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質密度測量:簡單的試驗,繁雜的誤差 誤差原因大匯總

2020-12-13 觀老師聊一聊

初中物理「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很簡單,無非是ρ=m/v,但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因為待測物體多種多樣,有外形不規則的,有密度小於水的;測量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有針壓法、助沉法、溢水法、加水法等,繁雜的測量方法,難免導致諸多原因的誤差,因此,該實驗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常常會入選考試題目。

在密度測量的試驗過程中,常見的誤差有哪些?分析密度公式可以看到,測量密度的誤差產生原因是在測量物質本身的質量和體積過程中產生的。看似簡單的實驗,實則誤差產生的原因多樣,不妨進行具體歸納匯總。

一、由質量測量引起的誤差

1、在天平調節過程中產生誤差

①測量用砝碼不乾淨,導致所測物體的質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②砝碼不完整(有缺損),導致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大,故密度偏大;

③測量前,天平的遊碼未完全歸零,直接調節天平平衡後,造成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大,故密度偏大;

④測量前,天平未完全調整平衡就開始測量工作:指針偏左,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大,故密度偏大;指針偏右,所測物質的質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2、物質本身的性質引起測量誤差:例如,物質具有吸水性,導致前後兩次測量的液體體積變化偏小,故密度偏大(有學生認為前後測量的液體體積變化大,這是不正確的。物體體積的變化,是通過前後兩次量筒讀數的差值進行反映的。「物質吸水」,不是將水吸走一部分後液體體積測量前後變化大,而是在實驗過程中,物質吸走水分後,量筒內水的量變少,導致液面的變化少,所以誤認為液體體積變化小。)

3、在測量過程中產生的誤差:

①測量物質質量時,先測體積,物體表面沾有水,導致質量測定偏大,故密度偏大;

②測量液體質量時,量筒中的液體未全部例入燒杯中,造成所測液體的質量偏小,故密度偏小。

二、由體積測量引起的誤差

1、在測量過程中引起的誤差

①用溢水法測量固體體積時,在燒杯中收集到的水未完全倒入量筒,導致所測物體的體積偏小,故密度偏大;

②將固體放入量筒時,有水濺出,導致所測物體的體積偏小,故密度偏大;

③測量粉末狀物質時,沒有將物質壓實,導致體積測量結果偏大,故密度偏小;

④測量液體體積時,燒杯中的液體未全部倒入量筒中,導致所測液體體積偏小,故密度偏大。

2、由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觀察方式錯誤,導致結果錯誤。

①俯視讀數:視線偏低,造成液體的體積讀數偏大,故密度偏小;

②仰視讀數:視線偏高,造成液體的體積讀數偏小,故密度偏大。

分析在測量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原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實驗方式雖然不同,但其分析原因的步驟基本相同:首先,分析實驗操作過程中測量質量,還是體積不準確;其次,判斷不準確的物理量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偏大還是偏小;其三,代入密度測量公式進行判斷。

例:進行「測量橙汁的密度」的實驗(2018深圳中考題改編):

①為了測量結果更準確,下列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計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

C.燒杯中盛適量的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

D.調節天平平衡

E.將燒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

②用這種方法測量的橙汁密度與真實值相比,有什麼不同?如果要求更精確的測量橙汁密度,請在實驗①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③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個完全相同的燒杯和適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該實驗。

實驗步驟如下:

a.用已調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記為m0;

b.向一個燒杯倒入適量橙汁,用天平測出橙汁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1;

c.向另一個燒杯中倒入與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圖乙),用天平測出水和燒杯的總質量,記為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解析】①實驗步驟的確定,首先能保證完成測量任務,其次實驗過程要嚴謹,儘可能地減小誤差。根據題中提供的方法,填寫DCEBA。

②這種方法測量出的橙汁密度比真實值偏大,原因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燒杯中總會殘留橙汁。改進方法:(1)將燒杯中的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讀出橙汁的體積;(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剩餘橙汁的質量;(3)計算C項中測出的總質量與天平測量的質量差,結合量筒中橙汁的體積,代入密度公式中求值。

