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與村|原生態和現代藝術共振,給崇明這個村子帶來什麼

2021-01-13 澎湃新聞

張安生膚色黝黑,站在藝術品旁邊,藝術品所在的老廠房曾是他們的村委會,他對這裡有特殊情結。

「雖然我們不懂藝術,但是看到外面遊客來,老百姓感覺到了熱鬧的氣氛,他們都很開心有人來為前哨村投資。如果沒有人來開發,我們前哨灣幸福感不會這麼大。」前哨村前村長張安生說。

2019年10月20日,一個名為《降臨》的當代藝術群展亮相上海崇明區前哨村,村民們新奇地發現某種與外界連接的氣息。一時間,村子熱鬧非凡,運客大巴不斷。2020年5月至10月,前哨村又迎來一場名為《秘境》的藝術展,原生態村莊和現代藝術再次共振。

在此之前,前哨村和大多村莊並無兩樣,村民門大多面朝黃土背朝天,直到藝術展降臨,40餘組藝術作品科幻般地擺在小村莊,這個村落以另一種方式被外界熟知。

點綴在各處的藝術作品,並不是一場藝術實驗。如今,這些藝術作品真切地和村民產生聯繫,為村莊帶來效益,逐步探索鄉村旅遊新模式。

前哨當代藝術中心 前哨灣供圖藝術品降臨日前,記者來到崇明區豎新鎮前哨當代藝術中心,一探究竟。走進藝術中心,院子中央擺著一個近10米高體量驚人的綜合力量訓練器械。站在下方,膨脹的力量感與四周縱深低矮的老倉庫呼應,讓人不禁聯想,當代藝術和村落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象徵力量的運動器械展品 前哨灣供圖徑直走向展廳,便有了答案。展廳大門開口均以房屋側立面為進入點,房頂瓦片是40多年前用的舊瓦,改建藝術中心後,取下漏雨破損的瓦片,換下。展廳還原老式車間的直筒間模式,保證了老車間90%原貌。越往裡走,光怪陸離的展品越能勾起參觀者的探索欲。展廳內,一處舊址原有的水泥臺格外吸引人,牆邊一道一道用水泥砌起的低臺,看起來像毛坯房,原生態還原到極致。前哨村支部書記卞程承告訴記者,這裡原來是車間放置的一部小機器,工人會站在旁邊加工生產。

環顧頭頂上方,三角人字梁下面還保留著「質量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益」的口號,牆壁上用紅色字寫著「注意安全,勿戴手套」的標語。樸實無華的廠房與新奇的藝術品碰撞,絲毫沒有違和感,代入感極強。

「質量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益」的廠房標語 前哨灣供圖張安生站在藝術品旁邊,有種鄉村藝術根植於大地,回歸於自然的藝術境界。他對這裡有特殊情結,偶爾會來參觀。這裡曾短暫是他們的村委會,張安生指著廠房外不遠處的建築告訴記者,這一棟曾是村委會辦公室,現在是藝術中心,變化很大,他也贊成外界多來改建,為鄉村賦能。

「雖然我們不懂藝術,但是看到外面遊客來,老百姓都很開心。如果沒有人來開發,我們前哨灣幸福感不會這麼大。」張安生說。

老廠房裡的藝術展品 澎湃新聞記者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攝從藝術中心出來,前哨灣藝術項目運營負責人喬啟玲,帶記者前往前哨灣大地藝術走廊,參觀藝術村落的配套項目。一路上,她對展品如數家珍,「《秘境》的藝術家年紀偏大,藝術品相對沉穩,表達了人對生命的探索。第一期《降臨》藝術展比較年輕化,整個藝術品前衛開放。」

在路邊,藝術家陸平原創作的《星期六的花臉雪糕》,佇立在曠野中,承載了70、80、90後共同的童年回憶。一個名為《浪奔浪流》的水塔也在外放展示,這裡本要做成星空民宿,但建築由於太老,地基傾斜了6°,才不得不放棄項目。這些《降臨》中的展品,保留至今。

