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的數據,美國孤獨症患病率在1‰~2‰。國內未見孤獨症的全國流調數據,僅部分地區作了相關報導,如2010年報導,廣東孤獨症患病率為0.67%,深圳地區高達1.32%。
孤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內心深刻的情緒,來自於我們害怕被群體拋棄的原始本能。因為人整體上是群居動物一旦脫離群體後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會迫使一個人向自己的群體靠攏,當沒有任何群體願意接受自我時,孤獨感就會加深,帶來壓抑甚至引起某種精神疾病。
孤獨是最可怕的毒藥,最可怕的孤獨是在一群人中間的孤獨。
古時一個人很貧苦,但也能維持生活,如果有機會能改變現狀他一定會努力改變現狀。
而今每個人都很忙碌,為了維持基本生活,每天漸行漸晚。忙碌是一種真實的現狀,很多時候已經安排妥當的事,要因為忙碌一拖再拖。
直到現在王健林仍每天6點起床,如果不出差,早上7點半,王健林會準時到達萬達北京總部的辦公室,開始工作。
科比說過你知道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嗎?
要學會能給自己創造忙碌
美國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說過: 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藥 也是最美好的藥。 這話的確是至理名言。看吧,這味藥,它能讓我們享受到與時間賽跑的快樂,它能讓我們生活的空白得到充實,它能讓我們在忘我的奔跑中得到滿足,它也能讓我們在秋天的收穫裡迎來豐收。
忙碌其實是孤獨的反義詞
世界還很大,夢想還很遠,這個世界還沒那麼糟,還有很多等著我們去追尋;我們雖然有時候人是孤獨的,但我們的靈魂不孤獨,有親人的問候,朋友的嬉鬧,愛人的甜蜜在陪伴著我們。
我們一路上奔波著,忙碌著,奮鬥著,一路上走來,我們給自己找了無數的理由,要麼是自己還不夠好,要麼是沒有自己合適的人,就這樣,我們慢慢地習慣了孤獨,要學會享受忙碌,適應孤獨。
你覺得平凡到不行的自己,
或許也佔據了某個人的整個世界。
所以,無論你幸福不幸福,都要幸福;
無論你重要不重要,都很重要。
——吳大偉《這世界缺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