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十年後倫敦西區原版再來漢,音樂劇《貓》的中文翻譯竟是武漢人

2020-12-13 武漢發布

作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首,1981年首演自倫敦西區的《貓》與《西貢小姐》《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一起,成為許多音樂劇愛好者「此生必看」清單內的作品。

《貓》現場

繼2009年原版《貓》來漢掀起熱潮,6月21-26日,《貓》將在十年後再度來漢,而這次來漢的演出班底,則是倫敦西區的駐演班底。

《貓》現場

《貓》中講述的是一個全部由「貓」組成的「傑裡科」世界,這個世界裡的領袖貓,搖滾貓,保姆貓,劇院貓,富貴貓,犯罪貓,英雄貓……其實,對應的不過是大千世界中的人類。是為《貓》的粉絲,但許多觀眾可能並不知道,《貓》第一次引進國內時,它的翻譯工作是一個武漢人完成的。

昨日,武漢市藝術學校前校長、國家一級編劇沈承宙在「《貓》經久不衰的秘密暨中國音樂劇發展之路分享會」上提到,1998年《貓》首次在國內巡演,翻譯工作正是由自己和姐姐沈愛麗合作完成的,1998年正值長江流域洪災,那一年暑期除了防汛,沈承宙的工作就是「翻譯」,「這個戲完全由音樂和唱段組成,譯配唱詞是十分艱難和複雜的事,但我很喜歡這個現代寓言般的故事,因此十分樂意。」

沈承宙在分享會上

從1980年赴美考察西方音樂劇,並在隨後將音樂劇模式引入中國到1998年與《貓》結緣,沈承宙一生就此與音樂劇緊密聯繫在一起,更由此被稱為「中國音樂劇第一人」,因此,在談及當下因為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引發的音樂劇熱潮,他也頗有見地。

他提到,因為這個節目讓許多年輕觀眾愛上音樂劇,這是中國原創音樂劇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自然也了解最近因為熱度導致某些音樂劇票價虛高的問題,「市場需要一段時間去反應和調節,但令我覺得欣慰的是,鄭雲龍、阿雲嘎這兩個我認識的孩子,他們面對這些熱潮其實是淡定的。」(楚天都市報)

