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大戰」!人工智慧為遺傳醫學裝上「最強大腦」

2020-12-22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趙勇江

染色體核型分析是根據人類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異常的類型,以推斷染色體異常與疾病關係的一種診斷技術,對於產前診斷染色體異常引起的遺傳病具有重要作用。染色體核型分析工作通常是通過人工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玻片來處理,如今,染色體核型分析也有了「人工智慧」。

12月13日下午,一場由鄭大一附院遺傳與產前診斷中心組織的「人機大戰」在鄭州舉行:5名專業的研究員與人類染色體智能分析平臺之間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PK。

此次「人機大戰」,5名研究員和人工智慧平臺要同時分析相同數量的染色體核型。一聲令下,比賽開始,只見5名研究員雙眼不離顯微鏡,手裡還不時進行著記錄;另一邊,操作員輕點滑鼠 ,人工智慧平臺就已經開始了自動分析。

最終,比賽結果出爐,人工看一個核型,平均時間377秒,機器平均完成1個核型,耗時0.78秒,人工智慧是人工分析的483倍,取得完勝。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孔祥東教授說,通過比賽結果可以看出,「人工智慧」速度非常快,人工精度高,當然人工智慧並不是完全取代人工分析,未來臨床中將把兩者結合起來應用,將大大提高效率,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對普通人而言,每條染色體不過是顯微鏡下的一條條相同的「小蟲」。醫生需要長期對著顯微鏡觀察並記錄,對醫生的頸椎、眼睛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長期工作會對醫生的健康造成嚴重的損傷。而且,每一類染色體都有特定特徵。要區分它們,培養出一名熟練的檢測研究員,至少需要花3年時間。人才培養周期長、成本高、不確定性大。

「在我們遺傳中心,通過不斷的引入新的技術手段來改進工作方式,逐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強度。工作模式從面對顯微鏡逐步變成面對計算機屏幕」,孔祥東表示,這樣的工作方式主要依賴醫生眼睛辨別和手動點擊滑鼠進行計數,但是工作機械、繁瑣,對醫生的眼力、體力、精力等都有相當高的要求。

這次參與比賽的智能分析平臺就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和湖南自興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開發研究的,通過了一年多的技術攻關,正式開始進入到臨床階段。

人工智慧+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在智能輔助下,遺傳與產前診斷中心醫生可快速精準完成染色體核型分析智能檢測,通過不斷引入新的技術,大幅度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患者等待結果的時間。」

據悉,目前鄭大一附院遺傳與產前診斷中心外周血染色體核型分析出結果速度已經做到了全國最快;同時讓醫生們能集中精力解決遺傳學上的其他難題,讓寶貴的醫療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如今,醫療+人工智慧時代已經,在很多領域開始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正不斷促使現代醫療產業向未來醫療升級。「人工智慧提供了新的處理方式和醫學視角,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落地需要大量的醫學數據作為支撐,而我們幾十年存下來的大量的醫學數據,如何有效的利用這批數據,轉換為機器經驗,這將是接下來我們和人工智慧企業探索的方向。」孔祥東說。

