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主;屬國家法定丙類傳染病。
1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簡稱流腮,俗稱痄腮。我國的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呈季節性雙峰分布,第一個發病高峰在4~7月,第二個發病高峰在10月~翌年1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腮腺,在腮腺腫脹時傳染性最強。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體組織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腦組織、心臟、關節等。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高發,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2
那麼,流行性腮腺炎是如何傳播的?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經呼吸道傳播,病毒可存在於患者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通過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感染者唾液汙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間接傳染。易感者在接觸病人後一般在2-3周內發病。
3
流行性腮腺炎的表現症狀: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根部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向下向後瀰漫性腫脹,並有明顯的壓痛。在咀嚼或進食酸性食物時,疼痛加重。
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腫痛外,大部分患者還有發熱症狀,體溫在38℃左右,間斷性。如果沒有併發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流行性腮腺炎的併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並不可怕,但是隨之一起出現的併發症可不能大意。腮腺炎可以並發睪丸炎、病毒性腦炎、胰腺炎、心肌炎、肺炎等。
➤當腮腺炎患兒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發熱等症狀時,需要警惕胰腺炎,這種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出現頭痛、持續發熱、嘔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時,需要警惕病毒性腦炎;
➤當女孩子出現腹痛時,需要警惕卵巢炎;
➤男孩子發熱伴「蛋蛋」腫痛時,需要警惕睪丸炎。如果並發了雙側睪丸炎,有可能導致成年後的不孕症。
4
如何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目前,接種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我國兒童免疫程序規定,18~24月齡兒童應常規接種一劑次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疫苗(MMR),但接種1劑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薦兒童入小學前再次接種一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除此之外,免受腮腺炎的侵襲,還需要好習慣的保駕護航。
01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
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應立即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02
流行期應深居簡出,開窗通風
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並減少接觸他人,儘量居家休息。對患者用過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居室。
03
健康生活,合理作息
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科學飲食,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
小科普:流行性腮腺炎or化膿性腮腺炎?
與流行性腮腺炎不同,化膿性腮腺炎患兒常常一側腮腺局部紅腫、壓痛明顯,晚期有波動感,擠壓時有明顯、大量的膿液自腮腺口流出,腮腺口位於第二磨齒相對的頰黏膜處。
化膿性腮腺炎(pyogenic parotitis)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化膿性腮腺炎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致病菌所引起,慢性化膿性腮腺炎由結石、導管周圍瘢痕致排唾不暢、重金屬中毒等原因引起。
二者可通過實驗室檢查輕鬆辨別,化膿性腮腺炎患兒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腮腺炎都是具有傳染性的流行性腮腺炎哦!
來源丨疫苗圈、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原標題:《如何讓流行性腮腺炎惹不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