關心武漢變化

編輯:夏俊俊

相關焦點

  • 文藝| 「此生必看」清單內又一部舞臺劇到漢 今年6月原版音樂劇...
    2004年,《貓》曾在江城掀起追捧熱潮,一晃15年過去,這部音樂劇還有來武漢的機會嗎?有的。楚天都市報記者從聚橙網了解到,2019年6月21日-26日,《貓》將在武漢劇院連續上演,去年12月27日,這場演出已經開票。
  • 音樂劇《貓》要來巡演了,復刻倫敦西區版
    首演之前,因為沒有完整的故事、集中的人物形象,《貓》引發了不少爭議,人們對它的預期不容樂觀。然而自1981年於倫敦西區首演,這部音樂劇橫掃7項託尼獎,被翻譯成15種語言,在30多個國家登臺。獲得眾多獎項的同時,《貓》也在不斷打破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匯的票房紀錄。
  • 這是十年來,中國孩子離原版音樂劇《貓》最近的一次
    不用隔著耳機,媽寶和寶媽都能走進劇場感受《貓》,2018年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震撼登陸魔都!這也是時隔十年,原版音樂劇《貓》再度來華!要知道,上一次,還是發生在遙遠的08年啊!我們已錯過太多,但孩子的童年,不能錯過。
  • 2019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中國巡演全卡司官宣!
    隨著「貓的故事」在世界範圍內的不斷上演,西區原版製作的《貓》也在不遺餘力地集結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使得「貓族」一步步豐富和壯大。今年,我們驚喜地看到了一個音樂劇迷熟悉的面孔也加入到了「傑裡科貓」的大家庭。她就是——音樂劇演員徐麗東!
  • 最知名的「貓」!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又來北京啦
    闊別多年之後,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將在明年榮耀回歸,開啟中國內地巡演,並於2018年9月正式登陸北京世紀劇院!音樂劇《貓》曾在2004年4月、2008年1月和2009年9月三次在北京上演。每一次的演出,都引起了一陣觀演狂潮。
  • 送票:闊別10年重返中國,2018年絕對不能錯過的音樂劇《貓》來了!丨...
    《貓》演出後,不斷打破西區及百老匯票房和連演記錄。迄今,音樂劇《貓》已經被翻譯成15種語言,貓腳印遍布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8100萬觀眾的永恆回憶。●「月光女神」莎拉布萊曼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2018年是原版音樂劇《貓》時隔近十年,再度來華。可以說,這是一部讓中國觀眾等了十年的作品。
  • 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經典再現 金曲「回憶」唱響申城
    6月8日,由聚橙網、聚橙音樂劇主辦的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2018中國巡演上海站媒體見面會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舉辦!此次原版音樂劇《貓》巡演率高規格和倫敦西區駐場豪華陣容而至,闊別十餘載,終於再度回到上海與觀眾見面。
  • 聚橙網引進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 2018來華
    闊別十年 2018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再度來華 1981年5月11日,《貓》於倫敦西區新倫敦劇院(New London Theatre)首演,連演21年。首演8年後,《貓》就以3358場的演出記錄創造了首個裡程碑,成為在新倫敦劇院上演最久的音樂劇。1996年1月,《貓》更以連續演出6141場的佳績問鼎西區駐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1982年音樂劇《貓》成功登上百老匯,繼續創造歷久不衰的傳奇。在美巡演16年2個月之久,打破美國最長巡演記錄。
  • 原版世界經典音樂劇《貓》將亮相省會
    本報訊(記者龔正龍)1月23日,記者從石家莊大劇院獲悉,由英國真正好集團授權、大衛伊恩公司製作、中國聚橙網引進的倫敦西區原版世界經典音樂劇《貓》,將在中國多個城市開展巡演。現已確定今年8月10日至12日將在石家莊大劇院上演5場,於1月24日正式開票。
  •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中國首站亮相東莞玉蘭大劇院
    從2019年7月2日開始至2020年1月,英國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將在在中國13個城市開啟巡演。而巡演的首站,便是在東莞玉蘭大劇院,從7月2日到7月7日連演8場。本劇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和七幕人生文化產業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引進。
  • 原版經典音樂劇《貓》石家莊盛譽歸來 2020再譜難忘「回憶」
    2018年8月,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CATS在石家莊大劇院演出五場,三天裡和近六千名觀眾共同譜寫月光下難忘的「回憶」!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石家莊站1月17日10:18首輪開票,特惠8.5折!
  • 拿下經典音樂劇《貓》,身經百戰的她又在倫敦集訓五周
    6月7日經典原版音樂劇《貓》2019年巡演上海站拉開帷幕,扮演魅力貓的徐麗東這樣描述彩排情形。隨著「貓的故事」在世界範圍內不斷上演,西區原版製作的《貓》也在不遺餘力地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者,使得「貓族」一步步豐富壯大。今年,一個音樂劇迷熟悉的面孔加入到「傑裡科貓」的大家庭,她就是徐麗東。上海觀眾對徐麗東並不陌生。
  • 復刻倫敦西區,音樂劇《貓》來上海連演43場
    《貓》海報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貓》,可以說是全世界知名度最廣的音樂劇了。自1981年問世,這部音樂劇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走訪過30個國家,為全球8100萬觀眾上演過2萬多場演出。2003年,《貓》首次在中國亮相,闊別十餘載,它再度回到了上海。每一件服裝、每一頂假髮都從倫敦西區搬運過來,6月7日-8月5日,《貓》將在上海文化廣場、上海大劇院連演43場。「和之前的版本不同,這一版的劇情會更緊湊。」
  • I Will Always Love You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來滬獻演經典
    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保鏢》將於今晚率先登陸上海舞臺,作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下半年盛大演出季的序幕。之後在北京、寧波、常州、南京、瀋陽、青島、深圳、珠海、東莞、重慶、武漢、長沙12個城市展開近5個月的全國巡演。
  •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貓》CATS登錄昆明
    百老匯英文原版音樂劇《貓》CATS登錄昆明   15種語言版本、30多個國家、20000餘場演出,8100萬觀眾喜愛的百老匯長期駐演的英文原版音樂劇《貓》CATS,將於2月21日(周四)15:15在昆明站早鳥票開啟票務預售,將於8月30日19:30在雲南省大劇院大劇場英文原版上演
  • 世界原版經典音樂劇《貓》CATS昆明連演8場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8月30日,世界原版經典音樂劇《貓》CATS在雲南省大劇院上演,接下來,這部經典劇目將連演8場,奉獻昆明舞臺史上最大規模的巡演。   《貓》CATS2019年中國巡演昆明站演出由雲南新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引進和主辦,聚橙網、聚橙音樂劇全程主辦,中國鐵建·西派國樾唯一贊助支持。
  • 音樂劇《貓》推出中文版 翻譯下功夫強調本土化
    聞名世界的四大經典音樂劇之一——《貓》,自首次公演以來,已經31歲,使用過14種語言。今年8月17日,《貓》第一次以中文演繹,中文讓《貓》獲得了第15次重生。  《貓》重生的過程中有哪些考驗?重生後的《貓》與原文版的《貓》有哪些差異?用中文詮釋這部經典劇作是否能贏得觀眾的青睞?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國際巡演2020年即將登陸北京武漢
    (北京·2019年11月13日)由迪士尼戲劇集團監製,澳洲麥可·卡索集團,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及七幕人生音樂劇共同呈現百老匯原版音樂劇《獅子王》,2020年登陸中國武漢及北京兩座城市,公開售票已於今天(11月13日)正式開啟。
  • 原版音樂劇《貓》火爆加場,再登上海大劇院
    自開票日起,線上即刻掀起了一陣「搶票熱」:上海站首輪5場開票後,僅僅十分鐘即宣布售罄;2017年12月4日加開4場,仍被迅速搶購一空。當觀眾們對《貓》的持續升溫卻遭遇一票難求的局面,主辦方聚橙緊急和外方商議:再為上海安排加場演出,3月28日上午11點準點開票,讓更多觀眾能近距離體驗原汁原味的震撼舞臺魅力!
  • 倫敦西區音樂劇異軍突起 劇院文化折射創新魅力
    倫敦西區每年上演近兩萬場演出,極大地活躍、傳承和弘揚了英國悠久的戲劇藝術傳統。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名劇《捕鼠器》,已在倫敦西區上演了60年,至今魅力不減。   英國確實堪稱文化大國、戲劇大國。歷史上誕生了莎士比亞、本·瓊森、品特等戲劇大師。直到今天,這些人仍是人們敬仰、愛慕、追捧和效仿的偶像。這是英國戲劇藝術得以蓬勃發展的「祖傳基因」,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