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費凡7月24日報導: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這顆人類世代棲息的星球,在海洋的環抱中煥發著蔚藍的生機。覆蓋在水體中的海洋世界並非悄無聲息——海浪在風間吟詠,魚群在水波中呢喃…這是自然的奇妙韻律,是億萬海洋生靈於淺唱輕吟中綻放的生命華彩。
如何聆聽海洋裡的聲音?現在,上海海洋水族館將用一種有趣的感官方式,帶領大家共同進入魚類的「發聲」世界,一起感受海洋生物奇妙的呢喃和私語、聆聽水底世界的熱鬧與喧囂。
上海海洋水族館暑期魚類「發聲」科普展將通過「擬聲」DIY、感官體驗和科普解析三個方面向遊客朋友們展示海洋裡「喧囂」的聲音世界。
在「擬聲」DYI區域大家可以通過風輪、擊鼓或沙管等裝置模仿出螳螂蝦、大黃魚、鼓蝦、海馬等多種海洋生物發出的聲音,而這些發聲的裝置都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道具。當這些日常用品經過精巧的結構組合,它們就成為聆聽海洋世界的奇妙媒介。大家不妨動動手,動動腦,親自演繹一段屬於海洋的獨特「樂曲」。
此外,館內不同的生物展缸外還設有魚類「發聲」線上聽區域,這是上海海洋水族館首次對外公開館內生物們的「悄悄話」哦!那些平時難得耳聞的生物「發聲」都被我們收錄下來,大家通過手機掃碼,即可聆聽這些生物所發出的獨特聲音,了解水族小精靈們不為人知的行為特性。
除了聽,還能看,海洋「任意門」將帶遊客朋友們領略不同的海底風光。當你打開這扇通往藍色世界的「任意門」,呈現在眼前的也許是絢麗多彩的珊瑚魚群,也可能是膽小可愛的花園鰻家族,亦或是神秘的深海領域…每一次開門,都是一個來自海底世界的驚喜。
同時,作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上海海洋水族館致力於向社會傳播環保理念和水生物科普知識。此次魚類「發聲」科普展中,場館不僅設置身臨其境的聲音感官體驗區,還向遊客展示豐富的魚類「發聲」科普解析和海洋環保與垃圾分類宣講。科普解析展區通過喧囂的水底世界、奇妙複雜的魚類語言、奇怪的發聲方式、「消失」的聽覺器官、發聲功能的起源等11個主題板塊向大家打開海洋「聲音」世界的大門,藉助形象的圖文和趣味橫生的介紹,講解複雜的魚類語言體系和海洋發聲系統的相關知識。海洋環保與垃圾分類板塊則通過宣講結合體驗的方式,向大家科普海洋環保與人類生存之間息息相關的因素,引導和呼籲遊客朋友們積極加入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的行列中。
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