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伍肆】VSCode 配置Latex環境 保姆級教程

2021-12-30 不喝水就犯困

  眾所周知,微軟最近推出了自己開發的編程軟體visual studio code ,這款輕量級的開源編程軟體,實在是讓人愛不釋手,不僅可以在其上面使用python,還可以搭載各種運行環境,比如經常用的Latex、Matlab、Freefem、C++ 等軟體,都可以在vs code上使用,實在是太強大了,後面會陸續更新相關軟體的配置教程功能。

  每次在使用這些第三方軟體之前,都需要配置其運行環境,並且vs code更新的頻率也很快,所以代碼的部分語言也需要實時更新,作者是一個小白,所以要把這些好用的教程(windows版和mac版)和編程記錄下來,方便以後修改哈哈哈哈。

主要分為以下幾塊內容:

一、vs code 下載安裝與中文環境配置1.1 vs code下載安裝

  vs code 安裝很簡單不再多說,搜索官方網站[1],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安裝。

1.2 vs code 語言環境

  這個輕量級的軟體安裝以後界面如下:

  一般的軟體我們設置語言,直接就是在設置裡找到語言選項,找到中文切換回來就好,但vs code的語言設置需要這樣子操作:

快捷鍵 【control + shift + p】 會彈出以下搜索框

在搜索框內輸入【language】會出現這個選項【Configure Display Language】,點擊確定。


接著選擇【zh-cn】,按照提示重啟,就切換成了中文界面。

中文界面如下:


  到這裡,我們就把vs code安裝並且配置完畢。

1.3 安裝Sumatra PDF

  找到Sumatra PDF官方網站[4],這個軟體安裝是最簡單的,很大部分的軟體安裝過程相似,但是一定要記住安裝路徑,因為下面會需要安裝路徑,我們要配置到vs code 上。

1.4 下載並安裝textlive編譯器

  如果要安裝textive編譯器(windows),有兩個鏡像網站阿里雲開源鏡像網站[2]、華為開源[3]可以下載。界面分別如下:

  找到【textlive2021】下載,下載時長約十分鐘左右。

  等待下載完成後就是安裝過程。

打開【textlive2021】鏡像文件,找到【install-tl-windows】,右鍵【以管理員身份打開】。等幾秒後出現一下界面:點擊左下角的【advanced】;左邊一列是語言一列,只選取我們需要的【中文】和【英文】即可,其他的語言包可以去掉,這樣可以節省1G的文件內存。之後點擊【確定】。找到右下角的【安裝texworks前端】,這個選項可以取消,也可以保留,不過既然都已經選擇使用vs code編輯latex了,我想也不會使用【texworks】編輯。之後就是漫長的安裝時間,安裝時間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安裝好以後關掉軟體即可。1.5 在vs code上配置latex環境

  接下來進入關鍵的一步,在vs code 上配置latex環境,第一步已經將latex調整為中文界面,接下來打開你的vscode。

首先我們需要先安裝插件【latex workshop】,找到界面左邊一列的【拓展】;


下一步,點擊左下角的齒輪⚙️ 打開【設置】在【設置】中的【拓展】找到【JSON】,點擊【在setting.json中編輯】。將下列的代碼複製到輸入框;保存並關閉。那麼配置過程就配置完畢!

  配置代碼如下:

  代碼每一行的命令都有注釋,不清楚的也可以在vs code上將光標放到程序上,vs code也會解釋代碼的含義,注意,代碼需要更改的地方是你的軟體的位置,這個很重要,一定要修改成你電腦上的軟體所在路徑。

