古罪名。在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年代,中央政府沒有放棄新疆,現在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大國,更不可能吞下丟失國土的苦果,誰都不要妄想讓任何一寸中國領土分裂出去,「三股勢力」的痴心妄想永不得逞。我們要學習歷史,研究歷史,敬畏歷史,認清歷史發展的趨勢,把握時代格局,擦亮眼睛,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主義。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區域,不同民族的生產技術、文化觀念以及社會習俗,在交流融合中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各民族都為開發、建設、保衛新疆作出了重要貢獻,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融合、誰也離不開誰的一體多元格局。維吾爾族本身也是經過長期遷徒、民族融合形成的。新疆今天的發展也是全疆各族人民在內的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和建設的結果。我到過全國10多個省市,也曾在和田駐村2年。我們要知道,生活在這裡的各民族,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親兄弟。我們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護家園的安寧。

朋友們,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只要對新疆的過去和現實進行比較,回眸前人走過的曲折歷程,我們就會懂得珍惜當下,懂得團結穩定的珍貴,就會聽到有一個聲音在心中久久蕩漾:

我的祖國叫中國!我的家鄉叫新疆!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全文

相關焦點

  • 維吾爾族清華博士揭露「東突厥斯坦」名稱背後陰謀:被惡意強加的謬稱,我們絕不接受!
    治區成為祖國這片疆域唯一合法的名稱。這是對歷史傳統和少數民族政治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我國歷史上從來沒有把新疆稱為「東突厥斯坦」,西域和新疆是中央政府規定認可的政治地理和行政區劃名稱。反觀「東突厥斯坦」這荒唐的偽概念,純粹是列強及其幫手炮製出來的。
  • 一、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THE EASTERN TURKISTAN ISLAMIC...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又稱「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真主黨」、「東突厥斯坦民族革命陣線」、「東突伊斯蘭運動」,以下簡稱「東伊運」),是「東突」恐怖勢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組織之一。其宗旨是通過恐怖手段分裂中國,在新疆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1993年,新疆和田人買買提託乎提和阿不都熱合曼糾集一夥「東突」分子在境外建立了「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同年解體。
  • 突厥、東突厥與新疆問題
    蒙古族強大以後,把他們稱作畏兀兒,就是今天維吾爾名稱的由來。自13世紀蒙古帝國崛起到18世紀滿清政權進入天山南北之前,新疆地區主要處在蒙古貴族察合臺及其後裔統治之下。但是南疆的蒙古人少,基本上都被畏兀兒化了。
  • 中國揭露「東突」本質:徹頭徹尾的恐怖主義組織
    「東突伊斯蘭運動」使用不同的名稱,它還叫「東突厥斯坦伊斯蘭真主黨」,有時也叫「東突伊斯蘭黨」等。這個組織是東突恐怖主義勢力中最具危害性的恐怖主義組織,其宗旨就是通過恐怖主義活動分裂中國,在中國新疆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  孔泉說,這個組織在境外有些基地,在境外培訓恐怖分子,並且不斷派人潛入中國境內策劃實施一些恐怖活動。
  • 解密:一些國家名稱後綴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
    (「尼亞」等國名後綴都起源於古希臘)簡而言之,「-ia」這個後綴是起源於希臘語,後來被拉丁語和其它歐洲語言廣泛借鑑,它沒有具體的含義,大致的意思就是把它加在一些形容詞後面,組成抽象名詞。所以其實在歐洲各個語言裡,它被廣泛用於各個領域的名詞之中,比如醫學、植物學、動物學、化學等領域。
  • 中亞國家國名中為何多帶「斯坦」,「斯坦」究竟什麼意思?
    這幾個國家不約而同地在其國名中使用了斯坦這個後綴,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凡是國家名字後綴為「斯坦」的國家,往往都是伊斯蘭教的國家。於是,將兩者聯繫起來就會得出:「斯坦」是伊斯蘭教的專屬,並作為這些國家使用「斯坦」的原因。其實這兩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真正的原因需要我們回到歷史中重新尋找。
  • 揭露新疆暴恐幕後黑手:「東伊運」種種恐襲惡行被曝光
    最新播出的《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相互印證,又基於大量暴恐事件事實「撥雲見霧」,深入剖析了恐怖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簡稱「東伊運」)究竟是如何禍亂新疆的。 除「東伊運」外,世界維吾爾青年代表大會、東突厥斯坦解放組織、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等「東突」勢力也在同年被中國認定為恐怖組織。 2003年,艾山·買合蘇木被巴基斯坦軍隊擊斃,但「東伊運」為禍新疆的恐怖活動並未停止,該組織宣稱策劃製造了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和2014年昆明火車站「3·01」暴恐案。
  • ...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THE EAST TURKISTAN INFORMATION CENTER)
    「東突厥斯坦新聞信息中心」(又稱「東土耳其斯坦信息中心」,「東突信息聯絡中心」,「東突信息中心」,以下簡稱「東突信息中心」)於1996年6月在德國慕尼黑市建立,系由一夥旅居德國的中國新疆籍民族分裂分子糾集建立的,旨在中國境內發展網絡,策劃從事暴力恐怖活動、進行極端宗教和「聖戰」宣傳煽動的恐怖組織。
  • 《白鯨》曝主打海報 黃政民眼神犀利揭露陰謀論
    《白鯨》曝主打海報 黃政民眼神犀利揭露陰謀論 時間:2011.05.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編譯/Ben
  • DC發文悼念斯坦·李:他改變了我們看英雄的方式
    DC發文悼念斯坦·李:他改變了我們看英雄的方式 時間:2018.11.1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
  • 武漢病毒所所長接受外媒採訪:我們被當作替罪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度處於風暴中心,被西方某些政客惡意指責為「新冠病毒發源地」。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王延軼與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在接受NBC採訪時,再次強烈駁斥了這一陰謀論。「我曾多次強調,在12月30日,我們才拿到了醫院送來的SARS型或不明肺炎樣本,」他說,「在那之前我們還沒有遇到過這種冠狀病毒,沒有這種病毒,它就不可能起源於實驗室。」
  • 一些國家名稱後綴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
    全世界193個國家中,有很多國名都以「斯坦」和「尼亞」結尾。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斯坦」是「……的地方」的意思:「斯坦」是英文後綴「stan」的音譯,意思是「……的地方」。以「斯坦」為後綴的國家一般都和波斯帝國有關係:以「斯坦」為國名後綴的國家一般分布在中亞和西亞,都位於伊朗附近。為什麼呢?因為伊朗的前身就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斯坦」這個詞就來源於古波斯語。
  • 看漫威奇異博士跟你講解「啥是魔法?」
    奇異博士是由斯坦·李和史蒂夫·迪特科創造的,而斯坦·李曾表示他的靈感源自少年時聽的廣播劇《禪度魔法師》,這個劇的性質大致等於我們現在熟悉的打怪升級網絡小說,而恰巧在當時喜馬拉雅地帶逐漸成為西方人眼中的神秘聖地,於是奇異博士的故事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