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們的眼睛比作一部「照相機」,視網膜就相當於感光底片,一旦發生脫落,我們的眼睛就失去了感光成像的能力。視網膜脫落就像雞蛋皮被一點點撕開,等到完全脫落後,我們的眼睛很可能會失明。那麼,一般哪些人容易發生視網膜脫落呢?
生活中,以下四類人群是視網膜脫落的高危人群!
1.高度近視人群
高度近視是引起視網膜脫落很常見的原因之一。由於高度近視者內眼結構發生變化,眼球逐漸擴張變大變長,而與此對應的是,視網膜發育成熟後,其面積是固定的。隨著眼球外壁鞏膜的擴張,視網膜會被牽拉得越來越薄,繼而導致視網膜出現「破洞」。眼睛裡的液體就會從「破洞」灌進去,導致視網膜脫離。
另外,由於高度近視人群眼球比較脆弱,若進行劇烈運動,也會容易傷及視網膜,導致視網膜脫落。
2.中老年人
視網膜脫離多見於40至70歲的中老年人,這些人多數有高度近視。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玻璃體逐漸液化、變性,並伴有各種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脫落的風險則會增加。
3.經常用眼過度的人群
有研究顯示,白領群體中,出現視網膜脫落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由於電子輻射和過度用眼。特別是原本就近視的人,眼軸比正常人長,血液供應不好,一旦眼睛過於疲勞,容易揉眼,就可能發生視網膜脫離。
4.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眼病,患病時間越長,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機率越大。糖尿病後期,患者並發的視網膜病變可能造成玻璃體的增值牽拉,導致牽引性視網膜脫離。
這樣看來,很多人都可能會出現視網膜脫落。那麼,當它脫落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嗎?
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眼底病專科的醫生指出,視網膜脫落在初期階段可能會有一些表現,如出現明顯的閃光感、黑影、看東西會感覺到有遮擋等。
因此,一旦出現以上類似症狀,一定要立即到專業眼科醫院就診!如果能及時就診,挽救可用視力的機會也會變大很多。
當然了,面對任何疾病,首先做到的就是要防患於未然。做到幾下幾個方面可以有效預防視網膜脫離的發生:
1)不過度用眼、疲勞用眼;
2)預防近視發生或控制近視度數增長;
3)少提重物、少做劇烈運動;
4)防止眼外傷;
5)定期到醫院檢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