{
    //使用 SumatraPDF 預覽編譯好的PDF文件
    // 設置VScode內部查看生成的pdf文件
    // PDF查看器用於在\ref上的[View on PDF]連結
    "latex-workshop.view.pdf.ref.viewer":"auto",
    // 使用外部查看器時要執行的命令。此功能不受官方支持。
    "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viewer.command": "C:/SumatraPDF/SumatraPDF.exe", // 注意修改路徑
    // 使用外部查看器時,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view .command的參數。此功能不受官方支持。%PDF%是用於生成PDF文件的絕對路徑的佔位符。
    "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viewer.args": [
        "%PDF%"
    ],
    // 將synctex轉發到外部查看器時要執行的命令。此功能不受官方支持。
    "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synctex.command": "C:/SumatraPDF/SumatraPDF.exe", // 注意修改路徑
    // 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synctex的參數。當同步到外部查看器時。%LINE%是行號,%PDF%是生成PDF文件的絕對路徑的佔位符,%TEX%是觸發syncTeX的擴展名為.tex的LaTeX文件路徑。
    "latex-workshop.view.pdf.external.synctex.args": [
        "-forward-search",
        "%TEX%",
        "%LINE%",
        "-reuse-instance",
        "-inverse-search",
        "\"C:/Microsoft VS Code/Code.exe\"\" \"C:/Microsoft VS Code/resources/app/out/cli.js\" -r -g \"%f:%l\"", // 注意修改路徑
        "%PDF%"
    ],
    "editor.minimap.enabled": true, //控制是否顯示縮略圖。
    //定義要在配方中使用的 LaTeX 編譯工具。每個工具都標有其名稱。 
    //調用時,命令會使用 args 中定義的參數和 env 中定義的環境變量生成。 
    //通常,除非在路徑中,否則每個參數中不應出現空格。
    //佔位符 %DOC%、%DOC_W32%、%DOC_EXT%、%DOC_EXT_W32%、%DOCFILE%、%DOCFILE_EXT%、%DIR%、%DIR_W32%、%TMPDIR% 和 %OUTDIR%、%OUTDIR_W32% 可用.
    "latex-workshop.latex.tools": [
        {
          "name": "latexmk",
          "command": "latexmk",
          "args": [
          "-synctex=1",
          "-interaction=nonstopmode",
          "-file-line-error",
          "-pdf",
          "%DOC%"
          ]
        },
        {
          "name": "xelatex",
          "command": "xelatex",
          "args": [
          "-synctex=1",
          "-interaction=nonstopmode",
          "-file-line-error",
          "%DOC%"
            ]
        },          
        {
          "name": "pdflatex",
          "command": "pdflatex",
          "args": [
          "-synctex=1",
          "-interaction=nonstopmode",
          "-file-line-error",
          "%DOC%"
          ]
        },
        {
          "name": "bibtex",
          "command": "bibtex",
          "args": [
          "%DOCFILE%"
          ]
        }
      ],
  "latex-workshop.latex.recipes": [
        {
          "name": "xelatex",
          "tools": [
          "xelatex"
                      ]
                },
        {
          "name": "latexmk",
          "tools": [
          "latexmk"
                      ]
        },

        {
          "name": "pdflatex -> bibtex -> pdflatex*2",
          "tools": [
          "pdflatex",
          "bibtex",
          "pdflatex",
          "pdflatex"
                      ]
        }
      ],
  "latex-workshop.view.pdf.viewer": "tab",
  "latex-workshop.latex.clean.enabled": true,
  "latex-workshop.latex.clean.fileTypes": [
      "*.aux",
      "*.bbl",
      "*.blg",
      "*.idx",
      "*.ind",
      "*.lof",
      "*.lot",
      "*.out",
      "*.toc",
      "*.acn",
      "*.acr",
      "*.alg",
      "*.glg",
      "*.glo",
      "*.gls",
      "*.ist",
      "*.fls",
      "*.log",
      "*.fdb_latexmk"
    ],
    //設置為onFaild 在構建失敗後清除輔助文件
    "latex-workshop.latex.autoClean.run": "onFailed",
    // 使用上次的recipe編譯組合
    "latex-workshop.latex.recipe.default": "lastUsed",
    // 用於反向同步的內部查看器的鍵綁定。ctrl/cmd +點擊(默認)或雙擊
    "latex-workshop.view.pdf.internal.synctex.keybinding": "double-click",
    //右鍵菜單
    "latex-workshop.showContextMenu":true,
    //從使用的包中自動補全命令和環境
    "latex-workshop.intellisense.package.enabled": true,
    //將 glob 模式配置到編輯器(例如 "*十六進位": "hexEditor.hexEdit")。這些優先順序高於默認行為。
    "workbench.editorAssociations": {
        "*.ipynb": "jupyter-notebook"
    },
    "kite.showWelcomeNotificationOnStartup": false,    //需要安裝kite,show the Kite welcome notification on startup.
    "python.defaultInterpreterPath": "E:\\Python\\python.exe", //python路徑
    //應在何處顯示單元格工具欄,或是否隱藏它。
    "notebook.cellToolbarLocation": {
        "default": "right",
        "jupyter-notebook": "left"//為特定文件類型配置單元格工具欄位置
    },
    //若設置為 true,則自動從當前 Git 存儲庫的默認遠程庫提取提交。若設置為「全部」,則從所有遠程庫進行提取。
    "git.autofetch": true,
    //始終信任工作區
    "security.workspace.trust.untrustedFiles": "open",
    //不顯示新版本消息
    "vsicons.dontShowNewVersionMessage": true,
    //針對某種語言,配置替代編輯器設置
    "[latex]": {
        "editor.formatOnPaste": false,//針對某種語言,配置替代編輯器設置
        "editor.suggestSelection": "recentlyUsedByPrefix" //控制在建議列表中如何預先選擇建議。recentlyUsedByPrefix: 根據之前補全過的建議的前綴來進行選擇。例如,co -> console、con -> const。
    },
    "code-runner.clearPreviousOutput": true,
    "code-runner.saveAllFilesBeforeRun": true,
    "code-runner.runInTerminal": true,
    "workbench.colorTheme": "Solarized Dark",
}