藝術家陸平原創作的《星期六的花臉雪糕》 前哨灣供圖

名為《浪奔浪流》的藝術展品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攝前哨灣出圈幾年前,前哨村的村落生態還不是這樣。

前哨村上世紀60年代由灘涂圍墾而來,至今保持著較完整的原生態風貌,村域面積僅1平方公裡多,全村只有百餘戶人家。前哨灣藝術中心前身是自行車車鈴廠,該車鈴廠曾為上海鳳凰、永久等老牌自行車生產車鈴,已經廢棄了二十餘年。

2018年,豎新鎮黨委政府試圖改變前哨村「落後」的局面,爭取到崇明區文旅局的支持,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鄉村,打造起了前哨灣大地藝術村落。前哨灣項目覆蓋整個前哨村,由藝術家駐留項目、前哨當代藝術中心、藝術民宿、大地藝術走廊等組成。

項目開工後,曾經破舊的車鈴廠廠房,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展廳與辦公室。

為了做好藝術展的工作,喬啟玲和同事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前哨村。起初,喬啟玲想的是這裡離家近,相比市區快節奏的生活,這裡相對競爭力小。來到藝術中心工作後,才發現,這樣的藝術氣息不僅能薰陶自己,還吸引了文藝界、商界等不同圈層。

長江口新生領土、科幻般的生態史、集體農業生活……前哨灣眾多優質原生態脈絡,成為藝術家們嚮往的「塗鴉板」。在這座遠離城市車水馬龍的小村落,藝術家們可以充分釋放靈感。

他們調動大都市的物質和工具,聚合出前哨灣的新生態。40餘組繪畫、雕塑、裝置、攝影、大地藝術作品出現在這個小村莊的田間地頭,隨著《降臨》藝術群展的亮相,前哨灣走進大家視野。2020年5月開始,第二期藝術展《秘境》又帶來40餘位藝術家的近百件作品。

藝術展品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理念就是原汁原味,用土的建築、土的方式帶動洋氣藝術的表現,變相讓老百姓開拓思維。」前哨村支部書記卞程承告訴記者。融入鄉村的藝術作品,讓充滿年代感的老舊平房煥發新的生命力,小村莊的人氣一下子旺了起來。卞程承說,最遠的一波遊客是從內蒙古來的。很多展品都成了網紅打卡點,比如藝術走廊邊的花臉雪糕,很多遊客都要過去拍照。

漫步在前哨灣大地藝術走廊上,原生態氣息撲面而來。放眼望去,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木遮陰擋雨,河道邊野生李子樹叢生,每隔百米會有一個藝術品。兩期展覽下來,累計100多名藝術家將作品帶到了前哨村。

藝術家希望,利用前哨灣豐富的生態脈絡,打造成一個生態劇場,「畫」出只屬於這裡的大地藝術,讓更多人探索和思考未來。目前,已有不少藝術家前來考察,準備長期駐紮在前哨灣。

藝術作品 《拳擊人戰艦》 前哨灣供圖

藝術作品《可能》前哨灣供圖鄉村發展賦能點綴在各處的藝術作品,並不是一場藝術實驗,而是和村民、村莊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聯繫。

沿著前哨灣大地藝術走廊往前走,經過村民房屋時可以看到,村民正在院子閒適地清洗衣物。時不時,一棟嶄新的民宿就會出現。遊客來到前哨村,一般不會看個展就走,也要吃、住,前哨灣的藝術民宿就有了市場。

前哨灣項目方在村內打造了三棟民宿,分別為團建房、親子房、九連排的標間,一共有60多個床位,這些民宿是承租村民閒置農宅後改造而來。

其中,親子房民宿由日本的一位設計師設計,茅草屋頂,外立面呈乳白色,房屋保留原有高度,極大還原村民閒置房本來結構。房屋背靠樹林和河道,從房間看出去就像住在森林裡。兩個房間的設計,適合父母一輩和子女兩個家庭出遊的遊客居住。

