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癢」還是「五年之癢」?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The way we warred: Marilyn Monroe and Tom Ewell starred in The Seven Year Itch in 1955

Married couples are at their greatest risk of divorcing just before their fifth anniversary, it is claimed.

A study suggests that we tire of our partners far sooner than we did in the 50s, when the danger point was the 'seven-year itch'.

Five decades on more women are pursuing careers - which can place extra stress on a relationship - and divor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cceptable.

The findings emerged in a study of divorce trends in the U.S., Scandinavian countries and in Russia.

Experts believe they will also apply to Britain, which has gone through many of the same social change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honeymoon' period for newlyweds lasts less than five years and that disillusionment and disaffection often set in by the end of that period.

There is an added incentive to battle through this period, however.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ose who manage to make it to ten years are likely to remain married for good.

Aiva Jasilioniene, an academic specialising in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studies, helped produce the report for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in Rostock, Germany.

She said: "Crisis point for the modern marriage is arriving sooner.

"One of the explanations for these changes in divorce risk is that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marriage both partners go through crucial life - course transitions and challenging experiences - completion of education, building a career, bearing children and so on.」

"During the later years, the couple have developed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problems they arise."

The decision to remain together could have a more practical basis, however.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fter the five-year point of marriage, couples are increasingly deterred from parting by the cost of divorce and of running separate lives.

The findings are likely to shed new light on the state of marriage in Britain, which is at the centre of a growing political argument.

The Tories are proposing tax breaks for married couples, who tend to stay together longer than co-habiting couples and whose children tend to be healthier, do better at school, and go on to better jobs than children from broken or single-parent families.

Othe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ose who marry at a younger age are more likely to divorce.

This could help explain our falling divorce rate.

In Britain, women marry at 33 on average, and men at 36 - each three years older than the average a decade ago.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ivorce rate is falling.

Last year, the rate fell to 12.2 in every 1,000 couples. This is the lowest since 1984, according to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The total number of divorces in 2006, 132,418, is the lowest since 1977.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




(Agencies)

有調查稱,已婚夫婦在結婚第五年的時候離婚的可能性最大。

研究表明,我們對伴侶感到厭倦的時間比50年代提前了,那時候婚姻的危險期還是「七年之癢」。

50年之後,更多的婦女在追求事業——這會給兩人的關係帶來額外的壓力——而離婚也變得更容易接受了。

這些是對美國、北歐國家和俄羅斯的離婚趨勢進行的一項調查得出的結論。

專家相信,這些結論同樣適用於英國,因為英國經歷了許多相同的社會變革。

研究人員發現,新婚夫婦的「蜜月期」已經持續不到五年時間。蜜月期結束後,對於婚姻本質的領悟和對伴侶的不滿就會顯露出來。

然而,熬過這段時期還有另外一個動機。研究表明,那些婚姻可以維持十年的人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離婚。

艾娃·佳斯裡尼恩是研究婚姻和同居問題的專家,她幫助研究者為德國羅斯託克市的馬克斯·普朗克協會做了這份報告。

她說,「現代婚姻的危險期提前了。」

「這種變化的一種解釋是,在結婚的第一個十年,夫妻雙方都在經歷生命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轉變人生方向和接受考驗——完成學業、建立職業生涯、生兒育女等等。」

「在之後的幾年裡,夫妻二人已經形成了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

然而,決定繼續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可能更實際一些。

研究人員發現,結婚五年之後,兩個人會由於離婚和獨自生活的代價而越來越不願意分開。

研究結果可能會給英國日益激烈的政治辯論焦點——婚姻問題帶來些啟示。

保守黨正提議為結婚的夫婦免稅,因為結婚的人比同居的人呆在一起的時間更長,他們的孩子比家庭破裂或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健康、在學校表現更好,找到的工作也更好。

另有研究表明,過早結婚的人更容易離婚。

這剛好能解釋英國的離婚率為什麼在下降。

在英國,女人的平均結婚年齡是33,男人是36——分別比十年前的平均結婚年齡大三歲。

與之相對應,離婚率正在下降。

去年,離婚率降到了每1000對夫婦中有12.2對離婚。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的數據顯示,這是自1984年以來的最低值。2006年的離婚總數是132418例,是自1977年以來的最低值。