③由以上步驟可知,橙汁的質量:M橙=m1-m0,燒杯內水的質量M水=m2-m0,橙汁的體積等於水的體積,代入密度公式計算,得橙汁的密度表達式是:ρ=[ρ水(m1-m0)]/(m2-m0)。

測量液體密度時,如果只有量筒沒有天平,利用被測液體和水相同的質量進行測量;只有天平沒有量筒,利用被測液體和水相同的體積進行測量:將同一容器在等同的高度做記號,分別盛水與待測液體至記號處,則容器內水的體積就是待測液體的體積。本題中橙汁體積的測量便是利用這種標記法測體積。(謝謝您的本次閱讀,敬請繼續關注作者「觀海松說教育」。如果您有更好建議,敬請評論分享。)

相關焦點

  • 導致傳感器的測量誤差原因
    測量的主要目的是得到被測事物的真實量,但是在實際測量中無論用何等精密儀器進行測量,得到的測量值與被測量物理量的真值總存在一定的差值,這個差值就被成為測量誤差,測量誤差也是有分類,具體有以下幾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071.htm一、按誤差性質分:1.系統誤差在相同測量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物理量,它的誤差大小和符號保持恆定或者是按某一確定規律變化,此類誤差稱為系統誤差。
  • 中考物理「質量和密度」兩大重點之一!「密度測量實驗」全歸納!
    對於初二的學生們來說,初二上半年學習物理的適應期,因此上半年的物理知識相對比較簡單,大部分地區主要學習了聲音、光現象、運動學、以及質量和密度等,全部上冊內容一般也就只有兩個公式,一是速度公式,二是密度公式。
  • 萬能試驗機試驗結果常見的幾種誤差及原因
    1.萬能試驗機隨機誤差:即在相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參數重複進行多次測量,所得到的測定值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產生原因:   ①在試驗過程中,試驗機內摩擦力的變化   ②環境溼度等的變化      萬能試驗機控制系統就是控制試驗機運作的系統,人們通過電腦操作可以控制試驗機的運作,通過電腦顯示屏可以獲知試驗機的狀態及各項試驗參數,,也可以由電腦實現各項功能並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試驗結果列印
  • 分光光度計測量誤差四大原因
    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測量誤差,這些誤差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比耳定律成立的前提條件是人射光是單色光,但是精度再高的儀器,即使是雙單色器的分光光度計,也只能獲得近乎單色的光,無法獲得純單色光,它仍然含有狹窄光通帶,具有複色光的性質。而複色光會導致比耳定律的正或負偏離。
  • 工程試驗檢測中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的主要區別
    【學員問題】工程試驗檢測中測量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的主要區別?  【解答】1、誤差表示測量結果對真值的偏離量,在數軸上表示一個點。而測量不確定度表示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在數軸上表示一個區間。  2、在測量結果中,我們只能得到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的估計值;而不確定度則是根據對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不同而分成A類或B類評定兩類。  3、誤差的概念和真值相聯繫,是無法測得的;而不確定度可根據實驗、資料、經驗等信息進行評定,是可以定量操作的。
  • 初中物理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物理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點擊查看 6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與社會生活 點擊查看 7 中考物理知識點:密度的測量三種方法 點擊查看
  • 實驗過程中的誤差與有效數字概念及表示方法匯總!
    這就表明:誤差是客觀存在的。(一)誤差分類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和性質將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1.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由化驗操作過程中某些固定原因造成的。具有單向性,即正負、大小都有一定的規律性,當重複進行實驗分析時會重複出現。若找出原因。即可設法減少到可忽略的程度。
  • 心理學知識點:心理測量的誤差
    一、測量誤差   指在測量過程中,那些與測量目的無關的因素所導致的測量結果不準確或不一致的測量效應。可分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   隨機誤差:指那些與測量目的無關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誤差。既影響測驗的一致性、準確性。   系統誤差:引起的一種恆定而有規律的效應。
  • 測量誤差如何界定?