親子房民宿由日本的一位設計師設計,茅草屋頂。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

親子房民宿內部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攝團建房則為一處臨街的民宿,鑲嵌著五顏六色的玻璃,遠看就像一個當代藝術館,未來感、科技感十足。房子才裝修不久,現在在進行除溼。這些都是藝術賦能的產物。更為關鍵的是,對於村民來說,文旅產業的發展給他們帶來了實在的收益,村子的路也從白色水泥路變成黑色柏油馬路,廢棄車鈴廠廠房5年租金20餘萬元,租金中的60%將在每年底分紅給村民。

在前哨村預期計劃建造的20多個民宿裡,每一棟民宿都合理藉助老百姓的閒置房屋改造。根據房屋現狀、面積不同,算上宅前屋後的自留地,村民平均每年能拿到12000元左右的租金。

團建房民宿 澎湃新聞記者鄧玲瑋 攝「老百姓參與了配套設施的跑道改建等基礎工程,也是一種增收。」39歲的前哨灣村民張菊花說,她覺得,藝術展讓她對外界有了更多認識,「藝術蠻高級的,上海市區的遊客和小朋友都會過來看。」這也是前哨灣項目對鄉村旅遊新模式的探索。卞程承介紹,前哨村後期會以東灘溼地公園為雛形,在前哨村最東邊打造溼地公園。溼地公園內計劃建設房車營地,預計可以為35輛房車提供加水加電服務。