1.6 測試環節

  接下來我們就測試一下看看,是否調試成功。

在桌面新建文件夾,並在vs code 上打開文件夾【test1】;

在vs code上,找到【test1】文件夾,並點擊第一個選項【新建文件】;

新建文件【test.tex】,一定要加後綴名【.tex】,如果沒有後綴名【.tex】,vs code不能識別latex文檔;

\ocumentclass[fontset=windows]{article}
\usepackage[zihao=-4]{ctex}
\usepackage[a4paper]{geometry}
\begin{document}
\centering
\LaTeX,你好呀!
\end{document}

找到第一個按鈕【Build latex project】,點擊展開,找到【Recipe:pdflatex....】,點擊;成功後,再找到左上角【View LaTex Pdf】,點擊展開,找到【View in VSCode tab】並點擊確定。看到如下界面;就說明測試成功;接下來就可以愉快的在vs code上敲latex啦~二、vs code配置latex教程mac版本

  mac上配置latex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同樣是使用vs code下載軟體

vs code 安裝插件【latexworkshop】;(1.5)

下載【MacTex】

  mac上的tex編譯軟體和windows不太一樣,前面windows使用的是【textive2021】,這裡mac使用的是【MacTex】,配置過程比較簡單,找到【MacTex】官網[5],下載安裝即可。下載完成後關閉。

參考網站和資料

[1] visual studio code 官方網站:https://code.visualstudio.com

[2] 阿里雲開源鏡像網站:https://mirrors.aliyun.com/CTAN/systems/texlive/Images/

[3] 華為開源:https://mirrors.huaweicloud.com/CTAN/systems/texlive/Images/

[4] Sumatra PDF 官方網站:https://www.sumatrapdfreader.org/free-pdf-reader

[5] MacTex 下載網站:https://tug.org/mactex/

Ai配音專家 語音轉文字免費配置教程(適用於mac和windows系統)