編輯:彭長香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鬼才之眼」失利 人機大戰理智戰勝情感
    原標題:人機大戰,理智戰勝情感   在上期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人機大戰再度上演。為了人類而戰的「鬼才之眼」王昱珩爆冷失利,人工機器人再下一城,晉級決賽。此次戰績讓許多觀眾失望不已,甚至質疑比賽是否存在黑幕。
  • 從Master到百度《最強大腦》人機大戰:AI成坊間話題意味著什麼?
    並且它還在夜以繼日的學習改進,而人類棋手則要吃飯、睡覺和過日子,再結合可無限擴展的計算集群,在圍棋這件事情上,人類再也不會有機會趕超Master了——今天如果有人要去跟Excel表比拼數據處理能力尤其是加減乘除這類函數計算,恐怕會被視作是大戰風車的堂吉訶德。在圍棋這件事情上的人機大戰已經結束。
  • 人機影像識別染色體疾病 人工智慧程序以一敵十
    4月3日,2018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人工智慧專場舉行人機大戰,10名醫生對陣人工智慧程序,通過看圖識別存在異常的染色體。圖/瀟湘晨報記者 陳正這是一場人和機器的「最強大腦」比賽,根據病例的染色體影像「看圖找茬」看看數量對不對、形狀對不對,最終一臺機器贏了10個研究員,10個病例總用時13分鐘,10個人每人分析一個病例最快的也花了15分鐘。然而誰是診斷界頭號玩家,還不好下定論。這臺機器還存在一些缺陷,需要醫生覆核。
  • 《一站到底》巔峰會燃爆收官 最強人機大戰上演
    搜狗汪仔  搜狐娛樂訊 本周一晚21:10江蘇衛視《一站到底》五周年巔峰會最後一場,收官之戰上演史上最燃爆的人機大戰。今晚神秘人的身份也將揭曉,採用最熱血的「英雄聯盟」賽制決出一位「站神之神」,只為代表人類為尊嚴而戰,到底是機器人的大腦強,還是人類的智慧更勝一籌,今晚就能揭曉。
  • 《最強大腦》今晚王昱珩出戰!賈立平領銜講述幕後腦力故事
    》迎來「人機大戰」的王者對決!「水哥」王昱珩回歸,面對人類選手已一負一平、人工智慧再下一局就將晉級總決賽的危急境況,他霸氣放話:「我來了,就不會輸!」同時,今晚20:00,魔方大神賈立平領銜做客荔枝新聞演播室,講述「中國的最強大腦」幕後的腦力故事,更有精彩模仿秀!
  • 《最強大腦》王昱珩出山水哥回來了助陣孫亦廷的辨音挑戰
    周董《最強大腦》主持首秀 今晚21:10,「小公舉」周杰倫將正式回歸江蘇衛視《最強大腦》。 周杰倫與Dr.親密握手 同時,第二輪「人機大戰」——語音識別大戰也正式開打。當語音識別率高達97%的人工智慧,遇上擁有絕對音感的「聽音神童」孫亦廷,面對先下一城的人工智慧,孫亦廷能否頂住壓力扳回一局?「水哥」王昱珩更是為了人機大戰驚喜回歸,現場觀戰人機對壘,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作為《最強大腦》的「最強代言人」,「小公舉」周杰倫與《最強大腦》的「一季一約」令無數粉絲期待不已。
  • 最強大腦「人機大戰」第二輪戰平,吳恩達詳解背後技術原理
    如果說在上一輪人機大戰的人臉識別對決中,由於小度對陣了並不擅長人臉識別的王峰,令比賽意義打了折扣,那麼昨天進行的第二輪聲音識別的人機大戰,雖然最終只是戰平,但對於AI 界的意義卻似乎更大。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表示,「在此次人機大戰之前,我們使用了2萬個人的數據和超過5000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來訓練我們的模型。」
  • 人機大戰•智聚洪澤——首屆中國人工智慧摜蛋大賽正式啟動!
    同時,藉助「摜蛋」算法大賽,發掘算法精英人才,推動人工智慧算法研究和應用。人機大戰•智聚洪澤 盼望著,盼望著,第15屆中國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終於來了! 首屆中國人工智慧摜蛋大賽作為本屆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活動八大亮點之一,本次大賽不僅在線上舉行人工智慧摜蛋算法競賽,10月29日還將於淮安市洪澤區舉辦人機大賽,屆時將現場進行16支真人團隊對抗16支摜蛋機器人團隊的淘汰賽,決出人機大賽冠軍團隊及其他獲獎團隊(獲獎數量及獎金數額見獎項設置)。
  • 人工智慧 最強大腦是利是弊?
    2020年《最強大腦》最近又開播了,很喜歡的一個節目,雖然最近幾季爭議頗多。自古英雄出少年,《最強大腦》一直肩負著傳遞正能量的責任:這一群有智青年不僅在當下引起「優智偶像」的熱潮,他們在比賽期間展現的獨立、聰明、有夢想、有熱血的精氣神也會為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做出正面的榜樣。
  • 《最強大腦》迎收官之戰 「腦王」陳智強回歸
    「腦王」陳智強回歸挑戰修復高難度家書  獲戴西蒙教授盛情邀約:「來麻省理工學院讀書」  今晚,上一季的「腦王」陳智強也將強勢回歸,角逐本季「腦王」之位。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他因成功挑戰「星際迷航」而被觀眾熟知,此後的高難度沙畫項目「一沙一世界」中,亦是表現突出,最終成功摘得第三季「腦王」獎盃,陳智強用實力徵服了觀眾,也收穫了不少嘉賓的青睞。此次他來參賽也正值高考前夕,主持人問及:「你最心儀的大學是哪個?」對於這樣的人才,戴西蒙教授立刻拋出「橄欖枝」:「我對你的表現非常非常驚訝,如果給你選擇的話可以來麻省理工學院嗎?」