(英語點津 Linda 編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 七年之癢危險期多久
    結婚以後,夫妻兩個人都在為生活而忙碌,自然也不會像戀愛時那樣整天甜甜蜜蜜地膩在一起,說著濃濃的情話,也正因為細水長流的日子磨盡了當初的激情,夫妻間的感情也趨於平淡,不再有那麼多的轟轟烈烈,七年之癢的出現也存有著這部分的原因。但是很多新婚夫妻還不知道什麼叫七年之癢?為什麼會普遍出現七年之癢?它的危險期是多久?
  •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所以,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註定不會是一路平坦的,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七年之癢,說的就是愛情和婚姻在七年後,會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一段危險時期,它最早源自於195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七年之癢》。七年之癢,其實也是愛情和婚姻當中的一道考驗,褪去了激情和新鮮感的親密關係中,暗藏著各種各樣的危機,有些情侶或夫妻能夠處理得當,化險為夷,而有一些人卻只能在不斷的爭吵中不歡而散,將「癢」變成了「痛」!
  • 婚姻「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我們如何度過?
    婚姻中有「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的說法。(剛剛查了一下,還有一種說法,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十年之約)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意思也顯而易見。這裡我們只解釋一下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吧!
  • 婚後的· 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俗話說的''三痛七癢''就是說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具體是指長期困擾現代人的婚姻,能夠引起感情危機或者離婚的各種因素。其實談戀愛的話,都可以接受兩年五年有的甚至十幾年,但是對於結婚,恐怕有的一兩年都很困難。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 為什麼說夫妻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所謂的三年之痛七年之癢 :婚後三年的磨合需要自己來一個改變以適應對方,有些習慣是需要痛下決心才可以改變的,所以說三年之痛。七年之癢是說經過雙方共同生活,由於都有捨不得丟掉的脾氣性格,因而出現了諸多矛盾,有衝破圍牆的意願,但又諱於幾年來艱辛創業理家所付出的心酸,只是停留在出牆的意願上。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可能是大部分情侶和夫妻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 「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什麼意思
    「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 是什麼意思?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真有那麼難?戴浩然 2020年12月16日這一段講的就是戀愛婚姻家庭情感生活的一般規律:一年之守說的是第一年相互看著守著粘著,一般都做得到。
  • 七年之癢」,癢的是生理還是心理?看完我明白了很多!
    各位走入婚姻的人們,切記珍惜,莫讓婚姻之癢變為婚姻之痛!莫讓「癢」變「痛」走進圍城的前輩大喊審美疲勞,提倡「周末夫妻」。城外的人有了恐婚症狀,推崇單身貴族。難怪周圍幾個同事、朋友眼看「奔三」的大齡青年了卻絕口不提結婚,還總結出一句經典的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大有談婚色變之意。
  • 《七年之癢算什麼?》
    從磨合期過去就該是夫妻相融不分彼此了,按理說七年之時,應該是越發的不分彼此,相守相和的,可人們為什麼要說七年之癢是夫妻之間的一道坎呢?這是為什麼呢?所以夫妻生活到第七年,是應該慶賀一番的,當然也沒必要因為什麼「七年之癢」憂心忡忡?那只是不負責任的人給自己找了個合理的藉口去沾花惹草罷了,才不是畢竟階段呢?我在結婚第七年的時候,和老公開玩笑說,「要小心昂,我要是癢了,你會怎麼辦?」
  • 婚姻裡的「七年之癢」,到底「癢」什麼
    難道真的是7年之癢嗎?我不相信,可是又不得不懷疑。 現在的我們生活基本沒有交集,白天各忙各的,下班回家接娃、帶娃,哄娃睡覺。然後各自玩各自的手機,他不過問我的生活,我也不會過問他。即使很累,都不會向對方抱怨,也許是沒有心情和精力吧! 表面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我知道我們之間真的出現了問題。
  • 七年之癢,十年之約,恩愛一生
    人們形容夫妻關係「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離,七年之癢,十年之約」。是說一年之守容易,但是兩人要經歷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風風雨雨之後,才會走向十年之約。人一輩子有幾個十年?我的朋友近日在慶祝結婚十周年酒會上說,這幾個他都經歷過,以後是十年之約,十年感恩!他說,我們是自由戀愛結婚,婚後一年蜜裡調油,日夜廝守,那豈止是一年之守?那叫一年之親才對。新鮮勁兒過去了,真的就是三年之痛。