相關焦點

  • 【包學包會】【LaTeX篇】TeXLive+TexStudio+VsCode
    正文環境:Win10VsCode_LaTeX環境:TeX Live[8] + Visual Studio Code + 插件TeXStudio_LaTeX環境:TEX Live具體配置文件如下:{  "latex-workshop.latex.recipes": [  {  "name": "PDFLaTeX",  "tools": [  "pdflatex"  ]  },  {  "name": "PDFLaTeX with Shell
  • 【包學包會】【LaTex篇】TeXLive+VsCode+TexStudio
    :Win10VsCode_LaTeX環境:TEX Live[8] + Visual Studio Code + 插件TeXStudio_LaTeX環境:TEX Live + TeXStudio[9]PDF 編輯器:SumatraPDF[10]和 PDF X-change利用 VsCOde 搭建 LaTeX
  • VSCode配置LaTex中文顯示
    會出現這個json文件{ // Latex workshop "latex-workshop.latex.tools": [ {, "%DOC%" ] }, { "name": "bibtex", "command": "bibtex", "args": [ "%DOCFILE%" ] } ], "latex-workshop.latex.recipes
  • 在Mac上配置你的VSCode(C/CPP)
    期間的挫折估計前兩天已經放了不少在推文裡面了,今天更新的內容是機器組完之後使用VSCode編寫cpp程序的教程。首先,個人認為我目前的環境下,使用Mac進行代碼學習是比Windows環境舒服的,不管是輸入體驗還是系統體驗,Mac完勝Windows,唯一缺陷是在任務切換時候並沒有Windows舒服,可能是機器平臺太老,被性能限制,也可能是系統太新,仍有少許優化bug。
  • C/C++編程筆記:VScode搭建C和C++環境的圖文教程
    下載好了之後把他放在一個沒有中文和空格的目錄下解壓,然後配置環境變量。在win10的搜索欄(快捷鍵win+S)搜索環境變量會彈出系統屬性,點擊環境變量-->上方的用戶變量裡面找到Path-->點擊編輯-->點擊新建,然後把你的MinGW的bin路徑複製進去(如:D:\development\MinGW\bin),然後一路確定。
  • vscode入門:熟悉vscode和初級配置
    設置分為用戶和工作區:用戶:設置全局有效,配置文件保存在系統用戶目錄下工作區:針對當前工作區,配置文件保存在工作區內熟悉以後可以直接修改配置文件打開設置的快捷鍵Ctrl有一些vscode的默認配置並不是很實用,所以需要做一些個性修改。點擊左下角的設置按鈕,選擇Settings,或者使用快捷鍵Ctrl+,打開設置界面。
  • 環境配置簡要流程
    環境配置簡要流程 1、 下載並安裝 anaconda2、 下載並安裝 vscode3、 下載並安裝 git4 、 調整 Anaconda5、 版本對應關係、安裝各種用到的庫14 、配置 vscode 1、下載並安裝 anaconda 教程網上很多,路徑最好放在 c 盤,而且最好在安裝過程中勾選添加 PATH 。
  • 史上最全LaTeX國賽論文排版神器教程!(內附軟體+國賽模板+教程)
    在LaTeX中,這同樣通過設置特定的環境實現。例如如下的編碼:\begin{quote}\zihao{-5}\kaishu 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end{quote}類似的,配置其他環境也用同樣的一套編碼規則:\begin{<環境名>}[<可選參數>]<其他參數><環境內容>\end{<環境名>}插入其他元素(圖片、公式和表格)的過程也與此類似,都基於對【環境】的配置和使用。
  • python環境配置簡要流程
    1、下載並安裝anaconda 教程網上很多,路徑最好放在c盤,而且最好在安裝過程中勾選添加PATH。 2、下載並安裝vscode 3、下載並安裝git 注意在安裝過程中選擇將自己使用的編輯器作為默認 4、調整Anaconda 找到Anconda Prompt,選擇管理員執行,然後先添加清華源
  • 超另類:在vscode下實現編譯仿真下載,你絕對想不到
    這個教程將介紹下如何在vscode下實現這些操作,真正實現一個vscode可以吃天、實現編譯仿真下載一條龍服務,而你只需要在vscode下的終端敲幾個命令而已。。。到目標板子並讓板子復位運行,相當於keil的一鍵下載按鈕4,執行make reset,可以讓板子復位運行一下5,執行make commit,可一鍵推送到你的github或者giteee遠程伺服器上去,但前提是你自己創建了這個工程的git教程如下:環境:1,下載vscode及必要插件,令需要一個插件Cortex_debug
