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4歲的溫州姑娘李珺從美國南加州大學順利獲得碩士學位,回到家鄉。而她在今年8月,就將赴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
她的學習、成長經歷不一般,從小喜歡文學,別人看童話書的時候她就開始看《紅樓夢》。高中便獨自前往上海求學,畢業時被校長實名推薦到上海交通大學。大學尚未畢業,就收到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並且享受獎學金。今年3月,還獲得全額獎學金被香港中文大學錄取,攻讀博士。
她是很多人眼中的「學霸」,也有很多人叫她「美女學霸」,但她更覺得自己是個「努力的人」,「很多時候,別人在玩的時候我都在學習,我的每一次進步,都與我的付出分不開。」
昨天下午,身著一襲白色改良唐裝的李珺坐在記者眼前,她態度謙和、表達流暢,講述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她「努力」的過程。
別人在玩的時候 她幾乎都在學習
記者:你今天的裙子很漂亮,是比較中國風的款式。
李珺:雖然我這樣的裙子不多,但我確實比較喜歡。受我母親的影響,我從小喜歡讀《紅樓夢》,在廣場路小學讀書時候開始看少兒版《紅樓夢》,後來看全本。之後我又看了很多文學方面的書,對中國文學的喜愛,讓我對中國風的衣服也有著深深的喜愛。
記者:上學的時候看這麼多課外書,父母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嗎?
李珺:不會,他們還非常支持,因為他們倆也都很喜歡文學,其實我一路走來,父母都非常尊重我的決定。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買書,那時候書還比較便宜,但我在書店一次性可以買200多元的書,一大袋拎回家,慢慢看。我小學、初中成績也都不錯,不能說是課外書的功勞,但我覺得多讀書確實讓我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愛讀書的習慣,我後來到了上海,也一直保持著。
記者:你高中的時候就獨自到上海求學,會難適應嗎?
李珺:剛開始確實會覺得不適應,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剛到上海建平中學讀書的時候,我的成績排在全段72名。其實我中考成績達到了省重點中學的分數線,有很多好的學校選擇,到上海是我自己的選擇。我當時就覺得,自己選擇的路,再苦也要走下去。所以別人在玩的時候,我幾乎都在學習。為了提高我的數學成績,我幾乎每周做兩三本練習冊。晚上10點半寢室熄燈後,我打著手電筒背書。就這樣,後來我的成績上升到全段第4名。
記者:你高中畢業的時候是被校長實名推薦到上海交通大學的,這意味著什麼?
李珺:校長實名推薦名額不是很多,主要是結合高中三年的期中、期末成績,以及高三的幾次月考成績,還有平時的表現等等。我們不用筆試,但要經過面試。我順利通過了面試,並且進入了我喜歡的新聞與傳播專業學習。
很多人上大學就放鬆了
但她還是學得很拼
記者:研究生為何選擇前往美國南加州大學?
李珺:我對於自己的人生一直是比較有規劃、有目標的,到上海求學、進入上海交大,後來選擇出國留學也是我的規劃。我對英語感興趣,我也想到國外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且在大學期間,我對公共政策研究比較有興趣,攻讀碩士我也給自己定下了這個方向。南加州大學的公共政策研究專業正在全美排名是比較靠前的,這說明他們的學術力量雄厚,而且當地是個多種文化混合的地方,文化包容性會比較強。還有,綜合氣候、地理等方面的考慮,我選擇了這所大學。
記者:你還獲得了南加州大學的獎學金,你覺得自己優勢在哪?
李珺:還是成績(笑)。很多人在大學就放鬆了,但我在大學還是學得很拼,我喜歡泡圖書館,上海書城、東方書城是我經常去的地方。還有,因為我想出國留學,所以我從未放鬆英語學習。我申請時各項成績都很不錯,獲得了半額獎學金,一年減免約2萬元美金的學費。
記者:兩年的國外求學生活,說說你的經驗吧。
李珺:先說說生活吧,南加州大學校園不大,對於研究生沒有提供宿舍,我租住在一間學生公寓裡面的,跟我同個房間的是個中國留學生。但其他房間住了很多美國當地的學生。他們和我們的生活作息很不一樣,我們一般午飯後午睡,他們卻可能在下午四五點午睡,晚上很晚起來吃晚飯。這樣,我們吃晚飯的時候會打擾到他們,他們吃晚飯的時候又會打擾我們。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溝通,經過幾次的溝通,我們都學會互相遷就。在學習上,我還是花很多時間去學,南加州大學有個規定,GPA一旦低於3.0就會被自動退學。在課堂上,我會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也有自己的規劃,我想繼續讀博士,而我的課堂積極發言,也讓我在申博時得到了老師一封不錯的推薦信。
記者:有沒有參與一些實習?
李珺:有的,我曾在南加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職業發展部工作過,主要是為中國學生和當地企業搭建橋梁,當時就想鍛鍊下自己,接觸一些不一樣的人。去年暑假,我申請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實習,因為我學的是公共政策研究,所以我本就打算用實習來演練一下。很幸運,我聯繫上了該中心的一位教授,他也很歡迎我去實習。當時,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有關金融改革的重大課題,我主要負責國外重要研究數據的搜集、分析和管理。該中心學術氛圍很濃厚,他們的治學態度也讓我深感佩服,對於每一份資料、每一個數字他們都要一再地核對,讓我一再地核實。這讓我在後來的學習中收益頗多,對於我論文研究的東西,我也會以質疑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
給自己制定人生規劃
然後一步步實現
記者:是不是有很多人叫你「學霸」?
李珺:哈哈,是的,不過我覺得我更願意成為別人眼中很努力的人。我的每一個進步都和我的付出分不開。
記者:學習英語的方法能否分享一下?
李珺:從初中說起吧,那時候我就跟著磁帶讀,裡面讀一句,我跟一句。當時並沒覺得這個方法哪裡好,後來到了上海讀高中,有一次英語老師讓我在課上站起來朗讀課文,我有點緊張地讀完後,他誇我有標準的美式發音。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學習語言最初就是模仿,也算是誤打誤撞吧。除了平常的學習,我也有些小方法。2007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發售,我買了一本,靠著查字典啃下了整本書。高中的時候,我參加英語角,鍛鍊自己的口語能力。大學的時候,會堅持晨讀,聽英文流行歌曲等等。我一直覺得學習沒有捷徑,要花時間去慢慢積累。
記者:向學弟學妹傳授下你的學習經驗吧。
李珺:不敢不敢。不過我覺得要給自己制定人生規劃,定下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地去完成。
記者:那有沒有想過你的職業規劃?今後有可能回到溫州來工作嗎?
李珺:在香港中文大學,我就是為了可以在更大的平臺裡學習專研我的志趣——政策傳播學,我會關注國家的政策、溫州的政策。其實,對於今後的工作,我不在乎在哪個城市工作,更在乎我工作的地方是否能為我提供自由的學術研究氛圍。如果溫州歡迎我,並且有適合我的地方,我當然願意回來,這裡是我的家鄉啊。