  • 七年之癢,最可怕的不是生活,而是人心
    點關注,不迷路~七年之癢這個詞出處最早來源於1955年美國影片《七年之癢》,是指愛情在七年後會進入一段危險時期。當然還有兩個更完整的說法,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十年之傷,還有就是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七年之癢,十年之約。從字面就能看出來應該完全是兩個版本,一個離別一個廝守,但是都有一個七年之癢存在,今天來聊一聊。
  • 關於七年之癢,男人和女人感受一樣嗎?
    七年之癢01我們時常聽說,七年之癢、七年之癢。其實,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的呢?一年之守,三年之痛,五年之冷,七年之癢還有十年之約等等。或者吧,誰都渴望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世事難料,走著走著就癢了、癢著癢著就莫名其妙分手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現在的夫妻,估計對「七年之癢」深惡痛絕並且已是嚴陣以待。可,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的度過。七年,如同不可抗拒的洪流。婚姻情感,就這麼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危險階段。男女有別,感受自然大不相同。七年之癢,都是怎麼癢的呢?
  • 如何度過夫妻的七年之癢
    結婚幾年後,所有夫妻都會面臨七年之癢的門檻,很多家庭中的夫妻,就因為感情矛盾過不去這道坎,而造成了離婚,這非常令人惋惜。我與妻子婚後的七年之癢期間,也曾為一些瑣事常常爭執得不可開交,那段時間兩人感情矛盾波動很大,差點破碎了家庭。但再矛盾的頂峰彼此冷靜地進行了溝通,我發現爭執的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婆主要是因為對生活現狀不滿而產生的焦躁情緒,於是我商量著退讓一步,自糾正自己令對方的不滿之處,儘量容忍對方的情緒。
  • 什麼樣的夫妻沒有七年之癢?
    導 語那麼,沒有七年之癢的夫妻都是什麼樣子的呢?既然是婚姻、既然是夫妻,當然要相對而言。彼此努力,才有這樣的理想效果。正 文最近,有這麼一句話特別流行:沒有七年之癢,只有三生之幸。充分說明,七年之癢只是一個傳說。
  • 七年之癢其實發生在第六年,兩性之間的相處,你癢了嗎
    所謂七年之癢,你知道它的由來麼?小編來科普一下。七年之癢是一個舶來詞,出自於著名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主演的輕喜劇。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已婚男子在結婚第七個年頭的時候與妻子一同去到鄉村度假。瘋狂迷戀上了風情萬種的女房客,被撩撥的心猿意馬,魂不守舍,但最終,還是幡然醒悟,及時懸崖勒馬重回妻子的懷抱的故事。
  • 七年之癢,在離婚之後才會真正明白
    七年之癢,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就好像是大多數夫妻之間的一個魔咒,尤其是這個七年之癢,都很難太平,輕一點的也就是感情會出現問題,重一點估計就是反目成仇了,那麼七年之癢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真的是婚姻中的七年嗎?
  • 結婚七年之癢怎麼辦?四招撓「癢」秘籍
    夫妻到了婚姻第七年便失去了新鮮感,俗稱「七年之癢」。要牢記婚姻並不是愛情的墳墓,但是婚姻必須靠愛情來滋養,那麼,如何避免婚姻的第七年的僵局,突破婚姻瓶頸呢?    夫妻生活久了,相互了解和摩擦,婚姻便失去了新鮮感,怎樣避免婚姻的第7年的僵局,突破婚姻瓶頸,永葆婚姻的幸福甜蜜?    七年之癢?
  • 霸道總裁小說推薦:七年之癢,你的七年癢不癢?
    《七年之癢》曼陀羅天使 著七年之癢,你的七年癢不癢? 你和你的他是否正罹患以下症狀?七年,你癢了嗎?《甜寵百分百,祁少的神秘嬌妻》joyce_jb 著祁家是個權貴之家,身份頗為顯赫,但卻非常低調,以至於祁家唯一接班人大婚都是秘密進行,外界從未見過他祁天銘的妻子,更不知道是何方神聖,所以造就了許多版本的傳言。
  •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
    「七年之癢,十年之痛」。光陰似箭,轉瞬即逝……年輕的時候,我時常對愛情抱有幻想。幻想著未來的生活,將會是一條鋪滿鮮花的陽光大道。我的那個他天天寵我寵得不得了。婚後的生活,並非我想像的那樣完美和浪漫。寧靜的歲月讓我很平靜的經歷了七年之癢,十年之痛,我曾一度懷疑當初我的選擇是否正確。我在先生心目中到底能佔有多重的份量。但,每當我下定決心想要離開這種雞肋般生活的時候,卻又常常心太軟,真的不忍心放棄這多年來苦苦經營的家庭。還有一雙除了「學習」什麼都聽話的孩子。日子就是這樣反反覆覆了經過幾多輪迴。
  • 七年之癢為何會提前?
    七年之癢,最開始接觸這個名詞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些疑惑,不明白它究竟指什麼,後來才知道它更多的是指愛情和婚姻。專業的解釋為:人的細胞每平均七年會進行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一般指愛情和婚姻從最初的的激情活力回歸到最後的平淡乏味所要經歷和面臨的一次危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