大都市圈中難以實現的自然與藝術交融,在前哨灣統統實現落地。村中森林的泡泡屋項目、水上遊艇、水上飛機項目、垂釣休閒等也在規劃建設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崇明這個「網紅村」,又有了「致富」新想法
    近日,這個「網紅村」被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計劃,它就是橫沙鄉豐樂村。創意一:田園變身景區創意稻田畫是豐樂村發展創意農業、探索農旅融合發展的處女作。「崇明水稻種植面積大,何不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源做點文章呢?」豐樂村書記顧偉達說,抱著這樣的想法,前年豐樂村開始與原初農場合作水稻畫項目。
  • 上海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 好生態帶來好生活
    江海交匯處,是上海崇明島。  崇明,上海美麗的後花園,全市超1/4的森林在這裡。島上有田、有林、有水、有綠,有一個個充滿江南韻味的小村……  「牢固堅持和落實生態立島的原則,堅決不搞大開發,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一張藍圖幹到底』」,上海堅定不移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
  • 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崇明這個村為什麼這麼紅!
    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崇明這個村為什麼這麼紅!根據地塊大小收取不同費用,菜園會提供種子、工具、肥料,認養者不用提前做什麼準備。如果每年來滿5次耕作,認養費會全額退還。周先生在「租地」處領取了玉米和毛豆種子,來到屬於自己的10平方米共享田前,揮起鋤頭,栽下種子,當了一把農夫,「我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
  • 身邊的花博丨「玩轉崇明鄉村」第三站,北雙村
    有鄉村肌理,有城居服務,有產業託底,有鄉愁可享,這裡是崇明港西鎮北雙村,今天小編帶您去看這個「休閒旅遊型」鄉村振興示範村,品味有關TA的幾種 港西鎮北雙村位於崇明島中部偏西,距離崇明島東西大動脈陳海公路1公裡,毗鄰2021年第十屆中國花博會主會場,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北雙村村域面積4.43平方公裡,先後獲評全國生態文化村、上海市美麗鄉村、上海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19年4月,北雙村列入2019年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2020年9月通過市級覆核驗收。
  • 崇明城橋新城濱江地塊加快開發田園水城和生態家園
    東方網3月26日消息:2015年,將「加快城橋新城濱江地塊開發建設前期工作,6號、8號地塊配套商品房建成投用,基本建成百聯崇明商業廣場等項目,開工建設崇明大道(寶島路-淡雲路)新建工程和團城公路(江帆路-寶島路)改造工程……」崇明新城也漸漸揭開她的神秘面紗,「田園水城·生態家園」,是崇明新城的核心定位。
  • 邂逅崇明之在崇明島必去的景點
    地址:上海市崇明縣綠華鎮堡湖路崇明荷花博覽園崇明荷花博覽園東依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明珠湖公園,南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上海崇明西沙國家級溼地公園,是上海地區目前國內外名貴荷花展示品種、生產育種規模最大的,一個集育花、觀花、賞花、品花與茗花為一體,具有荷文化研究
  • 崇明將要打造地鐵小鎮?花博會將帶來什麼?區委書記這麼說→
    而青年網絡大V王媛慧則認為,崇明作為生態島其實最重要的是旅遊業,需要年輕人用文化去推動旅遊業。在中國有過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沙家浜靠一部戲就讓這個地方聞名遐邇。它可能是非常具有崇明特色的小鎮,功能能夠與崇明島整個的發展高度契合,同時它又能夠引領未來,成為大家心中嚮往的夢想小鎮。我們希望將來崇明建設出來的小鎮和上海其他地方的地鐵小鎮可能不太一樣,它是體現生態特色的,人與自然、小鎮和諧共生。我們希望將來的小鎮建設,會對崇明的未來發展提供新動力。
  • 「聚焦」花博會籌辦、生態旅遊……今天的發布會聚焦崇明創新綠色...
    第三,花開崇明,全面打造更優美的人居生態。為了以更優美的城鄉環境面貌迎接花博會,從去年10月起啟動「迎花博、治五棚」專項行動,重點做好「兩清兩美」。一是清棚舍,對農村地區影響環境的破舊房屋和養殖棚、柴棚、坑棚、看護棚、窩棚等「五棚」進行全面整治。二是清垃圾,對農戶宅前屋後和村巷的柴草雜物、積存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亂堆亂放等問題進行全面清理。
  • 上海崇明普瑞特Pratt
    上海崇明普瑞特Pratt,目前我們提供的課程內容涵蓋建築、景觀、城市、室內、平面、插畫等領域,並持續開發跨界課程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自我提升訴求。上海崇明普瑞特Pratt, 第名:普瑞特藝術學院普瑞特藝術學院的教師水平一流,包括在各自領域屢獲殊榮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作家等,教師們所教的都是一些緊隨時代發展且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課程。這些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甚至還能夠為學生提供就業機會。10,實行小班化教學。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書院聯邦制大學。
  • 崇明這個村上榜~
    據市農業農村委消息,農業農村部正在公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上海今年有4個村莊入圍,其中,崇明港西鎮北雙村新上榜。目前,滬上「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已有26處,現在有望增至30處!一起來看下都有哪些鄉村榜上有名?
  • 來看崇明的「世界級排面」