  • LaTeX零基礎入門教程--LaTeX環境配置
    因此,本文將場景設定為需要按照規定期刊或報告規定的格式撰寫文章,省去不必要的說明,帶你快速上手LaTeX(文中也會將LaTeX其他一些進階用法作為拓展資料整理,供日後查閱)一、環境的配置——TeXlive+TeXstuido1.
  • LaTeX半小時入門教程
    LaTeX:LaTeX 配置環境很簡單,只需 2 步:1、根據平臺選擇一個 TeX 發行版 進行安裝,建議選擇最全功能最多的版本。數學公式環境。LaTeX 的數學模式有兩種:行內模式(inline)和行間模式(display)。前者在正文的行文中,插入數學公式;後者獨立排列單獨成行。在行文中,使用 $ ... $ 可以插入行內公式,使用 $$ ... $$ 可以插入行間公式,如果需要對行間公式進行編號,可以使用 equation 環境.2.
  • 使用代碼片段的正確姿勢,打造高效的vscode開發環境
    我自己遇到困難的幾個場景electron-builder 打包後,為了修改electron國內鏡像下載地址,往往會配置vue.config.js。這個地址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變,包括這個配置的結構等主要內容其實都不太會變,每次要寫的時候都會忘記,在找了好一會之前寫的代碼後,終於找到了之前的配置文件,複製-粘貼我的vue項目中會使用vuetify,而vuetify的各種配置都會寫在一起,說複雜也不複雜,但我沒有記,每次都是用到的時候打開官網然後,複製-粘貼還有一些其他配置文件,例如 axios,echart,signalr
  • vscode寫Python數據處理分析代碼,由安裝配置到cell交互模式
    系列相關文章: Python玩數據入門必備系列:環境安裝前言上一節我們已經安裝了 Python ,但是我們不希望直接在黑烏烏的命令窗口或白茫茫的記事本中寫代碼,本文主要介紹 vs code 的安裝、配置以及 cell 交互模式安裝 vs code首先,一樣使用以下搜尋引擎:搜索關鍵字 "vscode"點擊第一個搜索結果的
  • 科研軟體 | LaTeX介紹與簡易教程
    關於Markdown的更多信息及編輯Markdown的Typora軟體,詳見學學學的Typora教程。    與Word相比,使用LaTeX編輯數學公式與圖表更加方便美觀,當公式較多時使用LaTeX效率更高。並且LaTeX排版大氣規範、顏值高,大家只要對比一下用Word排版和用LaTeX排版的數學試卷就能看出來(x)。
  • 【入門教程】使用LaTeX撰寫你的實驗報告
    照著這篇入門教程用LaTeX撰寫一篇實驗報告不會用到它的所有功能,但能讓你體會到它的強大之處。預計學習時間50min以內,文末還有幾個版本的教程供參考。LaTeX的強大之處非常擅長排版數學公式,包括自動添加序號和文本內引用。(通過鍵入一些指令)來調整圖片和表格的位置,不需要再用滑鼠拖拉,費力不討好。
  • vscode插件體系詳解
    contributes(擴展點)用於定義插件要擴展 vscode 哪部分功能;vscode 暴露出多個擴展點,包括 commands (命令面板)、configuration (配置模板)等activationEvents(觸發事件)用於定義插件何時執行,當指定的事件發生時插件才會執行有一類特殊的插件的 activationEvents為通配符 *,這類插件稱為
  • vscode:看起來我運行在Windows上,其實我運行在Linux上
    vscode插件:remote-wsl,讓vscode真正的運行在Linux上。vscode已經出來好幾年了,這些年也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都已經用它代替笨重的ide了。但是它本質上只是一個文本編輯器,通過各種各樣的插件可以實現一些功能,但是編譯環境什麼的還是要在電腦上自己配置。在Windows上配置會稍微麻煩一些,需要到官網下載軟體,安裝然後配置環境變量,而且通常不止一款軟體。在Linux上就比較簡單了,一條安裝命令就可以解決。後來就有了這樣一種解決方案,在wsl上配置編譯環境,使用vscode編輯,將vscode的終端默認設置為wsl就好了。
  • jdk環境變量配置教程
    如何配置java的JDK環境變量呢?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解jdk環境變量配置的操作技巧。jdk環境變量配置教程1、右擊「我的電腦」,點擊屬性2、點擊:高級系統設置。3、在彈出的系統屬性中,選擇高級,在點擊環境變量。4、新建系統變量JAVA_HOME,變量值為jdk安裝目錄5、找到Path變量,然後點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