  • 「最強大腦」秒變「圍棋大腦」?
    「真瘋叔叔」則在微博上表示接受挑戰,願意培訓「最強大腦」6天,向世界證明圍棋速成法真的靠譜。確實,如果「最強大腦」都不能做到速成圍棋,「圍棋速成法」自然是一大笑話。之後,金地集團發文稱將為「最強大腦挑戰速成圍棋」一事提供平臺,還將邀請「棋聖」聶衛平前來見證。隨後,聶衛平也在微博轉發了這條消息。至此,讓棋界、教育界乃至全社會驚愕的「圍棋速成」一事有了實質性進展。
  • 人機大戰引人工智慧威脅論 人類主體存在感被質疑?
    最近,谷歌圍棋電腦程式「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進行的人機大戰成為世人關注焦點。有意思的是,本該是人類科技創造的驚喜卻令一部分人莫名恐懼,有關人工智慧的威脅論、陰謀論眾說紛紜。是科幻電影惹的禍,還是人類「主體」的存在感被質疑?究竟如何看待這種對未知命運的深深憂慮?
  • 柯潔再迎「人機大戰」 將對弈國產圍棋人工智慧「星陣」
    在4月25日晚結束的「星陣」與30位職業棋手的「讓先三十番棋」網戰中,「星陣」戰績為28勝2負。同樣,在25日進行的第20屆圍棋甲級聯賽第四輪比賽中,柯潔對陣小將趙晨宇六段。柯潔發揮穩健最終取得完勝,為人機大戰打好了基礎。
  • AlphaGo背後"最強大腦"來自台州 幼兒園開始學棋
    AlphaGo背後"最強大腦"來自台州 幼兒園開始學棋 2016-03-15 09:48:46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 廖旭鋼)今天,就是圍棋人機大戰的最後一局
  • 智商是否可以遺傳?《最強大腦》給出答案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諺語裡描述的是遺傳,那基因到底有多強大呢?最近隨著《最強大腦》的熱播,腦力能否遺傳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最強大腦》的黃明昊和王心冉兩位選手備受大家關注。其中,黃明昊備受大家關注的原因,一是,他和爸爸雙雙通過《最強大腦》的初選,而且在77人的判斷中分別有有71人和70人認為是「他強」;二是,黃明昊在強者區的排名前三,初選排名第一!在試煉間一對一的項目中完全碾壓對手,還有,他在比賽過程中始終給人一種很輕鬆的感覺,任何比賽感覺都不在話下,是一位綜合實力非常強的選手,腦王的有力競爭人選,真的很讓人期待他後面的表現。
  • 最強大腦一周特訓 挑戰圍棋九段仍以失敗告終
    上周四位最強大腦人氣選手,勇敢地坐在了世界冠軍羋昱廷的對面,卻沒創造奇蹟。挑戰並未成功,幾人的享受和成就感卻溢於言表。挑戰失敗了,話題仍在。圍棋是否要改變,棋界也吵翻了天。速成法被證偽 聰明人沒創奇蹟網名為「真瘋叔叔」的圍棋教練李振灃,用一條微博震動了圍棋界。他宣稱能在一周內把普通人訓練成圍棋業餘一段。
  • 人機共生:人工智慧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方面,為了滿足設備集成、終端互聯的能力,需要實現設備間的實時互聯互通;另一方面,信息的即時傳輸和共享為大數據、雲平臺提供數據,以便於進行數據應用、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因此,各項智能技術在各自深度平行發展的同時,又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向集成化、共享性發展,迅速地展現出了一種新態勢:互聯+物聯+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終端+人工智慧+量子計算 +生物技術+......= 「智能技術體系」。
  • 《最強大腦第七季》為什麼今年不再火啦
    5月9日《最強大腦》的官微公布了播出時間和嘉賓,從陣容上來看大多數都是新面孔,播出時間也是延遲了一個季度,本以為今年無法觀看該節目了,沒想到突然官宣,還讓觀眾感覺挺不適應的。5月15日開始每周五晚上的21:10,不出圈就出局,燒腦出擊。
  • 王者榮耀:AI「絕悟」降臨峽谷,最強人機發起全民挑戰!
    想必大家都知道AI是代表的什麼意思吧,AI就是時下最火的人工智慧技術了,而這一技術甚至已經在某些領域上已經超過了人類,就拿AI圍棋方面的阿爾法狗大戰宗師級別的圍棋高手李世石、
  • 最強大腦「水哥」有多厲害?·都市快報
    看過綜藝節目《最強大腦》的觀眾都知道,他的名字叫王昱珩,能在同一批次的玻璃杯中,僅靠一雙眼睛,辨別出兩杯水的不同。記得看這個節目時,我的室友當場站了起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正是因為這個「神技」,王昱珩成為這檔節目的王牌之一,收穫了眾多粉絲,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水哥」,成為很多迷妹心中的「男神」。 現在,水哥又要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