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BIBF)進入第二天,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展商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聚集一堂,中國與各國的圖書版權貿易活動頻繁展開,現場進行的版權貿易籤約活動多達幾十場,現場的新書發布與各種沙龍對話活動頻繁。
名人新書
郎朗否認父親是狼爸
孩子30歲,父母會送什麼禮物?2012年6月14日,郎朗年滿30歲。爸爸郎國任為兒子寫了一本書。昨日,《我和郎朗30年》一書作為郎朗的30歲生日禮物正式亮相。書中記錄了郎國任和郎朗父子二人坎坷的音樂旅程。
在發布會上,郎國任發言不多,雖然現場的主持人稱他為「狼爸」,嘉賓楊瀾也認為郎國任是「壓榨自己的孩子,硬逼他們成長的反面典型」,但特意從德國趕回,支持爸爸的郎朗說「我爸不是『狼爸』,是郎爸」,他要感謝自己的父親,同時他也希望父親的這本書可以影響更多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充滿夢想的人。
周大新以《安魂》療傷
新書發布,作者卻因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沒有出席。昨天上午,茅獎得主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安魂》發布,這本獻給英年早逝兒子的作品,深深感動了與會的作家李佩甫、評論家孟繁華和胡平等人。
2008年,周大新痛失29歲的愛子周寧,生活陷入了非常黑暗的時期。三年前,他開始創作《安魂》,創作過程實際上也是周大新自我的療傷的過程。在寫作時,周大新以徹底的坦誠來顯示自己對生與死的思考。
季小軍談非刻意人生
央視雙語主持人季小軍近日推出自傳《何必刻意》,講述自己充滿諸多偶然性的人生。季小軍因主持英語節目Culture Express 和Cross Over 兩檔英語節目而為人所知,沒有長期的海外居住背景,卻被譽為「英語說得最溜」的央視主持人。書中文字和題目一樣,充滿散淡意味。
- 報告發布
上半年圖書零售小幅增長
昨日上午,北京開卷公司舉行了2012年上半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分析報告會,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小幅增長。
傳記類圖書增長
開卷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全國整體圖書零售市場小幅增長0.27%。2012年上半年成人閱讀新興熱點相對不足,在2012年上半年大眾暢銷書前100名的上榜席位中,少兒類上榜增多使得大眾暢銷書榜單上成人閱讀和少兒閱讀的比例達到53:47。
在2012年上半年,傳記、教輔教材、少兒和文學類圖書零售都實現了增長,其中,傳記類的表現最為搶眼。憑藉著《一問一世界》《史蒂夫·賈伯斯傳》等有代表性的一批暢銷書的良好表現,該類圖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24.9%的增長速度;而語言、生活休閒、社科和科技類在2012年上半年則表現為負增長。
《小時代3.0》獨領虛構類風騷
2012年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結構保持穩定,社科類和教輔類圖書依舊是碼洋規模最大的兩個類別,少兒類、文學類和科技類的規模也較大,碼洋比重達到了10%以上。
上半年市場報告顯示,《小時代3.0》《史蒂夫·賈伯斯傳》《笑貓日記——孩子們的秘密樂園》分列今年上半年虛構類、非虛構類和少兒類三大暢銷書榜單榜首。
- 相關書展
首次國際教育圖書展舉行
8月30日至9月1日,北京國際教育圖書展在臺湖出版會展貿易中心舉行,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專場外文原版教輔圖書書展。眾多國際知名出版機構和國內外30餘個省市地區的150多個國際學校,以及公立學校國際部上千名教師,外教專家學者和外語愛好者出席此次書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駐京外資企業和商務機構2萬餘家,駐京的外籍工作人員已達數十萬人。其子女受教育就學問題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同時,北京較為成熟的國際學校有近40餘家,受教育的外籍生源近8萬人。這些都形成了較大的外文原版教輔圖書市場的需求。
- 版權輸出
《舌尖上的中國》輸出至韓國
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舌尖上的中國》一書成功將版權輸出至主賓國韓國。在昨日的籤約儀式上,韓國海星國際出版機構相關負責人稱,以前引進韓國的中國書籍大都是古典類,一般韓國讀者很難產生共鳴。後來她來到北京,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發現這就是她一直想找的內容。該負責人稱:「衣食住行是最能代表一個國家文化的典型,這本書裡有自然和人類智慧,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引路人。」參加籤約儀式的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表示,這本書把烹調文化和技術結合在一起,讓世界人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
「中國經驗」叢書英文版籤約
8月29日下午, 「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活動區,「中國經驗」叢書(第二輯)發行啟動。合作雙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美國麥格勞-希爾教育出版公司聯合為《大國競爭的金融戰略》(陳雨露)、《世界經濟中的中國因素》(黃衛平)、《中國人的價值觀》(宇文利)英文版舉辦了英文版籤約儀式。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閆曉宏在會上肯定了「中國經驗」叢書的「走出去」烙印,他表示,應當多出版反映當代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最新發展變化的中國主題圖書,其中,人大校長陳雨露的《大國金融的競爭戰略》是一個具體例子,該書入選2012年「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並得到了翻譯費和出版費的支持。
- 文化交流
中韓作家對談年輕人問題
8月30日下午,作為中韓建交20周年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由暢銷書《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帶出的主題沙龍,在該書作者、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中國著名作家畢淑敏與蔣方舟之間展開。三位嘉賓從各自的青春經歷談起,討論了兩國年輕人面臨的共同社會話題:例如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職業規劃、如何與父母溝通等青年人經常遇到的問題等等。會上,該書策劃方北京陽光秀美公司還與金蘭都舉行了第二本新書的籤約儀式。
吳偉、潘世勳合著《書業十記》
昨天上午,中英兩國的資深出版人吳偉女士與潘仕勳先生合著,外研社出版的《書業十記》在圖博會現場首發。吳偉女士曾就職於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是「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主要設計和實施者;潘仕勳先生是劍橋大學出版社總裁,他設計和推動了「劍橋中國文庫」項目。在書中,兩人探討了新時代出版業的變化與發展、中國出版與世界,如何在西方推介中國等議題。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弘 姜妍 於麗麗 劉雅婧 見習記者 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