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一年一次的兩會正在舉辦中,對於參與報導的記者們而言,這是最忙碌的日子, 「跑」兩會就是比採訪、賽體力、拼耐力。當然,這些現場辛勤工作的記者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兩會上的記者的確挺拼——「十八般武藝」齊上陣:上能爬牆站桌搶佔高地,下能席地而坐碼字修片。他們每天手持「長槍短炮」,背著筆記本電腦等設備奔走在會場。為了捕捉珍貴的新聞畫面,第一時間獲取最新動態,他們凌晨苦守、圍追堵截,蹲著寫、跪著寫……是他們記錄了兩會的精彩。
記者還得有過硬的速記能力,到了現場要拼命的敲敲敲、記記記。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單靠「肉搏」遠遠不夠了。如今的全媒體型記者不僅要拼速度,還要拼技術,那麼就需要「黑科技」的助力。而高產記者依靠它們搶新聞,搶出了速度,搶出了質量。
日前在兩會現場,《中國日報》抖音號發布的一則小視頻引起廣泛關注,播放量突破一千萬,點讚數超過五十萬。
在這則視頻中裡,裡三層外三層的人們拿著手機、錄音筆、單眼相機等採訪設備將被採訪人層層圍住,而其中一人淡定地站在人群外層,手機的屏幕上卻在跟著現場的語音自動轉化為文字,完全不同於其他記者的緊張狀態。據悉,視頻中該記者使用的「採訪神器」為科大訊飛旗下的訊飛聽見APP——可以將現場語音一秒轉換成文字。
有過採訪經歷的人應該知道,採訪前的蹲守準備還不是最令人頭疼的,採訪結束還有大量工作等著。為了保證新聞時效性和獨家性,一結束就得馬不停蹄整理素材成稿、及時發出報導。
其中,整理採訪錄音成為繁瑣的一道工作。以前的記者大多用錄音筆記錄,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反覆核查信息。如果遭遇音量小、吐字不清晰的情況,還得來回拖拽進度條......1個小時的錄音,整理成文字大概要花費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
這個時候,語音轉文字工具的出現則可以幫助解放雙手。不過目前市面上可見的語音轉文字工具普遍存在較大的誤差,給整理稿件的工作增添麻煩。因此準確率成為這類工具的制勝關鍵。
出現在上述視頻中的【訊飛聽見APP】是一款以語音轉文字及翻譯為核心功能的手機應用,它自帶錄音功能,同時支持本地音頻導入,不用將錄音上傳到網站就可以快速準確地拿到文稿。滿足電腦不在身邊、臨時需要採訪錄音、會議紀要等場景下,在手機上實現錄音轉文字服務。
該APP能實現一小時錄音5到10分鐘出稿的速度和95%以上的準確率。也就是說,參會記者旁聽了一個小時的會議,5到10分鐘就可以轉換成文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出稿效率。
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對轉換後的文本進行按句回聽,並能對文本錯誤進行在線糾錯。
另外,使用錄音功能的過程中,支持文字實時顯示,用戶可以提前看到文本結果。
同時提醒已註冊了訊飛聽見網站的用戶,聽見網站和訊飛聽見APP的轉化內容是可以實時同步的,也就是無論你是在手機端還是在網站進行轉文字操作,結果都會實時同步。
值得一提的是,訊飛聽見APP在語音轉文字的過程中,還支持語言翻譯。其中,「中英翻譯」支持中英文語音互譯,並可將翻譯的語言即時轉化為譯文,做到實時出稿。「中俄翻譯」則可以將中文語音實時翻譯成俄語。
上月27日,科大訊飛與人民日報數字傳播達成合作,用「語音轉文字」技術產品助力兩會記者們高效準確完成各類新聞採編工作,其中的產品除了訊飛聽見APP,還包括訊飛聽見M1轉寫助手。
這是一款語音轉文字的專業轉寫設備,僅有手掌大小,並且實現了普通錄音筆無法實現的幾個亮點功能:
首先是 7+1 環形麥克風陣列,360° 全向型自動聲源定位,能夠輕鬆拾取 10 米以內有效聲音,實現遠距離無損錄音;在這背後作為支撐的是一塊 24bit 高精度的拾音晶片,通過對環境、混響以及噪聲方向的識別,提升拾音效果,實現數字降噪;光有硬體自然不夠,科大訊飛為這款產品深度定製了拾音算法,深度定製的波束形成,搭載了 Dereverberation 去混響技術,結合語義分析等算法之後,轉文字準確率相對以往提升了30% 之多。
另外,訊飛聽見M1 內置2900mAh 的大容量電池,支持600分鐘持續錄音,還能邊錄邊充,一旦遇到電量不足,還能自動保存數據。
除了錄音和轉寫功能強大,它還能對磁碟進行加密設置,保證使用者所記錄的一切數據安全不外洩。
同時,相比於傳統錄音筆只能連接到電腦上來操作,訊飛聽見M1自帶WiFi熱點和USB傳輸, 可以直接通過 Wi-Fi 與手機連接,在訊飛聽見的 App 上可直接顯示訊飛聽見 M1 的電量和存儲空間,其內置的 16GB 容量能夠錄製長達 72 小時的音頻,幾乎不存在一次會議不夠用的狀況。
另外,科大訊飛旗下攜最新的人工智慧產品——智能錄音筆也在此次兩會上亮相。
與傳統錄音筆相比,這款智能錄音筆不僅具備強大的錄音效果,而且支持高效的語音轉文字能力。它可以快速將錄音轉寫為文字,呈現在錄音筆觸控螢幕上。轉寫結果會上傳至伺服器,記者和編輯們可以在 PC 端查看修改,省去了整理採訪錄音的時間。
事實上,在今年 1 月美國 CES 展上,訊飛智能錄音筆就曾在拉斯維加斯正式展出。彼時科大訊飛副總裁、消費者 BG 副總裁李傳剛博士向現場參會者正式介紹了這款面向消費者的最新智能硬體產品。
CES2019 上展出訊飛智能錄音筆
這款產品適用於授課、會議、取證等多個場景,將極大程度地提高媒體工作者、學生、作家在工作場景中語音記錄和資料整理環節的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智能錄音筆也能滿足多場景應用需求。如商務人士,或者去參加學術會議的學者,需要能夠將會議上的重要演講,及時的記錄下來並轉化成文字,應用前景相當廣泛。據悉,該款智能錄音筆將於今年 4—5 月份正式上市。
一款好的產品,需要從幾個維度來綜合衡量。而作為語音類的工具產品,上述幾款產品幾乎滿足了文字工作者的所有需求:
良好的錄音質量快速的語音轉文字輕鬆導出便於攜帶的小巧機身超長的待機
如今,智能語音技術正逐漸應用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想像,隨著上述「黑科技」的普及以及技術的不斷完善,今後包括文字工作者在內的人效率會有顯著提升,讓碼字和交流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