    堅持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方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連續三年面向全球招商160個項目,正大300萬羽蛋雞場、由由中荷現代農業創新園等重大項目即將投產;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先後認定開心農場14家、博士農場20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4家;全力打造不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學農藥的大米、柑橘和蔬菜等「兩無化」農產品體系,全區綠色食品認證率達到89%,農業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一
  • 玩法|騎遊崇明才是最潮的 來看這份騎行日曆-崇明,遊地,上海,地址...
    原標題:玩法‖騎遊崇明才是最潮的,來看這份騎行日曆  據樂遊上海,3月  春寒漸消萬物復甦。  3月的崇明櫻花已如落霞般悄然綻放;溼地、湖泊邊綠植含著水珠搖曳;鄉野裡的油菜花嬌爛耀眼。這是個適合踏青的時節,處處也都是綠色,一派生態景象。
  • 上海崇明:4月以來民宿平均入住率達85%,節假日一房難求
    9月24日,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崇明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問:生態島跟花博會建設過程當中怎樣給老百姓帶來實惠?有沒有具體案例?二是清垃圾,對農戶宅前屋後和村巷的柴草雜物、積存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亂堆亂放等問題進行全面清理。三是美庭院,對農戶宅前屋後組織開展「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建設,讓廣大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麗宜人。四是美鄉村,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花路、花溪、花海、花田建設,打造「海上花島」。第四,  共享花博,努力抓好更高效的城鄉治理。
  • 上海旅遊市場恢復得怎樣了?崇明民宿老闆:原本空無一人的房間入住...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崇明怡沁園度假村也迎來了大批市區遊客入住,早餐時段用餐的人數已和平時相差無幾;周日的上海長江隧橋出現了紅色擁堵。這些都意味著,上海的區域旅遊市場正在快速復甦。【民宿入住了三四成】「老闆,你這裡的崇明糕怎麼賣?」
  • 有人在上海崇明開民宿是為了「時空穿越」?
    未來的崇明民宿產業將往什麼方向發展?崇明和民宿,為何能互相看中?「坐吧。」8月3日下午,崇明區向化鎮春光村「知谷1984」民宿內,劉慶招呼記者在氣質古樸的圓桌邊坐下,用搪瓷茶缸給記者倒上了一杯茶。儘管天氣炎熱,但「知谷1984」的院子裡有一種別樣的清涼,婆娑樹影間,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
  • ...崇明全力打造世界級生態島,花博會呈現全球最大牡丹大地藝術景觀
    今天上午,崇明區委書記李政在市政府「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年來,崇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生態文明發展,打造高能級生態,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同時全力籌備明年的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打造全球最大的牡丹大地藝術,為市民呈現最美「後花園」。
  • 2019上海崇明生態文化旅遊節即將啟幕
    9月19日至11月20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崇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年上海崇明生態文化旅遊節將在崇明三島上演,為市民遊客奉獻為期兩個月的文化和旅遊盛宴。9月16日,崇明區人民政府正式發布本次活動籌備最新進展。
  • 上海崇明劉家村農家樂
    這就是崇明劉家村農家樂,一家主打服務和性價比的崇明當地特色農家樂,帶給你靜謐和周到的入住體驗。劉家村農家樂坐落於靜謐的崇明小島上,劉家村的左鄰右舍祖輩都生活在這個鮮有外人打擾的村莊裡,每家每戶既是鄰居同時也是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照顧的親朋,機緣巧合,因為長江隧橋的開通,使這個淳樸的村落也變得逐漸熱鬧,來到這裡,你會遇到村民們質樸,充滿善意的微笑目光,村民家裡散養的小狗會搖著尾巴走過來和你打招呼,慵懶得貓咪不知會舒服地躺在哪段牆垣上,眯著眼睛,貪婪地沐浴著陽光,村門口就是新開的劉家村以櫻花為主題的
  • 「便民」秋遊上海,30多條旅遊線路帶你感受「詩和遠方」! - 上海發布
    在淮海路上逛逛,和上海旅遊節的吉祥物樂樂來場偶遇,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了。在大世界,流動的跨界小丑表演、戲曲快閃、定製木偶巡遊、創意京劇跑酷、近景魔術體驗等等,開啟一場充滿了海派記憶的「魔鏡奇緣」。登上浦江遊船,浦江兩岸最精華的標誌建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陸家嘴摩天高樓群、北外灘國際航運中心盡收眼底,或摩登、或復古、或藝術、或現代,上海這座城市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如同一幀幀畫面浮現在眼前。
  • 上海新增14家國家4A、3A級景區,多數免費開放!崇明9家景區上榜
    小陸家嘴風景區坐擁著現代高樓群的城市形象,江邊是老碼頭遺址,遠處是外灘歷史建築,新和老、歷史和未來在此處交匯。號 吳昌碩紀念館:陸家嘴東路15號 門票信息:免費開放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 廣富林文化遺址位於松江新城北部,南鄰大學城,北靠佘山國家旅遊度假區,西接廣富林郊野公園,東依國際生態商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