    系統誤差  在相同的測量條件下,多次測量同一個量時,誤差的數值(大小和符號)均保持不變或按某種確定性的規律變化的誤差稱為系統誤差。系統誤差通常是由於測量器具、測量儀器和儀表本身的誤差產生的。此外,由於測量方法的不完善性和測試者測試習慣產生的誤差也稱為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的大小可以衡量測試數據與真值的偏離程度,即測量的準確度。
  • 流體型滅火劑表面張力測量中的誤差分析
    摘要:介紹泡沫滅火劑、水系滅火劑等流體型滅火劑產 品表面張力測量方法以及測量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各種誤差,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可通過恆溫水域或低溫試驗槽等控 溫裝置確保測量溫度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減小溫度造成的測 量誤差。應保證測量中泡沫溶液質量分數的精確性;在測量時 要注意保持銷金環的菰度和水平度,鉗全環使用後應注意清洗 並高溫灼燒。
  • 高中物理:怎樣減小物理實驗誤差
    在物理實驗中,要知道物理量的數值就必須進行測量。但是,測量的結果不可能絕對準確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即誤差實驗中的誤差和錯誤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錯誤必須防止,必須糾正但誤差卻不可避免,我們只能設法減小它。
  • 測量誤差怎麼怎麼一回事?
    系統誤差的特點是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重複測量所得測量結果總是偏大或偏小,且誤差數值一定或按一定規律變化.減小系統誤差的方法通常可以改變測量工具或測量方法,還可以對測量結果考慮修正值。
  • 計量系列12:測量誤差中的隨機誤差
    「隨機誤差的是在重複測量中按不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誤差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系統誤差是在重複測量中保持不變或按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一組重複測量的隨機測量誤差形成一種分布,該分布可用期望和方差描述,其期望通常可假設為零。測量儀器狀態較好的,隨機誤差的分布呈現正態分布,測量儀器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隨機誤差的分布可能會其他分布形態。隨機誤差等於測量誤差減去系統測量誤差。
  • 計量系列11:測量誤差中的系統誤差
    1 系統誤差的定義系統誤差是「在重複測量中保持不變或按可預見方式變化的測量誤差的分量」。系統誤差分為恆定系統誤差和可變系統誤差。如果發現並消除或減小系統誤差,就可以提高測量的準確度。系統誤差主要來源於四方面:1)方法誤差。測量的原理和方法是否正確、是否可靠,直接關係到測量結果的誤差,我們常用的方法比對就是用公認的準確度等級較高的方法來確認新方法,不同的方法會出現不同的系統誤差,可以通過交換、替代或補償的方法來減少傳統原理中的系統誤差。
  • 有關化學分析中存在的誤差分析
    輔助品誤差,往往集中於容器誤差、水和試劑誤差兩方面。由於容器的刻度不準確,天平砝碼不準確等原因,造成誤差出現,而在試驗中,試劑和水的比例誤差以及受其他元素的幹擾性等,而形成誤差。系統誤差的大小,正負,從理論上講,是能夠檢定和校正的。
  • 高中物理實驗誤差和有效數字問題學習和例解分析
    能獨立的完成知識列表中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制定解決方案;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
  • 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的關係
    流量計的流量測量 測量不確定度,是近年來對測量結果的誤差表述。大家知道,任何測量都不可能絕對準確,都必然有誤差,而誤差也不可能準確知道。換言之,它表示測量結果附近的一個範圍或區間,而被測量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於其中。所以,它是對測量結果質量優劣的一種評定:測量結果愈接近真值,其質量愈高,則測量不確定度愈小,反之,測量結果愈遠離真值,其質量愈低,則測量不確定度愈大。
  • 電子變壓器隨機誤差和粗大誤差介紹
    一、隨機誤差隨機誤差主要是由對被測量結果影響較小而且又互相無關的多種因素對被測量結果產生影響而發生的誤差,如測量環境溫度的微小變化、電磁場變化、振動、儀表指示的變化、試驗人員注意力集中程度的變化等,這些因素都使測量值在其平均值附近波動
  • 初中物理·八年級 | 誤差/平均值 真題解析+課件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儘量減小誤差。
  • 電子變壓器測量誤差和測量不確定度的描述
    一、不確定度以前人們一直使用「測量誤差」來評定測量結果的質量高低,由於電子變壓器的測量誤差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實際中難以準確定量確定,加之在某些情況下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使得同一被測的量在相同條件下的測量結果因評定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從而引起測量數據處理方法和測量結果的表達不統一,影響了對測量結果的統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